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3 毫秒
1.
涂勇 《江苏农业科学》2015,43(3):121-123
从雪莲果叶片的病斑上分离得到一种病原真菌,根据病害症状特点、病菌形态特征和培养性状等进行鉴定,确定其为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p.)真菌。设置不同的培养基、pH值、温度、湿度及光照对叶腐病菌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最适生长培养基为PDA培养基,最佳pH值为7.0,最适生长温度为26℃,最适生长湿度为65%,光照对其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挖掘有用的射干内生真菌资源,并为其合理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从射干根中分离获得了1株内生真菌,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手段鉴定其属种,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其发酵液对禾谷镰刀菌和小麦根腐离蠕孢的抑菌作用,并分析该菌株的聚酮合酶基因序列和生物学特性。【结果】结合形态学和ITS序列同源性分析将菌株鉴定为层出镰刀菌(Fusarium proliferatum)。该菌株的发酵液对禾谷镰刀菌和小麦根腐离蠕孢的菌丝生长有较好的抑制作用。SG5菌株的PKS氨基酸序列与Gen Bank所报道的层出镰刀菌的PKS序列相似性为99.7%。菌株最适生长的固体培养基为察氏培养基,最适碳源为蔗糖,最适氮源为硝酸钾,最适pH为7;在NaCl质量分数≤1%的培养基上正常生长。【结论】该拮抗内生真菌是潜在的小麦病原真菌生防菌资源,具有一定的开发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石河子市宿根福禄考(Phlox paniculata L.)斑枯病病原菌种类及其生物学特性。将病株叶片采用组织分离法进行分离、纯化获得单孢菌株。通过致病性测定、形态特征观察及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病原鉴定,室内测定了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供试菌株对宿根福禄考幼苗均有致病性,菌株的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器、厚垣孢子的形态及不同培养基上的培养特性均与已报道的福禄考壳针孢(Septoria phlogis)相似。供试菌株rDNA-ITS区、β-微管蛋白及延长因子基因序列与S.phlogis同源性高达97.68%~100%;多基因联合构建系统发育树显示供试菌株与福禄考壳针孢(S.phlogis)均在同一分枝上。菌株最适生长温度和产孢温度分别为25℃和20℃;最适生长和产孢pH值为7.0。光暗交替有利于菌丝生长,连续黑暗有利于菌株产孢。将引起石河子市宿根福禄考斑枯病的病原鉴定为福禄考壳针孢(Septoria phlogis)。该病原菌生长和产孢适宜温度偏低,该病害为低温病害。  相似文献   

4.
海南地区芒果蒂腐病主要由可可球二孢菌(Botryodiplodia theobromae)引起,从海南芒果上分离获得2株拮抗细菌(HBW和HBR),采用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和分子检测等方法对菌种进行鉴定,通过离体活性测定法评估其对10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拮抗活性,并进一步比较了细菌悬液和无菌培养滤液对具有不同多菌灵抗性的可可球二孢菌株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拮抗细菌HBW和HBR均属于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对10种植物病原真菌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HBW和HBR的细菌悬液和无菌培养滤液对具有不同多菌灵抗性的可可球二孢菌均有较好的抑制效果,且培养滤液的抑菌效果优于悬浮液。其中,20%的稀释滤液最高抑制率可达100%。由此表明,解淀粉芽孢杆菌HBW和HBR菌株具有较高的开发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5.
白黄笋顶孢霉对几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拮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株从马铃薯干腐病罹病薯块上分离得到的砖红色轮枝菌状真菌进行了形态观察、分子鉴定、生物学特征分析及多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拮抗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该菌为白黄笋顶孢霉(Acrostalagmus luteo-albus),最适生长温度20~25℃,最适pH值为6.该菌对马铃薯块没有致病性,对硫色镰刀菌、草莓鲜壳孢、西瓜壳二孢、立枯丝核菌、茄链格孢、嗜果刀孢及芸薹生链格孢有明显的抑菌或溶菌作用.  相似文献   

6.
降解甲氰菊酯光合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富集分离法从农药厂污泥中分离到一株能降解甲氰菊酯(fenpropathrin)的光合细菌新菌株PSB07-15,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以及对16S rDNA序列(Genbank Accession N0.EU005383)进行了同源比较、鉴定.结果表明,该菌株为沼泽红假单孢菌(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生长特性和甲氰菊酯降解实验结果表明,该菌株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最适pH为6.5.该菌以共代谢方式降解甲氰菊酯,对甲氰菊酯的最高耐受浓度为600 mg·L-1,培养15 d对600 mg·L-1甲氰菊酯降解率达35.26%.通过GC-MS对降解产物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间苯氧基苯乙腈是展出惟一的降解产物,推测该菌的降解途径是可能作用于甲氰菊酯的酯键处.本研究工作为利用光合细菌进行生物修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采用组织分离法从山木通病叶上分离叶斑病病原菌并鉴定,结果表明山木通叶斑病的病原真菌为镰刀菌(Fusarium sp.)、尖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链格孢(Alternaria sp.),根据柯氏法则此3种真菌均为叶斑病的致病菌,混合致病性最高可达100%。通过室内平板的对峙培养,初步筛选出对叶斑病有拮抗作用的菌株,其中,对镰刀菌有较强拮抗性的细菌有6株,对尖镰孢菌有拮抗性的细菌有8株,对链格孢菌As1、As2这2株真菌分别有11、7株细菌对其有较强拮抗作用,具有一定的生防潜力,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抑制真菌病害几丁质酶产生菌的筛选、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土壤中分离到132株细菌和链霉菌,用平板透明圈法筛选到32株产几丁质酶菌株,其中一株链霉菌经测定对稻瘟菌、水稻纹枯病菌、辣椒炭疽病菌、小麦赤霉病菌等多种病原真菌具明显抑制作用,该菌经形态学及生理生化特性鉴定,初步定为球孢链霉菌(Streptomyces globisporus),是一种新的几丁质酶产生菌。  相似文献   

9.
海南地区芒果蒂腐病主要由可可球二孢菌(Botryodiplodia theobromae)引起,从海南芒果上分离获得2株拮抗细菌(HBW和HBR),采用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和分子检测等方法对菌种进行鉴定,通过离体活性测定法评估其对10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拮抗活性,并进一步比较了细菌悬液和无菌培养滤液对具有不同多菌灵抗性的可可球二孢菌株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 拮抗细菌HBW和HBR均属于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对10种植物病原真菌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HBW和HBR的细菌悬液和无菌培养滤液对具有不同多菌灵抗性的可可球二孢菌均有较好的抑制效果,且培养滤液的抑菌效果优于悬浮液。其中,20%的稀释滤液最高抑制率可达100%。由此表明,解淀粉芽孢杆菌HBW和HBR菌株具有较高的开发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0.
苯胺高效降解菌的筛选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富集培养法从高阳印染厂排污口土壤中分离得到209株微生物,定向筛选获得2株能够高效降解苯胺的细菌(菌株Ani-4-15和菌株Ani-5-61)。这2株细菌在苯胺浓度为400mg·L-1的培养液中培养30h后,培养液中苯胺的降解率均可达到85%以上;在苯胺浓度为1000mg·L-1的培养液中培养30h后,培养液中苯胺的降解率达70%左右。通过浊度测定法对菌株Ani-4-15和Ani-5-61在苯胺选择性培养基中的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菌株最佳培养时间分别为15h和18h,最适生长温度均为30℃,最适生长pH值分别为7.0和6.0,对苯胺的耐受浓度范围在100~3200mg·L-1之间。在温室条件下,通过在灭菌土中分别接入一定量的苯胺(苯胺含量分别为400、600、800和1000mg·kg-1)和苯胺降解菌(106个菌体·g-1土),48h时菌株Ani-4-15和Ani-5-61对苯胺的降解率分别高达93.4%和96.6%。通过16SrDNA序列分析法明确了两株细菌均为假单胞菌属,利用非肠道革兰氏阴性杆菌鉴定系统(API20NE)进一步鉴定到种,菌株Ani-4-15为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菌株Ani-5-61为施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  相似文献   

11.
体外测定了新近分离自喀麦隆香蕉及大蕉田间的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菌株C 184对香蕉和大蕉根部病原菌柱枝孢(Cylindrocladium pteridis)及茄镰孢(Fusarium solani),尖镰孢(Fusarium oxysporum)和曲霉 (Aspergillus sp.) 的拮抗作用. 在对峙培养中上述病原菌菌丝生长均受到明显抑制;在赛咯酚分层培养中木霉菌株对上述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为67%~88%;木霉菌株培养滤液对上述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为52%~87% .电镜下观察到木霉菌株对柱枝孢及镰孢霉的寄生过程,认为这可能是主要拮抗机制之一; 此外木霉菌株在液体培养中产生的抗生素及细胞壁降解酶也可能是抑制病原菌菌丝生长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为了明确菌株gfj-4对植物病原菌的拮抗作用及其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潜力。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及16S rDNA序列对菌株gfj-4进行鉴定,以玉米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为指示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不同稀释倍数发酵上清液、不同培养时间、接种量和pH值对抑菌活性的影响,以及从发酵上清液中提取的脂肽类物质的抑菌活性;采用牛津杯法测定了脂肽类物质对其他16种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效果。初步鉴定菌株gfj-4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菌株gfj-4的发酵上清液对玉米纹枯病菌菌丝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稀释倍数从8倍增大到25倍时,其对病菌的抑制率为31.1%~92.4%,发酵上清液对玉米纹枯病菌的EC50为53.1 μL·mL-1;培养时间96 h,发酵上清液12倍稀释液对玉米纹枯病菌的抑制率最高,为82.0%;接种量为0.5%(V/V)时,对病菌的抑制率最高,为83.2%;pH为7时抑菌率达最高(82.6%)。脂肽类物质稀释60~180倍,对玉米纹枯病菌的抑制率为43.8%~92.0%,脂肽类物质对玉米纹枯病菌的EC50为5.90 μL·mL-1;与对照相比较,经脂肽类物质处理的玉米纹枯病菌菌丝生长量减少,生长稀疏,而且气生菌丝也受到明显抑制。脂肽类物质对其他16种植物病原菌也具有较高的抑菌活性,抑菌带宽为16.7~31.0 mm,对玉米小斑病菌(Bipolaris maydis)的抑制效应最强,对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的抑制活性最弱。  相似文献   

13.
在香蕉枯萎病园区中,从土壤中分离获得一株细菌HN-1,并进行对峙培养、孢子萌发抑制测定。结果表明:HN-1对香蕉枯萎病菌的菌丝生长、孢子萌发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经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rDNA序列测定和分析,将HN-1鉴定为短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brevis)。与病原真菌对峙培养的结果表明,该菌株对供试的15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获得对文心兰(Oncidium hybridum)炭疽病具有生物防治潜力的菌株,前期从健康文心兰“博大1号”叶片中分离得到1株内生菌株WB75,通过平板对峙法和发酵液抑菌性判定该菌具有防治炭疽病的生防潜力。平板对峙结果表明,菌株WB75对胶孢炭疽菌的抑制率为58.79%。菌株WB75的发酵原液和高温处理后的发酵液对胶孢炭疽菌的抑制率分别为77.69%和41.26%,由此推测WB75抑菌活性物质的热稳定性较差。菌株WB75对8种(热带生炭疽菌Colletotrichum tropicicola、鹰嘴豆枯萎镰刀菌Fusarium delphinoides、腐皮镰孢菌Fusarium solani、隔孢假壳科真菌Paraconiothyrium thysanolaenae、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画眉草弯孢菌Curvularia eragrostidis、芒果球座菌Guignardia mangiferae、巨座壳科真菌Muyocopron alcornii) 文心兰致病菌(12株)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抑制率38.42%~91.53%。通过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gyrA和gyrB多基因序列比对,鉴定菌株WB75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这株解淀粉芽孢杆菌是对文心兰病害具有拮抗作用的潜在生防菌。  相似文献   

15.
采用紫外线诱变处理与含药(百菌清)培养基驯化相结合的方法,对拮抗木霉菌株T32进行改良,获得了4株在百菌清杀菌剂2 000 mg/L浓度水平下仍能较好生长的抗性菌株,并通过测定其生长速率、产孢量、敏感性、拮抗作用以及遗传稳定性等指标,筛选出了性状优良的抗性菌株T32-5-10m。试验结果表明,经诱变的木霉菌株T32-5-10m与亲本木霉菌株T32相比较,其抗药性提高了20倍,生长速率和产孢能力均高于亲本菌株,连续转接10代,其抗药性十分稳定,且对供试3种土传病原真菌的抑制率达87.56%~89.11%。  相似文献   

16.
解淀粉芽孢杆菌HAB-7 对18株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AB-7是一株分离自豇豆根际土壤、 具有较强抑菌作用的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研究HAB-7对18株植物病原真菌及其发酵液粗提蛋白对植物病原的抑制作用,并测定其对番茄种子的促生作用.采用平板对峙法测定其对18株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活性,以橡胶树炭疽菌为指示菌,对其发酵上清液经60%、80%硫酸铵盐析获得的抗菌粗蛋白进行测试﹔ 并将HAB-7菌液稀释成6个浓度梯度,分别用来对番茄种子进行促生测试.结果显示﹕HAB-7对18株植物病原真菌的平均抑菌率为61.03%﹔ 其发酵上清液对橡胶树炭疽病菌的抑制率为56.80%,80%硫酸铵粗提蛋白对橡胶树炭疽病菌的抑制率为38.88%﹔10-4 CFU/mL的HAB-7菌液浓度促进了番茄种子胚根的伸长,长度比CK提高67.76%.HAB-7菌株对植物病原菌有较广谱的抑菌活性,其分泌的活性物质除了活性蛋白外,可能还有其他的活性物质,低浓度的HAB-7菌液能促进植物根系生长.本研究结果为后续研究其致病机理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从湖南省武陵山区4个茶叶种植基地采集茶轮斑病病叶,采用组织分离法对病原菌进行分离,通过致病性、形态学、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病原菌为茶拟盘多毛孢(Pseudopestalotiopsistheae)。以病原菌为指示菌,采用平板对峙法从病叶中筛选得到效果最佳的拮抗菌kc–6,抑菌率为79.86%,经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分析拮抗菌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对茶树离体叶片的防效、继代培养稳定性以及对10种作物病原菌的拮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拮抗菌kc–6可使茶轮斑病病原菌菌丝萎缩变细,部分膨大;其发酵液原液、稀释10倍液和100倍液对茶树离体叶片的防效分别为72.73%、52.55%、3.03%;连续转接培养25次后的抑菌率仍保持70.33%;kc–6菌株对10种作物病原真菌均有抑制效果,其中对茄子褐纹病菌(Phomopsis vexans)、黄瓜枯萎病菌(Phytophthora melonis)、茭白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的抑制效果较好,抑制率分别为83.00%、80.00%、76.00%。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从多年耕作的番茄大棚土壤中筛选对番茄疫霉根腐病有较强生防效果的拮抗细菌。【方法】随机采集多年耕作的番茄大棚土壤样品30份,采用平板稀释法从中分离细菌,以辣椒疫霉病菌、番茄灰霉病菌、烟草黑胫病菌、小麦根腐病菌、棉花枯萎病菌、稻瘟病菌为靶标菌筛选拮抗菌;通过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序列分析对筛选出的拮抗菌株进行鉴定。检测拮抗菌株无菌发酵液对供试病原真菌菌丝生长、孢子萌发、菌丝形态的影响及对番茄疫霉根腐病的盆栽防效。用饱和度分别为10%,20%,25%,30%,35%,40%,50%,60%,70%,80%,90%和100%硫酸铵对拮抗菌株无菌发酵液进行沉淀,测定不同饱和度硫酸铵沉淀物的抑菌活性。【结果】从采集的30份土壤样品中分离得到253株细菌,经病原真菌定向筛选后,得到1株对辣椒疫霉病菌、番茄灰霉病菌、烟草黑胫病菌、小麦根腐病菌、棉花枯萎病菌、稻瘟病菌有较强生防效果的细菌FC12-05,经鉴定FC12-05为西姆芽孢杆菌(Bacillus siamensis)。FC12-05菌株无菌发酵液对辣椒疫霉病菌和番茄灰霉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较好,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为95.02%和92.43%,EC50分别为10.14和10.78 mL/L;对抑制辣椒疫霉病菌和番茄灰霉病菌的孢子萌发抑制率分别为94.60%和92.45%,EC50分别为2.09和2.53 mL/L;对番茄疫霉根腐病的盆栽防治效果高达93.50%。在硫酸铵饱和度为10%~25%时,获得的抑菌物质对辣椒疫霉病菌均有抑菌活性,其中硫酸铵饱和度为20%时获得的抑菌物质对辣椒疫霉病的抑菌活性较高,抑菌圈直径达19.33 mm;硫酸铵饱和度≥30%时,无沉淀析出,对辣椒疫霉病菌无抑菌活性。【结论】筛选到的拮抗细菌FC12-05对番茄疫霉根腐病有较强的生防效果,能显著抑制番茄疫霉根腐病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19.
选取实验室保存的核桃内生真菌SYS-5-2,对其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通过生长速率法综合评价该菌株发酵产物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综合形态学分类方法和基于ITS序列基础上的系统发育分析,核桃内生真菌SYS-5-2鉴定为裂褶菌属。菌株SYS-5-2发酵产物对供试的6种植物病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效果;液体发酵产物浓缩倍数越大,抑菌率越高,且相同浓度下,供试液B的抑菌效果整体优于供试液A;固体发酵产物中,乙酸乙酯和正丁醇相萃取物对水稻纹枯和苹果腐烂病原菌均表现出较好的抑菌效果,抑菌率均>90%;不同浓度的乙酸乙酯萃取物对6种病原菌的抑菌效果不同,浓度20 mg·mL-1时,对水稻纹枯病原菌的抑菌率已达到81.25%,80 mg·mL-1时,完全抑制了水稻纹枯病原菌的生长,IC50仅为10.28 mg·mL-1,而对其他病原菌的IC50都在33.19~43.47 mg·mL-1。  相似文献   

20.
致病疫霉拮抗细菌WL2鉴定及其发酵液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WL2菌株在抑制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菌丝体生长及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等方面特性,本试验采用对峙培养法和离体组织培养法检测WL2菌株对致病疫霉的抑制效果,评价发酵液抑菌作用稳定性;通过培养特征、生理生化检测以及16SrDNA序列分析对WL2菌株进行分类鉴定。结果表明,WL2菌活体、菌液和发酵液对致病疫霉菌丝体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84.7%,86.8%和82.4%;16SrDNA序列分析表明WL2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该菌发酵液经121℃高温处理后,抑菌率50%,经pH值2~12的条件处理后,发酵液抑菌率70%,在紫外灯(20 W)下照射12h后,发酵液抑菌率仍能达到77%以上,并且发酵液在4℃条件下可至少存放1年并保留其生防活性。这表明WL2菌株在开发成微生物制剂用于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等方面具有突出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