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芥菜型油菜×甘薯型油菜种间杂种后代遗传研究表明,芥菜型油菜A和B染色体组各有1对控制芥酸含量的等位基因,黄籽基因可能位于B组染色体,叶色受位于A染色体组的1对具有剂量效应的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2.
观察了芸苔属4个种(黑芥、甘蓝型油菜、芥菜型油菜和埃塞俄比亚芥)间杂种F_1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I染色体的配对行为,结果表明,芥菜型油菜×黑芥、埃塞俄比亚芥×黑芥、芥菜型油菜×埃塞俄比亚芥、芥菜型油菜×甘蓝型油菜和甘蓝型油菜×埃塞俄比亚芥F1杂种分别平均表现出9.77I+8.03Ⅱ+0.03Ⅲ、8.82I+8.02Ⅱ+0.052Ⅲ,2.56I+14.98Ⅱ+0.39Ⅲ+0.33Ⅳ(Ⅴ),14.17I+11.15Ⅱ+0.133Ⅲ+0.027Ⅳ和15.42I+10.14Ⅱ+0.085Ⅲ+0.014Ⅳ的构型。由此说明,在芸苔属A、B和C染色体组之间,A与C的同源性大于A与B或B与C的同源性;同时,B染色体组对A与B、A与C及B与C之间的部分同源染色体配对关系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甘蓝型油菜显性无蜡粉基因的染色体组定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给克隆无蜡粉基因提供理论依据,减少无蜡粉基因分子标记的工作量,对用白菜型油菜有蜡粉材料C1-33与甘蓝型油菜无蜡粉材料1047种间杂交获得的F1,自交所得F2,以及与C1-33回交获得的BC1,BC2代的蜡粉性状分离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1047中显性无蜡粉基因位于甘蓝型油菜的A染色体组上。  相似文献   

4.
油菜与蓝花子远缘杂交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甘蓝型油菜奥罗×蓝花子的F_1代平均配对构型为12.1Ⅰ+6.53Ⅱ+0.41Ⅲ+0.18Ⅳ+0.18Ⅴ,A,C染色体组与R染色体组间配对,说明它们之间具有同源性。在其不配对的减数分裂类型中,有少量可形成平衡的不减数配子,甘蓝型油菜Altex×蓝花子的F_1代,长时间快繁后,出现了染色体丢失和加倍。其19条染色体的配子有回复到B.napus染色体组成的趋势,在甘蓝型油菜与蓝花子的回交后代中,有大量的心形和手杖形幼胚败育,接种到MS+800mg/IBA+0.2mg/lNAA+30g/l蔗糖+8g/l琼脂培养基上,幼胚败育改善,可获得大量的杂种后代类型。  相似文献   

5.
从新疆野生油菜与白菜型油菜、芥菜型油菜和黑芥品种尤嫩斯体细胞染色体核型比较结果看:芥菜型油菜与新疆野生油菜在染色体核型上有较大差异。芥菜型油菜染色俸核型与黑芥和白菜型油菜染色体核型的混合核型较一致。  相似文献   

6.
根据芥菜型油菜和甘蓝型油菜染色体特异基因的序列设计引物,对芥菜型油菜‘四川黄籽’与甘蓝型油菜‘中双11’杂交后代F2和BC1F1群体进行基因型分析,研究芥甘杂种后代中染色体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甘蓝型油菜来源的An03、An08、An09、An10、Cn03、Cn09等6条染色体和芥菜型油菜来源的Aj03、Aj10染色体在BC1F1群体中未见丢失,但Bj07染色体丢失频率最高,达62.83%;F2群体中,芥菜型油菜来源的Aj、Bj基因组染色体比甘蓝型油菜来源的An、Cn基因组染色体丢失多,甘蓝型油菜来源的An08、Cn03染色体和芥菜型油菜来源的Bj08染色体丢失少,分别为1.36%、1.36%和0.90%,而Bj07染色体丢失多,达56.56%;BC1F1群体套袋自交平均结实率仅0.60,最高达5.31,自由授粉平均结实率为1.95,最高达12.85;F2群体套袋自交平均结实率仅0.66,最高达17.70,自由授粉平均结实率为2.18,最高达23.05。综上,芥甘杂交后代中芥菜型油菜遗传物质比甘蓝型油菜亲本的遗传物质更容易丢失,要将芥菜型油菜优异的基因导入甘蓝型油菜创制优质种质,需在油菜芥甘杂交育种的早期世代促进其染色体重组配对。  相似文献   

7.
芥菜型油菜优良性状导入甘蓝型油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芥菜型油菜独具的优良性状,提出了通过种间杂交将芥菜型油菜优良基因导入甘蓝型油菜的基本程序,并对所获得的甘蓝型油菜黄籽超高油分、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极早熟、高油酸和矮杆抗倒等新种质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8.
甘蓝型油菜核不育系22118A的育性是由两对隐性基因所控制。不育株的基因型为双隐性纯合体aabb(为了便于分析,作把这两对基因分别用a和b表示,下同)。两对基因中只要有一个为显性,植株全部表现为可育;只要有一对为显性纯合体AA或BB的材料都可作为恢复系。核不育两型系22118AB中的可育株基因型为Aabb或aaBb,采用兄妹交配aabb×Aabb或aabb×aaBb,其后代育性分离稳定为1:1。  相似文献   

9.
油菜基因转移适宜苗态建成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菜种子经2-5℃低温下处理及冬,春两季10个播期试验,研究了采用真空渗入法对油菜进行CaMV CABB-BJI和Bari-I株系基因Ⅶ转移时适宜植株形态的建成方法,结果表明,芥菜型油菜低温处理10,20,30d均可明显促进抽薹,春季3月18日播种或冬季10月11日播种最适于形成理想的转化态植侏。  相似文献   

10.
油菜种子经2~5℃低温处理及冬、春两季10个播期试验,研究了采用真空渗入法对油菜进行CaMVCABB-BJI和Bari-Ⅰ株系基因Ⅵ转移时适宜植株形态的建成方法。结果表明,芥菜型油菜低温处理10,20,30d,均可明显促进抽薹,春季3月18日播种或冬季10月11日播种最适于形成理想的转化态植株。甘蓝型及白菜型油菜种子经低温处理不能通过春化。甘蓝型油菜冬季10月26日播种,白菜型油菜冬季10月11日播种或春季3月12日播种,易形成适于转移的植株形态。  相似文献   

11.
以四川黄籽自交系和紫叶芥自交系多次杂交形成的F6代重组自交系(RIL)群体为材料,运用基因分析技术,构建芥菜型油菜遗传图谱。采用锚定BAC的方法,构建重叠群,最终构建了由16个重叠群共计538个BAC组成的芥菜型油菜A9染色体物理图谱,参考芥菜基因组,估计该物理图谱长度为46.26 Mb,与已发表的白菜、甘蓝型油菜和芥菜参考基因组进行比较,发现芥菜型油菜A9染色体均发生了倒位和缺失等结构变异。  相似文献   

12.
油菜波里马细胞雄性不育恢复基因的筛选与遗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大量的筛选,在白菜型,芥菜型和甘蓝型油菜中分别新发现了4个、3个和3个恢复系,并将已筛选到的白菜型和芥菜型油菜恢复基因转移到甘蓝型油菜中,遗传研究表明,这些不同来源的恢复基因均为一对主效应基因,并与原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的恢复基因等位。  相似文献   

13.
芥菜型油菜A9染色体黄籽基因区域BAC重叠群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9染色体是芸薹属植物A基因组最长的染色体(序列约37 Mb),具有控制种子大小、种皮颜色、硫苷合成、油脂合成等重要性状的基因。利用芥菜型油菜A9染色体黄籽性状共分离标记A9-88和A9-32对已经构建的ZBjH BAC文库进行PCR步移筛选,共筛选出BAC 752个,测序395个,得到BAC末端序列674条,利用BAC末端序列设计引物533对,此外利用白菜已经公布的序列设计SSR引物38对、STS引物15对,构建了芥菜型油菜黄籽基因区域估算长约2.2 Mb的BAC重叠群。  相似文献   

14.
甘蓝型油菜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甘蓝型油菜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观察李再云,刘后利(华中农业大学农学系,武汉130070)关键词甘蓝型油菜,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前期ⅠOBSERVATIONONCHROMOSOMEBEHAVIOURDURINGMEIOSISOFBRASSICANA...  相似文献   

15.
从油菜远缘杂交后代F3群体中发现光温敏甘兰型油菜、芥菜型油菜雄性不育株,经套袋自交结合人工辅助授粉及异地繁殖选育等方法选育出甘兰型油菜光温敏雄性不育两用系501-8S和芥菜型油菜光温敏雄性不育两用系105-1S。多年的南北异地选育证明:在温度3~10℃,光照小于12h条件下表现为完全雄性可育;在温度为11~23℃,光照大于12h时转换为完全的雄性不育,该不育系可在南方繁殖,西北的青海进行夏季制种。  相似文献   

16.
油菜种子贮藏蛋白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55份油菜种子可溶性蛋白进行了SDS-PAGE分析,结果不同类型油菜种子的蛋白质具有组分差异。芥菜型油菜种子蛋白质资源比白菜型和甘蓝型油菜种子蛋白质资源丰富。。本文用可溶性蛋白条带的信息,估计了所有参试品种(系)之间的遗传距离,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遗传距离为0.1207的水平上可将参试材料分为三类。I类:为16个B.napus品种(系)。Ⅱ类:为所有参试的4个芥菜型油菜品种(系)、2个埃塞俄比亚  相似文献   

17.
芥菜型油菜多室性状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芥菜型油菜多室、二室相对性状遗传的研究发现,多室、二室相对性状受1对主效基因控制,且为微效基因所修饰,无胞质效应;多室性状受1对隐性基因控制,二室性状受1对显性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18.
甘蓝型油菜与萝卜杂交产生的杂种BC2代株系抗线虫病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甘蓝型油菜与萝卜杂交,属间杂种经染色体加倍后再与甘蓝型油菜回交,经胚胎挽救技术获得145株BC2代杂种,其染色体数2n=38~47.获得的BC2代杂种株中4个基因型具有高抗线虫的基因,线虫胞囊数为0~3,繁殖系数为0~0.2;9个基因型具有抗线虫的基因,线虫胞囊数为3.1~10.0,繁殖系数为0.21~1.7,具有抗线虫基因的植株占25%左右,通过进一步回交,可望获得抗线虫病基因的油菜新品系。  相似文献   

19.
用携带植物抗病毒基因表达栽体pBTU的农杆菌转化油菜双低品种H090.H166,最大量转基因植株。栽体质粒PBTU上有卡那霉素抗性标记基因和CaM35S启动子控制的芜菁花叶病毒TuMV-cp外壳蛋白基因,用品种H090和166的带柄子叶与携带载体质粒的农杆菌共培养后,将其转移到含有6-BA1-10mg/l的MS培养其中,7-15天后又将其转移到含有6-BA1-10mg/l的MS加卡那霉素10mg的  相似文献   

20.
复果油菜新种质的创建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甘蓝型油菜×白菜型油菜种间杂交和6个世代的鉴定选择,培育了甘蓝型复果油菜90-12和白菜型复果油菜92-16。对500株以上群体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它们的复果株率达100%,单株复果率达40%以上。尽管复果油菜的角果长度、每果粒数和千粒重随着果柄上结角数目增加而减少,但由于复果油菜的单株角果数比普通油菜多33.20%~56.55%,从而使复果油菜的单株产量较普通油菜增加29.38%~35.26%。甘蓝型油菜复果性状由3对隐性核基因控制,但在甘白种间杂种1代表现母性遗传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