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的方法分析龙眼微生物保鲜菌FJAT-0809-GLX发酵液丙酮萃取物的成分,初步鉴定出化合物38种.在鉴定出的化合物中,匹配率在90%以上的成分有5种,包括2-呋喃甲醇、5-甲基呋喃醛、2-甲基-3-羟基-4-吡喃酮、1,4∶3,6-二脱水-α-吡喃葡萄糖、六氢吡咯并[1,2-a]吡嗪-1,4-二酮.相对含量较高的成分为六氢吡咯并[1,2-a]吡嗪-1,4-二酮和5-甲基呋喃醛,其相对含量分别达到了37.52%和4.97%.  相似文献   

2.
研究以红茶叶末为原料,对红茶提取物的复合酶解-回流萃取法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红茶提取物进行成分分析。优化结果表明,60℃酶解温度,2 h酶解时间,纤维素酶:果胶酶:蛋白酶=3∶2∶5(m/m/m)的复合酶配比,0.4%复合酶添加量,75%乙醇浓度,90℃回流萃取温度,1∶15(m/V)固液比以及2 h回流萃取时间为复合酶解-回流萃取法的最佳条件,且在此条件下红茶提取物提取率比直接回流萃取法提高33.4%。另外,GC-MS分析表明,红茶提取物主要含有咖啡因、α-亚麻酸和棕榈酸等活性成分以及2,3-二氢-3,5-二羟基-6-甲基-4H-吡喃-4-酮和苯乙醛等风味成分,且复合酶解-回流萃取法与直接回流萃取法分别制备的红茶提取物组分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
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法、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法等进行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Gx-4c的代谢产物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研究结果:从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Gx-4c的菌体中分离得到4个代谢产物,经波谱解析,分离得到的4个化合物分别为:5,7-二羟基-2-甲基色原酮(1)、3-羟基-2-甲基苯酸(2)、3,4-二氢-8-羟基-3-甲基-1H-2-苯吡喃-1-酮-5-羧酸(3)、3,4-二氢-8-羟基-3,5-二甲基-1H-2-苯吡喃-1-酮(4);初步药理活性显示化合物1对口腔癌细胞KB、KBv200的抗肿瘤活性值分别为7.5和11.2 Mol。研究结果表明:所有化合物均首次从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Gx-4c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对莽吉柿果皮的85%乙醇提取物进一步分离,得到5个氧杂蒽酮类化合物,经理化性质和NMR及MS数据鉴定,分别为1,6-二羟基-6′,6′-二甲基-4′,5′-二氢吡喃[2′,3′:7,8]-6″,6″-二甲基-4″,5″-二氢吡喃[2″,3″:1,2]氧杂蒽酮(isonormangostin,Ⅰ)、1,3,6,7-四羟基-2,5,8-三-(3-甲基丁-2-烯基)氧杂蒽酮(garcinoneE,Ⅱ)、1,3,6-三羟基-7-甲氧基-2,5,8-三-(3-甲基丁-2-烯)氧杂蒽酮(7-O-methylgarcinone E,Ⅲ)、1,6-二羟基-7-甲氧基-8-(3-羟基3-甲基丁基)-6′,6′-二甲基-4′,5′-二氢吡喃[2′,3′:3,2]氧杂蒽酮[1,6-dihydroxy-7-methoxy-8-(3-hydroxy-3-methylbutyl)-6′,6′-dimethyl-4′,5′-dihydropyrano[2′,3′:3,2]xanthone,Ⅳ]、1,6-二羟基-7-甲氧基-8-(3-甲基丁-2-烯)-6′,6′-二甲基-4′,5′-二氢吡喃[2′,3′:3,2]氧杂蒽酮(3-isomangostin,Ⅴ)。其中化合物Ⅱ、Ⅳ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定量测定了杀青前后烤烟叶片中性香气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杀青前后不同中性致香成分的含量不同,杀青后含量降低的中性致香成分有3-己烯-1-醇、苯甲醇、芳樟醇、壬醛、5-甲基正糠醛、癸醛、茄酮、β-紫罗兰酮、巨豆三烯酮、十四醛、2-十四烯-1-醇、新植二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其中壬醛、5-甲基正糠醛、癸醛、β-紫罗兰酮、巨豆三烯酮、2-十四烯-1-醇、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十四醛等中性致香物质均以痕量存在。杀青后含量升高的中性致香物质有糠醛、对二甲苯、苯乙醛、香叶基丙酮、巨豆三烯酮混合物、二氢猕猴桃内酯等,其中二氢猕猴桃内酯为杀青过程新增加的中性致香产物。随杀青过程变化较小的中性致香物质有邻二甲苯、β-二氢大马酮等。  相似文献   

6.
利用GC-MS技术测定分析17年生和10年生翅荚木人工林木材甲醇提取物和三氯甲烷提取物的主要成分,结果表明,17年生和10年生翅荚木人工林木材甲醇提取物多数成分均为含氧化合物,有己酸、2,3-二氢-3,5-二羟基-6-甲基-4H-吡喃-4-酮、2-甲氧基-4-乙烯基苯酚、香兰素、2,4-二叔丁基苯酚、丁香草酮、3,4,5-三甲氧基苯酚、4-羟基-3,5-二甲氧基苯甲醛、4-羟基-2-甲氧基肉桂醛、1,2-苯二甲酸双(2-甲基丙基)酯、棕榈酸、3,3’-二甲氧基-4,4’-二羟基二苯乙烯、3-甲基-柱头甾-5-烯-3-醇共13种相同的成分;17年生和10年生翅荚木人工林木材三氯甲烷提取物多数成分亦为含氧化合物,有香兰素、癸烷、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菜油甾醇、三氟乙酸羽扇豆醇5种相同的成分。  相似文献   

7.
2株红树内生真菌混合发酵培养液中代谢产物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混合发酵技术应用于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E33和K38代谢产物的培养,从该提取物中分离到5个化合物,利用波谱技术确定其结构分别为2-甲酰基一3,5-二羟基-4-甲基苯甲酸(化合物1)、6,8-二羟基-4-乙酰基异香豆素(化合物2)、5-羟基-6,8-二甲氧基-2,3-二甲基-4H-萘-[2,3-b]-吡喃-4-酮(化合物...  相似文献   

8.
采用水酶法提取牡丹籽油,研究了5种酶(纤维素酶、果胶酶、α-淀粉酶、中性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酶解对牡丹籽出油率的影响,根据酶的最适p H值,将5种酶分成3组,研究3组酶最佳的酶解温度、酶解时间、酶解比例、料液比,在最佳的条件下,利用5种酶提高牡丹籽的出油率。结果表明: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最佳酶解温度、酶解时间、酶组合比例、料液比分别是50℃、2h、1:1、1:5;α-淀粉酶和中性蛋白酶的最佳酶解温度、酶解时间、酶组合比例、料液比分别是60℃、3h、2:1、1:5;碱性蛋白酶最佳酶解温度、酶解时间、料液比分别是60℃、4h、1:5;将3组酶先后酶解牡丹籽后,牡丹籽出油率提升到19.08%。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外源酶制剂对烤烟烟叶化学品质的影响,以秦岭烟区主栽品种YN99烟叶为试验材料,设置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风味蛋白酶、纤维素酶、果胶酶、糖化酶和α-淀粉酶等7种外源酶处理,每种酶设6个浓度水平,共42个酶处理。结果表明:外源酶制剂可有效提高烟叶中糖含量,降低总植物碱、总氮和淀粉含量。灰色关联度分析得出烟叶中化学品质最优的前10的处理依次是T5A6、T5A5、T1A2、T5A2、T5A3、T6A5、T6A4、T1A3、T6A3和T5A4,其中,经100、120U·g-1果胶酶(T5)处理的烟叶整体化学品质最优,各化学成分间的协调性较好,而经风味蛋白酶(T3)和α-淀粉酶处理的烟叶关联度排名较靠后,整体化学品质较差。聚类分析将42个不同酶处理分为4类,且经同一种酶处理的烟叶化学品质比较类似。  相似文献   

10.
榛子叶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榛子叶中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开发榛子叶资源。方法利用1HNMR、13CNMR谱与化学方法鉴定从榛子叶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的结构。采用荧光酶标记法测定榛子叶提取物的抗金属蛋白酶活性。结果从榛子叶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1,3,5,8-四羟基-2,4-二(3-甲基丁-2-烯基)双苯吡酮(1),山奈酚(2),4-羟基-3-甲氧基苯甲酸(3),对羟基苯甲酸(4),儿茶酚(5),2,7-二羟基-3,5-三甲氧基-9,10-二氢菲(6)。测定了化合物(6)的抗金属蛋白酶活性。结论化合物(1)~(6)为首次从该植物叶中获得,化合物(6)对金属蛋白酶(MMP)的抑制作用较强。  相似文献   

11.
多糖水解酶处理烟叶的香气成分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璇  魏敏  罗诚浩  刘剑峰  李丹  陈守文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0):2098-2100,2103
以α-淀粉酶、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组成的多糖水解酶处理烟叶,运用蒸馏萃取法提取烟叶中的香气成分,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香气成分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多糖水解酶处理的烟叶中水溶性糖含量提高4.29%;烟叶中的香气物质总量提高11.8%;整体口感得到改善,香气的质和量均得到提高,烟气细腻柔和,刺激性、杂气和余味残留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2.
 野藿香蜜挥发性成分的化学成分研究到目前为止未见报道。本试验用丙酮提取和气相色谱法对野藿香蜜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和鉴定。分离出56个峰,确认了其中的27种化合物。主要化学成分为:5-羟甲基-2-呋喃甲醛(27.96%);4-甲基-4-羟基-2-戊酮(5.27%);2,3-二氢-3,5-二羟基-6-甲基-4H-4-吡喃酮(5.22%);2,2-二甲基-1,3-二氧-4-甲醇(2.77%)。胸腺嘧啶(2.02%);4-甲氧基苯甲醇(1.82%);4-甲氧基苯甲酸(1.34%);软脂酸(0.46%);α-亚麻酸甲酯(0.83%)。占挥发性成分的47.69%。  相似文献   

13.
云南烤烟主要栽培品种化学成分比较分析   总被引:18,自引:6,他引:12  
本文对红花大金元、K326、云烟85和云烟87等云南烤烟主要栽培品种的化学组成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4个主要栽培品种间在多酚总量、草酸、十四酸、亚油酸、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莰菲醇-3-0-芸香糖苷、3-羟基-2-丁酮、4-甲基-5H-呋喃-2-酮、β-大马酮、巨豆三烯酮(4种异构体)、3-甲基-2-丁烯-1-醇、寸拜醇、新植二烯等化合物的含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红花大金元在多酚总量、草酸、十四酸、亚油酸、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莰菲醇-3-0-芸香糖苷、寸拜醇等化合物的含量上明显高于其它品种.K326在莰菲醇-3-0-芸香糖苷、寸拜醇等化合物的含量上明显低于其它品种.云烟85、云烟87和K326在3-羟基-2-丁酮、4-甲基-5H-呋喃-2-酮、β-大马酮、巨豆三烯酮(4种异构体)、新植二烯等化合物的含量明显高于红花大金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喷施微生物制剂后上部烟叶蛋白质降解及中性香气成分的变化规律。[方法]利用自制的温湿度自控烤烟箱,研究了烘烤前期喷施微生物制剂3种处理:40U/g中性蛋白酶(处理①)、40U/g的∞淀粉酶+糖化酶+中性蛋白酶(处理②)和30U/g特制的发酵液(处理③)对上部烟叶可溶性蛋白和中性香气成分的影响。[结果]在上部烟叶烘烤前12h喷施一定剂量的特制烟草发酵液、中性蛋白酶以及中性蛋白酶与α-淀粉酶、糖化酶的混合物,均可显著降低上部烟叶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其中以处理②和③的效果较好;各处理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中性香气成分含量,但各处理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结论]就中性香气成分总量而言,处理①和③的效果较好,但处理③的综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应用复合酶工艺技术提高烟梗浸膏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改善烟梗浸膏的品质,在造纸法再造烟叶生产中应用了复合酶工艺技术。结果表明:淀粉酶、果胶酶和木聚糖酶的最适用量分别为0.5%、0.5%和1.0%;复合酶的最佳使用条件为:pH 4.91、温度55℃;洗梗液在生产中可实现恒pH值、恒温控制和过滤;经复合酶处理的烟梗、梗膏和再造烟叶的水溶性糖含量有较大的变化;复合酶洗梗技术可明显提高再造烟叶的内在品质。  相似文献   

16.
为了获得具有较强生物学活性或结构新颖的羟基甾体肟衍生物,利用总状毛霉对合成的17α-羟基孕甾-4-烯-3,20-二肟进行转化研究。转化产物经柱层析分离纯化后鉴定为7α,17α-二羟基-20-肟-孕甾-4-烯-3-酮(3)和11α,17α-二羟基-20-肟-孕甾-4-烯-3-酮(4)。目前微生物转化甾体研究领域对于甾体肟的转化研究少见报道,研究结果为甾体肟衍生物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利用果胶酶降解烟叶中果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降低烤后烟叶中的果胶含量,改善果胶对烟叶品质的不良影响,研究了果胶酶的不同用量对烟叶果胶含量、化学成分以及中性致香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果胶含量随外加酶量增加而减少,总糖含量随外加酶量增加而增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加酶处理的总糖含量均与对照达到极显著水平,个别加酶处理的果胶含量与对照达到极显著水平;果胶酶用量为100 U/g时,可以使烟叶中的中性致香物质总量提高29.94%,有利于烟叶香气质和香气量的改善。  相似文献   

18.
烟叶烘烤中淀粉酶和淀粉磷酸化酶的活性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烘烤过程中烟叶淀粉降解酶活性的测定方法,将烘烤过程中的烟叶样品研磨、离心得到酶粗提液,然后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测定淀粉酶活性;采用无机磷比色法可测定淀粉磷酸化酶活性。用考马斯亮兰G-250法可测定2种酶蛋白含量。结果表明,2种测定方法测定结果较准确,较客观地反映了烘烤过程中2种酶的实际活性,且简便易行,一般实验室即可完成。  相似文献   

19.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烤烟间作草木樨对烟叶产量和等级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作相比,间作烤烟产量略有增加.上等烟比例提高了6.9%~28.0%,中等熠比例提高11.7%~29.3%.下等烟比例降低了27.68%~53.2%,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烟叶的外观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