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知识型员工激励探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知识的创造、利用与增值,资源的合理配置,最终都要靠知识的载体——知识型员工来实现。知识型员工在企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成为企业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激励知识型员工,成为新经济时代管理者必需研究的重要问题。笔者对知识型员工激励提出了几点对策性的建议:企业应重视知识型员工的个体成长和职业生涯的发展;为知识型员工激励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撑;协助知识型员工成就动机的实现;建构独特合理的薪酬制度。  相似文献   

2.
知识型员工是企业的战略性人力资源,他们能够为企业创造出大量的经济效益。所以如何有效地对知识型员工进行管理成为了决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对企业的知识型员工进行管理要在了解知识型员工的几个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和采取“全方位”的激励策略。  相似文献   

3.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在这个时代显得尤为重要。随着经济发展,企业中知识型员工的比重不断上升,成为企业成长中的中坚力量,故而,如何激励企业中的知识型员工,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中之重。本文以企业里的知识型员工为研究对象,通过发现企业中对知识型员工激励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对策和建议,以求提高知识型员工的生产力,使员工和企业能够获得双赢。  相似文献   

4.
关于企业文化对知识员工忠诚度影响的若干命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知识员工的角度出发,在整合已有的对文化导向及组织忠诚度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不同的文化模式对员工的忠诚度影响的一系列相关命题,并构建了不同导向企业文化对员工忠诚度影响的研究模型,以期为企业提高知识员工的组织忠诚度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在当今竞争日趋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型员工作为掌握科学技术知识的人才,已日益成为各企业争夺的对象。我国加入WTO后,国内企业不可避免地会面临实力雄厚的跨国企业对人才尤其是知识型人才的争夺。如何减少知识型员工的流失,降低流失风险,成为我国企业管理者所要关注的一大课题。  相似文献   

6.
从员工忠诚度的概念出发,阐述了中国当前员工忠诚度的现状,分析了影响员工忠诚度的因素有员工个人因素、企业内部因素和企业外部因素,提出了加强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建设,为员工营造相对稳定的工作环境,给员工发展的机会,让员工共享企业所有权,提高领导者的个人气质,以及重视对员工的情感管理等提高员工忠诚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为有效解决FM村镇银行知识型员工激励手段单一、有效性较低、离职率持续增长的现状,基于成就需要理论作为知识型员工激励工作的突破口,运用深度访谈法和调查问卷法,对其员工激励的满意度进行了实地调研。通过对调查数据分析,发现FM村镇银行员工在成就需要板块的满意度较低,薪酬福利制度有待完善,员工培训重视程度不够,缺乏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工作挑战激励不足。针对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从构建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增强员工的工作挑战性、重视发挥员工的潜能、提供更丰富多样的成长机会和设计多重的职位晋升渠道等方面,为FM村镇银行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根据卢梭的PCI心理契约量表和波特的OCQ忠诚度量表设计调查问卷,采取网上匿名施测的方式收集数据,用spss19.0统计分析整理后的数据,得出了国内企业员工忠诚度普遍偏低,心理契约与员工忠诚度存在正向相关关系的结论。并就如何提高员工忠诚度,基于心理契约的角度提出了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9.
王生银 《湖北农业科学》2016,(24):6608-6612
知识型员工之间的知识共享是实现个体知识集体化的主要方式,是农业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在回顾人际信任与知识共享关系的基础上,引入知识共享意愿作为中介变量,着重探讨农业企业知识型员工的认知信任与情感信任能否通过知识共享意愿对知识共享行为产生影响。研究表明,高水平的认知信任、情感信任都会对知识型员工的知识共享行为产生积极影响,其中认知信任对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较为显著;人际信任通过知识共享意愿对知识共享行为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企业为了能够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占有更高的市场份额,谋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将人才的竞争视为重点。对于文化企业来说,知识型员工是不可或缺的,知识就是创造与价值,资源的合理利用也要以知识作为基本载体。知识型员工为文化企业带来的,远远不止眼前的一点收益。因此,通过对知识型员工跨边界活动和创新能力进行探究,能够推动文化企业的发展。本文以知识型员工为出发点,分析文化企业知识型员工具有的基本特点,并以迪士尼的幻想工程师团队为例,从跨边界活动现状和创新能力分析两个部分看来进行深入探究,最后明确知识型员工跨边界活动与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为文化企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关系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以及中国城镇化建设等一系列问题,然而作为产业工人重要组成部分的农民工却在劳动就业、权利维护、生活保障等方面处于尴尬地位,只有弄清农民工流动的特点,针对这些特点探究促进农民工流动的措施,才能够有利于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笔者在界定农民工流动范围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民工初次和再次流动的特点,针对这些特点提出了促进农民工流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师德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师德 ,从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劳动与工厂产品生产劳动两种劳动的相似性出发 ,可理解为教师从事传授知识劳动的职业道德。广义的师德基于上述两种劳动的异质性 ,有着两个层面的内涵 :1教师应身体力行培养学生积累公民的基本道德 ,即传统的育人 ;2注重“因人施教”,找寻开启学生创新潜力和能力的金钥匙 ,并自己在科研方面有较大的创新。通过以上分析 ,揭示了高校教师师德内涵的极富弹性的特征 ,从理论上可以解释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种种师德问题  相似文献   

13.
目前农村中学图书馆导读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急需改善。农村中学图书馆工作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积极运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导读手段,对学生的阅读活动进行细致入微的指导,从而使图书馆真正成为向学生提供课外阅读,拓展知识的主阵地,更好地为素质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14.
清人注释苏诗特别重视辑佚与校勘、训诂与考订 ,诗注与诗评结合 ,针对性强 ,而选评苏诗则多直觉式的感悟 ,侧重于艺术分析 ,尤喜探讨苏诗的艺术渊源 ,清人论评苏诗所涉问题的深度与广度较之前人有较大的发展 ,尤其是对苏轼在用典、和陶诗、以文为诗及其诗史地位的评价颇有精妙之论。形成这种繁荣局面的原因在于 :首先 ,清人标举、学习宋诗 ,风气日渐浓厚 ;其次 ,清代考据学风的兴起与整理旧学的兴盛 ;再次 ,清代研究苏诗的学者学问淹博 ,对苏轼其人其诗推崇有加。  相似文献   

15.
实行股票期权制度的实质是给予经理人较低的即期货币收入 ,同时赋予较高的未来预期收益 ,使他们处于一定的不确定环境中 ,从而激励他们努力工作 ;在一定的条件下 ,这种制度还能鼓励经理人对创新项目的投资倾向 ,更多地关注公司和股东的长远利益  相似文献   

16.
古代,中国农业之所以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它有一些较好针对农民的职业教育形式。纵观我国古代农民职业教育的发展,归纳出它主要是通过设置农官、师徒间传授、出版农学专著和开设农业教育机构四种方式进行的。分别论述了它们的定义、发展以及作用,并分析了其典例。  相似文献   

17.
商业银行次级债券投资者因缺少有效的风险转嫁渠道而具有最强的消除股东道德风险的内在激励。但政府隐性担保的存在使次级债券找到了一条类似银行存款一样的风险转嫁渠道,弱化了其风险约束功能。要充分发挥次级债券约束商业银行风险作用,就必须消除次级债券持有人对政府隐性担保的预期。我国在推进国有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应该发挥次级债券市场约束力对政府监管的长期内的替代作用和短期内的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工蚁减退率和活动蚁巢减退率为指标,评价了10%高效氯氰菊酯、1.8%阿维菌素、噻虫?氟氯氰、0.1%舒绝杀蚁饵剂对红火蚁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1.8%阿维菌素防治效果一般;10%高效氯氰菊酯持效性较好、速效性一般;噻虫?氟氯氰速效性和持效性均较好,但安全性较差;0.1%舒绝杀蚁饵剂在对活动蚁巢防效和工蚁防效上,均表现出较好的持效性,且使用方法简单,对环境友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红火蚁田间防治药剂。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黄皮两个主要栽培品种鸡心黄皮和郁南无核黄皮果实生长动态及其发育过程中糖、酸和维生素C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两个黄皮栽培品种果实纵、横径生长均呈双“S”型曲线;糖、酸和维生素C含量的变化两品种间虽有差异,但随着果实发育成熟呈规律性变化。果实糖含量随着果实发育成熟逐渐增加,其中鸡心黄皮在果实转黄后第3周(即花后12周)剧增,而无核黄皮在转黄后第5周(即花后14周)剧增;果实酸含量随着果实发育成熟逐渐下降,其中鸡心黄皮在果实转黄后第3周(即花后12周)开始剧降,而无核黄皮在转黄后第4周(即花后13周)开始剧降,直至果实成熟;维生素C含量在果实发育成熟的早期有升有降,但在果实成熟后期即果实转黄后第3 ̄5周含量均急剧升高,最后成熟果维生素C含量显著高于青果。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reviews a selection of the literature that focuses on indigenous ecological knowledge systems and the accompanying cosmology and myth. Traditional ecological knowledge may not be obvious to the western trained scientist or the development worker since it may be disguised in the form of cosmology and ritual. The paper argues that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must be based on an understanding of traditional ecological knowledge if projects are to be sustainable both environmentally and sociological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