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不同型鸭肝炎病毒引起雏鸭的一种以肝脏肿大和出血斑点为病理特征的病毒性传染病。其中以I型鸭肝炎病毒(DHV-1)危害最大,对易感雏鸭具有高度致死性且传播迅速,1周龄以内的易感雏鸭病死率常在95%以上。我国以DHV—I流行最为严重,几乎各养鸭地区均有发生和流行,是危害我国养鸭业的主要疫病之一。  相似文献   

2.
鸭病毒性肝炎病原分离鉴定与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三门峡某鸭场疑似鸭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或病死肉雏鸭的肝脏中分离到 1株病毒 ,经电镜观察、雏鸭保护试验、鸭胚中和试验鉴定为血清 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从而证明引起雏鸭大量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为鸭病毒性肝炎所致。用鸭病毒性肝炎标准毒株多次强化免疫家兔 ,获得兔抗鸭病毒性肝炎高免血清 ,用此高免血清给发病雏鸭紧急注射 ,获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正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雏鸭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高度传播性传染病。该病的主要特征是发病鸭肝脏肿大、表面有大小不一的出血斑点。1病原鸭病毒性肝炎的病原是鸭肝炎病毒,该病毒分为3个血清型,即血清Ⅰ型、Ⅱ型、Ⅲ型。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第八次分类报告及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甲肝病毒和鸭星状病毒引起,鸭甲肝病毒包括传统的血清Ⅰ型、"台湾新型"和"韩国新型’,鸭星状病毒  相似文献   

4.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Virus DHV)引起的雏鸭的一种高度致死、传播迅速的病毒性疾病,以小鸭的急性发病、肝脏病变和高死亡率为主要特征,对新生鸭的发病率高达1009/6,是危害养鸭业最严重的疾病之一。近年来,鸭病毒性肝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免疫及免疫诊断等问题上。目前学者己研究了鸭病毒性肝炎抗原、抗体等的提纯,并将其用于鸭肝炎病的诊断之中。另外,随着免疫学和生物学的不断发展,鸭病毒性肝炎病的免疫诊断技术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也有所提高,现研制出了许多特异性的免疫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5.
鸭病毒性肝炎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病毒性肝炎(DVH)是雉鸭的一种急性和高度致死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临床主要表现为肝脏肿大和出血。该病常给养禽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这种病毒首次在美国被发现,是一种雏鸭的急性疾病,以肝脏肿大和出血为主要特征。雏  相似文献   

6.
雏鸭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的雏鸭急性败血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其特征是患鸭呈现沉郁、转圈、抽搐、角弓反张等神经症状,并具有肝脏肿胀、出血,胆囊充盈,胆汁颜色变淡等病理变化。鸭病毒性肝炎有三种类型,Ⅰ型、Ⅱ型和Ⅲ型。Ⅰ型呈世界性分布.可引起雏鸭的严重死亡,死亡率高达90%,其广泛分布,成为危害养鸭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  相似文献   

7.
鸭病毒性肝炎(DVH)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雏鸭急性、烈性、高致病性传染病,由鸭肝炎病毒而导致,主要感染雏鸭。临床中病鸭主要表现神经症状,病理变化的主要特征是肝脏肿大,且在表面形成出血斑点。同时由于常规免疫程序不当,饲养管理不科学,防治不得当,导致该病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已成为危害养鸭业发展的一种传染病。  相似文献   

8.
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al hepatitis,DVH)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雏鸭的一种传播迅速和高度致死性传染病。主要特征为肝脏肿大,有出血斑点和神经症状。在新疫区,本病的死亡率很高,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鸭病毒性肝炎在我国不断发生,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给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了养鸭业的健康发展。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DHV)引起的一种具有急性、高度接触性、致死性的雏鸭传染病。本病以发病急、传播迅速、死亡率高为特征。临诊表现为角弓反张,病理变化为肝脏肿大和出血。  相似文献   

10.
鸭病毒性肝炎的病理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病毒性肝炎的病鸭死亡后多呈角弓反张姿势.剖检以肝肿大、土黄色并有出血斑点为主要特征,且胆囊扩张.脾脏多呈灰白色.主要组织学病变为肝呈变质性肝炎,表现为肝弥漫性空泡变性、局灶性坏死和出血.脑水肿,包括脑小血管周围水肿,神经细胞水肿.脾脏发生坏死性脾炎.胰腺、心肌、骨骼肌等组织间质水肿及实质细胞水泡变性.胸腺、胰腺、法氏囊均有坏死灶.结果表明,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鸭的一种急性败血症  相似文献   

11.
鸭肝炎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天超  韦平  磨美兰 《广西农业科学》2009,40(10):1366-1370
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al hepatitis,DVH)是由鸭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virus,DHV)引起雏鸭的一种高度致死性、传播迅速的传染病,是危害养鸭业的主要疫病之一。该病虽然已出现和流行半个多世纪,但直到2006年才测定出该病病原的全基因组序列,而且关于该病原的蛋白功能、病毒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分子致病机理和新型疫苗的研发等方面研究非常少。因此,研究该病毒的分子生物学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Ⅰ型鸭肝炎病毒(DHV-1)和新型DHV的基因组结构及其功能、遗传进化和分子诊断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从事该领域的科研工作者提供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2.
从安徽省芜湖某养殖户送检的疑似鸭病毒性肝炎(DHV)的发病雏鸭肝等组织中分离到一株病毒,单称WHD。通过鸭胚接种分离到病毒。经动物试验显示,该病毒分离株的致死率达到70%。经过观察临床表现、剖检变化、血清被动保护试验,初步确诊所采集的病料均为鸭肝炎病毒。经和鸭胚中和试验证明,该病毒的血清型为Ⅰ型。  相似文献   

13.
鸭坦布苏病毒一步法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坦布苏病毒(Duck Tembusu virus,DTMUV)是一种新发现可引起鸭产蛋下降的新型黄病毒,建立一种病原学检测方法对于疫病的诊断和流行病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对DTMUV序列的比对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1对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PCR反应条件,建立了DTMUV的一步法RT-PCR检测方法。该方法具有特异、快速、敏感、准确等特点,可以检出1.82个TCID50的病毒核酸。对2010年至2011年6月份前的106份产蛋下降鸭群临床病料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样品阳性率为46.2%,表明DTMUV在浙江及其周边省份的产蛋鸭群具有较高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基于鸭胚原代肝细胞的抗乙肝药物筛选及评价模型。[方法]采用PCR技术鉴定鸭乙肝病毒(DHBV)感染鸭胚,分离感染鸭胚肝细胞原代培养,运用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鸭胚肝细胞DHBV-DNA复制水平,从而建立基于鸭胚原代肝细胞的抗乙肝药物评价模型。[结果]选择18~22日龄鸭胚建立了优化的鸭胚肝细胞原代培养方法和鸭胚肝细胞中DHBV-DNA水平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结论]该研究建立了基于鸭胚肝细胞的抗乙肝药物评价模型,经实践证实该模型具有特异、灵敏、重复性好和操作简便的优点,适用于抗乙肝化合物的筛选与评价。  相似文献   

15.
鸭病毒性肝炎病毒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初步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GenBank中Ⅰ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DHV-Ⅰ)的基因序列设计、合成引物,以山东、江苏、广东等地分离株的RNA为模板进行RT-PCR扩增,得到预期大小的目的片段.将山东分离株扩增的目的片段克隆到pGM-T载体,酶切鉴定得到阳性重组质粒.对重组质粒进行序列测定,与参考毒株R85952的序列比较发现,山东分离株与参考序列的同源性为974%.试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RT-PCR方法最低模板检出量为100 pg,且该方法只能特异地检测出DHV,不能检出鸭瘟病毒、小鹅瘟病毒、鹅副粘病毒和番鸭细小病毒等.自然感染病料的检测分离结果表明,该方法既可用于DHV-Ⅰ分离株的快速鉴定,也可用于临床感染病例的检测与诊断.  相似文献   

16.
Ⅰ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考GenBank中Ⅰ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DHV-I)的基因序列,应用Primer Premier5.0软件设计了一对引物,建立了适合DHV—I快速检测的RT—PCR检测方法。以该方法对实验室分离并保存的DHV强毒株Z10株的RNA为模板进行RT—PCR扩增,得到了预期大小为699bp的目的片段。将扩增所得的DNA片段进行克隆测序,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的DHV-I的相应基因序列比对分析,同源性均达90%以上.表明为DHV—I的基因序列,对NDV,IBDV,DPV和GPV等常见病毒扩增结果为阴性。该方法敏感性检测结果表明.最低RNA模板检出量为24pg。表明所建立的RT—PCR检测技术具有特异、快速和敏感的特点,可用于Ⅰ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的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苏邮1号蛋鸭上笼后行为、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对"A"字型层架式鸭笼的适应能力。[方法]以高邮鸭为对照品种,以苏邮1号蛋鸭为试验动物,同时间出雏,饲养至100 d,同时上笼,观察上笼后的行为和血浆中皮质酮的变化。设计"A"字型层架式鸭笼,分上、中、下3层,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分析不同阶梯位置对苏邮1号蛋鸭开产日龄、43周龄产蛋数、产蛋期饲料转化率以及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苏邮1号蛋鸭与高邮鸭对上笼应激反应的变化规律一致。与体重较大的高邮鸭相比,苏邮1号蛋鸭对上笼刺激表现出更为激烈的行为和生理反应,但对上笼后的饮水和采食则表现出较快的适应性。苏邮1号蛋鸭对"A"字型层架式鸭笼有很好的适应性,不同阶梯位置对产蛋初期开产日龄、43周龄产蛋数、成活率有显著影响,而其对饲料转化率的影响不大。[结论]苏邮1号蛋鸭对"A"字型层架式鸭笼有很好的适应性,生产中可采用笼养方式大规模饲养苏邮1号蛋鸭配套系。  相似文献   

18.
黄河龙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4):1851-1852,1863
鸭瘟是由鸭瘟病毒引起鸭、鹅和其他雁形目禽类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烈性传染病,具有流行广泛、传播迅速、发病率高和死亡率大等特点。介绍了鸭瘟病毒和鸭瘟诊断方法及鸭瘟(病毒)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旨在克隆与表达鸭β-防御素16(AvBD16)基因及测定其生物学特性,监测了鸭肝炎病毒感染后麻鸭不同组织AvBD16与TLR-7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RT-PCR方法,从鸭骨髓组织中扩增到鸭AvBD16,并将该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 上进行原核表达,对其重组和合成蛋白进行生物学活性测定。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分别检测了鸭肝炎病毒对鸭AvBD16和TLR-7在不同组织中表达量的影响。【结果】鸭AvBD16 cDNA 大小为155bp,编码50个氨基酸残基,与鸡AvBD3氨基酸同源性最高,为62%。重组和合成鸭AvBD16蛋白对12种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高盐浓度对其抗菌活性有一定影响,且溶血活性极低。重组AvBD16蛋白具有体外抗病毒活性。经鸭肝炎病毒诱导后,鸭AvBD16在肝脏及其他组织中被诱导表达或表达量显著上调,且与TLR7的表达量呈正相关。【结论】成功克隆并表达了鸭AvBD16基因,重组和合成AvBD16蛋白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且不具有溶血特性。重组AvBD16蛋白具有抗鸭肝炎病毒的活性,体内抗病毒作用可能受TLR-7通路调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