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谷子EMS诱变的处理条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EMS(甲基磺酸乙酯)诱变是获得变异体进行基因功能研究的重要途径,而了解EMS处理的时间和处理浓度等基本条件是进行诱变处理的前提。本研究采用化学诱变剂EMS处理谷子品种豫谷1号,设置清水浸种过夜处理、6个不同浓度(0.1%、0.2%、0.4%、0.8%、1.0%和2.0%)不浸种处理和3个处理时间(2 h、4 h和8 h)共42个组合,以致死量达到80%~90%为标准。结果表明:豫谷1号的适宜诱变条件为清水浸种过夜、1%EMS处理8 h。  相似文献   

2.
为了使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在糜子育种中发挥最佳效果,获得优质的诱变材料,对糜子新品种齐黍2号进行了4种EMS浓度、3种处理时间的诱导处理,并对当代的种子出苗及幼苗生长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低剂量EMS处理(0.3%,6 h)对糜子相对出苗、成苗率以及幼苗生长影响差异不显著,随着EMS浓度升高及处理时间延长,糜子出苗及幼苗生长逐渐受到抑制,1.2%EMS浓度14 h处理对糜子出苗及幼苗生长影响最严重,大大降低相对出苗率、相对成苗率,幼苗生长受到严重抑制。以相对成苗率达到半致死剂量为标准,0.9%EMS浸种10 h或0.6%EMS浸种14 h可作为EMS诱变糜子建立突变体库的适宜条件。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采用不同浓度(0.3%、0.5%、0.7%、0.9%)化学诱变剂EMS(甲基磺酸乙酯)、不同诱导时间(2 h、4 h、6 h)对大豆吉农18进行诱变,确定最佳诱变处理条件;并对M_2代蛋白质、脂肪等主要品质性状进行遗传变异以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大豆吉农18的最佳诱变条件为EMS浓度0.5%,处理时间6 h,致死剂量接近50%。从变异系数分析,M_2代油酸、亚麻酸、硬脂酸的变异系数比较大;M_2代各性状的广义遗传力以亚油酸、亚麻酸和棕榈酸较高,脂肪和硬脂酸相对较低。主要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大豆种子脂肪与蛋白质呈极显著负相关,油酸与亚油酸、亚麻酸呈极显著负相关,亚麻酸与亚油酸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浸种温度及化学诱变剂对芝麻种子发芽的影响,在不同浸种温度下,研究了甲基磺酸乙酯(EMS)和叠氮化钠(NaN3)不同(质量)浓度处理不同时间对芝麻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4℃浸种后,EMS处理时间超过4h或者EMS质量浓度大于10g/L时,3个芝麻品种均不能正常发芽,而25℃浸种后,10g/L EMS处理6h或15g/L EMS处理4h,3个品种仍能正常发芽。4℃和25℃浸种后,不同浓度NaN3处理下,3个品种均能正常发芽,但当6mmol/L NaN3处理12h时,4℃下浸种,3个品种的发芽率均低于50.0%,而25℃下浸种,3个品种的发芽率最低为69.3%。相同(质量)浓度、相同处理时间下,4℃浸种能更好地发挥EMS和NaN3的诱变作用。不同芝麻品种对EMS敏感性存在较大差异,对NaN3的敏感性差异较小。从诱变育种创造有益变异角度,建议4℃浸种24h后,以5g/L EMS诱变处理8h或4mmol/L NaN3诱变处理12h。  相似文献   

5.
[目的]确定荞麦种子发芽的适宜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剂量,为进一步获得荞麦优良性状并培育符合 EMS诱变育种需求的新品种打下坚实的基础。[方法]以山西省当地的苦荞[Fagopyrum tataricum(L.)Gaertn]品种晋荞麦4号种子为材料,用不同浓度梯度(0.3%、0.5%、0.7%、1.0%、1.5%、1.7%)EMS诱变处理不同时间(4、8、12 h),分析苦荞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结果]随着 EMS诱变剂浓度的增加,晋荞麦4号种子发芽势、相对发芽势和发芽率、相对发芽率均呈下降趋势,当 EMS浓度为0.3%~1.0%时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当EMS浓度为1.5%和1.7%时与对照差异极显著EMS处理48 h对晋荞麦4号种子发芽率、相对发芽率都没有大的影响,当处理时间为12 h时,与对照有显著差异;对于发芽势和相对发芽势,这3个处理时间没有显著差异。[结论] EMS 诱变苦荞的半致死的适宜浓度为1.7%,适宜的处理时间为12 h。  相似文献   

6.
[目的]确定荞麦种子发芽的适宜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剂量,为进一步获得荞麦优良性状并培育符合EMS诱变育种需求的新品种打下坚实的基础。[方法]以山西省当地的苦荞[Fagopyrum tataricum(L.)Gaertn]品种晋荞麦4号种子为材料,用不同浓度梯度(0.3%、0.5%、0.7%、1.0%、1.5%、1.7%)EMS诱变处理不同时间(4、8、12 h),分析苦荞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结果]随着EMS诱变剂浓度的增加,晋荞麦4号种子发芽势、相对发芽势和发芽率、相对发芽率均呈下降趋势,当EMS浓度为0.3%~1.0%时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当EMS浓度为1.5%和1.7%时与对照差异极显著EMS处理48 h对晋荞麦4号种子发芽率、相对发芽率都没有大的影响,当处理时间为12 h时,与对照有显著差异;对于发芽势和相对发芽势,这3个处理时间没有显著差异。[结论]EMS诱变苦荞的半致死的适宜浓度为1.7%,适宜的处理时间为12 h。  相似文献   

7.
以抗除草剂谷子[Setaria italic(L.)Beauv]品种冀谷31、冀谷25的种子为材料,设置不同体积分数梯度的甲基磺酸乙酯(EMS)以不同时间诱变处理种子,研究不同EMS剂量及处理时间对种子发芽率、致死率及根长变化的影响,找到最佳致突变条件。结果表明,处理时间对诱变效果的影响比EMS用量的影响效果更显著。2个品种对EMS的敏感性不同,对于冀谷31的最佳诱变条件为1.0%EMS处理6 h,而冀谷25的最佳诱变条件为0.8%EMS处理10 h。  相似文献   

8.
孔祥强  赵彦修  张慧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973-973,1155
[目的]为深入研究中华补血草的有关泌盐基因及其泌盐机理奠定基础。[方法]分别用不同浓度(0、0.4%、0.5%、0.6%)的EMS溶液对中华补血草种子进行不同时间的处理,通过盆栽试验,研究获得中华补血草EMS突变体的最佳条件,并对突变体进行筛选。[结果]EMS诱变中华补血草种子的最佳条件为:0.5%EMS溶液处理种子10 h。此时中华补血草种子的萌发率为51%,符合作为突变体的半致死要求。[结论]利用该方法获得了37株表型突变体,说明采用EMS诱变生产中华补血草突变体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化学诱变能有效的创造各种突变体,确定诱变的适宜条件能提高诱变效率,更好地拓展花生种质资源.采用化学诱变剂EMS处理2个花生品种的种子外植体,设置5个处理浓度(0.3%,0.6%,0.9%,1.2%,1.5%)和5个处理时间(0.5,l,3,5,7h)共25个组合,以半致死量为选择标准,确定了中花5号的适宜诱变组合为0.9%、7h,1.2%、5h,远杂9102的适宜诱变组合为0.6%、7h,0.9%、7h.对中花5号Ml代植株的一些生物学性状进行观察,发现EMS对其产生了明显的生理损伤,两个品种对EMS的敏感性有差异,但差异性不大.对部分突变体进行分子检测,结果表明其DNA已经发生变异.  相似文献   

10.
花椒愈伤组织EMS诱变及变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EMS处理花椒韧皮部及叶片来源的愈伤组织,确定愈伤组织的适宜来源和EMS处理花椒愈伤组织LD50,在不同EMS浓度的半致死剂量下处理愈伤组织,组培获得花椒诱变植株。结果表明,EMS诱变花椒愈伤组织的LD50为0.3%EMS处理6h,0.5%EMS处理4h,0.7%EMS处理2h。诱变后愈伤组织经增殖和分化形成完整植株。通过对比再生植株形态学差异,筛选出变异植株340株。  相似文献   

11.
[目的]确定荞麦种子发芽的适宜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剂量,为进一步获得荞麦优良性状并培育符合EMS诱变育种需求的新品种打下坚实的基础.[方法]以山西省当地的苦荞[Fagopyrum tataricum(L.)Gaertn]品种晋荞麦4号种子为材料,用不同浓度梯度(0.3%、0.5%、0.7%、1.0%、1.5%、1.7%)EMS诱变处理不同时间(4、8、12 h),分析苦荞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结果]随着EMS诱变剂浓度的增加,晋荞麦4号种子发芽势、相对发芽势和发芽率、相对发芽率均呈下降趋势,当EMS浓度为0.3% ~1.0%时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当EMS浓度为1.5%和1.7%时与对照差异极显著.EMS处理4、8h对晋荞麦4号种子发芽率、相对发芽率都没有大的影响,当处理时间为12 h时,与对照有显著差异;对于发芽势和相对发芽势,这3个处理时间没有显著差异.[结论]EMS诱变苦养的半致死的适宜浓度为1.7%,适宜的处理时间为12 h.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大豆多肽液对玉米种子萌发及苗期生物效应的影响。[方法]利用室内水培和温室盆栽的方法,对不同多肽液浓度浸种处理后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物效应进行研究。[结果]低浓度多肽液对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物效应具有促进作用,高浓度具有抑制作用。[结论]大豆多肽液促进玉米种子萌发的理想浓度为0.5 g/L。  相似文献   

13.
旨在确定EMS诱变山药零余子的最佳处理浓度和时间。以‘晋山药1号’的零余子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EMS溶液和浸泡时间对零余子进行诱变处理,对处理后的零余子出苗率、成苗率、变异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当EMS溶液浓度小于0.5%,山药零余子的浸泡时间小于18 h,出苗率、成苗率、变异率随着浸泡时间延长趋势不变;浸泡时间大于18 h而小于36 h时,出苗率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呈现上升趋势,而变异率的趋势不变。EMS溶液浓度大于0.5%小于0.9%,且浸泡时间小于24 h,出苗率随着浸泡时间延长呈现下降趋势,变异率随着浸泡时间延长趋势上升。EMS溶液浓度等于0.9%,浸泡时间等于24 h,出苗率约为50%。EMS溶液浓度大于0.9%,浸泡时间大于30 h,变异率随着浸泡时间延长呈现下降趋势。综上,EMS诱变山药零余子的最佳处理浓度为0.9%、浸泡时间24~30 h。  相似文献   

14.
以5个不同基因型胡麻品种为供试材料,用甲基磺酸乙酯(EMS)作诱变剂,设置5个诱变浓度和4个处理时间,探讨EMS诱变对不同基因型胡麻品种的诱变效应。结果表明,在不同品种间,尤其在不同颜色籽粒的品种间,EMS诱变对种子发芽率、田间相对出苗率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EMS诱变对M3农艺和品质性状的诱变效应有正有负,不同品种和不同处理间存在差异。利用线性回归方程计算最佳EMS诱变条件,统计M3代不同处理品质性状高于对照的突变株数的比例,综合得到不同籽粒颜色胡麻品种的最佳诱变条件:褐色籽粒胡麻品种为(0.6%,4 h或2 h),浅黄色籽粒品种为(0.3%,4 h)。通过EMS诱变创制高粗脂肪材料155份、高木酚素含量材料45份、高亚麻酸含量的材料26份,为胡麻品种品质改良提供了新的优异资源。  相似文献   

15.
γ射线与EMS单一及复合处理对烤烟种子活力的诱变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γ射线与EMS对烤烟诱变的适宜剂量,以K346、NC82和云85等3个品种的风干种子为材料,设置10个~(60)Co-γ射线剂量梯度和11个EMS浓度梯度及其组合共计330个处理,研究了γ射线与EMS单一及复合处理对烤烟种子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γ射线、EMS、品种及其两两互作等因素均对种子活力指数有极显著影响.3个品种对γ射线的辐射敏感性顺序为云85>K346>NC82,烟草γ射线诱变适宜剂量为300~350 Gy;3个品种对EMS的诱变敏感性顺序为云85>K346≈NC82;烟草EMS诱变适宜浓度为0.35%;γ射线与EMS复合诱变敏感性顺序为云85>K346≈NC82,复合处理中γ射线对活力指数的损伤效应大于EMS.  相似文献   

16.
化学诱变剂EMS对小麦条锈菌夏孢子萌发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3个pH值缓冲液,4个浓度甲基磺酸乙酯(EMS)溶液及6个时间处理,对小麦条锈菌夏孢子的诱变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室温条件下缓冲液pH值为7.0时,经0.03mol/LEMS溶液处理6~8min,小麦条锈菌条中27号小种夏孢子的死亡率达83.6%~85.8%,符合微生物诱变经验指数最佳诱变剂量的选择标准。不同毒性的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对EMS的敏感性不同,且在离体培养条件下,毒性较弱小种的生活能力及抗逆能力明显强于毒性较强的小种。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南五味子种子萌发的最佳条件。[方法]采用种子破皮处理、不同温度浸种以及不同的土壤对比,对南五味子进行了种子育苗观察及苗木的早期生长测量。[结果]南五味子育苗萌发率最高的基质为黑色田园土,其萌发率可达60%,其平均生长速度为0.34 cm/d。种子破皮处理有助于提高萌发率,其萌发率可提高1.36倍。20℃水温浸泡20 min后的南五味子种子萌发率最高,可达76.67%。[结论]南五味子可采用种子破皮和20℃水温浸泡20 min,并采用黑色田园土作为基质来进行育苗,能提高其萌发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处理方法对黄芩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利用不同浓度赤霉素和不同浸种时间、不同浓度双氧水和不同浸种时间对黄芩种子进行处理,研究其对黄芩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的影响。[结果]随着双氧水浓度的提高,黄芩种子发芽率逐渐提高,当双氧水浓度为1.0%、浸种时间为24 h时种子的发芽率最高;随着赤霉素浓度的提高,黄芩种子发芽率逐渐提高,当赤霉素浓度为600 mg/L、浸种时间为24 h时种子的发芽率最高。[结论]赤霉素处理的黄芩种子发芽率明显高于用双氧水处理的发芽率。  相似文献   

19.
杨昌法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035-15036,15314
[目的]探讨咪酰胺的浸种方法对早稻恶苗病的防治效果及产量结构的影响,为合理使用咪酰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浙辐203为供试品种,设13个咪酰胺不同用药量处理,研究咪酰胺不同用药量、浸种时间及淘洗与否对早稻恶苗病的防治效果和对水稻产量结构的影响。[结果]咪酰胺对早稻恶苗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咪酰胺不同用药量处理对水稻出芽进度和芽率均有一定的影响,咪酰胺浸种后淘洗与否,对种子出芽进度影响较大而对总体芽率影响小。温度在10~18℃,咪酰胺用量60ml/hm2,浸种72h,不淘洗直接播种,防效达98.8%。[结论]经济有效地使用咪酰胺以60ml/hm2浸种72h,不淘洗处理增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