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研究复合酶法制备微孔淀粉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淀粉油脂吸附率作为试验指标,选取酶解温度、酶配比、加酶量、底物量浓度、缓冲液pH和酶解时间为影响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结果]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最佳工艺参数为:酶解温度50℃,酶配比4∶1,加酶量2.0%,底物量浓度0.14 g/ml,缓冲液pH=4,反应时间9 h,油脂的吸附率高达83.2%。[结论]得出了复合酶法制备马铃薯微孔淀粉的最佳工艺参数,为马铃薯微孔淀粉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2.
曾帅  周德庆  刘楠 《南方农业学报》2016,47(9):1564-1569
【目的】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羊栖菜多酚的酶辅助提取工艺,以提高羊栖菜多酚提取量,为羊栖菜多酚的提取应用于实际生产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新鲜羊栖菜为原料,用酶辅助提取法提取其多酚,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纤维素酶添加量、复合酶质量比(中性蛋白酶添加量∶纤维素酶添加量)、酶解温度、酶解pH和酶解时间对多酚提取效果的影响,用正交试验法优化提取工艺条件,并与传统的溶剂提取法进行比较。【结果】各因素对羊栖菜多酚提取量的影响大小依次为:酶解pH>酶解温度>复合酶质量比>酶解时间,其中酶解pH和酶解温度对羊栖菜多酚提取量的影响显著(P<0.05);最佳酶解条件为:酶解温度50℃、酶解pH 5.5、酶解时间45 min、复合酶质量比20∶1(复合酶添加量126 mg/g),在此条件下得到羊栖菜多酚提取量为9.26 mg/g,较溶剂提取法的多酚提取量(8.26 mg/g)有明显提高。【结论】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的酶辅助提取工艺能有效提高羊栖菜多酚提取量,优化的工艺参数可在实际生产中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无花果干复合酶解的最佳工艺参数,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对影响无花果干复合酶解的7个因素进行评价,筛选出3个显著因素(果胶酶添加量、纤维素酶添加量和酸性蛋白酶添加量),又采用响应面法Box-Behnken设计进一步优化出无花果干复合酶解工艺主要影响因素的最佳参数水平。结果表明:无花果干复合酶解最佳工艺参数为复合酶添加量0.66‰(果胶酶添加量0.25‰、纤维素酶添加量0.25‰、酸性蛋白酶添加量0.16‰)、料液比1∶20、酶解pH 4.0、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40 min,此工艺条件下酶解液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7.73°Bx,酶解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4.
[目的]优化圣女果番茄红素提取工艺,并分析其抗氧化活性,为提高圣女果番茄红素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圣女果番茄红素超声协同复合酶提取最佳工艺条件,并考察经人工胃液和肠液体外模拟消化后番茄红素清除1,1-二苯基-2-苦肼基(DPPH·)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各因素对圣女果番茄红素提取量的影响排序为超声时间>酶解温度>复合酶添加量>料液比.3个单因素(复合酶添加量、酶解温度和超声时间)及料液比与复合酶添加量、料液比与超声时间、复合酶添加量与酶解温度、酶解温度与超声时间的交互作用对圣女果番茄红素提取量影响极显著(P<0.01).圣女果番茄红素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40、复合酶添加量3.6%、酶解温度54℃、超声时间22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圣女果番茄红素的提取量为410.94±1.78μg/g,与模型预测值(412.62μg/g)接近.圣女果番茄红素对DPPH·、羟基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O-2·)的清除能力具有一定的量效关系,均明显高于同浓度的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体外模拟消化后的圣女果番茄红素对DPPH·的清除率减小,且圣女果番茄红素浓度越高,清除率降幅越小.[结论]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的工艺条件可用于圣女果番茄红素提取,且提取得到的圣女果番茄红素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可为后续圣女果的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复合酶制剂催化水解紫苏梗的适宜条件,为紫苏梗生物质资源化利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选用质量比4:25:12的纤维素酶、木聚糖酶和漆酶为复合酶制剂,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法,以还原糖含量(Y)为响应值,建立紫苏梗水解糖化的数学模型和优化其工艺参数,并探究复合酶制剂投加量(A)、酶解时间(B)、酶解温度(C)和pH(D)4个因素对复合酶制剂催化水解紫苏梗组织纤维的影响.[结果]建立的紫苏梗催化水解二次多项回归方程为Y=107.28+7.26A+6.88B+3.09C-1.68D-20.57A2-19.41B2-18.42C2-28.26D2-3.63AB-4.98AC-2.93AD+1.93BC-1.20BD-1.33CD,其中复合酶制剂投加量对紫苏梗还原糖含量影响极显著(P<0.01),酶解时间影响显著(P<0.05).复合酶制剂催化水解紫苏梗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在复合酶制剂投加量1.0 g、酶解温度45℃、pH 5的条件下酶解5.4 h,可水解产还原糖108.8 mg/g,与预测值相差0.1 mg/g.[结论]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获得的复合酶制剂催化水解紫苏梗产糖工艺,具有试验周期短、耗能低等优点,建立的数学模型对优化工艺具有可行性,可用于实际预测.  相似文献   

6.
为了开发海洋生物质资源,以大型海藻为原料,利用生物法制备海藻有机液肥,采用复合酶解耦合微生物发酵法,研究了影响酶解效率的pH、温度、酶添加量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并利用正交试验获得复合酶解海藻的优化工艺参数。同时为进一步提高海藻细胞内生物活性物质的释放,利用微生物菌剂对海藻酶解液进一步发酵,获得最适发酵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复合酶解耦合微生物发酵法制备海藻肥的最佳酶解条件为酶解pH 6.5、酶解温度65℃、酶添加量5%、酶解时间8 h。利用微生物菌剂对海藻酶解液发酵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发酵时间36 h、微生物菌剂接种量0.3%、发酵装瓶量40 mL/100 mL、发酵温度45℃、发酵初始pH 6.5。经种子萌发试验,复合酶解耦合微生物发酵制备的海藻液肥可以显著提高种子萌发率。  相似文献   

7.
利用α-淀粉酶、γ-淀粉酶水解淀粉,探讨了麦麸中淀粉水解工艺条件。以料液比、α-淀粉酶与γ-淀粉酶的比例、复合酶添加量、酶解温度、时间和pH值为单因素,研究各单因素对淀粉残留率的影响,用正交法对试验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麦麸中淀粉液化水解残留率最低的工艺条件为α-淀粉酶与γ-淀粉酶的比例6∶4、添加量0.7%、酶解温度40℃、时间90 min、pH 6.5,在此条件下,酶解后麦麸中淀粉的残留率仅为0.62%。  相似文献   

8.
抗性淀粉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普鲁兰酶对大米淀粉脱支的工艺条件,以期获得较高的RS产率。[方法]以大米淀粉为原料,用普鲁兰酶对其进行脱支,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优化酶法制备RS的工艺。采用经AACC认定的76-13标准方法测定RS含量。[结果]各因子对RS产率的影响顺序为:加酶量>酶解温度>淀粉浓度>酶解时间,最佳因素水平组合为淀粉浓度25%,加酶量2.4PUN/g(干淀粉),酶解温度60℃,酶解时间14h。[结论]以大米淀粉为原料,采用普鲁兰酶对其进行脱支制备RS的最佳工艺为加酶量2.4PUN/g(干淀粉),酶解温度60℃,淀粉浓度25%,酶解时间14h,在此条件下RS产率为19.16%。  相似文献   

9.
[目的]优化得到胃蛋白酶水解松仁蛋白的酶解工艺,并检验水解蛋白清除自由基的效果。[方法]选用胃蛋白酶水解松仁蛋白,并进行酶解工艺优化,同时检测了松仁蛋白胃蛋白酶水解物的还原能力和清除羟基自由基的效果。以可溶性蛋白质量浓度为响应值,进行了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结果]确定了胃蛋白酶水解松仁蛋白的最佳水解条件:酶添加量7.5 U/g干蛋白质、水解温度50℃、水解时间3.75 h、pH 2.0,各因素对结果的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pH、水解时间、酶添加量、温度。抗氧化试验表明,松仁蛋白胃蛋白酶酶解物具有清除羟基自由基的能力和还原能力。[结论]研究可为松仁的精深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大豆蛋白复合酶解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大豆蛋白复合酶解法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大豆粉为原料,采用复合酶解法研究了大豆蛋白水解度随酶解时间、加酶量、复合酶加酶间隔时间等的变化规律。[结果]大豆蛋白复合酶解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45℃,pH7.5,液固比7∶1,加酶量各0.2 g,反应时间8 h,间隔加酶时间3 h。[结论]此工艺对大豆蛋白的工业化生产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酒糟中蛋白质的水解提供新方法。[方法]采用酶解法,用罗汉果蛋白酶提取酒糟中的蛋白质,测定酶解酒糟上清液中蛋白质的含量,计算单位体积蛋白质增量。在加酶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pH值单因子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确定酒糟中蛋白质的最佳提取条件。[结果]各因素对单位体积蛋白质增量的影响依次为:pH值>水解时间>加酶量>水解温度。酶解酒糟的最佳条件为:pH值8.0,水解时间10 min,加酶量0.75 ml/100 g湿酒糟,温度65℃。在最佳条件下,单位体积蛋白质增量可达98.78%。[结论]该研究确定了酶解法提取酒糟中蛋白质的最优条件,使酶解上清液中蛋白质含量增加了近1倍。  相似文献   

12.
[目的]开发高品质的海虾风味料。[方法]根据味料同源原理,以酶解度、感官评定为指标,对新鲜海虾头的酶解工艺进行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出酶解效果较好的复合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并进行复合酶解正交试验。[结果]虾头原料酶解的最佳反应条件为温度50℃,p H 5.5,时间8 h,加酶量0.2%,其中复合蛋白酶与风味蛋白酶的比例为1∶1。此条件下酶解液酶解度为26.77%,感官评定无苦味,虾风味浓。[结论]以该酶解液制备得到的鲜虾粉和深海虾酱味道鲜美,具有浓厚的天然虾香味。  相似文献   

13.
鳕鱼皮胶原蛋白酶解液的制备及抗氧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春娥  刘峰  李刚杰  姚旭昌  李广经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328+21344-21328,21344
[目的]利用酶解法从鳕鱼皮中提取胶原蛋白肽,研究其抗氧化能力。[方法]以鳕鱼鱼皮为原料,采用胃蛋白酶进行酶解,通过正交试验研究pH、水解温度、加酶量及水解时间4个因素对酶解鳕鱼皮的影响,确定胃蛋白酶酶解鳕鱼皮的最佳条件,并采用试剂盒法对酶解产物进行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各因素对酶解鳕鱼皮的影响为水解时间〉水解温度〉加酶量〉pH,胃蛋白酶酶解鳕鱼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加酶量4%、温度37℃、pH 3、时间3 h。此条件下,蛋白质水解度可达到6.91%。胃蛋白酶酶解鳕鱼皮得到的胶原肽粗品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并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具有较强的清除作用。[结论]该研究为开发新的抗氧化剂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4.
高汤中木瓜蛋白酶酶解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摸索高汤中木瓜蛋白酶最佳酶解条件,为高汤的工业化生产奠定基础。[方法]以木瓜蛋白酶为研究对象,以鸡架骨为主要酶解对象,在传统的高汤熬制过程中引进现代生物工程——酶解技术,研究酶解pH值、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对木瓜蛋白酶水解的影响,并探索木瓜蛋白酶酶解条件的改变对高汤口味以及原料中蛋白质的利用率等方面的影响。[结果]高汤中木瓜蛋白酶最适宜的酶解条件为:pH值6.0~7.0、酶单位5000U/g,鸡架骨∶水之比为1∶5,在60℃下酶解3h左右。[结论]在高汤的产业化生产中引进酶解工艺对提高原料蛋白质的利用、降低生产成本是十分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鱿鱼风味料的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填补鱿鱼风味料的市场空白。[方法]根据味料同源原理,以酶解度、感官评定为指标,对鱿鱼酶解工艺进行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出酶解效果较好的碱性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并进行复合酶解正交试验。[结果]鱿鱼原料酶解的最佳反应条件为温度50℃,p H 6.0,时间6 h,加酶量0.2%,其中碱性蛋白酶与风味蛋白酶的比例为2∶1。此条件下酶解液酶解度为30.40%,感官评定无苦味,鱿鱼风味浓。[结论]该试验优化的工艺条件下可制得健康安全的海鲜调味品,为鱿鱼风味料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玉米秸秆预处理后的酶水解及丁醇发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寻求玉米秸秆预处理后的最佳酶解工艺条件。[方法]采用碱浸泡法和氨水浸泡法对玉米秸秆进行预处理,考察预处理方法以及温度、酶用量、pH值、底物浓度等因素对玉米秸秆酶水解的影响,得出最佳酶解条件,并利用最佳条件下的水解液进行丁醇发酵。[结果]碱法预处理玉米秸秆能有效地提高酶的水解效率。玉米秸秆经过预处理后的最佳酶水解工艺条件为:pH值4.5~5.0,温度50℃,底物浓度3.33%,酶用量950U/g秸秆。利用秸秆水解液进行丁醇发酵后,溶剂(丁醇、丙酮、乙醇)的产率比值为10.O:1.5:1.0,与传统发酵(6:3:1)相比,提高了丁醇所占的比值。[结论]该研究为以木质纤维素为原料进行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验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糖化酶与α-淀粉酶制备马铃薯微孔淀粉的工艺。[方法]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淀粉水解率和油脂吸附率为评价指标,考察反应温度、酶配比[糖化酶∶α-淀粉酶(W/W)]、加酶量、底物量浓度[淀粉∶溶液(W/V)]、缓冲液pH和反应时间6个因素对马铃薯淀粉微孔化的影响。[结果]马铃薯微孔淀粉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45℃,酶配比6∶1,加酶量1.0%,底物量浓度0.14g/ml,缓冲液pH 4,反应时间8 h;在该条件下制得的微孔淀粉的油脂吸附率为70.2%,淀粉水解率为34.16%。[结论]该研究为微孔淀粉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制备大米多孔淀粉,测定其吸附性能。[方法]以浸碱法自制的大米淀粉为原料,采用糖化酶、α-淀粉酶复合酶水解的方法制备大米多孔淀粉,以吸油率、比孔容及对桔子香精的缓释性能等指标评价大米多孔淀粉吸附性能。[结果]制备大米多孔淀粉的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35℃,时间16 h,pH 4.5,糖化酶、α-淀粉酶酶配比10∶1,底物浓度为0.2 g/ml,颗粒粒度40目。在此条件下制备的大米多孔淀粉吸油率最高,达到58.14%。[结论]大米多孔淀粉有较高的吸油率,较大的比孔容,较好的缓释桔子香精的功能,可作为多种物质的吸附载体并广泛应用。研究可为我国大米资源综合开发提供有效途径,并对我国的多孔淀粉工业化生产起到一定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