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小麦白粉病离体叶片法生物测定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白粉病是由子囊菌亚门真菌小麦白粉病菌(Blumeria graminis)引起的一种世界性小麦病害.小麦白粉病菌无法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繁殖,基于植株的筛选方式难以适用于室内高通量筛选.试验通过分析小麦白粉病在室内植株上的发病特点,进行了离体叶片人工接种方法的探索,对影响小麦白粉病侵染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基于离体叶片法和低压微量啧雾法的高通量筛选方法.利用该方法对2种抗真菌剂进行了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同时对480份放线菌液体摇瓶发酵提取物进行了杀菌活性筛选.结果表明,该方法能稳定、高效地进行先导化合物筛选.  相似文献   

2.
光照与黑暗对大豆锈病菌侵染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豆锈病(Phakopsora pachyrhixi Syd.)主要以其夏孢子进行传播和侵染。应用大豆离体叶片培养技术,在24±1℃、相对湿度饱和的人工控制条件下,研究光照强度和黑暗时长对大豆锈病菌夏孢子侵染的影响。结果表明,黑暗培养8~16h,光强在600~400lx适宜大豆锈病菌夏孢子的侵染,延长或缩短黑暗培养时长,大豆锈病菌的侵染逐渐减少,增加或降低光强度,大豆锈病菌夏孢子的侵染率也逐渐降低,高光强(〉3000lx)和低光强(〈200lx)均不利于大豆锈病菌夏孢子的侵染,从高光强或低光强转至适宜光强度下均有利于大豆锈病菌夏孢子的侵染;试验结果与田间大豆锈病自然发生规律相似。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先导化合物杀菌活性筛选敏感度,选用小麦叶枯菌(Mycosphaerella graminicola)作为供试靶标,比较了半固体法杀菌活性筛选中的不同单孢子纯培养对标准样品杀菌活性的敏感度。结果表明,小麦叶枯菌不同单孢子纯培养,对标准样品的敏感度差异显著。基于以上结果,使用微生物源发酵提取物对敏感的单孢子纯培养和对照培养物进行了验证筛选。结果表明,对1 920个样品的筛选中,敏感的单孢子纯培养比对照培养物的活性样品检出率提高2.24%,活性样品检出数量增加54.43%。  相似文献   

4.
1大豆锈病 大豆锈病主要侵染叶片、叶柄和茎,严重者影响到全株,使叶片变黄脱落,形成瘪荚. 大豆整个生育期内均能被侵染,在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灰褐色小点,以后病斑稍扩大呈黄褐色小斑或红褐、紫褐及黑褐色病斑.病斑表皮破裂后由夏孢子堆散发出很多锈色夏孢子.  相似文献   

5.
放线菌活性产物对烟草赤星病抑制作用的初步筛选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孢子萌发法从278份放线菌发酵液提取物中筛选出对烟草赤星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e(Fr.)Keissler]孢子萌发抑制率在50.00%~100.00%的有34份,占总发酵液提取物的12.23%;离体叶片悬滴法测定了孢子萌发抑制率70%以上的发酵液提取物对赤星病的防治作用,防治效果在50%以上的有17份;并进一步在温室盆栽植株上对防治效果进行了验证试验。  相似文献   

6.
黑暗时长是影响大豆锈病侵染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明确其影响的作用大小,我们应用大豆离体叶片培养技术,在24±1℃、相对湿度饱和的人工控制条件下试验,结果表明:黑暗培养8~16小时,有利于大豆锈病的侵染,延长或缩短黑暗培养时长,均不利于大豆锈病菌的侵染.  相似文献   

7.
放线菌次生代谢产物对百合灰霉病菌的抑菌活性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68份放线菌次生代谢产物为筛选对象,百合灰霉病为供试菌种,通过抑制孢子萌发试验、黄瓜子叶法两种试验方法,进行抗百合灰霉病活性筛选。结果表明,孢子萌发抑制率80%以上的有16份,黄瓜子叶离体叶片防治效果50%以上的有10份。筛选到一批具有开发应用前景的放线菌资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离体叶片接种法鉴定野生大豆抗病性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方法]利用24份栽培大豆对离体叶片接种法和下胚轴伤口接种法的可行性进行考察,并利用离体叶片接种法对177份黑龙江省采集的野生大豆资源进行了抗病性鉴定。[结果]离体叶片接种法与下胚轴接种法之间的相关呈极显著,且2种方法差异不显著,证明了离体叶片接种法进行大豆疫霉根腐病抗性鉴定同样准确可行。通过离体叶片接种法对177份黑龙江省采集的野生大豆资源的抗病性鉴定,获得27份抗病材料。[结论]离体叶片接种法操作简单,适合野生大豆抗病性鉴定。  相似文献   

9.
利用不同pH值的酸碱溶液处理蚕豆或者离体蚕豆叶片,研究酸碱胁迫下蚕豆叶片保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离体蚕豆叶片处理10 min和30 min的SOD活性相差不大,整株处理5 h的蚕豆叶片SOD活性远大于处理12 h 的SOD活性;离体蚕豆叶片和整株蚕豆处理,较长时间处理下的CAT活性基本上高于短时间处理的CAT活性,短时间处理下(10 min、5 h)POD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值,较长时间处理(30 min、12 h)下POD活性变化的规律性不强,且变化幅度较小.  相似文献   

10.
<正> 枣锈病是一种寄生性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侵染叶片。使叶片发黄,形成离层,并纷纷早落,造成果实不能真正成熟,一般可减产30—50%,重者绝收。 一.症状识别 枣锈病菌主要是侵害叶片。初期,叶片背面散生淡绿色斑点,以后逐渐形成褐色突起,并密布褐色孢子,这是枣锈病菌产生的夏孢子堆,其形状不规则,直径约0.5毫米,多发生在叶脉的两侧及叶片的尖端和基部。严重时孢子堆能相互连接成条状。夏孢子堆初期埋在表皮下,后期破裂  相似文献   

11.
重迎茬大豆根区土壤有机化合物的GCM/S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GC M/S分析法,鉴定了重迎茬大豆成熟期根区土壤有机化合物。结果表明,在重迎茬土壤中存在有机酸、醇、酯、酮、醛、苯、酚和烃类等有机化合物,其中很多被报道是化感物质,重茬化感物质种类远多于迎茬。重迎茬土壤中的化感物质种类多与大豆根系分泌物、根茬腐解产物、地上部水浸物中的化感物质相同。  相似文献   

12.
为了确定沙漠野生植物叉枝鸦葱拟化感物质的有效部位,为分离纯化拟化感先导化合物奠定基础,试验研究了叉枝鸦葱醇提物的四种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物对反枝苋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采用培养皿法,在人工气候箱模拟条件下,测定各萃取物对反枝苋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各萃取物对反枝苋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发育均有不同程度的...  相似文献   

13.
 通过盆栽试验,在小麦蚕豆间作、蚕豆单作系统中,研究小麦缺铁诱导产生的根分泌物——麦根酸对红壤中难溶性磷的活化效果。结果表明:本试验条件下,施用麦根酸可以显著增加单作蚕豆对红壤中难溶性磷的吸收;小麦蚕豆间作时,麦根酸施用对小麦吸收土壤中的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对蚕豆磷的吸收影响不大,小麦蚕豆间作在作物磷吸收方面是具有极大优势的种植制度。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防治南瓜白粉病安全有效的药剂,选用12.5%腈菌唑乳油、4%四氟醚唑、20%氟硅唑乳油和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4种低毒药剂,采用叶盘沾药法和小株喷雾法分别对南瓜白粉病进行了室内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采用叶盘沾药法,4%四氟醚唑稀释1 000倍液和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稀释500倍液相对防效最高,分别为96.34%和90.73%;采用小株喷雾法施药14d后,12.5%腈菌唑乳油、20%氟硅唑乳油和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对南瓜白粉病的相对防效均大于80%,4%四氟醚唑的相对防效也在75%以上。  相似文献   

15.
姜宁  刘晓鹏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8):3312-3313
[目的]为了将厚朴中的生物活性物质开发成生物杀菌剂。[方法]用ASE300型快速溶剂萃取机进行萃取试验,用HPLC法测定酚类物质的含量。采用纸碟法测定抑菌圈的大小,含毒介质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结果]从100g干燥厚朴皮中提取的提取物含有2.86g厚朴总酚,其中和厚朴酚1.76g,厚朴酚1.10g。当厚朴皮提取物中厚朴总酚的浓度为0.6、0.3、0.2、0.1mg/ml时,其对受试马铃薯青枯病菌均表现出较强的抑菌活性,其抑菌圈大小分别为23.1、22.9、18.1、13.7mm。厚朴皮提取物对受试马铃薯青枯病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0.1mg/ml。[结论]利用该试验中的提取方法可提取出大部分厚朴皮中的厚朴总酚,且提取物均表现出较强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6.
发酵大豆异黄酮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测定了发酵大豆(丹贝)中异黄酮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丹贝中苷元含量增加。添加1mL丹贝异黄酮(tempeisoflavones)的脂肪在21dPOV值为30.8mol·kg-1,对照为38.1mol·kg-1,空白组为162.7mo·lkg-1;稀释25~100倍丹贝异黄酮在1min对O2·-清除率为26.8% ̄45.6%,对照样品为24% ̄43.1%。表明丹贝异黄酮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7.
分别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以及用石油醚为溶剂的索氏提取法提取香榧假种皮中的挥发油,并以GC-MS对挥发油中的化合物进行鉴定.在水蒸气提取物中鉴定出57个化合物,占其化学成分总含量的96.65%;石油醚提取物中鉴定出32个化合物,占其化学成分总含量的84.70%.两者共有成分有18种.结果表明,提取方法对于获得香榧假种皮挥发油中的化合物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8.
大豆新品种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适时更新本地区大豆品种,筛选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促进大豆发展。[方法]以11个春大豆新品种为材料,主要对其农艺性状、生物学性状进行比较。[结果]大豆产量由高到低前3位依次为晋豆19、铁丰34、承豆6号,产量分别为4 313.50、4 193.55、3 920.25 kg/hm2。[结论]结果表明:铁丰34比承豆6号增产6.79%,差异达显著水平,各生物学性状表现较优,可进一步区域示范,以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小麦叶锈病是一种世界性发生的小麦病害,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害最经济、安全、有效的方法.目前已经正式定名的56个小麦抗叶锈基因中,有许多表现出抗锈性的丧失.来自中间偃麦草的小麦抗叶锈基因Lr38则表现出优良的抗锈性.利用DDRT-PCR技术,分析了小麦抗叶锈近等基因系材料TcLr38与感病对照Thatcher间的表达差异.通过对差异片段的克隆测序,获得一条425 bp的差异表达序列,推测可能为一与抗病相关的基因片段.  相似文献   

20.
小麦条锈病是小麦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之一,为了明确中草药苍耳和黄瑞香提取液对小麦条锈病的抑制作用,分别以两种中药水浸液测定其对小麦条锈病菌的抑制作用,以及对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效果。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苍耳、黄瑞香提取液对小麦条锈菌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在浓度为0.50 g/mL条件下对其孢子的萌发抑制率分别为69.29%和64.44%,对其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55.44%和44.77%。两种中药浸提液叶面喷施试验结果显示,两种中药浸提液对小麦条锈病都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