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试验对茶树种植园进行了6个不同的施肥配方处理,主要研究各个施肥配方对鄂西北茶区春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通过春茶生产季节观测茶树的百芽重、发芽密度、茶叶产量3个生长指标,并测定茶样的茶多酚、氨基酸、可溶性多糖3个品质理化指标,以评价不同施肥配方对茶叶品质的影响。结果显  相似文献   

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油菜素内酯(BR)、细胞分裂素(CTK)、赤霉素(GA3)对茶树物候期、内源激素含量、百芽重、茶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生长剂后,茶树物候期提前1~4d;春茶新梢各内源激素与ABA的比值均高于对照;新梢标准芽比例、百芽重以及茶叶各组分含量以CTK效果最好,其中CTK处理下,酚氨比最低,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3.
从茶园环境汞的来源、茶树汞吸收及迁移转化、汞对茶树生长发育的影响、茶树及茶园土壤汞污染现状以及未来茶树重金属生物富集特征研究展望5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强调进行茶园汞在土壤—茶树中的迁移转化规律以及茶叶重金属汞含量与影响茶叶品质物质的相关性研究对生产无毒无害的绿色茶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正>每年夏、秋两季,茶树既有当年茶芽形成,出现花蕾,又有上年果实发育成熟,形成“带子怀胎”现象,影响了鲜叶的产量和品质。为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特介绍防止茶树开花的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5.
20世纪70年代在我国茶树上发现的茶叶病害--茶芽枯病,近年来因冬季气候变暖,在闽东乃至江南茶区早芽种的茶园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生与危害,严重影响了春茶的产量与制茶质量,给茶叶生产者造成较大经济损失.被病菌侵害的春茶芽叶叶梢生长受阻,叶片萎缩卷曲,直接降低了春茶产量与质量.  相似文献   

6.
茶树光合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光对茶树生长发育及茶叶产质的影响、茶树光合作用基本特性、茶树光合效率影响因子,以及提高茶树光合效率的措施等方面综述茶树光合作用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我国茶叶生产和科研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茶树新品种(品系)区域试验报告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将13个国家级和省级地方良种和2个自选品系进行了区域试验。以福鼎大白茶作对照,选出了一批极早熟、生长期长、丰产性好,品质优的主栽品种和搭配品种。新选育的两个新品系天府28号和天府11号不仅早熟、丰产、质优,而且其高适应性和高抗病虫危害性在当前茶树品种中十分少见,这对今后茶叶绿色食品和有机茶叶生产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也为茶树优良品种的选育提供更多的品种资源。  相似文献   

8.
茶树营养芽形态依着生部位及育芽时期而异,芽类组成因修剪与不剪和季别的不同而有差别,外形差异较大的各类芽,其内部差异相对较小。构成茶叶产量的各类芽中,以枝条剪口下的第一腋芽或采摘小桩上端第一腋芽居多,生育强度最大。各类芽生育强度的总趋势为:冬芽>夏芽;顶芽>侧芽;定芽>不定芽。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广东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多年试验研究及生产总结的英红九号茶树高产栽培技术,包括茶园开垦种植、水肥管理、茶叶采摘、茶树修剪及病虫害防治等技术.  相似文献   

10.
不同茶树品种对氟的富集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弄清不同茶树品种对氟的富集特征,为选育低富集氟茶树品种提供依据,以贵州省茶叶研究所茶树种质资源圃(贵州湄潭)20个品种为材料,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了3种不同标准芽叶氟的含量.结果表明:1)不同标准芽叶氟的含量由高到低的次序为一芽5叶>一芽2叶>单芽;芽叶标准与芽叶氟含量的Pearson相关系数r为0.657(P<0...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导了对茶树鱼叶生理功能研究的初步结果。研究证明:鱼叶比同枝邻位真叶,光合作用功能无明显差异;鱼叶的呼吸强度低于真叶;新梢采摘后留下的鱼叶和邻位叶比,其光合值显著高于真叶。鱼叶的生化内含物除多酚类外,氨基酸、咖啡碱均高于真叶。鱼叶的气孔开张度低于真叶,最大开启度在下午16时,而真叶在上午10时。表明:鱼叶不是非正常叶,而是一种生理功能叶。  相似文献   

12.
闫茂华 《农业考古》2021,(2):100-107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是一部以讽刺见长的经典小说,自问世以来,获得众多学人推许。从茶文化学角度分析小说,以茶讽刺,情伪毕露:以茶充饥、以茶量人、以茶谑人、打茶官司、人走茶凉、挑粪工饮茶夕照、清凉山奇人论水等等,宜壶锡瓶,雨水煨茶,茶香氤氲于江南烟雨中,揭示出一个隐秘的茶世界。爬梳吴敬梓遗作《文木山房集》中的茶诗词,寻找小说的茶文化源流,从茶文化角度观照《儒林外史》无疑提供研究小说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13.
不同冲泡水温和时间对湄潭翠芽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湄潭翠芽的泡茶方法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冲泡温度和冲泡时间2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冲泡湄潭翠芽后对茶叶水浸出物、游离氨基酸和多酚化合物泡出量进行测定比较,并进行感官审评。结果表明:特级茶样、一级茶样的最佳冲泡条件为85℃、5min,其茶汤中各主要成分泡出量较为协调,茶叶的汤色、香气、滋味以及叶底均较佳,适合普遍消费者的口感;二级茶样的最佳冲泡条件为75℃,3min。  相似文献   

14.
石瑞君  李红玉  刘锦文  周秀秀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452-16452,16455
[目的]从绿茶的副产品(如茶末、茶梗等)中提取茶多酚及酯型儿茶素,变废为宝。[方法]用水提、柱层析等提取分离酯型儿茶素,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结果]提取物中EGCG含量为44.5%,ECG含量为16.3%,提取率分别为5.3%,2.0%。[结论]绿茶的副产品中茶多酚及酯型儿茶素的含量也比较高,可以充分开发利用绿茶的副产品,以发挥绿茶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5.
氮素是茶树生长和发育的必需营养元素之一,供应状况直接影响茶叶的产量与品质。本文在总结了茶园土壤氮含量的基础上,综述了氮肥对茶叶产量、品质及 N2O 排放的影响,主要包括:随着化学氮肥的大量施用,茶园土壤氮素含量明显增加;合理的施氮量能显著提高茶叶产量并改善其品质,不足或过量均会抑制茶树产量和品质;茶树为喜铵作物,施用铵态氮肥有利于茶树品质的形成;成龄茶园施 N 量200.0~350kg·hm-2, N∶P∶K 配比2∶1∶1为宜,同时配施适量有机肥;施用氮肥显著促进茶园土壤 N2O 的排放。结合茶叶氮素需求特征,提出今后进一步加强氮素利用的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中国茶园土壤酸化现状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茶树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由于其较好的经济效益,近年来茶树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是土壤酸化问题也日益突出。对已发表的茶园土壤pH的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明确我国主要产茶省份茶园土壤pH情况,为茶园土壤调控管理和茶园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我国主要产茶区土壤酸化情况为研究对象,筛选收集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上2000—2016年发表的相关文献,利用加权平均的方法计算全国以及各产茶省份茶园土壤平均pH,以及在各个区间的分布情况。利用文献数据,比较茶园和周边森林土壤pH的差异。同时利用测土配方施肥数据,对安溪县和松阳县两个典型产茶县不同作物类型下土壤pH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全国茶园土壤平均pH为4.73,各省份间存在很大差异。山东和河南两省茶园土壤pH超过5.5,分别达到5.76和5.54,江西省茶园土壤pH最低,只有3.86。从土壤pH在各区间的分布来看,只有41%的茶园的土壤pH在4.5—5.5这一最适宜茶树生长的范围。高达52%的茶园的土壤pH在4.5以下,属于不适宜茶树生长的强酸性土壤。与森林相比较,种植茶树显著降低了土壤pH。种茶历史悠久的安溪县茶园土壤pH为4.2,远低于水稻土壤的5.2和果蔬等土壤的6.2。在种茶历史相对较短的松阳县,茶园土壤pH为5.1,也分别低于水稻和果蔬等土壤的5.2和5.4。【结论】我国茶园土壤酸化严重,全国茶园土壤平均pH为4.73,超过52%的土壤的pH在4.5以下,属于不适宜茶树生长的强酸性土壤。后期应当加强茶园土壤酸化调控,以防止茶园土壤继续酸化,实现茶叶长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提高自然发酵泡菜的产品质量及安全性提供参考。[方法]在泡菜自然发酵过程中添加Vc、茶多酚,对泡菜及其汤汁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和Vc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添加0.5%。的茶多酚,可使泡菜和腌渍液中的亚硝酸盐峰值分别降低45.5%、88.7%;添加0.5‰的Vc,可使泡菜和腌渍液中的亚硝酸盐峰值分别降低7.5%、13.7%;添加茶多酚,可以延缓Vc的损失过程。[结论]茶多酚和Vc对亚硝酸盐的形成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茶多酚的作用效果明显优于Vc,且茶多酚对泡菜中的Vc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潮州工夫茶是广东省潮汕地区一带特有的饮茶习俗,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历史悠久、形式完整、独具特色而闻名。潮州人不可一日无茶,以茶待客更是其礼仪传统,而潮州工夫茶更是融精神、礼节、沏泡手法、巡茶艺术、评品质量为一体的完整的茶道形式。本文从潮州工夫茶的历史演变、茶道的文化内涵等方面展开论述,为潮州工夫茶在文化领域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苹果-茶间作对茶树新梢生长状况及产量的影响(摘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苹果-茶间作对茶树新梢生长状况及产量的影响。[方法]将苹果-茶间作园中的茶树和邻近未间作茶树叶片为研究对象,观测了其在年生长周期中茶树生长状况及茶鲜叶产量的变化情况。[结果]不同季节,间作及对照茶树新梢生长差异较大。春、夏、秋季,间作茶树的冠面温度较对照茶树低,冠面湿度则较对照茶树高,而在冬季,间作茶树的冠面温、湿度均与对照茶树差异不显著;间作茶树的呼吸强度极显著低于对照茶树,净光和强度极显著高于对照茶树,而光和强度的变化无明显规律;间作对茶树新梢发芽密度虽无显著影响,但因其促进茶芽提早萌发、增加了芽叶重量,进而提高了茶鲜叶产量。[结论]为复合生态茶园间作的合理配置和无公害茶叶的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通过测定并比较由8个品种(茂绿、翠峰、龙井43、迎霜、福鼎大白茶、鸠坑种、白叶1号、薮北种)茶树春季和秋季鲜叶制成的超微绿茶粉的粒径参数、色差数值和内含成分,联合感官审评结果,以期筛选出适制超微绿茶粉的茶树品种和采制季节。结果表明,由龙井43春茶制成的超微绿茶粉粒径最小,由翠峰春茶制成的超微绿茶粉颗粒最均匀;由翠峰春茶和福鼎大白茶春茶制成的超微绿茶粉色泽最纯净艳丽;由福鼎大白茶春茶和龙井43春茶制成的超微绿茶粉氨基酸含量最高,而茶多酚和水浸出物含量较低;由薮北种春茶、迎霜秋茶和福鼎大白茶秋茶制成的超微绿茶粉审评总得分最高。综合分析后认为,龙井43、翠峰、福鼎大白茶和薮北种茶树的春茶适制超微绿茶粉,迎霜和福鼎大白茶的秋茶可用于制作饮用型超微绿茶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