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9 毫秒
1.
基于Matlab平台的稻种图像分析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稻种图像分析研究是实现稻种质量机器视觉检验的基础,为此开发了基于Matlab平台的稻种图像分析系统.该系统可对静态单粒稻种图像进行各种预处理操作,计算出稻种尺寸、形状和颜色等23个特征参数,自动识别金优402、汕优10、中优207、加优99、II优3207共5个品种并检测稻种的穗萌芽、霉变和裂颖缺陷.  相似文献   

2.
【目的】收集鉴定广西地方稻种资源,为广西地方稻种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5─2019年,通过“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项目的实施,对广西61个县(区、市)188个乡(镇)265个村(屯)的地方稻种资源进行系统调查和收集,对收集资源的分布特点和种质类型进行分析,对各表型性状进行鉴定评价。【结果】从广西各地收集地方稻种资源476份。从水平分布来看,广西地方稻种资源在广西四大稻作区均有分布,稻种资源主要集中分布于融水、上思、凤山、资源、隆林和东兰等6个经济相对不发达的边远地区。从垂直分布上分析,稻种资源主要分布在0~400 m的低海拔地区,收集资源232份,占收集总数的48.74%。广西地方稻种资源多样性丰富,包含籼稻、粳稻、早稻、中晚稻、粘稻、糯稻、水稻、陆稻、深水稻及有色稻等类型,且多数的农艺性状具有较丰富的变异类型。收集及鉴定评价出香糯、米粉特用、大穗、大粒等珍稀特异地方稻种资源9份。【结论】广西地方稻种资源多样性丰富,且普遍具有株高较高、穗粒数多、结实率高的特点。收集、鉴定评价出珍稀特异地方稻种资源9份,可用于产业开发及育种。  相似文献   

3.
云南稻种主要性状多样性分布中心及其规律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以云南省地州和县为单位对6121份云南地方稻种及其优异种质60多人性状进行多样性和密度分布规律研究表明:(1)云南是中国稻种最大的遗传和生态多样性中心及优异资源的富集地区,尤其是滇西南的临沧、西双版纳、德宏、思茅和滇东南的文山共5个地州13个县构成了云南稻种多样性中心,其稻种的多样性与生态多样性和民族的多样性息息相关,并与哈尼族善制梯田栽培稻谷有一定联系。(2)临沧地区不仅是云南稻种最大的遗传多样  相似文献   

4.
日本稻种在山东水稻生产和品种改良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6年至今,山东引进国外稻种资源689个,其中日本稻种329个,直接用于生产11个,具有日本稻种血缘的改良品种30个,累计种植面积3500万亩,增产稻谷17.5亿公斤左右。农垦57、京引119、中国91、鲁粳1号、临稻3号等对提高山东水稻产量、促进水稻生产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稻种破胸催芽是目前国内水稻生产的一项新技术。稻种破胸催芽机就是根据稻种的生理特性,利用电子技术,充分满足其在萌发过程中不同阶段对温度、水分、氧气条件的不同要求,以达到快速、低耗目的的一种装置。一般稻种破胸催芽分四个阶段,各个阶段的温度、时间要求是:  相似文献   

6.
李明靖  常易  杨超振  杨卫东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5):4510-4511,4531
规范整理了6 121份云南地方稻种资源及其生态地理和52个民族的相关资料信息,利用GIS等新技术分析了云南地方稻种资源生态地理分布,侧重分析了云南地方稻种资源与民族富集程度的分布习性。结果表明,滇西南地区南亚热带是稻种资源和民族富集的中心,民族富集的区域相对也是稻种资源的多样性中心。民族种群数量大的地区,其资源数量也相对较多,有随民族种群数量增加而增多的趋势。而且,籼粳两个亚种类型资源也呈现出同样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7.
中国稻种资源繁种鉴定评价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1986-1995年连续10年的全国性协作,完成了对全国稻种资源的农艺性状鉴定。共获得144.5万个性状数据,提供输入国家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编写出版了《中国稻种资源目录》共8册,入目稻种71970份。查清了我国稻种资源的数量,类型及其地理分布和特点。  相似文献   

8.
稻作是浙江省传统优势产业,栽培历史悠久,稻种资源丰富多样。本文介绍浙江省稻种资源的形成、类型和分布,以及研究历史,从种类和数量、保存设施、共享利用等方面分析研究工作的现状,针对存在问题,从科技立项、研究创新和资源整合3个方面提出今后稻种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用21个引物不同籼、粳、野生稻进行了RAPD分析,聚类结果表明,籼、粳、野栽都可以清楚分组,不同稻种都有特异性带,通过RAPD分析制作的DNA指纹可用于种质鉴定和利用。还对不同稻种的多态性分析及其用途,稻种类型划分的标准化、科学化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分布于82个县市的1 630份中国云南保存的地方稻种资源多种表现型现象进行分析,结果共有724份稻种资源是具有多种表现型现象的资源,即多型性资源,多型性资源的比例为44.0%,多型性系数X为1.75,多样性指数H为1.3/4,X与H的相关系数r=0.90**.多型性资源的地理分布主要集中在思茅、临沧、版纳和德宏4个地州,以墨江、景洪、龙隆、永德、普洱、孟连和云县等7个县(市)为中心的地带,即云南多型性稻种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南部边缘及滇西南地区的野生稻分布区、稻种资源富集区和陆稻的主要种植区.分布地区是傣族、哈尼族、拉祜族和佤族等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地.云南稻种资源的多种表现型现象与当地的地理和民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江西省2009~2013年审定的140个水稻品种的产量、品质和抗病性进行分析.[方法]将2009 ~2013年通过江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品种(不包含审定的不育系)进行综合分析和按年份进行纵向分析,另将品种分为早稻、一季稻、晚稻,常规品种和杂交品种,杂交品种又分为两系和三系杂交品种进行分析.[结果]审定品种以三系品种为主,两系品种产量比三系品种略显优势,但优质率却低于三系品种.审定品种产量比对照平均增产3.0%,米质达国标3级优质米以上的品种占52.1%,对稻瘟病基本上均为高感.[结论]该研究可为江西省水稻品种的选育、推广和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不同生育期水稻品种氮素吸收利用的差异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研究不同生育期类型水稻品种氮素吸收利用的差异,分析提高其氮素吸收利用的途径。【方法】在群体水培条件下,以88—122个常规籼稻品种(2001—2002)、94个常规粳稻品种(2008—2009)为材料,测定生育期、各器官干物重和氮素含量、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等,采用组内最小平方和的动态聚类方法将供试品种按播种到抽穗日数(为方便描述本文统称为生育期)从低到高依次分为A、B、C、D、E、F 六类,研究各类品种氮素吸收利用的差异及其原因。【结果】生育期长的品种抽穗期和成熟期氮素累积量大(籼稻)或较大(粳稻),但结实期吸氮量并无优势;生育期长的品种植株含氮率较低(粳稻)或品种间差异较小(籼稻),单位面积穗数较少(籼稻)或品种间差异较小(粳稻),但其生长日数多、干物质生产量大、单穗吸氮量较大、单穗吸氮强度大(籼稻)或较大(粳稻),干物质生产量、单穗吸氮量、单穗吸氮强度对吸氮量的作用分别大于植株含氮率、单位面积穗数、生长日数对吸氮量的作用;生育期长的品种氮素籽粒生产效率低(籼稻)或中等偏大(粳稻),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较大(粳稻);生育期长的品种抽穗期、成熟期茎鞘叶中氮素分配比例大,穗中氮素分配比例小或较小(成熟期粳稻)。【结论】生育期长的品种吸氮能力强(籼稻)或较强(粳稻),氮素籽粒生产效率低(籼稻)或中等偏大(粳稻)。生育期长的品种植株含氮率、穗数或小或无优势,但生长日数、干物质生产量、单穗吸氮量、单穗吸氮强度大。促进干物质生产,提高单穗吸氮强度和单穗吸氮能力有利于提高生育期长的品种氮素吸收量。无论是籼稻品种还是粳稻品种,促进营养器官中氮素向穗部运转,减少茎鞘叶中氮素分配比例,均有利于生育期长的品种氮素利用效率的提高。对粳稻品种而言,成熟期较低的植株含氮率也是生育期长的品种氮素利用效率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云南省地方籼稻和粳稻的稻瘟病抗性和农艺性状差异,筛选适宜于种植区环境的优异地方稻种,为稻瘟病的抗性育种及良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云南地方籼稻和粳稻品种各23份为材料,利用8个稻瘟病菌株进行室内苗期稻瘟病抗性鉴定及抗瘟基因推导,并结合田间农艺性状测定结果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优异地方稻种。【结果】抗性频率为0.0%~25.0%、25.1%~50.0%、50.1%~75.0%和75.1%~100.0%的粳稻品种分别有4、5、6和8个,籼稻品种分别有0、4、7和12个。粳稻和籼稻接种8个稻瘟病标准菌株后,籼稻的稻瘟病抗性整体高于粳稻。46个水稻品种的抗瘟基因组成较复杂,其中,能推导出抗瘟基因的品种共17个,其中粳稻品种7个,籼稻品种10个;抗性基因组成复杂的品种(可能含有的抗瘟基因在6个或6个以上)有23份;含有未知抗瘟基因的品种有6个,均为粳稻;Pik、Piz-t、Pib、Pi1、Pi11和Pita-2基因在籼稻中出现的次数高于粳稻,其中Pita-2基因仅存在于籼稻品种吉强糯和天杂58中;Pik-s、Pita、Pi3、Pi12和Pii基因在粳稻中出现的次数高于籼稻,其中Pi12基因仅存在于粳稻品种日本谷和华街中。农艺性状调查测定结果显示,在株高、穂长、结实率和千粒重方面,粳稻品种间的差异明显大于籼稻品种;在产量方面,籼稻品种间的差异小于粳稻品种。筛选出的高抗稻瘟病品种:镰刀谷(粳稻)、香糯(籼稻)、毫糯早(籼稻)和老品种糯谷(籼稻);高产品种:日本谷(粳稻)和粘珏香(籼稻);矮杆品种:冷水汕优(粳稻)和白壳糯(籼稻);多穗品种:日本谷(粳稻)和老品种糯谷(籼稻)。【结论】籼稻所含的抗瘟基因数量和稻瘟病抗性整体较粳稻高,说明籼稻的抗谱范围更广。筛选出的粳稻品种冷水汕优和日本谷可用于优质高产品种选育,籼稻品种香糯和毫糯早可用于稻瘟病抗性品种选育。  相似文献   

14.
播期、品种类型对水稻产量、生育期及温光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16  
【目的】研究稻-麦两熟制下,播期与品种类型对水稻产量、生育期及温光利用的影响,为播期及品种类型的科学选用提供依据。【方法】以中熟晚粳、早熟晚粳、迟熟中粳、中熟中粳和迟熟中籼5个品种类型水稻为供试材料,设置4个播期,研究各品种类型水稻产量、生育表现及温光资源利用特点。【结果】不同品种类型水稻产量表现为迟熟中粳>早熟晚粳>中熟中粳>迟熟中籼>中熟晚粳。随着播期推迟,5个品种类型水稻产量呈下降趋势,但下降程度不等。不同品种类型水稻的减产幅度表现为中熟晚粳>迟熟中籼>早熟晚粳>迟熟中粳>中熟中粳。同一播期各品种类型水稻之间产量差异有随播期的推迟而增大的趋势。随播期的推迟,各品种类型水稻的生育进程延迟、生育期缩短,全生育期积温和光照时数极显著减少。播期对不同品种类型水稻温光资源利用率的影响按生育期长短分为两类,对生育期较短的中熟中粳及迟熟中籼影响较小,对生育期较长的迟熟中粳、早熟晚粳及中熟晚粳影响较大。对不同播期选择的适宜品种类型进行初步分类为:5月中旬应选用早熟晚粳,搭配迟熟中粳、中熟中粳和迟熟中籼;5月下旬应选用迟熟中粳,搭配早熟晚粳、中熟中粳和迟熟中籼;6月上旬应选用迟熟中粳,搭配中熟中粳和早熟晚粳;6月中旬应选用中熟中粳。【结论】随播期的推迟,5个水稻品种类型产量、生育期及温光利用均呈下降趋势。综合考虑稻麦两熟制与热量条件因素,初步明确了不同播期应选择的适宜品种类型,供大面积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15.
对江西省2003~2011年审定的432个水稻品种的概况、抗病性、米质和产量进行了总结,对不育系及恢复系在这些品种中的使用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审定品种以三系杂交稻为主。368个杂交稻品种的选育共使用了112个不育系和297个恢复系。抗病品种有157个,优质品种有147个,高产品种有80个,抗病优质高产品种只有7个。  相似文献   

16.
为有效利用抗瘟品种控制稻瘟病的大发生,掌握水稻品种的抗瘟性。本研究采用五叶期水稻离体叶片研究了36个水稻品种对22个株系稻瘟病菌的抗性,有21个水稻品种表现抗病,其它15个品种感病。在此基础上对其中有代表性的4个水稻品种进行了抗瘟生化机制的初步研究。生化测定结果表明,接种RB22菌株后,各抗感品种中各种生化因子大部分具有明显差异,且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该结果对于培育新的抗瘟水稻品种、布局水稻不同抗瘟基因型品种和治理稻瘟病的流行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中国水稻品种审定和推广应用的几个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合分析了近10年国家审定水稻(Oryza sativa L.)品种主要性状指标,结果表明,品种的综合性状得到较大程度提升,其中稻米品质优质化率不断提高,但对稻瘟病等病(虫)害的抗性水平未有明显提升;结合近年的水稻主要品种推广情况进行分析表明,两系杂交水稻品种综合性状表现优良,相比其他类型水稻品种具有一定优势,在近20年中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已成为生产上应用的最主要品种类型,籼粳中间型杂交水稻也在近10年中取得了长足发展。并对下一步水稻品种选育、试验审定和推广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2006 ~2015年国审水稻品种情况.10a间平均每年审定49.4个品种.在品种结构上,三系杂交稻品种比例呈现下降趋势,两系杂交稻品种比例快速增长;科研院校选育的品种数量呈下降趋势,以种业公司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快速发展,逐渐成为水稻育种的主要模式.在品质结构上,审定的常规稻品种优质率较高,杂交稻优质率呈下降趋势,品质改良亟需加强.  相似文献   

19.
水稻品种抗稻瘟病性丧失规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川东南稻区汕优63,冈优22等主栽品种抗瘟性变化与病菌致病性变异的关系十余年的系统监测和研究分析,探明了水稻品种抗瘟性丧失规律,对品种抗性丧失预警和品种布局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旱作条件下旱稻、水稻品种叶片光合特性及RuBP羧化酶活性的变化规律,为旱稻品种的选育和高产栽培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个旱稻品种(“旱9710”、“秦爱”)和2个水稻品种(“吉农8号”、“长白12号”)为试验材料进行田间旱作试验,于苗期、开花期、灌浆期、成熟期测定其叶片光合特性及RuBP羧化酶活性。【结果】旱作条件下,在整个生育期,旱稻品种叶片的叶绿素含量、RuBP羧化酶活性、净光合速率均显著高于水稻品种(P<0.05),旱稻品种叶片蒸腾速率显著低于水稻品种(P<0.05),水分利用效率极显著高于水稻品种(P<0.01);旱稻品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水分利用效率、RuBP羧化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结论】与水稻品种相比,旱稻品种叶片叶绿素含量高,RuBP羧化酶活性强,蒸腾作用弱,水分利用效率高,从而有利于提高旱稻的抗旱性,维持较高的光合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