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摘要: 为进一步探索烟叶分切加工的化学物质基础,以河南浓香型初烤烟叶为材料,从叶尖到叶基分切成10段(HN-1~HN-10),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回归分析研究了叶片不同分切区位非挥发性有机酸含量的变化,并基于非挥发性有机酸含量对不同区位进行聚类分析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①不同分切区位非挥发性有机酸总量平均为124.22 mg/g,变幅为41.70~193.40 mg/g,各组分平均含量表现为苹果酸(89.38 mg/g)>草酸(18.07 mg/g)>柠檬酸(13.48 mg/g)>丙二酸(3.13 mg/g)>丁二酸(0.17 mg/g);②草酸和丙二酸在不同区位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③丙二酸、柠檬酸含量与分切区位(HN-1→HN-10)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草酸与分切区位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从叶尖到叶基,草酸含量呈逐渐增加的抛物线型变化,丙二酸和柠檬酸含量均呈逐渐降低的线性变化;④可将不同区位聚为两段,第一段(HN-1~HN-7)非挥发性有机酸含量为124.68 mg/g,第二段(HN-8~HN-10)含量为123.15 mg/g;⑤两段式分切烟叶样品的感官评吸结果为第一段(43.19分)>整片(42.08分)>第二段(41.04分),且第一段的得分显著高于整片和第二段,说明切除叶基3/10的烟叶有望作为高端原料的替代。  相似文献   

2.
海南茄衣人工发酵过程中非挥发性有机酸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海南茄衣人工发酵过程中非挥发性有机酸的变化规律。【方法】以海南茄衣品种JH-2为材料,采用GC/MS-QP-5000和SHIMAD2U,研究了雪茄茄衣在人工发酵过程中非挥发性有机酸的变化规律。【结果】在发酵过程中茄衣非挥发性有机酸总量呈单峰变化,在发酵18d时出现256.40mg/g的最大值,在36d时出现204.01mg/g的最小值;半挥发性有机酸与非挥发性有机酸总量的变化趋势一致,同样在18d时达到最大值;高级饱和脂肪酸在整个发酵过程中呈现下降趋势;高级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亚油酸在发酵的前6d快速下降了81.45%。非挥发性有机酸总量与半挥发性有机酸总量和柠檬酸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丙二酸、富马酸、苹果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结论】海南雪茄发酵18d前后非挥发性有机酸含量最高,更有利于产生烟气柔和、吃味更好的烟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河南浓香型烤烟分切加工后不同区位常规化学成分的变化,为浓香型烟叶的分区加工和合理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浓香型典型产区河南许昌C3F烟叶样品为试验材料,采用十段式分切处理,对叶面不同区位的常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计算不同区位烟叶的化学成分可用性指数(CFI),分析烟叶化学成分与分切区位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利用化学成分含量和CFI对分切区位进行聚类分析,然后对聚类分析样品进行感官质量评价。【结果】(1)烟叶不同区位总糖、还原糖、烟碱、蛋白质含量和氮碱比呈现极显著差异。(2)浓香型烟叶化学成分可用性指数(CFI)从叶尖部到叶基部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分布规律,以L3区位的CFI最高,达到75.35,L10区位的CFI最低,为65.69。(3)烟叶总糖、还原糖、烟碱、总氮、蛋白质、氯、氮碱比与分切区位存在极显著相关性,从叶尖部到叶基部,还原糖、烟碱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总氮、氯含量和氮碱比总体呈上升的抛物线变化,总糖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抛物线变化,蛋白质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抛物线变化。(4)基于化学成分含量和CFI的聚类结果显示,将烟叶可分切为两段,CFI和感官质量均表现为上段(L1~L7)>整片>下段(L8~L10),且三者之间差异显著。【结论】河南浓香型烟叶分上段(L1~L7)、下段(L8~L10)两部分加工,能有效提高烟叶的可用性和利用率。  相似文献   

4.
为天麻药用价值及食用价值的评价提供依据,以不同非挥发性有机酸的含量为考察指标,优化天麻中非挥发性有机酸的酯化及萃取条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建立同时检测天麻中非挥发性有机酸(草酸、苹果酸、柠檬酸、棕榈酸、亚油酸、油酸)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最佳酯化及萃取条件为10%浓硫酸和5%对甲苯磺酸试剂8mL,于50℃下对样品酯化45min,冷却后加20mL正己烷,超声萃取10min。在优化条件下,天麻中草酸、苹果酸、柠檬酸、棕榈酸、亚油酸和油酸6种非挥发性有机酸的线性关系良好(r20.999),回收率较高(89.2%~102.1%),重现性较好(RSD4.0%)。天麻中含有丰富的非挥发性有机酸,其中苹果酸的含量较高,平均为5.00mg/g;柠檬酸含量次之,平均为3.47mg/g;油酸含量较低,平均为0.13mg/g。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沙棘不同优良杂种种子中主要生物活性物质的含量及其变化规律,为医疗和保健专用优良沙棘杂种的选育提供基础依据。【方法】基于生长与结实性状,从蒙古沙棘与中国沙棘杂交子代中选育出43个杂种优良单株,对其种子中VE、黄酮、脂肪酸等重要生物活性物质含量进行比较。【结果】沙棘杂交子代优株种子中的VE、黄酮、粗脂肪、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均具有较大幅度的变化,分别变化于2.94~16.42 mg/hg、82.37~381.48 mg/hg、4.03~9.59 g/hg、3.15%~39.28%、0.43%~14.72%、3.16~24.43%、4.57%~73.32%、2.53%~44.66%;沙棘杂种种子的黄酮组分主要以槲皮素和山奈酚为主,异鼠李素的含量较少,3个组分的含量均随总黄酮含量的增加而明显增大;不饱和脂肪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均随着饱和脂肪酸棕榈酸含量的上升而不同程度的下降,而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3个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结论】沙棘杂种子代中,部分单株种子的VE、黄酮或脂肪酸含量高于母本或双亲,超亲现象明显;筛选出了种子中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均在80%以上8个杂种单株,其属于高不饱和脂肪酸杂种。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不同部位烤烟非挥发性有机酸含量变化及其与相关品质指标的关系,为卷烟工业原料的选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我国11个烤烟产区的261份陈化烟叶样品为试验材料,采用简单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分析烟株上、中、下3个部位烟叶样品中的非挥发性有机酸含量变化及其与化学品质和感官品质指标的关系.[结果]非挥发性有机酸总量表现为下部叶>中部叶>上部叶,且在不同部位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下同).各部位非挥发性有机酸组分与化学指标呈不同程度的相关性,非挥发性有机酸总量与总植物碱、还原糖和钾含量呈负相关,与氯含量呈正相关.各部位非挥发性有机酸组分与评吸指标也呈不同程度的相关性,非挥发性有机酸总量与香气特性呈负相关.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丙二酸和油酸含量对烟气浓度的影响较明显,棕榈酸和亚油酸含量对余味的影响较明显.[结论]烤烟非挥发性有机酸含量对烤后烟叶的化学品质和感官质量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在烤烟种植过程中应通过施肥等措施调控烟叶中的非挥发性有机酸含量,卷烟加工企业可根据烤后烟叶非挥发性有机酸含量选取原料.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牡丹籽油的成分差异,选取不同地区10个批次牡丹籽样品,榨油后,采用GB 5009.168—2016酯交换法及气质色谱对牡丹籽油中的脂肪酸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0个批次样品中共检出脂肪酸14种,主要为油酸、亚油酸、α-亚麻酸、棕榈酸和硬脂酸,其中饱和脂肪酸总量在7.72%~14.80%,不饱和脂肪酸总量在85.20%~92.28%.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以油酸和亚油酸为主,油酸含量最高的是毕节赫章(116.25±4.17 mg/g),亚油酸含量最高的是铜仁思南(210.44±2.57 mg/g).差异显著性分析表明,不同地区牡丹籽油中脂肪酸含量及种类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8.
为天麻药用价值及食用价值的评价提供依据,以不同非挥发性有机酸的含量为为考察指标,优化天麻中非挥发性有机酸的酯化及萃取条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 MS)分析方法建立同时检测天麻中非挥发性有机酸(草酸、苹果酸、柠檬酸、棕榈酸、亚油酸、油酸)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1)最佳酯化及萃取条件为10%浓硫酸和5%对甲苯磺酸试剂8mL,于50℃下对样品酯化45min,冷却后加20mL正己烷,超声萃取10min;2)在优化的条件下,天麻中草酸、苹果酸、柠檬酸、棕榈酸、亚油酸和油酸6种非挥发性有机酸的线性关系良好(r2>0.999),回收率较高(89.2%~102.1%),重现性较好(RSD<4.0%);3)天麻中含有丰富的非挥发性有机酸,其中苹果酸的含量较高,平均值为5.00 mg/g,柠檬酸含量次之,平均值为3.47 mg/g,而油酸的含量较低平均值为0.13mg/g。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成品梗丝中不同长度梗丝挥发性化学物质的差异性,为探讨梗丝结构对卷烟质量稳定性的影响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烟丝振动分选筛对成品梗丝进行筛分,分别测定不同长度梗丝中的挥发性有机酸和挥发性致香物质。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研究不同长度梗丝中各单项挥发性化学物质含量的差异性。利用回归分析研究不同长度梗丝挥发性有机酸和挥发性致香物质总量的变化趋势。【结果】(1)对于同一等级烟叶的烟梗制成的梗丝,不同长度梗丝各单项挥发性化学物质含量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和规律性变化趋势。(2)梗丝长度由大到小,挥发性有机酸总量呈线性升高趋势,挥发性致香物质及两类挥发性化学物质总量呈逐渐升高的抛物线形变化趋势。【结论】不同长度梗丝的关键挥发性化学物质含量存在较大差异,提升梗丝在烟丝中的掺配均匀性对稳定卷烟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快速检测分析烟叶中游离脂肪酸含量,建立了利用超高效合相色谱-质谱法(UPC2/MS)快速分析8种烟叶中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5种脂肪酸的方法,并利用该法鉴别了32种游离脂肪酸。结果表明,采用ACQUITY UPC2色谱系统和Xevo TQS质谱仪,以HSS C18色谱柱(SB 1.8μm,2.1 mm×150 mm)为分析柱,以CO2和含0.1%甲酸的甲醇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5种脂肪酸在2.2~72.2 ng/mL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r0.999),检出限(S/N≥3)为0.06~0.13 ng/mL,定量限(S/N≥10)为0.19~0.41 ng/mL,精密度RSD为5.2%~8.0%,稳定性RSD为4.3%~7.5%,重复性试验RSD为3.0%~6.7%,不同添加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95.8%~97.2%;8种烟叶中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的含量在0.12~1.21 mg/g。该方法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选择性强,且样品前处理简单,无需衍生化,适用于烟叶中游离脂肪酸的测定。  相似文献   

11.
明清时期福建烟草生产的历程、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是最早传入并种植烟草的省区.烟草自明万历年间从吕宋(今菲律宾群岛)传入福建,迄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尽管福建烟草生产在明清时期的形势不同,但总体上呈发展的趋势.回顾明清时期福建烟草生产的历程,分析影响福建烟草生产的原因,针对福建烟草当前的实际情况,采取有力的措施促进烟草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香料烟底肥中增施硼肥,能使香料烟茎围增粗、叶片数增多、叶片稍增大;可改善香料烟的内在化学成分,降低糖含量,增加烟碱含量,使糖碱比下降,烟叶内在成份更加协调;施用硼肥对香料烟的产量性状影响不明显,但可提高上中等烟比例,提高单位面积的烟叶产值,叶片的N,Mg,B,Cu等元素的累积增加,烟叶的营养状况得到改善,较高的硼用量可提高烟叶的Fe,Mn,Zn和Mo含量。因此,在香料烟生产中使用一定的硼肥可改善香料烟的品质,施硼量为30~45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13.
烟草废弃物造纸法制烟草薄片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烟草加工和卷烟加工过程产生的废弃物(烟梗和碎烟叶)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磨浆和抄纸试验,研究烟梗、碎烟叶、纸浆的配比与打浆度对烟草薄片抗张强度和耐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造纸法烟草薄片的生产工艺条件为烟梗、碎烟叶、纸浆的配比1∶0.3∶0.05,打浆度40°SR,薄片的物理性能可达到所需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为了比较烟梗、烟末打浆度对造纸法再造烟叶基片结构的影响,比较了PFI磨浆对烟梗、烟末纤维形态以及基片物理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磨浆转速的提高,烟梗、烟末打浆度也提高,浆料湿重、平均纤维长度、宽度、粗度和卷曲指数都有不同程度地降低;随着烟末打浆度的提高,基片抗张强度呈升高趋势,厚度、松厚度及透气度等均下降;随着烟梗打浆度的提高,基片抗张强度先升高后下降,厚度、透气度呈下降趋势,松厚度先下降后上升;整体上,烟末对基片厚度、松厚度影响较大,烟梗对基片抗张强度影响较大,二者对透气度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烘烤管理过程中减工降本途径,对烟夹和挂竿2种装烟方式进行烟叶烘烤,从装烟量、装烟用工、烤后烟叶质量性状和经济性状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烟夹方式比挂竿方式,装烟量增加22.5%~30.9%,综合用工降低约44.4%,用工成本降低73.9%~76.9%,中上等烟比例增加1.52%~2.99%,均价增加2.8%~9.8%,对烟叶内在化学成分协调有一定改善作用。采用烟夹装烟能够实现烟叶烘烤减工降本、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16.
烟农专业合作社的建设与发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天波  陈坤  朱开林  李帆 《江西农业学报》2012,(11):162-164,168
简述了湖南浏阳近年来烤烟种植的发展和成立烟农专业合作社的条件日臻成熟的情况。介绍了烟农合作社的组建情况和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建设工作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17.
对吉林省延边晒红烟生产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深入地分析了晒红烟质量下降的原因,并提出了今后工作的对策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18.
外国农业保险对中国烟叶保险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国内外农业保险的大背景下,分析了我国烟叶保险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借鉴国际经验,探索我国烟叶保险建设应遵循的原则,以实现烟叶基地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烟青虫生物防治药剂的筛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筛选出防治烟青虫的生物防治剂供贵州有机烟叶生产上使用,采用田间比较鉴定、室内检测分析等方法,从烟株的抗虫性、初烤烟叶外观和内在品质等方面研究了5种烟青虫生物防治剂的防治效果及其对烟叶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参试的5种生物药剂中,0.3%苦参碱水剂和苏云金杆菌对烟青虫的防效显著,其药后1d、3d、7d对烟青虫的防效分别是72.09%、93.55%、100%和44.18%、90.32%、100%,药效的发挥较接近化学对照药剂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 500倍液的防治效果,且对烟叶的外观和内在品质无负面影响,是当前贵州有机烟叶生产中较为理想的烟青虫生物防治剂。  相似文献   

20.
以烤烟生产、收购过程中产生的残次烟叶为主料,添加不同配比的菜籽饼、蚯蚓粪、生物炭、鸡粪等进行高温发酵,堆制残次烟叶型有机肥,并应用于大田烟叶生产。结果表明:以"35%残次烟叶+30%蚯蚓粪+30%生物炭+5%菜籽饼"配比制成的残次烟叶型有机肥对烟株株高、茎围、有效叶片数等农艺性状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同烟草专用基肥处理相比差异不明显,可代替烟草专用基肥在烟草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