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豫麦49-198为材料,通过大田试验,在施氮量240千克/公顷条件下,研究多元素长效碳酸氢铵颗粒肥以及不同氮肥类型(尿素、普通碳铵、多元素碳铵粉肥、有机肥+普通碳铵)对冬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产量结果分析表明,几种氮肥处理均能增加冬小麦子粒产量,比对照增产1436.4~1992.7千克/公顷,以尿素和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处理效果最显著,有机  相似文献   

2.
以豫麦49-198为材料,通过大田试验,在施氮量240千克/公顷条件下,研究多元素长效碳酸氢铵颗粒肥以及不同氮肥类型(尿素、普通碳铵、多元素碳铵粉肥、有机肥+普通碳铵)对冬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产量结果分析表明,几种氮肥处理均能增加冬小麦子粒产量,比对照增产1436.4~1992.7千克/公顷,以尿素和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处理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3.
在田间条件下 ,采用 1 5 N微区法 ,研究中、后期施肥对稻株体内氮素积累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 :1随着氮肥施用时期的推迟 ,茎、叶等营养器官干物重明显下降 ,而穗干物重下降幅度较小 ,且其占全株干重的比例提高。 2稻株含氮率随氮肥施用时期推迟有提高的趋势 ;与施促花肥相比 ,施用粒肥绿叶及叶鞘中的氮素积累量明显下降 ,而茎、穗中氮累积量则略有增加。 3在稻株不同器官中 ,穗、绿叶 (包括叶鞘 )对穗粒肥氮的积累能力最强 ,但随穗粒肥施用时期的推迟 ,穗部积累的肥料氮及其占全株的比例增加 ,而绿叶则呈相反的趋势。 4稻株对促花肥、保花肥、粒肥氮的回收率 (利用率 )分别为 32 .7%、30 .0 %及 2 3.7%。  相似文献   

4.
以超级稻铁粳7号为试材,研究不同施氮水平和前氮后移措施对水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氮条件下,可以通过重施基蘖肥提高有效穗数获得较高产量;低氮条件下,增加穗粒肥比例有利于提高结实率、千粒重,从而使产量稳定;相同基蘖肥与穗粒肥比例下,随着施氮量增加,总吸氮量增加,氮素生理利用率降低;不同施氮水平下,前氮后移能提高总吸氮量、氮素回收率,降低氮素生理利用率.适当降低施氮水平、提高穗粒肥比例,可以协调产量构成因素,进而增加产量和经济效益,提高氮素利用率.  相似文献   

5.
以超级粳稻沈农265为试材,设置不同施氮量和基蘖肥与穗粒肥比例以研究该品种的产量及氮肥利用特性变化。结果表明:基蘖肥(BTF)与穗粒肥(EGF)比为8∶2或7∶3时,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基蘖肥与穗粒肥比为6∶4时,中氮水平更有利于产量提高;同一基蘖肥与穗粒肥比例下,随施氮量的增加,总吸氮量增加,氮素生理利用率和收获指数降低。在中低氮处理下,穗粒肥比例越高越有利于产量、总吸氮量和氮素回收率增加,而高氮处理下基蘖肥∶穗粒肥为7∶3时更为有利;同一施氮量下,穗粒肥比例越高氮素生理利用率和收获指数越低。高施氮量(255 kg/hm2)、基蘖肥与穗粒肥比为7∶3处理增加了生育后期叶、茎、穗干物质积累量,由于较高的有效穗数和每穗实粒数,使产量达最高,为9 581.5 kg/hm2,较其他处理增加2.4%~20.1%,并提高氮素利用率,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6.
淦鑫688氮素营养特性及其与群体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不同氮肥运筹方式,探讨淦鑫688的吸氮特性及其对群体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淦鑫688是一个吸肥能力强、同时对氮肥运筹技术较敏感的组合.本试验条件下总吸氮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不同基蘖肥与穗粒肥配比处理对中期和前期吸氮量的影响较大.氮肥表观利用率随总施氮量和穗粒肥比重的增加而提高.稻谷产量与吸氮量非直线极显著相关,当吸氮量超过150 ks/hm2,增产效果不明显.干物质产量与吸氮量极显著正相关.茎蘖数和穗数与基蘖肥用量极显著正相关,高量的基蘖肥提高了茎蘖高峰值,推迟了峰时.成穗率因总氮量的提高而显著下降.一次枝梗、颖花的分化与基蘖肥用量极显著正相关,一次枝梗的退化与基蘖肥用量极显著负相关.二次枝梗的退化与穗粒肥用量显著负相关,抽穗期颖花数与穗粒肥用量显著正相关.根系伤流量与穗肥用量显著正相关,根系伤流下降率与穗肥用量显著负相关.适当提高穗粒肥用量,有利于维持后期根系和叶片较高的生理活力,延缓衰老.  相似文献   

7.
中后期追施^15N对水稻氮素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在田间条件下,采用^15N微区法,研究中、后期施肥对稻株体内氮素积累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随着氮肥施用时期的推迟,茎、叶等营养器官干物明显下降,而穗干物重下降幅度较小,且其占全株干重的比例提高。②稻株含氮率随氮肥施用时期推迟有提高的趋势;与施促花肥相比,施用粒肥绿叶及叶鞘中的氮素积累量明显下降,而茎、穗中氮累积量则略有增加。③在稻株不同器官中,穗、绿叶(包括叶鞘)对穗粒肥氮的积累能力最强,但随穗粒肥施用时期的推迟,穗部积累的肥料氮及其占全株的比例增加,而绿叶则呈相反的趋势。④稻株对促花肥、保花肥、粒肥氮的回收率(利用率)分别为32.7%、30.0%及23.7%。  相似文献   

8.
以‘豫麦49-198’为材料,通过大田试验,在施氮量240 kg.hm-2条件下,研究多元素长效碳酸氢铵(简称碳铵)颗粒肥以及不同氮肥类型(尿素、普通碳铵、多元素碳铵粉肥、有机肥+普通碳铵)对冬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开花后同一时期,几种氮肥处理小麦旗叶的SPAD值,叶绿素荧光指标中的Fv/Fm、ΦPSⅡ、qP均高于对照(CK),并以尿素(T1)和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T4)处理数值较高。氮肥施用能有效降低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从而使叶片保持了较高的净光合速率,延缓了叶片衰老,也以T1和T4处理效果较好。产量结果分析表明,几种氮肥处理均能增加冬小麦籽粒产量,比对照增产达1 436.4~1 992.7 kg.hm-2,以T1和T4处理效果最显著,有机肥+普通碳铵(T5)处理居中,普通碳铵(T2)和多元素长效碳铵粉肥(T3)的增产幅度最小。相对纯收入分析结果表明,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处理最高,每公顷达到2 843.1元,尿素处理次之。综上所述,考虑到提高作物产量,缓解土壤酸化现象以及增加农民相对纯收入等因素,推荐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作为研究区域氮肥品种更为适宜。  相似文献   

9.
用高分子树脂包膜尿素、改性长效碳铵及在普通尿素中加入脲酶抑制剂配制成一次基施的长效氮玉米专用混配肥与普通氮混配肥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施用长效氮混配肥比普通氮混配肥增产5.36%~8.33%,化肥吸收率提高1.71%~4.04%(绝对值),植株后期功能部位的养分含量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10.
1.化肥混施(1)碳酸氢铵添加剂。将化学助剂——碳酸氢铵添加剂按比例添加到碳铵中一起施用,可有效地抑制氮的分解挥发,从而使碳铵的肥效利用率提高3~4倍。(2)掺入固氮剂。按比例将固氮剂掺入到氮肥中深施,固氮量可提高1.5~2.0倍,氮素利用率可提高10%~30%。(3)尿素与硼砂混施  相似文献   

11.
在盆栽条件下,以等量不同种类氮肥作基肥施用于油菜,硫铵的利用率为58.66%,碳铵为55.94%。在添加ASU后,利用率分别为63.83%和59.10%,比不加ASU的提高5.17%和3.16%.植株中基肥氮在籽粒中的比率,硫铵的为67.88%,碳铵的为66.13%;添加ASU后,分别提高到74.52%和73.54%,表明油菜所吸收的氮大部分用来形成籽粒;同时在基肥中添加ASU后叶片中的氮素比率相对减少,说明ASU有利于氮向籽粒运转,碳铵尤为明显.用15N-碳铵作追肥施于油菜表土层,其利用率为27.40%,仅为基肥的50%左右,说明碳铵作基肥深施显著优于追肥。  相似文献   

12.
草木灰颗粒肥对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3 a田间试验,研究了3种草木灰颗粒肥对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NP肥与草木灰颗粒肥PFB、PFC配合施用能够有效促进土壤中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的增加,NP肥与草木灰颗粒肥PFA处理也能促进土壤中碱解氮、速效钾含量的增加,但效果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氮肥种类和用量对桂牧一号杂交象草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碳铵更有利于提高桂牧一号功能叶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随着施氮量的提高,叶绿素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中氮处理(尿素300 kg/hm2和碳铵821,4 kg/hm2)对提高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作用最大,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4.
氮肥运筹对水稻氮素吸收和稻田渗漏液氮素浓度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大田试验,设计3个不同氮肥水平(0、150、240 kg N·hm~(-2))和两种不同施肥比例(基肥:分蘖肥:穗粒肥=40%:30%:30%、基肥:分蘖肥:穗粒肥=30%:20%:50%),研究了氮肥运筹对水稻氮素吸收和稻田渗漏液氮素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稻田渗漏液中NH~+_4-N、NO_3~--N和总N浓度在施肥后第3 d达到最大、随后降低,在施氮后的第7 d,分别降为峰值的5.6%~16.9%、13.8%~22.5%、22.5%~34.5%.施氮水平处于0~240 kgN·hm~(-2)时,水稻产量、氮素积累总量(total N accumulation,TNA)和稻田渗漏液NH~+_4-N、NO_3~--N和总N浓度随着氮素水平的提高而显著增加;在较高氮肥水平(240 kg N·hm~(-2))下,与氮肥前移相比(基肥:分蘖肥:穗粒肥=40%:30%:30%),采用氮肥后移(基肥:分蘖肥:穗粒肥=30%:20%:50%)的施肥比例,水稻产量和成熟期TNA分别增加6.2%和16.4%,稻田渗漏液NO_3~--N及总N浓度分别降低8.9%和4.8%.而对NH~+_4-N浓度影响不显著,说明适宜的氮肥运筹可以增加水稻的产量和氮'素吸收,减少氮素渗漏损失.  相似文献   

15.
肥密因素对寒地水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肥密群体对寒地水稻品质的影响,探讨了前期(基蘖)用氮量、穗肥用氮量、粒肥用氮量、调节肥施用时期及穴距等因素对寒地水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前期用氮量增加,稻米蛋白质含量降低;粒肥用氮量对脂肪酸含量影响呈负相关;随着总氮量的增加,直链淀粉含量有逐渐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氮肥运筹对夏玉米产量及籽粒灌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根据1992年在濉溪、阜阳等地进行的田间试验结果,研究分析了氮肥不同运筹方式与夏玉米产量形成及籽粒灌浆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亩总施氮量20公斤条件下,对亩产量贡献大小顺序为苗肥>穗肥>粒肥,对穗粒数和千粒重影响大小顺序分别为苗肥>粒肥>穗肥和粒肥>苗肥>穗肥。穗肥与空秆率呈极显著负相关。籽粒千粒重增长符合Logistic曲线。氮肥分三次施用有利于加大籽粒灌浆强度。总结出本试验条件下,提高粒重和产量的氮肥合理运筹方式为苗肥40%、穗肥40%、粒肥20%。  相似文献   

17.
长效氮肥在几种土壤上的行为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涂层尿素、长效尿素、长效碳铵3个长效氮肥品种与普通尿素进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1)普通尿素在第四纪红土赤红壤上氨的挥发损失比涂层尿素、长效尿素和长效碳铵多0.160%-0.894%,在浅海沉积赤红壤上与长效碳铵相当,比其余的两种长效氮多4.7%-26.5%;(2)涂层尿素、长效尿素、长效碳铵和普通尿素在棕色石灰土和第四纪红土赤红壤上供氮过程和水平有较大的差异;(3)在第四纪红土赤红壤上,施长效氮肥的玉米于生物产量比施普通尿素增产7.5%-16.7%,长效氮肥氮素利用率较普通尿素提高2.3-8.7个百分点,施长效氮肥土壤中速效氮的残留比普通尿素高3-4mg/kg。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肥料对柳杉幼苗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为制定柳杉壮苗施肥措施及其人工林经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盆栽柳杉幼苗,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不施肥(CK,处理1)、施硫酸造粒肥(处理2)、施蒸汽造粒肥(处理3)和施有机肥(处理4)4个处理,1年后测定各处理苗高、地径、地上和地下部分干物质及氮、磷、钾养分含量、盆栽土壤水解性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结果】各施肥处理的柳杉苗木生长、养分积累及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差异较大,且均极显著高于CK(P<0.01),其中处理2的苗高最高、地径最粗,分别比CK增加24.4%和40.7%,处理3的植株干物质、氮、磷、钾养分含量最高,分别比CK高216.0%、119.4%、192.0%和198.8%,处理4的幼苗盆栽土壤有效养分含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结论】施用硫酸造粒肥能加快柳杉苗木出圃,施用蒸汽造粒肥培育的柳杉苗木更适用于多风易致苗木损伤弯折林地造林,施用有机肥可活化土壤中的氮、磷、钾明显提高土壤有效氮、速效磷及速效钾含量。  相似文献   

19.
农艺措施对水稻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加发  李泽福  唐光勇 《安徽农业科学》2004,32(6):1116-1117,1135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L1 6 (4 4)研究移栽密度、追肥施氮总量、不同时期的追氮比例、中后期叶面喷施KH2 PO4 等农艺措施对早籼 15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追氮总量、追氮比和叶面追肥对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移栽密度对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影响。在移栽密度 3 0万穴 /hm2 下 ,采用追施纯氮 2 2 5kg/hm2 ,增加穗粒肥比例 ,即蘖肥∶穗肥∶粒肥 =3∶3∶1的追肥方式 ,并于齐穗期叶面喷施KH2 PO4 15kg/hm2 ,可使早籼 15籽粒的蛋白质含量提高到 12 .68% ,并能获得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20.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析了包衣缓释专用肥(B)、水蒸气造粒专用肥(Z)、硫酸造粒专用肥(S)及有机-无机肥(L)对桉树(Eucalyptus L Herit.)幼苗叶片营养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8个月后,不同肥料处理均能有效促进桉树幼苗的生长,与对照相比,对地径增加的幅度从大到小的排序为有机-无机肥(27.49%)、包衣缓释专用肥(25.99%)、蒸气造粒肥(24.30%)、硫酸造粒肥(14.59%);对苗高增加的幅度从大到小的排序为包衣缓释专用肥(65.68%)、有机-无机肥(60.36%)、硫酸造粒肥(59.76%)、蒸气造粒肥(58.58%)。有机-无机肥处理的桉树幼苗叶片的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5.00%、4.02%、6.57%;包衣缓释专用肥处理的桉树幼苗叶片全氮、全磷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4.44%、1.86%,而2种常规无机专用肥处理8个月后已基本失去供肥能力,桉树幼苗叶片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均低于对照或与对照持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