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5 毫秒
1.
以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CAP)为囊材,以Bt原粉为囊芯,添加紫外线吸收剂,制备Bt微胶囊刺,并用生物测定的方法对Bt微胶囊剂抗紫外线降解能力与Bt原粉进行比较.结果表明,Bt微胶囊剂热贮(54±2℃,14d)后效价下降约5%;经紫外线照射处理后,Bt原粉效价活性保留率为24.30%,Bt微胶囊剂效价活性保留率为67.60%,抗紫外线降解能力比Bt原粉提高约43%.田间药效试验结果显示,在相同施药量5g·666.7 m-2处理下,Bt微胶囊剂药后3、5、7 d的校正防效均高于Bt原粉;Bt原粉的防效在药后5 d开始下降,而Bt微胶囊剂的残效期可达1周以上.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户外用竹材防霉剂的抗水解、光降解和抗氧化降解能力,采用向防霉剂中添加抗氧剂、紫外线吸收剂等方法,以4年生新伐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为试材,以防霉剂丙环唑和戊唑醇为试剂,通过24周野外防霉实验,研究抗氧剂和紫外线吸收剂的添加对防霉剂防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抗氧剂二叔丁基对甲酚(BHT)对戊唑醇的防霉效力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以质量分数1.0%戊唑醇为例,其处理材上表面的综合防霉效力为19.14%,加入BHT后提高到34.84%,而同时加入BHT和BTA这2种添加剂可提高到42.75%;然而,BHT对丙环唑防霉效果的影响不明显。紫外线吸收剂苯骈三氮唑(BTA)对戊唑醇防霉效果有减弱作用,对丙环唑则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以质量分数1.0%的丙环唑处理材上表面为例,纯药剂防霉效力为14.43%,加入BTA后提高到37.23%,同时添加BHT和BTA防霉效力增加到54.12%。;同时添加BHT和BTA对所选2种防霉剂均能起到明显的防霉促进作用。图4表6参17  相似文献   

3.
苏云金杆菌微胶囊剂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简称Bt)的品体蛋白是主要的杀虫成分,抗紫外照射能力差.造成野外防治过程中易失活、防效不稳定、残效期短,为改良Bt剂型,探讨了以明胶-阿拉伯胶为囊壁材料的复凝聚相分离法制备Bt做胶囊剂的加工工艺,并用平板活菌计数法对得到的Bt做胶囊剂进行了抗紫外能力分析及用毒力测定法比较微胶囊前后的杀虫活性。结果表明,经过紫外2h的照射,原Bt菌液平饭活菌计数成活率只有11.4%,微胶囊化后的Bt菌液成活率高达78%;相应地,原Bt菌液已基本丧失杀虫活性,而微胶囊化后的Bt菌液对小菜蛾致死率仍达66.7%,比原菌液抗紫外能力大大增强。  相似文献   

4.
利用锐孔法包被一种微生物溶菌酶,探讨单一海藻酸钠为壁材制备微胶囊的最佳工艺参数,比较添加与不添加辅助壁材卡拉胶或壳聚糖,以及利用一步法与二步法静电络合壳聚糖制得的微胶囊的强度性能、载酶量和酶活包埋率.结果确定最佳工艺参数为:海藻酸钠浓度2.0%,微生物溶菌酶浓度0.2%,氯化钙浓度2.0%,固定化时间1h.添加辅助壁材卡拉胶或壳聚糖均有利于增加微胶囊的机械强度及载酶量,添加卡拉胶比不添加卡拉胶制得的微胶囊抑菌效果无明显差异.壳聚糖一步法酶活包埋率最高,两步法最低.  相似文献   

5.
以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和麦芽糊精分别加阿拉伯胶为壁材,制备番茄红素微胶囊,测定番茄红素微胶囊的包封率,分析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稳定性;采用体外脂多糖(LPS)诱导RAW264.7细胞、BPH–1细胞与体内佛波酯(TPA)诱导小鼠耳肿胀模型,探讨番茄红素微胶囊的抗炎活性及其抗炎机制。结果表明: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和阿拉伯胶质量比为2∶1的复合壁材制备得到的番茄红素微胶囊的包封率为85.43%,在45℃条件下,番茄红素微胶囊中番茄红素保留率超过50%;在0.5~10.0μg/mL范围内,番茄红素微胶囊对LPS诱导分泌NO的抑制率为8.83%~72.33%,其IC50为3.76μg/mL;10.0μg/mL番茄红素微胶囊对BPH–1细胞增殖的抑制率高达52.17%,其IC50为8.33μg/mL;番茄红素微胶囊对TPA诱导小鼠耳肿胀的抑制率为38.45%,显著抑制TNF–α、IL–6、MDA、ROS细胞因子过度表达,抗炎作用优于番茄红素油树脂。可见,番茄红素微胶囊比番茄红素油树脂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及抗炎活性,其作用机制与抑制TNF–α、IL–6、MDA、ROS过度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阿维菌素微胶囊剂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摸索界面聚合法,制备阿维菌素微胶囊的最佳反应条件,本试验探索了以水为反应介质的界面聚合法制备壁材为聚脲的阿维菌素微胶囊剂的缩聚反应工艺过程,研究了界面聚合反应时间,搅拌速度、乳化剂种类、农药与壁材投入比、分散剂种类等因素对微胶囊粒径和包覆率及释放速率的影响,并对微胶囊的理化性质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选用甲苯-2,4-二异氰酸酯和乙二胺作为囊壁材料,界面聚合时间为12 h,搅拌速度为1 000 r/min,选用乳化剂A∶农乳500#=3∶1,聚乙烯醇为分散剂,可制得平均粒径在1~3μm,包覆率在90%以上,包覆率和流动性良好的微胶囊剂。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Bt(Bacillus thuringensis)晶体蛋白肠溶性微囊的制备方法,为进一步研究它对防止紫外线损伤晶体蛋白及促进晶体蛋白在害虫中肠快速释放等方面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用复相乳液法制备肠溶性微囊,并应用L16(45)正交试验设计研究相关因子对微胶囊包封率的影响;[结论]采用复相乳液法可以制备Bt晶体蛋白的肠溶性微囊.5个因子对包封率有显著影响.影响大小依次为乳化转速>HPMCP浓度(壁材)>Bt晶体蛋白含量(芯材)>蓖麻油含量(助剂)>甲基纤维素浓度(亲水胶体).以500m1分散系为条件,筛选出的肠溶性微胶囊较佳工艺为:8.6mg/mL Bt晶体蛋白溶液1ml,20mg/mL HPMCP溶液50ml及蓖麻油2ml,三者混合并在匀化器转速6000r/min下乳化.而后分散于2.1%或3.3%甲基纤维素钠溶液中成囊.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以魔芋葡甘聚糖和明胶为壁材,以盐酸硫胺素(VB1)、核黄素(VB2)、盐酸吡哆醇(VB6)、叶酸、烟酰 胺的混合物为芯材,采用冷冻干燥工艺,制备水溶性复合维生素微胶囊.首先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壁材浓度、 魔芋葡甘聚糖/明胶、壁材/芯材等),得出较佳的工艺条件为:壁材浓度为2%,魔芋葡甘聚糖(KGM)/明胶(Gel) 为1∶1,壁材/芯材为10∶1.然后应用Design-Expert.V8.0.6软件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3个因素都对微胶 囊包埋率有显著的影响,且实验得出的真实最佳工艺参数为:壁材浓度为2.13%,KGM/Gel为1.32∶1,壁材/芯 材为10.67∶1,在此条件下得到的微胶囊包埋率为78.82%.  相似文献   

9.
以明胶和阿拉伯胶为壁材,通过复凝聚法进行青枯病生防菌ANTI8098A微胶囊的制备,研究壁材浓度、生防菌ANTI8098A发酵液添加浓度、搅拌速度、酸碱度和甲醛固化条件对微胶囊粒径、形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用2 5%明胶和2 5%阿拉伯胶为壁材制备青枯病生防菌ANTI8098A微胶囊,条件为pH值4 0、生防菌发酵液浓度10%~30%、搅拌速度400 r·min-1、固化时添加1%的甲醛溶液,生防菌的包被率可稳定在70%左右,微胶囊为圆形,平均直径为30 8~57 3 μm,生防菌微胶囊萌发率达93%以上.  相似文献   

10.
以壳聚糖和阿拉伯胶为壁材,采用复凝聚法制备挥发物-蒎烯微胶囊制剂。通过单因素考察和正交试验获 得微胶囊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壁材壳聚糖和阿拉伯胶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2% 和3.5%,乳化剂体积 分数为2.5%,芯壁材质量比为1:1,反应温度为45 c,pH 值为4.5,凝聚时间为60 min 及搅拌转速为770 r/ min 为 最佳制备工艺条件;在此条件下,可形成壁膜表面致密、大小均匀的球形微胶囊,其平均粒径为5 m 左右,包埋率 与载药量分别为(51.70 2.5)%和(42.11 2.3)%,微胶囊能够明显延长琢鄄蒎烯释放时间,延长其活性,从而拓展 其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