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目的】探明贵州茶叶主栽品种福鼎大白茶的低温冷害指标,为精准茶叶气象指数保险和茶叶农业气象服务提供科学指导。【方法】利用人工气候室模拟贵州低温冷害天气过程,测定茶叶不同低温冷害过程中生理指标以反映茶叶低温环境下的生长状态;拟合细胞伤害率与低温胁迫之间的Logistic函数关系,确定茶树生长的低温半致死温度,以量化不同低温冷害天气过程中茶叶的冷害指标。【结果】随低温程度的加重,SOD活性大致呈上升趋势,MDA含量大致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相对电导率R呈持续上升趋势;低温冷害持续日数不同,对应低温半致死温度不同,低温持续时间越长低温半致死温度越高,低温冷害天气持续3、5和7 d时,低温半致死温度分别为1.5、1.8和2.6℃。【结论】福鼎大白茶冷害生长响应特征与低温冷害程度和持续天数密切相关:最低温度3℃以下的低温危害比3℃以上大;低温过程持续7 d的低温危害比持续3、5 d时严重;低温半致死温度随冷害持续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因此低温冷害指标的制定应依据当地倒春寒冷害气候特征进行量化。  相似文献   

2.
低温对黄瓜幼苗乙烯释放量和电解质渗出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耐冷力不同的黄瓜品种,研究了低温后幼苗子叶的乙烯释放量,电解质渗出率的变化及其与品种耐冷力的关系。结果表明:0℃低温处理引起乙烯释放量急剧增加,但耐冷力不同的品种间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耐冷力强的品种烯释放量高,且增加持续的时间较长;-3℃处理反而明显降低乙烯释放量;电解质渗出率随低温胁迫加剧而递增,与品种耐冷力成相反趋势。乙烯释放量所反映的品种耐冷力与电解质渗出率反映的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3.
用耐冷力不同的黄瓜品种,研究了低温胁迫再回温后幼苗子叶的乙烯释放量、电解质渗出率的变化及其与品种耐冷力的关系。结果表明:0℃低温处理引起乙烯释放量急剧增加,但耐冷力不同的品种间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耐冷力强的品种乙烯释放量高,且增加持续的时间较长;-3℃处理反而明显降低乙烯释放量;电解质渗出率随低温胁迫加剧而递增,与品种耐冷力成相反趋势。乙烯释放量所反映的品种耐冷力与电解质渗出率反映的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4.
孕穗期障碍型冷害与水稻品种的耐冷性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论品种的耐冷性强弱,出穗前11~15天的最低温度越低,持续时间越长,空壳率越多。同一天出穗的不同品种之间的空壳率相差很大,同一品种受冷害的各点表现基本一致,抗性是稳定的。同一个品种出穗期不同,它的空壳率也不同。因此,在抗寒防止措施上应充分重视品种的耐冷性,其次选用品种上要克服单一化倾向,要适当搭配早、中、晚熟品种,还有栽培模式上出穗期不要过分集中,不影响成熟的前提下适当分散,有助于回避孕穗期障碍型低温的影响,以确保年年取得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5.
不同水稻品种对孕穗期低温的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不同水稻品种的耐冷程度,减少产量损失,以水稻品种空育131、垦稻12、松粳9号和龙粳11为材料,采用盆栽种植方式于孕穗期进行恒温15℃和变温15℃低温处理,研究孕穗期低温胁迫对水稻空壳率的影响以及不同品种水稻对低温的敏感性。结果表明:随着低温时间延长,水稻空壳率显著增加,且同一品种恒温15℃较变温15℃的空壳率高;4个水稻品种在孕穗期的耐冷性总体表现为空育131松粳9号垦稻12龙粳11,其中龙粳11在孕穗期基本不具备耐冷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近年来黑龙江省审定水稻品种孕穗期耐冷性特点,在水稻冷害鉴定圃中,通过冷水灌溉的方法鉴定2013、2014年审定的水稻品种孕穗期耐冷性,并将水稻品种孕穗期耐冷性与一些基本形态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2013和2014年审定的水稻品种经过低温处理后,水稻品种空壳率分布情况都集中在35%以下,其中空壳率在10%~15%的品种最多有15份,占31份品种材料的近50%,低于5%的品种有2份,所以黑龙江省近2年审定的品种耐冷性表现良好。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品种孕穗期耐冷性与主茎叶片数、生育期、活动积温、株高、穗长、穗粒数、千粒重等重要性状相关不显著,在品种选育和亲本选择时可以单独考虑耐冷性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夏季低温冷害是云南水稻减产的主要原因之一,文章为准确评估、预测低温冷害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展开研究。【方法】基于36年水稻物候和空壳率及气候资料,使用相关、主成分和回归分析与典型年水稻冷害气候分析相结合,研究粳稻夏季低温冷害的气候特点和指标。【结果】孕穗抽穗期是粳稻低温冷害的主要敏感期,滇中地区一季稻夏季冷害对夜间低温较为敏感,最低气温是引发冷害的首要因素;滇中夏季气温典型偏低、多雨寡照特征和气温波动明显,从而易于引发水稻低温冷害。【结论】连续2 d最低气温均值15.5℃、连续3 d最高气温均值22.5℃可作为滇中水稻夏季冷害的参考性临界指标;使用抽穗前11-5 d最低气温和抽穗前2 d至抽穗后4 d最高气温及此二时段平均气温构建了夏季低温冷害综合指标H,它与水稻空壳率呈高度负相关,对滇中粳稻夏季低温冷害有一定的表征能力。  相似文献   

8.
根据安徽省水稻低温冷害指标,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安徽省6个农气观测站所在地区近30年水稻关键生育期内的低温冷害特征,从年代际变化特征、空间分布、持续时间、强度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安徽省低温冷害发生次数存在年际分布不均的特征,进入21世纪后,江淮之间低温冷害发生年数明显增加;(2)安徽省江淮之间的低温冷害发生概率明显高于江南地区,西部山区的发生概率明显高于东部地区;(3)低温冷害的持续时间最长是7 d,但是出现的概率很小,持续3 d出现的概率最大,且低温冷害强度并不大。对照《安徽省气象灾害年鉴》,发现有水稻灾情记录的年份都发生了低温冷害;对比水稻产量结构,发现空壳率与低温年份并没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因此低温并不是产量唯一的决定条件,产量还与水稻品种的感温性、感光性存在相关性。可见,安徽省已建立的低温冷害指标可用,但从近35年气象条件来看,安徽地区低温冷害强度不大,水稻品种耐寒性提升,低温过程对水稻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
葫芦砧木种质资源耐冷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适宜低温环境的耐冷葫芦砧木品种,本研究以11份葫芦砧木种质资源为材料,分析其在8℃低温胁迫下的冷害指数,测定与耐冷性相关的7项生理生化指标,利用隶属函数法和聚类分析对其耐冷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低温处理下,冷害指数、抗氧化酶(SOD、CAT)活性、氧化损伤指标(MDA含量)、渗调物质(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含量,可作为苗期耐冷性鉴定的评价指标。通过隶属函数法和聚类分析将11份供试葫芦砧木材料分为3大类群:强耐冷性品种(NZ、CF、AS、RS、HG和QY)、中度耐冷性品种(JX、Y1、JZ和Y3)和冷敏感性品种(KC)。强耐冷葫芦砧木NZ、CF、AS、RS、HG和QY可以作为耐冷葫芦砧木资源种质改良的候选材料。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花粉萌发率与苦瓜植株耐冷性的关系,为筛选强耐冷性苦瓜品种提供参考.[方法]在9、12、15、18和25℃温度条件下,将10个苦瓜材料的花粉在培养基中培养,调查花粉萌发率,筛选可区别苦瓜材料的适宜温度.利用筛选的温度对不同苦瓜材料花粉萌发进行测定,同时苗期进行10℃冷害指数测定,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15℃可作为区别不同材料花粉萌发率的适宜温度.根据不同苦瓜材料在15℃下花粉萌发率和10℃低温处理的冷害指数差异显著性,均可将参试苦瓜材料分为3个耐冷类型,两者反映的苦瓜耐低温性能基本一致.15℃苦瓜花粉低温萌发率与植株冷害指数间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8646.[结论]花粉低温萌发率可作为苦瓜品种耐冷性的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11.
木薯寒冻害等级划分指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俞奔驰  李军  盘欢  罗燕春  杨琴  陈希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9026-9028
[目的]探索木薯寒害冻害等级划分的形态指标及方法。[方法]开展室内人工模拟木薯寒害冻害试验。在极端低温0~4℃条件下处理1~3 d,置室内,7、20 d后观察。[结果]茎杆芽眼死坏率和块根黑斑占切面比率均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加,随低温持续时间延长而增加;茎杆干枯率不完全呈规律性变化;茎杆变色损伤率、髓部变色率及乳胶的量的变化率小或表现不明显。[结论]茎杆芽眼死坏率适合作为木薯茎杆寒冻害等级划分形态指标;块根黑斑占切面比率适合作为木薯块根的寒冻害等级划分形态指标。同时,确定了木薯寒害冻害等级划分标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低温对砧用茄子幼苗生理的影响,筛选出耐冷性强的种质,为选育适合华南地区秋冬番茄嫁接栽培的耐冷砧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16份砧用茄子种质为材料,设置10、15和20 ℃不同低温处理,通过种子发芽及幼苗低温胁迫试验,根据发芽指标、冷害指数和生理指标鉴定评价砧用茄子种质的耐冷性。【结果】10 ℃低温明显抑制砧用茄子种子萌发,除J61的发芽率为18.33%外其余种质的发芽率均在10.00%以下,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发芽势与幼苗冷害指数均无显著相关性(P> 0.05)。种质BC05和J13的幼苗冷害指数分别为0.16和0.20,表现强耐低温,种质BC06、J60、AQ和A的幼苗冷害指数为0.27~0.40,表现中耐低温,BC01、BC02和BC03等8份种质的冷害指数为0.40~0.56,表现耐低温。10 ℃低温胁迫下,幼苗叶绿素含量降低,电导率、丙二醛(MDA)和脯氨酸(Pro)含量增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增加,不同种质的响应程度不同。幼苗冷害指数分别与叶绿素含量、MDA含量的变化率呈极显著(P< 0.01,下同)和显著(P< 0.05,下同)正相关,与Pro含量及SOD、POD、CAT活性的变化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对供试种质的耐冷性进行隶属函数综合分析,以上表现强耐低温、中耐低温的6份种质的综合耐冷性排序前6,聚类分析将这6份种质归类为强耐低温类、耐低温类。【结论】种子发芽指标不应作为砧用茄子耐冷性的鉴定指标,幼苗冷害指数及叶绿素、MDA、Pro含量和SOD、POD、CAT活性6项生理指标可作为耐冷性的鉴定指标。综合评价结果,BC05、J13、BC06、J60、AQ和A等6份种质耐冷性强,可作为选育耐冷砧木新品种的骨干种质材料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3.
大麦冷害的生理敏感期和气候关键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4.
用不同浓度和pH的磷酸缓冲液喷施菜豆叶片,然后低温处理离体叶片,测定叶片的相对含水量、水势、渗透势和低温下的膜透性,以探讨磷酸缓冲液喷施菜豆叶片的适宜浓度,pH及其提高耐冻的生理效应。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0.1M、pH6.45的磷酸缓冲液可增加菜豆叶片的耐冻力。但这种增强效应是暂时性的。2.处理菜豆叶片24小时后,模拟霜冻处理幼苗的成活率比对照高29.0%。离体叶片在处理后24小时耐冻力最强,低温伤害的临界温度下降0.8℃左右。但随着处理后时间的延长,耐冻力减弱,到120小时,叶片质膜透性己恢复到对照水平。3.菜豆处理后,其叶片相对含水量下降,水势降低,渗透势升高;菜豆叶片脱水2—4%,可以增加叶片的耐冻力。  相似文献   

15.
低温持续胁迫下加拿利海枣幼苗生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年生加拿利海枣盆栽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4℃和4℃低温持续胁迫对幼苗叶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低温胁迫1~2d,加拿利海枣幼苗叶片中电解质渗出率、丙二醛(MDA)含量、游离脯氨酸(Pro)含量、超氧化物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含量均不断升高,净光合作用和蒸腾速率不断降低;低温胁迫3d,电解质渗出率、游离脯氨酸含量、过氧化氢含量继续升高,而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净光合作用和蒸腾速率呈降低的趋势;与4℃胁迫相比,-4℃对加拿利海枣幼苗的寒害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6.
低温胁迫下PEG对烟草幼苗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低温胁迫下,烟草幼苗体内内源抗氧化剂(Car,AsA)含量显著下降,细胞膜透性增大,幼苗内超氧阴离子(O2^-)大量产生,丙二醛(MDA)积累,并随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膜脂过氧化作用加剧。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水平的变化也呈下降趋势。PEG浸种处理的烟草幼苗在低温下质相对透性降低,超氧阴离子含量显著低于对照,SOD,CAT和POD活性水平下降较缓,丙二醛的积累量也明显较对照低。PEG浸种处理后,抗坏血酸(AsA)和类胡萝卜素(Car)等内源抗氧化剂含量也相对提高。表明PEG处理能提高细胞膜的稳定性和膜脂过氧化的保护能力。  相似文献   

17.
小麦苗期根系抗低温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黄淮麦区种植的10个主要小麦品种为材料,在0~-10℃低温处理下,对其苗期根系的抗低温能力进行了分析,并与当年大田条件下的自然冻害进行比较。2a试验结果表明:0℃处理时,各品种根系抗低温能力没有差异;2007-2008年-5℃处理时,品种间叶片死亡率最大相差25.2个百分点;2008-2009年-2℃、-4℃、-6℃低温处理时,各品种根系抗低温能力差异较大,低温冻害率最大相差分别为8.1、12.5、28.7个百分点;其中,百农矮抗58、邯郸6172和百农160的根系抗低温能力较强。-8~-10℃处理时,各品种均发生比较严重的冻害,最高叶片死亡率达100%。自然条件(-8℃、-11℃)下各品种地上部分(叶片)的死亡率仅为0.4%~9.2%,只相当于-2℃处理时根系产生的冻害。可见,小麦根系对低温更加敏感,远没有地上部分(叶片)抗低温能力强,因此,小麦根系的抗低温能力研究尤显重要。  相似文献   

18.
为了选育耐低温草菇菌株,以草菇V23、V3552为亲本,采用酶解法制备原生质体,用紫外诱变、化学诱变两种方法对草菇菌株进行诱变,筛选到耐低温的突变株;然后利用紫外灭活(20 W,30 cm,110 s)和热灭活(50℃ 3 min)的双亲灭活标记法对突变株进行化学融合,结果表明在400 g/L的PEG6000、pH 8.0、融合时间30 min和融合温度32℃的条件下融合率最高,达到0.517%, 共获得200个融合子。经过0℃低温筛选,最终获得15株草菇耐低温菌株,菌丝在0℃的耐冻能力提高了4.5倍。经出菇实验证明其子实体与出发菌株相比具有明显的耐低温性,液化现象明显推迟,说明该方法筛选出的菌株具有进一步应用开发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在孕穗期对10个水稻品种进行阶段性低温处理,调查分析花药长度、花粉大小、可育花粉率的降低率与结实率降低率的关系,并采用R=F/S对这些指标进行冷抗动态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在孕穗期受到冷胁迫时,花药长度、花粉大小、可育花粉率降低率与结实率降低率显著正相关;不同品种花药长度降低率、花粉大小降低率、可育花粉率降低率的冷抗R峰值出现时期不同,R峰值越高耐冷性越强;F-S曲线冷应力S的屈服应力点越高,品种耐冷性越强;由此鉴定出九02YC-11耐冷性最强,其次是水源381和优育8号.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的间歇加温温度和加温时间对低温下贮藏的李子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的影响,通过这些生理生化变化规律,结合货架期果肉褐变及腐烂的观察,对李子的冷害发生规律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间歇加温可有效地降低呼吸、乙烯的产生,减轻或延缓了果实的低温冷害。但加温的温度不同对李子的腐烂影响不一致.30℃加温虽可减轻冷害,但由于温度过高,软化、腐烂严重;而20℃加温处理不但可减轻冷害,有利于品质保持,而且腐烂轻。因此,李子在低温下贮藏的最佳间歇加温处理为:每隔15天,在20℃中加温1~2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