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5 毫秒
1.
北京地区水稻栽植历史悠久,京西稻是由皇家主导选育并在北京西北郊皇家园林及其周边种植的水稻,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农耕文化与园林文化的具体体现。在总结前人对京西稻研究的成果基础上,系统梳理了北京地区水稻栽种的历史脉络,对京西稻的形成、发展和历史传承及其与传统园林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在农业遗产文化保护和传统园林文化文化展示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以期对同类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农业文化遗产视角下的京西稻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海淀京西稻种植在明朝后期经历大发展,清朝经过皇家的提倡和推广,逐渐形成具有皇家农耕文化特征的种植体系。在三山五园的背景下,京西稻作文化系统形成独特的历史文化景观,组成山水田园的景观格局,形成宛若江南的水乡景色,成为三山五园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皇家观政辅稼的对象。京西稻作为农业文化遗产,在未来发展中应在原生地适当恢复部分稻田面积和景观,建立京西稻保护和发展的有效机制,多元结合和发展,打造北京市"景观地标",与生态、旅游发展结合,进行活态保护。  相似文献   

3.
试论乡村生态旅游文化品牌的营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现自我的需求、生态回归的文化势差、农业文化的多样性、品牌的追求,是乡村生态旅游的文化品牌的形成机制,比较优势和特色、开发主体的确立,开发与保护关系、品牌延伸度都是影响乡村生态旅游持续发展的因素;针对我国在乡村生态旅游品牌建设与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和限制性因素,提出营造乡村生态旅游文化品牌的建议和措施:明确政府的职能,创新组织模式;加强生态管理,做好乡村生态旅游的层次性非平衡开发规划,实施生态旅游文化品牌营销战略;推动生态文化旅游的法规和标准建设等.  相似文献   

4.
围绕泉州洛江红心地瓜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对洛江红心地瓜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进行SWTO分析,提出主要以农业体验游、历史文化游和休闲深度游为发展方向,认为其应该通过打造品牌特色、加强人才队伍以及保护生态资源等方面推动洛江红心地瓜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5.
《北京农业》2014,(5):56-59
中国的各民族,大多为农耕民族,农耕文化悠久和丰富。各民族的农事活动,既是农作的劳动过程,又体现出独特的文化特色。人类的历史太悠久,我们生活在这长期积累之后,只要把历史视为思想资源而不是精神负担,就可以有足够的智慧在人类经验的基础上对各类文明取长补短,从农耕文化中汲取重要的思想资源。市民体验京西稻文化京西稻是上庄镇的优质绿色五谷农产品,  相似文献   

6.
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农林院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和巨大的责任,需要从宣传、教育、文化道德、法律法规等诸多方面切实加以推进.在海洋生态文明进程中,海洋类院校应当以宣传教育、人才培养、科研服务为抓手,为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乡村生态文化是美丽乡村建设行动的重要向导,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意义重大。基于乡村振兴视域,乡村生态文化在培育乡风文明新风尚、发展乡村生态产业、增进乡村民生福祉和完善乡村生态治理等方面的时代价值凸显。同时,其时代价值的实现也面临生态文化素养不高、产品供给不足、建设能力不足、文化体系不够完善等困境。因而提出加强生态文化教育、优化生态文化供给、完善生态文化参与、健全生态文化制度等实践路径,让乡村生态文化更好地服务于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8.
彭子恒  王宇欣  蔡菲菲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732-20733,20757
基于生态经济学理论,从生态产业建设、生态文化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研究井冈山市可持续发展对策,即:以科技为先导培育井冈山特色生态产业、诱导生态价值取向建立井冈山市生态文化和通过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加强井冈山市生态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观中的生态文化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生态文化是社会发展的一个方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离不开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化建设应遵循继承性、创新性、科学性、时代性、个性化等原则,其主要任务是:弘扬生态文明,发展生态教育和生态产业,促进生态立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自然教育在我国蓬勃发展。古树名木具有较高的生态、景观、科研和历史文化价值,利用古树名木开展自然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述了自然教育的定义及在我国的发展概况,分析了利用古树名木开展自然教育的意义,提出了利用古树名木开展自然教育的设想。  相似文献   

11.
以北京绿地生态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利用2000、2006及2012年的遥感影像数据,在GIS的支持下,对2000—2012年北京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00、2006以及2012年北京市绿地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差异较小,生态服务价值分别为:369.03、371.86和370.85亿元。其中林地与耕地的生态服务价值占绿地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的95.27%,林地生态服务价值2000—2006年增加较显著,增幅为6.5%,2006—2012年增幅较小,增幅为0.7%;耕地生态服务价值呈逐年降低趋势,且降幅显著,2000—2006年生态服务价值降幅为21.2%,2006—2012年降幅为7.3%。2000—2006年时间段,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减少区域主要集中在北京市东南部的平原区域、延庆东部、怀柔中西部以及昌平西北地区,增加区域主要集中在北京北部山区和西南部山区,在延庆、怀柔以及昌平区均有分散性显著增加区域。2006—2012年时间段,北京市大部分区域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均呈减少趋势,增加区域相对较少且呈零星点状分布。绿地生态系统所提供的各项服务价值的大小顺序为,土壤形成与保护气体调节生物多样性水源涵养气候调节废物处理原材料食物生产娱乐文化。2000—2006年北京绿地生态服务价值增加缓慢,2006年以后呈现出下降趋势。此研究成果可对北京城市管理、规划、建设及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重点小城镇在北京市城市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审视重点小城镇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在分析时代背景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北京市重点小城镇的定位和作用,分析了重点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特色不突出、城镇产业层次低、人口集聚能力不足、投资融资机制不畅等主要问题,指明了生态化、组团式、功能型、融合化的发展路径,提出了现阶段推进重点小城镇建设的建议,开展城镇品牌经营,着力打造知名城镇;积极发挥市场作用,形成建设合力;积极推进创新创业发展,培育镇域经济新增长点等,为北京市重点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旅游开发意识增强的背景下,北京山区旅游开展得如火如荼,在实现资源型产业转型的同时,带动整个山区经济社会的较快发展。但目前山区旅游过分偏重自然生态观光和农业旅游,乡村工业尚未受足够的重视,其与旅游的结合还有待于学界、政府和企业等多方的研究与关注。以乡村工业旅游为切入点,以北京市门头沟区龙泉镇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探讨山区乡村工业旅游开发的意义与策略。强调乡村工业旅游区别于一般工业旅游的特点,并提出乡村工业旅游亦属于乡村旅游范畴,将其纳入乡村旅游系统进行整体开发与经营。  相似文献   

14.
植物学名是植物在国际上唯一通用的合法名称。由于学名涉及对类群的分类观点,《北京植物志》中的部分学名与《中国植物志》不统一,甚至有些是错误的,给学术交流等造成了诸多不便。该文将两者的学名进行对比,对《北京植物志》中有问题的学名进行了订正,分析了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晚出异名、重新组合、等级改变、错误书写和错误鉴定。该文旨在对研究北京植物区系提供基础性资料。  相似文献   

15.
哈尼稻作梯田生态系统是我国西南山地生态农业的典型代表。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以森林-村落-梯田-水系"四素同构"为核心的农业生态系统为载体的包括稻田耕作技术、森林与生态维护、民俗文化、水利设施建设等在内的哈尼生态系统。本文重点分析了哈尼梯田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空间循环与物质能量流动,指出哈尼梯田作为农业生态文明的新模式,具有进一步研究和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首都都市型现代农业的高质量发展,科技和人才的基础性支撑极其重要。北京农业农村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掌握现代农业先进技术技能、服务“三农”和乡村振兴的专业化人才的重要使命。针对北京郊区的发展定位及现代农业发展特点,以及职业教育办学现状和社会需求,提出构建服务都市型现代农业、服务首都“三农”及乡村振兴的新农科“中高本一体化”职业教育体系,优化农业农村职业教育专业布局,培养造就更多爱农村、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涉农专业人才,有效增加京郊发展所需人才的储备,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与推广效率,提升职业教育服务“三农”的质量,促进京郊农业农村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有效推进首都乡村的绿色、低碳、数字化建设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北京地区冰雹发生的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北京地区1978—2006年冰雹发生数据资料,统计分析了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和人工消雹降雨影响天气的共同作用下,北京地区冰雹发生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北京地区冰雹具有明显的年、季、月和日变化特征;从多年平均情况看,冰雹发生频率和雹日都是山区多于城区,山区又以西北部最多、东部和西部次之、南部最少的空间特征。最后根据北京地区冰雹分布特征和冰雹对小麦、玉米和果树等主要农作物生产的主要影响提出了应对冰雹的防灾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18.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北京生态休闲农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谭雅蓉  史亚军 《农学学报》2015,5(4):135-140
本研究从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现实需求出发,以推动北京生态休闲农业持续发展为落脚点,诠释了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北京生态休闲农业的定位,分析了目前北京休闲农业所存在的问题,诸如传统农家乐供给过剩、环境污染、缺乏品牌效应、产业融合度不高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北京生态休闲农业发展的相关建议,其中包括打造京津冀一体化生态空间、开发生态休闲农业多元主题、研发生态休闲农业创意产品、实现生态休闲农业“社区经营”,为北京休闲农业发展、北京城市建设协调共进提供科学而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19.
循环农业是实现生态的良性循环与农村建设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北京山区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生态经济的背景与取向,在山区探索循环农业的发展对于促进农业资源的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北京山区已经在发展循环农业方面具备了一定的实践经验,笔者通过总结山区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和对发展实践的实证分析,提出应把加强舆论宣传,发挥山区资源优势,建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三方面作为促进北京循环农业发展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20.
中国苏铁(Cycas revoluta)旅游资源丰富,极具开发价值,但其旅游开发研究尚处于空白。在概述苏铁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苏铁旅游资源具有观赏价值大、资源丰富、文化内涵深厚、科学价值与经济价值高等特点,提出了加大资源保护力度、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打造生态旅游品牌、进行产业化发展、加大宣传促销力度等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