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双孢蘑菇单孢分离与单孢杂交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双孢蘑菇的遗传上阐明了单孢分离和单孢杂交的意义和重要性,对双孢蘑菇单孢杂交技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一种适用于多数植物病原真菌的单孢分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一种可靠并广泛适用于各种病原真菌的单孢分离技术。[方法]以玉米小斑病菌的单孢分离为例,并综合改进其他单孢分离方法,通过组织分离、孢悬液涂布、挑针转移3个步骤,挑取分散在清水琼脂平板上已经萌发的孢子获得单孢。[结果]采用该法对多种病害标本进行单孢分离,成功率都在92%以上,部分达到100%,单个菌丝片段的分离成功率达到60%以上。[结论]多种真菌的分离表明,该法操作简便,材料设备简单,结果可靠,成功率高,适用性广。  相似文献   

3.
大型经济真菌单孢分离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简单的仪器,设计了2种简单实用的多孢收集方法及1种快速有效的单孢分离方法,解决了大型经济真菌在育种及遗传变异研究中单孢分离的难题,为进一步普及经济真菌的育种及遗传变异研究做了积极有益的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4.
毛细管打孔单孢分离是将真菌孢子涂布在2%琼脂板上,显微镜下找到单孢后,用内径1 mm毛细管直接打孔,然后挑取带有单孢的琼脂饼培养.毛细管打孔简化了单孢分离的操作过程,提高了单孢分离的速度和成功率,特别适合强寄生真菌的分离培养.用于梨黑星病菌、苹果褐斑病菌和樱桃褐斑病菌的分离培养,成功率达60%以上.  相似文献   

5.
张春杨  温玮  卢明锋  张壮志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2):10313-10313
从华西箭竹病理组织上分离到一株真菌,通过对其产孢模式和分生孢子特点等的形态学研究,发现该菌为链格孢属小孢子种群成员。然而该菌具有区别于已知种的特征,如分生孢子梗常单生,少数成簇,无分枝;分生孢子大多单生,较少链生,孢身较大;寄主为华西箭竹,故立为竹链格孢新种。该模式标本保藏于山东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实验室。  相似文献   

6.
 对采自云南省宣威市玉米大斑病标样进行分离、培养及产孢,提出了一种简便易行、污染少的单孢分离法。结果表明,该病菌对蔗糖和玉米汁的利用效果较好;燕麦和燕麦桔子汁培养基更有利于菌丝的生长;光暗交替有利于产孢。为该病原菌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稻瘟病菌产孢遗传规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稻瘟病菌三个杂交组合及一个回交组合的约210个单孢菌株的产孢力进行测定,明确产孢力的变异是连续性的,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稻瘟病菌产孢力平均值约为5.04,个体产孢多少主要取决于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在其内的聚集情况。  相似文献   

8.
小单孢菌211003分离自海南红树植物海膝根围土壤,采用干热100℃、60 min的预处理,葡萄糖天门冬素培养基(GA)作为分离培养基。该菌株革兰氏阳性,橘黄色基内菌丝,产单个孢子。经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归到小单孢菌属,并成一独立分支。并与M.siamensis TT2-4T的相似率最高,为98.415%。初步判定菌株211003为小单孢菌属一个潜在的新种。  相似文献   

9.
马波 《农家致富》2013,(15):6-7
双孢蘑菇新品种W2000、W192是福建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用As2796的单孢菌株与"02"的单孢菌株杂交选育而成的。该品种继承了As2796产量高的特点,同时也增强了抗逆性,综合品质得到较大改善。种植双孢蘑菇是农户创业致富好项目。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稻曲病菌单孢分离的最佳技术和优化分生孢子的培养条件,采用3种不同成熟度(黄色、黄绿色和墨绿色)的厚垣孢子为材料,采用厚垣孢子悬浮液涂平板(PSA)的方法进行单孢分离,并在自然光照下,以不同培养基和温度条件进行分生孢子培养.结果表明:黄色稻曲球单孢分离的成功率达90.00%.PSB培养基在22~29℃变温和28℃恒...  相似文献   

11.
[目的]明确蛹虫草亲本和子囊孢子单孢菌株交配型基因类型.[方法]以自主分离保存的CM1901菌株新鲜子实体为材料,采用孢子弹射和梯度稀释培养法,获得子囊孢子单孢菌株.采用PCR方法对蛹虫草的亲本及单孢菌株的交配型基因进行鉴定.[结果]获得102个子囊孢子单孢菌株.亲本菌株同时含有MAT1-1和MAT1-2两种交配型;102株单孢分离株中,仅含MAT1-1交配型菌株57株,仅含MAT1-2交配型菌株24株,另外21株为亲本型(同时含有MAT1-1和MAT1-2),MAT1-1∶MAT1-2为78∶45.[结论]分离获得102个蛹虫草子囊孢子单孢菌株,发现这些单孢菌株交配型有3类,且MAT1-1∶MAT1-2比例为78∶45,与理论值1∶1有较大差值,所以蛹虫草不属于典型的二极性异宗配合型子囊真菌.  相似文献   

12.
球孢白僵菌菌种退化及其对马尾松毛虫防治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球孢白僵菌继代培养中通过菌落局变产生不同类型分离株。本试验检测结果显示此类分离株多表现为产孢量下降、速率增加,毒力降低等与生产性善良爱化类似的变异现象,少数产孢量高,毒力强的分离株,因其生长速率慢即在培养中被掩盖而消失,并据此推断出继代培养次数对该菌退化速率的影响,提出了控制该菌菌种退化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发现链格孢属新种资源,以丰富生物多样性研究,为植物病害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实地考察、分离培养和鉴定的方法,与我国和世界已经发现的链格孢属的种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得到的链格孢属新种沙棘链格孢不同于已发现链格孢属种之处主要在于,其孢子深褐色,长倒棒形,一些孢子近圆柱形,只在孢身与喙处才收缩。【结论】沙棘链格孢与已报道的种在孢子颜色、形状等方面均不同,是一链格孢属新种。研究的模式标本(PSNXAAFS19785)保存在宁夏农林科学院植物病害标本室。  相似文献   

14.
食线虫性真菌弯孢节丛孢菌的分离及捕食线虫过程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牛羊相关联的基质中分离食线虫性真菌弯孢节丛孢菌Arthrobotrys musiformis并进一步观察该分离株对捻转血矛线虫Haemonchus contortus 3期幼虫和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的捕食过程。【方法】用诱饵平板技术分离弯孢节丛孢,然后借助扫描电镜观察弯孢节丛孢对捻转血矛线虫3期幼虫和秀丽隐杆线虫作用的动态过程。将该菌分离株NPS045接种在表面铺有纤维素膜的20 g·L-1水琼脂平皿中培养4 d后并加入试验线虫,于2种线虫捕捉后不同时间段取样观察。【结果】电镜观察结果显示,加入试验线虫后5 h该菌产生捕食结构并开始捕捉2种线虫;弯孢节丛孢对捻转血矛线虫3期幼虫于捕捉后22 h刺入角质层,56 h虫体有侵入性菌丝长出,68 h消化完全;秀丽隐杆线虫于捕捉后14 h刺入并明显皱缩,19 h虫体严重皱缩,24 h消化完全。【结论】从1 502份与牛羊相关的样品中分离出17株弯孢节丛孢菌,其在总样品中的检出率为1.13%。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树脂从炭样小单孢菌发酵液中分离纯化抗生素的可行性,并探讨树脂吸附动力学及吸附等温线。[方法]采用琼脂糖扩散方法检测发酵液中抗生素的生物活性。[结果]717阴离子树脂能够吸附炭样小单孢菌发酵液中抗生素。在pH5.0,吸附时间为2.5 h的条件下,717阴离子树脂的吸附量为1 221 U/g,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模型。[结论]该研究将为分离纯化炭样小单孢菌发酵液中抗生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明确近年来引起广西大棚厚皮甜瓜叶斑病的病原,为该病害的有效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单孢分离法直接从罹病厚皮甜瓜叶片上分离病原菌,以离体叶片接种法验证病原菌的致病性.对致病菌的菌落、产孢结构、分生孢子等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同时对致病菌的rDNA-ITS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分析.[结果]病原菌形态特征与瓜类尾孢(Cercospora citrullina)基本一致,rDNA-ITS基因序列与瓜类尾孢的同源性达99%.结合病原菌的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将该病害的病原菌鉴定为瓜类尾孢.[结论]近年在广西大棚厚皮甜瓜产区严重发生的甜瓜叶斑病由瓜类尾孢引起,该病是广西厚皮甜瓜上的一种新病害.  相似文献   

17.
以庆大霉素生产菌——绛红小单孢菌(Micromonospora purpurea,M.p),小诺霉素、庆大霉素生产菌——棘孢小单孢菌(Micromonospora echinospora,M.e)和西索霉素生产菌——伊尼奥小单孢菌(Micromonospora inyoensis,M.i)为研究材料,对其遗传性状特别是质粒DNA进行了分离、鉴别并对其功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三株生产用小单孢菌质粒DNA与该菌产生孢子、色素有关,而与产生抗生素无关.说明这三株生产用小单孢菌产生抗生素的基因在染色体DNA上,从而为研究、改造这三株生产用小单孢菌染色体DNA遗传性状和提高产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单孢分离的眉毛挑针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近年来笔者连续承担了稻瘟病菌Pyricularia grisea生理小种的研究与应用的科研项目.该项研究要求必须掌握单孢分离技术,而这门技术曾被认为是很难掌握的.经查阅国内外的文献发现,每种单孢分离方法都有缺点.如采用切取器分离法[1],需预先准备琼脂平板,分离手续麻烦,分离速度慢.日本的"后腾氏法"[2],是在显微镜的聚光器上安上玻璃针,用玻璃针挑取平板孢子,其缺点是玻璃针很容易折断.柴荣耀等[3]介绍的单孢直接挑取法的优点虽然较多,但用昆虫针直接挑取单个孢子也很困难.因为昆虫针太粗,孢子太小,昆虫针只能挑取孢子丛外面的单个孢子,而孢子丛中的孢子则挑不到.  相似文献   

19.
小单孢菌科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单孢菌科菌是一类分布广泛、生长缓慢但可产生多种抗生素的稀有放线菌。本文主要从分布情况、分类地位、分离方法和产抗生素等方面介绍了小单孢菌科的研究进展,并基于16SrRNA基因序列对其典型菌属(小单孢菌属)的进化关系,以及该属菌株的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进行了分析,还对小单孢菌科菌在分离新型抗菌药物及抗肿瘤抗生素方面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采用Primer 5.0软件设计引物,共设计有效扩增SSR引物112对,经筛选,其中97对在39份双孢蘑菇基因组中扩增出明显差异条带,25对在As2796单孢分离子代群体中表现出多态性,19对引物在单孢分离子代中遵循孟德尔自由分离定律。进一步研究表明共检测到67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2.68个,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502 3。8份双孢蘑菇品种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336 3~0.864 1,平均值为0.538 5;基于Nei-s 遗传相似系数的UPGMA聚类分析,在遗传距离0.46处,8个双孢蘑菇品种(系)分为2个类群,亲缘关系的远近与其种质来源有一定的相关性。这些潜在的多态性SSR 的开发为双孢蘑菇遗传多样性分析、图谱构建提供了更丰富的候选分子标记基础,为进一步进行双孢蘑菇新品种的选育和种质资源的分析评价及管理提供了遗传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