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壳聚糖及其复合物对三角鲂生长及鱼体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壳聚糖(ehitosan)是甲壳素脱乙酰基后生成的直链多糖,又称为几丁聚糖,是一种重要的天然活性物质。1983年美国食品卫生组织批准壳聚糖作为饲料添加剂应用。适量的壳聚糖可明显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改善畜禽的品质。水产养殖试验表明,壳聚糖具有促进鱼体生长的作用,但过高量的壳聚糖会明显抑制鱼的生长。三角鲂是一种野生的较大型经济鱼类,体大肉厚,肌间刺少,肉质嫩滑有香味,是淡水鱼类中的珍品。钱塘江所产三角鲂  相似文献   

2.
团头鲂又称武昌鱼,别名鳊鱼.为我国鲂属鱼类之一,在广东团头鲂与广东鲂、三角鲂等鲂属鱼类均被称为([鱼边])÷该鱼自出毛泽东主席涛词“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后更是闻名遐迩、蜚声中外,并在全国许多地方推广养殖.广东近年引进繁殖成功后亦积极发展养殖并取得成效.[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以钱塘江三角鲂为试验对象,研究并探讨壳聚糖及其复合物A和B对三角鲂血清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壳聚糖复合物B使血清总蛋白提高21.88%(P〈0.05),复合物A和B使碱性磷酸酶分别降低13.10%(P〈0.05)和36.21%(P〈0.01),复合物B使甘油三酯降低27.22%(P〈0.01),壳聚糖及其复合物A和B使尿素氮分别降低31.17%(P〈0.01)、30.09%(P〈0.01)和29.63%(P〈0.01),壳聚糖复合物B使高密度脂蛋白降低35.33%(P〈0.01),壳聚糖及其复合物A和B使低密度脂蛋白分别提高61.06%(P〈0.01)、68.14%(P〈0.01)和60.18%(P〈0.01);壳聚糖复合物A和B使免疫球蛋白IGA分别提高42.86%(P〈0.05)和71.43%(P〈0.01),使IGG分别提高14.50%(P〈0.01)和25.13%(P〈0.01);壳聚糖及其复合物使血清T-SOD活性分别提高20.64%(P〈0.01)、30.56%(P〈0.01)和28.45%(P〈0.01),壳聚糖复合物B使血清MnSOD活性提高67.93%(P〈0.01),壳聚糖复合物A使肌肉中SOD活性提高22.99%(P〈0.05),壳聚糖复合物A和B使肝脏中SOD活性分别提高78.06%(P〈0.01)和76.61%(P〈0.01)。壳聚糖及其复合物能加强机体的蛋白质合成代谢,使血清免疫球蛋白提高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升高,从而增强三角鲂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
不同鳊鲂属鱼类群体的形态差异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3种多元统计方法对我国鳊属长春鳊(Parabramis.pekinensis)、鲂属团头鲂(Megalobrama.amblycephala)、东江三角鲂(Megalobrama.terminalis)、钱塘江三角鲂(Megalobrama.terminalis)、厚颌鲂(Megalobrama.pellegrini)和广东鲂(Megalobrama.hoffmanni)6个群体的可数性状、可量性状和框架性状的形态学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鳊鲂属鱼类6群体在侧线鳞数、侧线上鳞数、侧线下鳞数、背鳍条数、胸鳍条数、腹鳍条数、臀鳍条数等7项形态可数性状上的差异不显著(P0.05)。对9项可量比例参数和20项框架比例参数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团头鲂与同属的厚颌鲂、三角鲂亲缘关系较近,这3个鲂属种群与鳊属长春鳊形态差异较大,与同为鲂属的广东鲂形态差别最大;另外,聚类分析表明三角鲂的2个地理群体(东江三角鲂、钱塘江三角鲂)也存在一定的形态差异。判别分析构建了鳊鲂属鱼类6群体的判别函数,其综合判别率为93.7%。主成分分析提取的前2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为77.9%,其中主成分1的贡献率为70.9%,对鳊鲂属鱼类群体间形态学差异起决定性作用的特征集中在背腹轴方向。  相似文献   

5.
鲂属鱼类细胞色素b片段序列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特异性引物PCR扩增获得了鲂属4种鱼类及长春鳊的Cyt b片段序列,并运用MEGA 3.1软件进行了序列分析,通过NJ法、UPGMA法构建了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鲂属4种鱼类与长春鳊分别聚类为2支,但鲂属4种鱼类的聚类在2个系统发育树中存在差异;三角鲂与厚颌鲂的聚类不明确。该研究结果可为深入探讨鲂属鱼类的系统分类与重新整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鳊鲂鱼类的染色体核型及DNA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我国主要鳊鲂鱼类细胞遗传学特征,用肾细胞体内培养法分析鳊鲂鱼类染色体核型,并首次测定了广东鲂、三角鲂、长春鳊等的DNA含量。结果显示团头鲂核型为2n=24m+20sm+4st,NF=92,DNA含量为2.66 pg;广东鲂核型为2n=26m+18sm+4st,NF=92,DNA含量为2.57 pg;厚颌鲂核型为2n=26m+18sm+4st,NF=92,DNA含量为2.81 pg;三角鲂核型为2n=24m+20sm+4st,NF=92,DNA含量为2.60 pg;长春鳊核型为2n=26m+22sm,NF=96,DNA含量为2.34 pg。鲂属鱼类在进化过程中染色体核型存在着趋同性,与长春鳊核型差异明显。无论是DNA含量还是总臂数(NF)鳊鲂鱼类差异都很显著。此外,按总臂数多少划分,长春鳊为特化类群,鲂属鱼类为较原始类群。这些结果可为鳊鲂鱼类的染色体组操作和基因组学研究提供必要资料。  相似文献   

7.
三角鲂IGF-I基因的分子克隆及其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童富淡  刘红云 《中国农业科学》2004,37(10):1564-1570
 采用RT-PCR技术首次从钱塘江三角鲂肝脏组织克隆了IGF-Ⅰ基因(GenBank No.AY247412),序列分析表明钱塘江三角鲂IGF-ⅠcDNA序列由486个核苷酸组成,编码包括B、C、A、D和E 5个区域的161个氨基酸,为Ea-2亚型。同源性分析发现,钱塘江三角鲂IGF-ⅠcDNA与团头鲂、草鱼和鲤鱼的同源性分别为99.8%、88.8%和85.8%,钱塘江三角鲂IGF-Ⅰ前蛋白氨基酸序列与团头鲂、草鱼和鲤鱼的同源性分别为99.4%、88.8%和85.4%。在鲤科鱼类中,亲缘性越近鱼种,IGF-Ⅰ及其基因的同源性越高。试验结果为三角鲂种质研究和开发高效生物饲料添加剂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8.
三角鲂与团头鲂正反杂交F1的遗传性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聚类分析、主在分分析和判别分析3种数理统计方法,对团头舫、三角鲂及其正反杂交F1的比例性状和框架参数进行分析,探讨了亲本形态性状在子代中的遗传传递情况。结果表明:(1)正反交F1形态都表现出较多的母性遗传特征,但三角鲂母本对杂交F1遗传特征的影响强于团头鲂母本。(2)躯干部特征、头尾轴特征及背棘等为区分团头鲂、三角鲂及其正反杂交F1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9.
三角鲂与团头鲂正反杂交F1的遗传性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类分析、主在分分析和判别分析3种数理统计方法,对团头舫、三角鲂及其正反杂交F1的比例性状和框架参数进行分析,探讨了亲本形态性状在子代中的遗传传递情况。结果表明:(1)正反交F1形态都表现出较多的母性遗传特征,但三角鲂母本对杂交F1遗传特征的影响强于团头鲂母本。(2)躯干部特征、头尾轴特征及背棘等为区分团头鲂、三角鲂及其正反杂交F1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10.
三角鲂是浙江省钱塘江流域的重要土著经济鱼类,近年来其养殖规模和效益日益增长,但瓶颈制约因素正逐步显现,主要原因是三角鲂种质资源退化,同时野外再难采集到三角鲂原种资源。本研究在天然水域人工繁殖三角鲂,对三角鲂种群,同时对其生长情况进行监测,旨在对三角鲂种质资源的保护提供依据。研究发现,三角鲂在铜山水库这种近野生状态下,其从幼体到亚成体再到成体的阶段中生长具有异速性,生长速度趋于减缓。本研究总结了水库放养三角鲂新老交替、水库资源利用最大化的合理放养区间,对三角鲂的种质资源保护及水库资源高效利用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1.
三角鲂Megalobramaterminalis(Richardson),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黄河、黑龙江、珠江及东部沿海诸水系。以钱塘江所产三角鲂最负盛名。团头鲂隶属硬骨鱼纲、鲤形目、鲤科、鳊亚科,是一种原产于长江中游的经济鱼类,近年来广为养殖,是市场上较受欢迎的常见养殖鱼类品种之一[1,2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钱塘江流域三角鲂(Megalobrama terminalis Richardson)线粒体基因组结构特征及鲌亚科鱼类的系统进化关系,通过PCR扩增、测序、软件拼接获得了钱塘江三角鲂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MN725725。结果表明,钱塘江三角鲂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全长为16 621 bp,碱基组成分别为A(31.23%)、G(16.17%)、C(27.87%)和T(24.73%);共有13个蛋白编码基因,22个tRNA基因,2个rRNA基因,NAD6、tRNA-Gln、tRNA-Ala、tRNA-Asn、tRNA-Cys、tRNA-Tyr、tRNA-Ser(UCN)、tRNA-Glu和tRNA-Pro等基因编码在L链上,其余基因均在H链上编码。钱塘江三角鲂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与蛋白编码基因的A+T含量分别为55.97%和55.86%,具有明显的AT偏好性。线粒体基因中存在2个散在重复序列,分别位于线粒体控制区中终止结合序列区的前端和控制区3'的末端。在22个tRNA基因中,除了tRNA-Ser(AGY)外,均具有典型的三叶草二级结构。基于BLAST比较,钱塘江三角鲂与黑龙江流域的三角鲂一致性为99.76%,与珠江流域三角鲂一致性为99.87%。基于15种隶属于7属的鲌亚科鱼类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构建的系统进化树,鲂属与鳊属亲缘关系比与鲌属的亲缘关系上较近,与属、半属和细鳊属亲缘关系上较远。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钱塘江流域三角鲂(Megalobrama terminalis Richardson)线粒体基因组结构特征及鲌亚科鱼类的系统进化关系,通过PCR扩增、二代测序、软件拼接获得了钱塘江三角鲂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MN725725。结果表明,钱塘江三角鲂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全长为16 621 bp,碱基组成分别为A(31.23%)、G(16.17%)、C(27.87%)和T(24.73%);共有13个蛋白编码基因,22个tRNA基因,2个rRNA基因,NAD6、tRNA-Gln、tRNA-Ala、tRNA-Asn、tRNA-Cys、tRNA-Tyr、tRNA-Ser~((UCN))、tRNA-Glu和tRNA-Pro等基因编码在L链上,其余基因均在H链上编码。钱塘江三角鲂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与蛋白编码基因的A+T含量分别为55.97%和55.86%,具有明显的AT偏好性。线粒体基因中存在2个散在重复序列,分别位于线粒体控制区中终止结合序列区的前端和控制区3'的末端。在22个tRNA基因中,除了tRNA-Ser~((AGY))外,均具有典型的三叶草二级结构。基于BLAST比较,钱塘江三角鲂与黑龙江流域的三角鲂一致性为99.76%,与珠江流域三角鲂一致性为99.87%。基于15种隶属于7属的鲌亚科鱼类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构建的系统进化树,鲂属与鳊属亲缘关系比与鲌属的亲缘关系上较近,与㊣属、半㊣属和细鳊属亲缘关系上较远。  相似文献   

14.
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分析可显示种间及种内遗传差异,广泛用于种类鉴定和系统发生研究。为了阐明翘嘴红鲌与其他鳊亚科鱼类的亲缘关系,扩增并测定了翘嘴红鲌的414bp细胞色素b基因片段序列。所获序列与4种鳊亚科鱼类细胞色素b基因的相应序列进行比较,发现共有61个多态性核苷酸位点(14.73%),大多数位点出现在密码子的第3位且主要为碱基转换。翘嘴红鲌与鳊之间的序列同源性最高,为93.48%,与广东鲂、三角鲂和团头鲂的序列同源性则分别为90.58%,90.82%,91.30%。以鲤为外群,分别利用MP法和NJ法分析上述序列数据,获得相似的系统发生树。该结果显示,翘嘴红鲌和鳊聚为1个支系,广东鲂、三角鲂以及团头鲂则聚为另1个支系,说明翘嘴红鲌与鳊的亲缘关系较近,而与广东鲂、三角鲂及团头鲂的亲缘关系则较远。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微塑料对恩诺沙星在三角鲂体内累积规律的影响,以及对三角鲂造成的生理毒性,本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技术对三角鲂体内各组织中恩诺沙星的浓度进行测定,并检测了不同试验组中三角鲂脑组织中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淡水环境中,由于微塑料的存在,恩诺沙星在三角鲂不同组织内的累积浓度提升了2~4倍,但微塑料的存在也缓解了恩诺沙星对三角鲂造成的神经毒性。  相似文献   

16.
细菌性败血症对鱼类危害严重,为探究鲂属鱼类不同抗性品种响应病原菌嗜水气单胞菌的抗性机制,以三角鲂(高抗)和团头鲂(易感)肝组织为材料,采用非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其在嗜水气单胞菌侵染胁迫后3、10和24h与对照组0h(未感染)肝组织蛋白质组的变化,对差异表达蛋白质进行质谱鉴定、相对定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三角鲂和团头鲂在嗜水气单胞菌侵染下,分别有46个和29个蛋白质在侵染后各时期的表达丰度相比对照都发生了显著变化。通过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注释发现,相对于团头鲂,三角鲂中氧化还原蛋白质比例从7%增加到13%,且发现一类新的β-免疫球蛋白(β-globin)在各时期分别上调表达了1.64、3.44和1.93倍。生物信息学分析进一步表明,三角鲂在响应嗜水气单胞菌侵染过程中可能特异性地启动了包括戊糖磷酸途径、脂肪酸代谢、亮氨酸代谢途径和β-globin高表达的协同抗性机制,从而抵御病原菌入侵。该研究成果为后续深入揭示鱼病互作分子机制及鲂属鱼类抗病新品种选育提供了重要的前期理论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三角鲂(学名"平胸鲂"),因头小背高,略呈三角形,故名.其体形美观、个大肉厚、肌间刺少、肉质嫩滑且有香味,称得上是淡水鱼类中的珍品.  相似文献   

18.
三角鲂在江河、湖泊、水库等水域中可自然繁殖,形成种群,其生长快,肉质佳,易捕捞,价值高,成为内陆水域鱼类增养殖的优良品种。由于鲂鱼种娇嫩,常因操作不善,运输不慎造成损失。根据10多年从事鲂鱼种生产和运输工作,现将鲂鱼种运输的点滴经验归纳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以池塘主养、混养及河道粗养几种模式研究三角鲂的养殖技术。主养的三角鲂鱼种投放密度为700尾/667m^2和1000尾/667m^2,混养和粗养的密度分别为50尾/667m^2和10尾/667m^2。通过投喂自行研制的配合饲料,结合水质调控和病害防治等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主养池三角鲂平均单产为355.0kg/667m^2.饲料系数为1.68,平均成活率93%;混养池三角鲂的平均单产为41.0kg/667m^2,河道粗养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20.
草食性鱼种抑制凤眼莲生长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严密的设计,在相同规格的16只网箱中,采用草鱼、杂交鱼[草鱼(6)和赤眼鳟(早)杂交繁育的F1]、三角鲂、赤眼鳟、异育银鲫和翘嘴红鲐等为试验对象,对凤眼莲生长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鱼苗具有不同的控制凤眼莲的能力;在2.5~9.0cm范围内各鱼苗食用凤眼莲能力依次为:草鱼〉杂交鱼〉三角鲂〉赤眼鳟〉异育银鲫〉翘嘴红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