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简述了石羊河流域日光温室主要种植作物种类及茬口安排;指出了日光温室种植作物结构比较单一、单位面积效益仍然不高等问题;分析了石羊河流域日光温室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以及农业气候资源及装置结构特点:得出了发挥石羊河流域的农业资源优势、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调整日光温室作物种植品种结构势在必行的结论;提出了从搞好产业定位、完善产业链条、搞好产品推介促销、实行标准化生产等方面入手来调整日光温室装置结构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水是干旱区绿洲农业发展的生命线,发展节水型农业成为目前干旱区农业发展的当务之急。位于西北内陆石羊河流域下游的民勤县红崖山灌区,是武威市重要的绿洲农业区和主要的粮食、蔬菜、棉花和瓜果基地。对目前的农业种植结构进行调整优化,达到节水和增效的目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实施流域重点治理规划项目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多目标层次优化模型,以有限的水资源作支撑,对红崖山灌区作物种植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发挥水资源最大的灌溉效益,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农作物种植结构发展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基于GIS的石羊河流域玉米气候生产潜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石羊河流域种植玉米的光合生产潜力、光温生产潜力和气候生产潜力,探索影响石羊河流域玉米产量的主要限制因素,为当地的玉米生产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石羊河流域1980-2005年的气象数据,采用机制法分析该流域玉米的光合、光温和气候生产潜力,并结合ArcviewGIS软件分析其空间分布规律;利用FAO的CROPWAT模型,分析玉米生育期蒸发蒸腾量的变化规律,提出相应的灌溉建议,发掘作物生产潜力,提高流域玉米的产量。【结果】石羊河流域玉米光合、光温生产潜力分别为22 704.79~25 732.44和10 665.73~17 189.27kg/hm2,二者的空间分布规律大致为由北向南逐渐降低;气候生产潜力为360.97~3 947.91 kg/hm2,空间分布规律为由北至南递增;综合分析认为,石羊河流域玉米光合、光温生产潜力处于全国中等水平,而气候生产潜力处于较低水平;CROPWAT模型分析表明,玉米需水关键期为6月下旬至7月下旬,即拔节-抽穗期,此时是玉米产量形成的关键期,应该保障该时期玉米的灌溉用水。【结论】石羊河流域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主要限制因素是水分条件,要充分发掘石羊河流域玉米的生产潜力,就应在玉米的关键需水期进行适时灌溉。  相似文献   

4.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脆弱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循臻  贾生海 《安徽农业科学》2013,(24):10098-10100
根据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的现状,运用AHP法,依据流域内各指标的可获得性和代表性,建立了石羊河流域水资源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从自然脆弱性、人为脆弱性和承载脆弱性等方面,对该流域水资源脆弱性进行整体评价.结果表明,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综合脆弱性G=3.12,水资源处于中等脆弱状态.其自然脆弱性、人为脆弱性和承载脆弱性分别为1.00、3.16、4.17,其中自然脆弱性对流域水资源的综合脆弱性影响最大,符合流域水资源现状.  相似文献   

5.
基于基尼系数的内陆河流域用水公平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水资源紧缺地区的用水公平性进行研究,为了解当地用水现状进而合理配置水资源提供参考。【方法】借鉴收入公平性评价指标基尼系数的基本概念,构建内陆河流域用水公平性的评价方法,即通过影响用水量的人口、国内生产总值、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降水量等主要指标,计算单项指标与用水量的基尼系数,并计算综合基尼系数,进而以石羊河流域为例,对其用水公平性进行了评价。【结果】利用本研究建立的评价方法,对石羊河流域用水公平性的评价表明,石羊河流域在现状超采地下水的情况下,代内用水较为公平,但代际用水并不公平。【结论】可以利用基尼系数客观地评价区域间社会经济用水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6.
石羊河流域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空间分布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甘肃省石羊河流域及周边的17个站近50年的观测资料,应用1998年FAO灌溉排水丛书第56分册最新推荐的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各站历年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ET0,分析了海拔高度与ET0的相关性.石羊河流域ET0值空间变化比较大,从山区到绿洲平原ET0多年平均值呈递增趋势.同时借助地理信息系统软件MapGIS6.5和Arcyiew3.1建立了石羊河流域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的空间分布式模型,本研究只考虑了海拔高度对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的空间分布的影响,暂未对坡地上的辐射及温度进行校正.  相似文献   

7.
在对石羊河流域广泛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基于水资源约束条件,对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现状和流域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若按照现有农业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进行农业生产,石羊河流域农业发展呈弱可持续性.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
石羊河流域位于河西走廊东端,由于气候变暖、植被破坏、人口增加、地下水过度开采等原因,石羊河流入民勤盆地的地表水量大大减少,土地大量沙漠化。为加快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治理,甘肃省武威市规定“禁止开荒、禁止打井、禁止在封山育林区放牧”,并实施了以节水增效为主的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在此背景下,人工栽培以紫花苜蓿为主的饲草成为石羊河流域平川灌区发展畜牧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为了为广大旱作区节水高效种植结构优化提供依据,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河村项目区作物种植结构为研究对象,利用多元分析、多目标规划等方法研究了河村项目区降水、作物需水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选择经济效益、水分利用效益为目标函数,提出了不同降水年型的节水种植结构。结果表明:河村项目区自然降水呈减少的趋势,年际间变幅大,年内降水集中;6月~9月降水与作物需水耦合度高;丰水年增加蔬菜面积、干旱年增加粮豆作物面积可提高水分利用效益。  相似文献   

10.
根据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的现状,运用AHP法,依据流域内各指标的可获得性和代表性,建立了石羊河流域水资源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从自然脆弱性、人为脆弱性和承载脆弱性等方面,对该流域水资源脆弱性进行整体评价。结果表明,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综合脆弱性G=3.12,水资源处于中等脆弱状态。其自然脆弱性、人为脆弱性和承载脆弱性分别为1.00、3.16、4.17,其中自然脆弱性对流域水资源的综合脆弱性影响最大,符合流域水资源现状。  相似文献   

11.
针对黄河三角洲盐渍土区域开发程度低、种植结构单一,影响土地生产力的问题,通过优化盐碱地粮经饲作物种植结构,采取作物种植与盐碱地生物改良相结合、粮经饲多元化种植相结合、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粮经饲作物提质增效绿色种植模式研究,完善不同盐碱胁迫类型,不同地力条件下粮经饲作物种植制度,推广应用适宜不同盐渍化程度下用养结合、多元化高效种植模式,构建粮经饲多元化种植结构并合理布局,实现用地养地结合,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农民收入,推动黄河三角洲现代农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近55年来河西走廊农业水热资源变化特征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候变化对农业水热资源影响巨大,评估其潜在影响可为制定未来区域农业发展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利用河西走廊13个地面气象站的观测资料,对1960-2014年间河西走廊地区农业水热资源时空变化特征与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5 a来,河西走廊≥0℃起始日期以1.8 d/10 a的趋势提前,作物生长期内平均温度、≥10℃积温和生长期持续天数呈显著升高的趋势,其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30 ℃/10 a、77.1 ℃/10 a和2.8 d/10 a,≥10℃积温超过3 000℃和生长期天数超过170 d的地区已经扩展到疏勒河流域和黑河流域大部以及石羊河流域的北部;生长期日照时数也呈显著增加的趋势,其气候倾向率达9.0 h/10 a;作物生长期内降水量、参考作物蒸散量以及湿润指数的变化趋势不显著,区域干旱状况并未得到缓解。总体上看,河西走廊地区农业气候资源变化以“气温升高、热量改善、日照增加”为主要特点,这一变化有利于满足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的热量条件,为扩大粮油作物种植面积和进行粮饲作物周年复种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3.
适应气候变化的中国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百年来,全球正经历一次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随着气候变化及其所带来的影响日益显著,目前适应气候变化越来越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国已有的农业种植结构调整适应气候变化实践非常丰富,但诸多研究者并未进行过系统的梳理,对已有实践的适应气候变化内涵没有清晰地认识。为了更好的应对未来气候变化,从种植制度、作物布局、品种布局三个方面阐述了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影响,结合东北水稻玉米扩种、冬麦北移、华北"两晚"技术、长江中下游双季稻改制、南方冬季农业开发等典型适应气候变化案例,探讨复种指数、间作套种模式、作物配置、种植界限、种植比例、抗旱品种、抗病虫害品种等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不同方面适应气候变化的内涵,提出了种植结构调整中适应气候变化工作面临的关键问题,倡导进一步加强气候变化各要素对种植熟制的综合影响研究,深入开展农业精细区划与作物布局优化配置研究以及适应气候变化的育种多目标优化决策研究。  相似文献   

14.
采用MAPINFO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建立了安阳市自然资源地理信息系统。该系统把安阳市划分为5个农业生态区,即:太行山地果、药、林区,山间盆地粮作区,岗丘粮油花卉区,平原粮经作物区,沙地粮果油区。分析了5个农业生态区资源特点及存在的问题,为安阳市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广西沿海地区北海、防城港、钦州3个沿海市8个临海县(区)的主要粮食、经济作物种植结构的变化情况,为广西沿海地区农业发展、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实地考察、资料查询和座谈等形式,对1975~2010年广西沿海地区土地资源利用和各作物种植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在过去35年,广西沿海地区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呈波动式减少,经济作物、蔬菜和果树的种植面积不断上升.水稻的种植面积明显下降,占粮食作物的比重从93.12%下降到72.17%;玉米和红薯的种植面积明显增加;甘蔗和木薯的种植面积连续上升,并成为广西沿海地区最主要的经济作物;花生、大豆和黄红麻等占经济作物种植比重越来越小.[结论]建议广西沿海地区提高单产、改变耕作方式以提高农作物总产,同时调整种植结构,发展特色农业,以提高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石羊河流域生态现状及存在问题的调查分析,针对石羊河流域生态退化原因,提出了调整流域产业结构;加强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树立环境保护的观念;加大生态移民力度等生态系统恢复措施。  相似文献   

17.
果园生草效应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果园生草法是一项先进、适用、高效的土壤管理方法.果园生草可以促进果树生长,改善果实品质、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营养成分,改善生态环境,并能促进果牧型经济发展,有着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介绍了果园生草的效应、适宜的草种及其适宜的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8.
望江县是一个以生产棉粮油为主的农业大县。近 10年来 ,夏季大小洪涝灾害平均 2年一遇 ,农业生产损失巨大 ,加之近年大宗农产品收购价格下调 ,种植传统的棉粮油作物效益下降。沿江棉区新农村针对农业生产面临的突出问题 ,调整种植结构 :棉地实行间作套种 ;压缩棉花面积 ,扩种玉米、豆类、蔬菜 ,科学安排茬口 ,规避夏季水灾 ;改低洼棉地种植莲藕 ,能有效地抗灾避灾增效。根据新农村的实践 ,笔者认为 :望江洲圩易灾区种植业结构调整 ,一要因地制宜 ,合理布局 ,科学安排茬口 ,以抗灾避灾 ;二要扩大特色作物种植面积 ;三要依靠科技提高效益 ;四要提供新型优质服务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人们认识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的利弊关系,把握影响粮食生产主要气象因子,适时调整农业种植结构,趋利避害,达到粮食高产稳产的目的,依据石羊河流域5个气象站1970-2009年的资料,将资料分为2个阶段1970-1989年,1990-2009年,然后分别统计年、月、春(3-5月)、夏(6-8月)、秋(9-11月)、冬(11-次年2月)四季平均气温、降水、积温、无霜期日数等相关资料进行前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990-2009年较1970-1989年,年平均气温升高了1.0℃,升温春季 > 冬季 > 夏秋季;年降水增加了5.7 mm,在月季分布上6月减少了7.1 mm,7月增加了4.4 mm,且时空分布不均;同时农耕期的有效积温明显增多,无霜期日数增加,使农业种植结构发生了变化,玉米、葡萄、棉花等喜温作物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春小麦、春油菜等喜凉作物种植面积逐年减少,小麦收获后剩余积温增加,热量对套种、复种品种的限制作用大幅降低,使当地农业生产由过去一年一熟朝着一年两熟的趋势发展。  相似文献   

20.
辽宁省6种主要农作物2005~2010年度的比较优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先叶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9):14622-14624
运用改进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对辽宁省2005~2010年的6种主要农作物的种植规模、效率、效益和综合4个比较优势指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辽宁省6种主要农作物种植中,玉米和花生都具有综合比较优势,玉米综合优势指数、效率优势指数和规模优势指数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效益优势指数小于1;花生综合优势和规模优势均大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效率指数和效益指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大豆综合优势指数低于或接近全国平均水平,而它的效率指数和效益指数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主要是规模指数太小;甜菜和棉花同样不具备比较优势,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小于1;棉花虽然效率优势大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棉花的规模呈极端劣势,也说明种植规模太小;烤烟规模优势指数变化不大,但效率优势指数变化很大,说明烤烟种植风险很大,不宜多种。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合辽宁省农业发展水平的政策建议:①鼓励和扩大具有综合比较优势的经济作物玉米、花生的生产;②由于棉花的单位面积的产量高于平均水平,所以可以适当扩大棉花的生产规模;③烤烟的种植风险较高,不宜种植;④大豆是东北的优势传统农作物,所以效率和效益指数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关键是规模优势太小,应该大量扩大大豆的生产面积;⑤缺乏比较优势的甜菜,可以适量调减种植面积,用于调节自然资源配置而加以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