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不仅增加了林草植被,加快了国土绿化进程,减轻了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而且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镇化建设进程,增加了农民收入,也有力地推进了新农村建设。 一、退耕还林工程取得的显著成效 1.加快了生态建设步伐 退耕还林工程从2002年实施以来,为我市生态建设增添了强有力的动力。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增加了林草植被,有效地控制了工程区的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退化,保护了农田牧场的安全,增加了土壤蓄水保水能力,提高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
多年的实践证明,专业合作社整合了同类资源实行联合,提高了农民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形成了拳头效应,变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为联合经营,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增强了抵御风险的能力,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农民合作专业社的成立,加强了服务功能,带动了乡镇、县市区乃至全国的交流与合作,显示了强大的优越性,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新农业》2015,(22)
<正>电子商务来了十几年了,一浪涌来,先是淘宝出世,改变了商业生态,卖的方式变了,买的习惯也变了;当当上线,改变了书市的格局,书店稀缺了,书价平民了;滴滴驾临,改变了出租车市场的混乱,行车规范了,打车方便了。这都是电商的魅力。一波浪潮过后,又一波浪潮到来,农业也终于打破寂寞,生鲜方兴未艾,农资就粉墨登场了。最早的农资电商不可考,率先高调亮相的是2013的农一网,紧接着优种网、云农场等一起出场了。  相似文献   

4.
闵行区农业加大科技自1993-1999年的7年间,全面推广水稻现代农艺技术,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首先基本解决了粮农的“三弯腰”困苦,解放了生产力,从而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其次,节省了用地,减少了成本,提高了单产,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从而调动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相似文献   

5.
组织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是农业机械开展社会化服务的重要举措,跨区机收把农机作业服务全面推向市场,加快了农机服务产业化的进程.通过跨区作用,打破了地域界线,充分发挥农业机械的作用,提高了农业机械的利用率,实现了农机资源的优化配置,拉动了农机企业的发展,培育和促进了农机消费市场的发展,跨区作业增加了农民收入,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跨区作业的质量,减少了机手收入,也给以后的跨区作业带来了难度,其负面影响不可忽视.为此,我们对近几年来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探讨,寻求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6.
进入21世纪以来,农村经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农民富了,农村变了,农业经济发展了,根据围场县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对该县农村经济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多机协同多目标攻击系统,定义了自主优先权,提出了分组决策的方案,设计了目标分配和火力分配的原则,采用神经网络实现了决策算法,并对整个决策系统进行了仿真;阐述了导弹攻击区的计算方法,用比例导引法实现了空空导弹攻击。最后设计了多目标攻击系统,将空战决策,导弹攻击区判断,导弹攻击融为一体,并进行了仿真。结果验证了空战决策的正确性。它对第四代歼击的火力控制系统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杂交水稻种子依据《种子法》打破了市场长期垄断的局面,引入了竞争经营机制,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加快了先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加快了新品种(组合)的研发创新速度,促进了种子质量和稻米品质不断提高,推动了售后服务的开展和新技术推广,促进了产业化和“  相似文献   

9.
财务代理制是适合当前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财务管理体制和管理办法.实践证明,实行财务代理制是规范和加强农村财务管理的有效办法,通过财务代理,规范了村社的会计核算工作,规范了村社的财务行为,规范了集体资金的管理,同时也规范了财务公开,精简了干部,节省了开支,减轻了农民负担,密切了农村的党群干群关系.目前,除个别特殊情况外,都顺利地实行了财务代理,从而使农村财务管理步入了规范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10.
地力监测结果表明,通过加灌项目工程的实施,中低产土壤得到改造,实行综合治理,沟渠配套,降低了地下水位,改善了农田灌溉条件,加速了土壤潜在养分的转化率,提高了土壤养分的有效性,增加了作物产量,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通过地力监测,探索了土壤养分年分间、土种间变化差异,找出了中低产易涝农田长期渍水的障碍因子.针对障碍问题提出了培肥改土措施.  相似文献   

11.
黄河流域棉区高密度垄作对棉花的增产效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垄作栽培与合理密植作为单项技术措施用于棉花生产已有较多研究报道,但两者配合运用的研究较少。本文旨在明确种植方式与密度的互作效应,使合理密植与种植方式有机结合,实现棉花增产增效。【方法】2010—2011年以K638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设计,在山东临清市研究了种植方式(平作和垄作)和密度(3、6和9株/m2)对棉花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叶面积变化动态、蕾铃脱落、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种植方式和密度对棉花产量有显著的互作效应,平作情况下以中密度(6株/m2)的产量最高;垄作条件下以高密度(9株/m2)的产量最高,中、低密度(3—6株/m2)的产量较低,高密度垄作较传统的中等密度平作平均增产皮棉13.6%。与平作比较,垄作可增加铃数,提高早熟性,铃重随密度升高有降低趋势;垄作栽培提高了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叶面积指数,盛铃期和始絮期高密度垄作较中密度平作的叶面积指数分别高24.2%和22.1%,烂铃率和脱落率显著降低。【结论】种植方式和密度可以单独或协同影响生物产量、经济系数和产量结构,从而影响经济产量。高密度垄作是黄河流域棉区棉花增产的重要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2.
旱地作物免耕垄作土壤供肥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抑制山地红壤肥力退化,提高旱地作物产量,以传统翻耕垄作法为对照,3a定位试验研究了高原旱地作物免耕垄作下的土壤供肥性能及其产量.结果表明:在冬春季节干旱少雨的高原气候区,传统翻耕垄作法旱地冬小麦早衰突出,产量低,而免耕垄作对提高旱地红壤的保水肥能力、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提高旱地作物产量及抑制旱地红壤磷素固定和氮素养分淋失的作用最为明显,是高原红壤区旱作农业发展的一项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春小麦垄作栽培适宜种植密度及施肥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甘肃河西绿洲灌区春小麦垄作栽培条件下的适宜种植密度和施肥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和施肥水平对垄作春小麦产量均有重要影响,并且二者之间存在较强的互作效应。高肥条件有利于垄作春小麦穗粒数和产量的增加,并对种植密度有一定的调节和补偿作用;在增施肥料的同时适当密植,有利于提高垄作春小麦产量水平,种植密度过大时,春小麦产量反而降低。在垄作栽培条件下,春小麦的适宜种植密度为675万~750万株/hm^2,适宜施肥量为纯氮180kg/hm^2五氧化二磷144kg/hm^2。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种植方式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旗叶衰老的影响,阐明不同种植方式下小麦的抗旱性差异。[方法]3种种植方式分别为垄作、沟作和畦作。小麦衰老相关指标分别为叶绿素含量、电导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结果]垄作小麦生育后期旗叶的衰老速度减缓,叶绿素降解速度变慢,抗氧化酶类SOD、CAT活性较高,MDA含量较低,具有较好的抗旱性。沟作小麦与畦麦相比虽也表现出一定的优越性,但与垄麦相比,旗叶衰老速度更快。[结论]3种种植方式的抗旱能力依次为:垄作沟作畦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筛选适合黑龙江西部干旱区种植的糜子品种,提升该地区糜子产量水平。[方法]在黑龙江西部干旱地区,通过垄作栽培的方法,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以近些年培育出的6个优质糜子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品比筛选试验。[结果]不同糜子品种的农艺性状和产量不同,株高较高、穗粒数较多的品种为赤黍8号;千粒重较重、籽粒饱满的品种为榆糜2号;产量较高的粳糜子品种为固糜21号,较榆糜2号、陇糜12号分别高9.26%、24.21%;产量较高的糯糜子品种为冀黍2号,较晋黍9号、赤黍8号分别高17.12%、47.73%。[结论]为了获得较高的糜子产量,建议在黑龙江西部干旱区扩大固糜21号和冀黍2号的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16.
垄作行间非等量播种技术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垄作模式下,通过对边行和内行设置不同的密度水平,研究了不同模式垄作小麦的生态效应和生长发育状况。结果表明,不同垄作模式对小麦群体的影响不同,其中,采用非等量播种技术且边行较内行播量多30%的T5处理的群体结构最为合理,个体和群体生产力得以协调发展,旗叶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等光合生理指标表现较好,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广西沿海地区北海、防城港、钦州3个沿海市8个临海县(区)的主要粮食、经济作物种植结构的变化情况,为广西沿海地区农业发展、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实地考察、资料查询和座谈等形式,对1975~2010年广西沿海地区土地资源利用和各作物种植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在过去35年,广西沿海地区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呈波动式减少,经济作物、蔬菜和果树的种植面积不断上升.水稻的种植面积明显下降,占粮食作物的比重从93.12%下降到72.17%;玉米和红薯的种植面积明显增加;甘蔗和木薯的种植面积连续上升,并成为广西沿海地区最主要的经济作物;花生、大豆和黄红麻等占经济作物种植比重越来越小.[结论]建议广西沿海地区提高单产、改变耕作方式以提高农作物总产,同时调整种植结构,发展特色农业,以提高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8.
优化出石羊河流域主导作物适种优劣顺序,为流域综合治理和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提供借鉴.以流域种植作物为研究对象,以作物经济、社会、生态的综合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建立基于综合效益的主导作物优化顺序模型,优化提出石羊河流域主导作物种植顺序.结果表明:石羊河流域作物综合效益优先种植顺序为:洋葱、籽瓜、小麦、玉米、辣椒、棉花、茴香、向...  相似文献   

19.
经10余年种植业结构大调整,浙江省旱粮种植总面积大幅下降,但鲜食和菜用型旱粮面积稳中有升,并向区域化、规模化的平原稻区方向发展。针对冬、春季大量稻田抛荒的现状,旱粮生产迎来新的发展时期和机遇,特提出一些发展思路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宁南半干旱区农田微集水种植技术效果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半干旱偏旱地区采用微集水种植技术可使作物产量增加 ,水分利用效率提高 ,特别是当季降雨的水分利用效率提高 ,而经济效益则在不同作物间存在较大差异。 2年定位试验结果表明 ,生育期长、生产潜力大的作物产量增幅较大 ,且在产量增加的同时提高了农户的经济收益 ;5种作物产量增幅依次为玉米 >谷子 >小麦 >豌豆 >糜子 ,玉米为首选种植的作物 ,糜子、豌豆则不宜采用该方法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