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概念,美丽中国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美丽乡村建设。但是作为占我国总人口数一半以上的农村,生态道德建设相对落后,农民生态意识欠缺,生态问题亟待解决。农村生态道德建设是现实的要求,是生态道德建设主体的要求,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以及文化传承的要求。要在农村进行生态道德建设,对农民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完善农村生态道德法律规范建设,加强农村生态道德的实践,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道德基础和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2.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亟需道德上的引导与维护。我国农民生态道德意识的现状和解决农村生态问题的迫切性,是开展农民生态道德教育的逻辑起点和最大的现实必要性。同时,开展农民生态道德教育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诉求和内在要求,是深入推进农村改革的现实需要,也是全面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有效途径。但农民自身生态道德基础薄弱,农村生态道德教育的资源不足,并缺乏有效的教育平台,这直接限制了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就其内容而言,主要对农民进行生态状况、生态危机后果、生态科学知识、生态法制观念以及生态道德观念等方面的教育。在路径选择上,要不断加强生态道德观念的宣传力度,完善农民生态道德教育平台,深化生态农村建设,树立农村生态道德典范,加强农民生态道德教育的队伍建设,进一步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3.
农民生态文明意识水平直接关系着地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与完善,对农村地区的生产发展、农业结构转变具有重要影响,要想贯彻落实振兴乡村发展战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就要培育农民形成良好的生态文明意识,提升农民的综合素养,建立生态法制体系,让农民认识到生态文明的重要性。该文简要分析了影响新时代农民生态文明意识的关键因素,并提出提高农民生态意识、转变思想观念、重视生态环境、开展法制教育、成立专门的技术指导部门等对策,以进一步提升农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引导农民自觉做出生态文明维护行为。  相似文献   

4.
农民生态意识的提升,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源动力和前提。本文阐述了培养农民生态意识的必要性,分析了农民生态意识淡薄的表现,并从三个方面探讨了提升农民生态意识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农村生态道德教育存在农民生态道德认知不足、制度规范涣散、理论与实际脱轨、技术规范不完善等问题。农村生态道德教育应做到生态道德与文化素质相统一,道德水平与制度规范相统一,理论规范与实践应用相统一,基础规范与技术规范相统一。  相似文献   

6.
基于低碳理念的农村环境问题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卫红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5):178-180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城镇化的全面推进,农村环境问题日渐突出。该文从低碳理念出发,对农村目前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如何提高农民的环保及低碳意识,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及综合治理乡镇企业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生态保护,教育先行;生态教育,德育先行。新农村背景下的农民生态道德教育是一种新型的德育活动,其核心是正确处理农民与农村生态系统的关系。生态道德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遵守生态道德教育原则,充分发挥各种途径的教育作用,并坚定地用实践行为强化生态道德理念,如此才能最终将生态道德知识内化为农民的道德素养。  相似文献   

8.
刘智元  蒋菠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5):6983-6984,6988
在江苏省开展了有关农民生态伦理教育的问卷调查,从调查结果看,部分农民的生态伦理意识较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需要重视并解决。分析结果显示,提高农民生态伦理意识有利于其关注生态环境、支持生态保护政策、积极投入生态保护活动。农民生态伦理教育需要培育农民的公民意识,强化教育的针对性,发挥农村基层组织作用等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欧阳博文  王劭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20204-20206
分析了导致我国农村低碳经济发展困难的主要因素,包括:农村能源结构不合理、基础设施和技术相对落后、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不健全、资金筹集机制发育缓慢、农民低碳意识和能力有限等。针对这些不利因素,从政府规制的角度提出了针对我国农村低碳经济发展实际的具有可行性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海南省典型生态文明村居民环境意识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的环境意识水平是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的重要问题,而生态文明村村民的环境意识是影响生态文明村建设成败的关键因素。选取海南两个典型生态文明村(儋州市美万新村、侨南村),针对生态文明村居民环境意识和环境现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两生态文明村居民环境意识水平为中等,主要停留在中绿层,环境教育的实效性差。最后提出“农民需要+农村政策”模式以探讨提高农民环境意识、改善农村环境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现代生态农业建设当中问题凸显,归根结底,农民生态意识的薄弱责任重大.建设生态农业,生态意识是根本,生态道德与伦理意识亟待替代传统观念.同时,其艰巨性也需引起人们的正视.  相似文献   

12.
生态意识是把环境保护化为每个人自觉行动的前提。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都需农民作为生态主体参与。作为一种社会意识,生态意识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当前,农民总体生态主体意识淡薄,参与度不高,这既与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有关,也与环保基础设施不完善、土地产权制度不健全有关。要在发展生态经济的同时创新、完善相关制度,为农民生态意识培养创造良好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3.
由于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在农村相对薄弱,我国农民普遍缺乏环境意识,由此,化肥、农药、秸秆、家禽粪便等造成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农民们却对破坏环境的行为及其产生的后果浑然不知,因此.环保宣传工作要适应新的形势,应将提高农民环境意识作为今后宣传工作重点.以帮助农村居民了解农村环境存在的问题、发展趋势及其危害,唤起农民的生态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全民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农民现代化是农民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过程。它是农业现代化之基、新农村建设之需、社会现代化之义。可以通过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广科学技术,增强农民现代化致富本领;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提高农民现代化精神生活质量;强化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提高农民现代化参政维权意识;健全农村社会保障机制,使农民共享现代化发展成果;建设绿色低碳农村,营造农民现代化生存环境等措施来加快农民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运用角色理论进行分析,农民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扮演着主体的角色,受农民现有素质短板的制约,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农民的角色扮演发生了冲突:农民生态道德观的缺失、原有的生活陋习、现有的民主政治素质、文化素质普遍低下、农村消费模式不科学等素质问题,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负作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呼唤“新型”农民,要从两方面进行角色发展,第一,角色转化:农民——农商,农民——生产能手,传统村民——新型村民;第二,转化思路:遵循农民的主体意识,利用高校的教育资源,发挥政府的宏观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市场经济和现代传媒解构了农村原有的道德价值体系,导致农民出现了焦虑感,缺乏对未来生活的稳定预期,出现了价值失范问题.因此,发展农村经济提供农民道德重建的物质基础;重建农民的生活方式,确立稳定而正常的人际关系;加强农村组织建设,扩大农民的政治参与,培养农民的公民意识可以消除农民价值失范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7.
浅析转型期我国农民信仰缺失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变革会带来思想观念的转变。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农村原有的道德规范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新的道德秩序尚未建立的情况下,农民出现了信仰缺失问题。发展农村经济可提供农民道德重建的物质基础;重新发掘传统文化的价值,建立非政府组织,扩大农民的政治参与,培养农民的公民意识可消除农民信仰缺失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农村经济的发展各种各样的环境污染问题逐渐破坏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因此人们也越来越关注环境问题。本文阐述了河北省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通过这些问题进一步河北省农民生态道德展开调查,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对应的对策来河北省提高农民生态道德。  相似文献   

19.
农民生态环保意识弱,政府生态环保责任落地难,生态环保公共建设滞后,环保部门执法监察难,农业生产方式非持续等原因,造成德宏州农村生态环境恶化。通过转变农民思想观念、增强生态环保意识,树立正确生态文明理念、落实环保属地管理责任,拓宽公共投资渠道、补齐生态环保建设短板,明晰环境资源产权、提升环保部门执法能力,坚持绿色生态导向、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等路径选择,加快德宏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  相似文献   

20.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要加快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治理农业污染,建设美丽乡村。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力,也是农村环境保护的主体,研究农民的生态行为意义重大。杭州市市周边村庄农民施用有机肥的情况调查表明:农民生态行为受经济利益、生态意识和知识水平、农业技术推广程度和其它非经济因素的影响。政府应完善农业生态环境微观治理机制,提升农民生态意识、强化政府责任、促进农业技术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