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阐述了广丰县旱粮生产概况、近几年旱粮种植技术推广及产业开发情况,分析了广丰县发展旱粮生产的有利条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旱粮生产和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
旱粮是我省种植面积较大的粮食作物,发展旱粮是调整和优化我省粮食生产结构的重要途径。随着饲料工业、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旱粮需求量呈增长的势头。从自然条件来说,我省自古以来就有种植旱粮的生产习惯;从技术条件来看,种植旱粮已有成熟的技术,推广旱粮已有成功的经验,应当说完全具备了发展旱粮的条件。如何发展旱粮产业?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应当着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3.
旱粮又称杂粮,是指稻谷以外的粮食。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旱粮的需求增强。杭州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旱粮生产的意见》,把发展旱粮生产作为杭州地区粮食生产新的增长点和突破口。该文介绍了杭州市旱粮发展现状与优势,并分析了旱粮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争取政策扶持、重点培育生产经营主体、大力推广三新技术、拓宽旱粮销售渠道等优化措施。此外,以小香薯为例,进行了推广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湘西州旱粮生产现状、主要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全面分析了发展旱粮生产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提出了今后旱粮生产发展要突出旱粮种苗工程,重点抓好玉米、马铃薯、红薯、大豆四大作物生产,兼抓小宗旱杂粮开发,牢牢把握稳定面积和努力提高单产的方向,着力建设一批高产稳产示范基地,重点培育和扶持旱粮加工龙头企业,使湘西州旱粮生产发展到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旱粮是我省种植面积较大的粮食作物,发展旱粮是调整和优化我省粮食生产结构的重要途径。随着饲料工业、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旱粮需求量呈增长的势头。从自然条件来说,我省自古以来就有种植旱粮的生产习惯;从技术条件来看,种植旱粮已有成熟的技术,推广旱粮已有成功的经验,应当说  相似文献   

6.
灌阳县旱粮生产历史悠久,但旱粮种植面积、产量和经济效益低且不稳定。文章通过对灌阳县旱粮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增产增收潜力进行分析,提出了扩大旱粮种植面积,拓宽旱粮产品的商品化渠道,依靠科技创新、大力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复种指数,开展规模化种植等促进旱粮生产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罗红兵 《湖南农业》2021,(11):14-15
为加快研究旱粮生产数量、质量和效益并重的适合湖南省农业产业发展模式,加快推进湖南省旱粮生产区域化、规模化、特色化、机械化、效益化发展,促进旱粮产前、产中、产后产业链发展,进一步拓展旱粮发展空间,湖南省农业农村厅组建了湖南省旱粮产业技术体系,以下是有关体系专家及试验站的介绍.  相似文献   

8.
旱粮在诸暨市粮食生产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近几年,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旱粮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由于政府政策支持不足、技术研究相对滞后和产业化程度不高等因素,限制了旱粮的进一步发展.经研究,加强政府政策引导,发展旱粮产销订单,实施绿色过冬,加强推广技术体系建设和提供全方位信息支持是现阶段促进旱粮生产发展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9.
金华市旱粮生产发展潜力和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华市旱粮生产优势较强,并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以大农业、大旱粮的观点认识旱粮,注重旱粮生产的结构调整和经济效益,把旱粮当作粮经饲肥结合的大旱作来抓,着力推广间作套种,多种多收复合型的种植制度,走以市场为导向、以龙头企业带动旱粮生产的产业化道路,是优化和发展旱粮生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旱粮生产是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各类旱粮生产将越加重要。本文通过分析瑞安市旱粮生产现状和特点,剖析瑞安市旱粮生产的有利因素和制约因素,探索瑞安市旱粮生产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1.
江西水稻机械化生产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是江西省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占粮食作物面积的95%以上。水稻机械化生产对发展江西现代农业至关重要。本文概述了江西水稻机械化生产环节中的耕作、种植和收获现状,分析了江西水稻机械化生产的限制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2.
旱稻是水稻长期驯化演变形成的一种生态类型,主要分布在夏季雨水稳定但缺乏灌溉条件的旱地、山坡地。目前,全世界旱稻种植面积约 1 900 万 hm2,约占水稻栽培总面积的 12.7%。旱稻在我国具有丰富的资源和悠久的种植历史,在国内不同稻作区均有分布。农业是重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之一,其中水稻种植过程中需要建立较长时期的水层,排放的温室气体约占农业的 16%。而旱稻种植在减少稻田温室气体排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光温条件和降雨量总体相对平衡,广东各生态区以双季水稻种植为主,旱稻发展相对滞后。随着农村劳动力减少、水资源短缺,以及高温干旱等极端天气的不断发生,广东乃至华南稻作区对旱稻品种的需求逐年增加。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旱稻抗旱机制、品种培育及配套技术研究进展,对广东旱稻研究和种植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广东旱稻研究的建议,以期为广东旱稻品种的分子育种、低碳栽培技术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中国马铃薯产业发展与食物安全   总被引:70,自引:0,他引:70  
 在人口增加、耕地面积减少、水资源缺乏以及水稻、小麦和玉米三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下降等因素的影响下,中国食物安全存在着潜在的危机。马铃薯作为一种兼用型农作物,具有较高的水分利用率和较长的产业链,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可利用冬闲田进一步扩大马铃薯种植面积,与三大粮食作物相比,其单产还有较大的增加潜力。马铃薯产业的不断发展,将对缓解中国食物安全压力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1951-2015年中国主要粮食与油料作物种植结构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阐明中国主要粮食-油料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特征。本研究基于1951—2015年中国主要粮食与油料作物的分省生产数据,利用优势指数理论等指标分析中国主要粮食与油料作物生产时空变化特征,探讨影响中国粮食与油料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951—2015年,中国水稻、玉米和花生种植面积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小麦和大豆面积有所减少;各作物总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均显著增加。1951—2015年,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粮食与油料作物种植结构变化最显著,东北地区水稻和玉米面积显著增加,小麦面积显著下降;华北地区玉米和花生面积显著增加,大豆面积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5.
孟连陆稻间玉米的二元种植结构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南部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是多样化的,但保证粮食安全的要求是一致的。孟连县芒糯自然村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村,全村没有任何水田,粮食生产主要以陆稻和玉米的二元种植结构为主。在对芒糯自然村社会经济分析的基础上发现用0.179 hm2耕地保证农民能够达到"每年人均428 kg的稻谷、180 kg的玉米"粮食安全需求;通过优化粮食作物的二元结构种植模式,采用15行陆稻间2行玉米的间作方式,即可达到粮食安全需求,同时比传统的净作玉米或净作陆稻户均可以节约0.2 hm2耕地用于发展其它经济作物。  相似文献   

16.
旱稻发展趋势及丹粳系列旱稻品种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节水型稻作研究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旱稻作为一种新兴起种植模式,是节水型高效旱作农业。本文简述了发展旱稻意义,国内外旱稻育种研究的回顾、发展现状与趋势,着重介绍了丹东农科院近几年旱稻选育进展及近期育成的旱稻品种的生育特点和应用状况,并进一步阐述了旱稻选育的关键技术、旱稻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17.
水稻是贵州省遵义地区赤水市主要粮食作物,在粮食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种植品种基本是杂交水稻。培育壮苗是杂交水稻生产的关键,秧苗素质的好坏决定着杂交水稻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18.
节水抗旱稻在湖南的发展前景与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节水抗旱稻以较强的耐旱性、丰产性,对轻简栽培和机械化生产的适应性,成为棉田改种和水资源不足稻田的高效种植选择。在湖南省的需求面积至少在40万hm2以上,并呈逐步扩展之势。该文提出了选育和引进适应湖南省栽培的节水抗旱稻品种、研究推广配套的栽培技术规范,提高农民种植效益的技术策略。  相似文献   

19.
西藏一江两河地区种植业比较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西藏一江两河地区农作物的生产效率优势、生产规模优势和综合比较优势。结果表明,拉萨市具有综合比较优势的农作物依次是小麦、油菜籽、蔬菜和青饲料,山南地区具有综合比较优势的农作物依次是小麦、青饲料、油菜籽、豆类,日喀则地区具有综合比较优势的农作物依次是豆类、青稞、蔬菜。除粮食作物外,其他作物空间布局尚未符合比较优势原则,但粮食种植比例偏高,作物间种植比例有待调整。提出未来几年种植业发展应该以提高粮食品质和生产效率为突破点,压缩发展粮食作物,适度发展经济作物,大力发展饲料作物。  相似文献   

20.
浙中氟石矿地区耕地土壤-农作物中氟含量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调查高氟地区土壤环境中氟和主要农作物氟富集现状,研究二者之间的联系规律,对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有主要现实意义。基于浙江中部氟石矿地区耕地耕作层土壤中的氟含量分析,以及与立地土壤相对应的农作物中含氟量检测,调查区域耕作层土壤中氟含量平均值在485~772mg/kg,作物中含氟量在0.05~2.98mg/kg;区内稻米、油菜籽样品中含氟量超过1.0mg/kg的比例分别为58.3%和30.0%,水果、蔬菜的可食部分含氟量均低于1.0mg/kg。研究表明,作物中的氟富集主要来自土壤环境氟,粮油作物对土壤氟的吸收富集能力强,其氟含量与土壤氟含量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性。研究结果对高氟地区调整农业种植方式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