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松毒蛾空间格局及其抽样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运用比较频次法、聚集度指标法和相关系数法研究了松毒蛾越冬代蛹和第一代幼虫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越冬代蛹属于负二项分布,第一代幼虫属于Neyman分布,分布的基本成份是个体群.五种抽样方法比较结果表明,平行线取样法最好.根据Iwao方法分析并计算了不同虫口密度下林间调查的最适取样数,列出序贯抽样分析表.  相似文献   

2.
多纹豹蠹蛾幼虫空间分布型及其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用聚集度指标法测定了多纹豹蠹蛾幼虫空间分布型,结果表明幼虫分布型属随机分布。四种抽样方法比较结果,五点式取样法精确度最高。分析并计算了林间调查的最适抽样数,进行了幼虫序贯抽样的计算。  相似文献   

3.
马尾松毛虫空间分布型及其在实践上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本文运用频数分布法,聚集度指标法和相关系数法研究了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卵、幼虫和蛹的空间分布型。结果表明,卵、小幼虫、大幼虫和蛹的分布型均属于负二项分布。五种抽样方法比较结果,棋盘式取样法最好。根据Iwao方法分析并计算了不同虫口密度下林间调查的最适取样数,进行了序贯抽样以及虫口密度与有虫株率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杨二尾舟蛾幼虫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用种群的聚集度指数:C、1/k,λ,m√x、L、Taylor冥法则和m对m的回归方法测定杨二尾舟蛾幼虫的空间分布型,并用不同的抽样方法比较离抽样精确度,杨二尾舟蛾幼虫在林内呈聚集分布,其聚集的原因是由环境因素所引起,幼虫空间分布的基本成份是个体群,个体间相互吸引,分析证明杨二尾舟蛾幼虫采用平行线和“Z”字型抽样方法误差最小。  相似文献   

5.
应用比较频数法 ,结果表明基夜蛾幼虫在林间的空间分布型为 Neyman分布 ,实测χ2 =8.30 7<χ20 .0 5=9.448.根据各种聚集度指标 ,测定结果为幼虫在林间呈聚集分布 .根据各样地 M* 和 x值作线性回归得 M* =0 .1 931 + 1 .40 37x,说明基夜蛾幼虫在林间属聚集分布 ,分布的基本成份是个体群 .将各样地平均密度 x和方差 S2作幂法则得 S2 =1 .5 4 1 6x1.10 98,说明基夜蛾幼虫在一切密度下都是聚集的 ,而且聚集度随着种群密度升高而增加 .同时计算了林间调查的理论抽样数 ,列出了序贯抽样分析表  相似文献   

6.
角菱背网蝽空间格局及抽样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运用比较频次法和聚集度指标法,研究了角菱背网蝽若、成虫的空间格局,研究表明其分布属于负二项分布,分布的基本成份是个体群.林间抽样方法比较结果,平行线、对角线取样法精度较高,适用于林间虫情调查.  相似文献   

7.
光肩星天牛幼虫空间分布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扩散系数C法、扩散指数I0法、Cassic指标CA法,种群群集均数入法,Taylo指数b法和Iwao的平均拥挤度m与平均数x的回归分析法,测定了杨树上光肩星天牛幼虫的空间分布属于聚集分布,符合负二项分布模型。同时探讨了空间分布型在序贯抽样中的应用。行道树和防护林中理论取样数(N)与单株虫口平均密度(x-)的关系分别为:N=8.00利用有虫株率(P)简易估计虫口密度的关系式分别为:x=7.2620[-/n(1一P)] ̄0.6003和x=3.6925[-1n(1-P)] ̄.39101。  相似文献   

8.
长脊冠网蝽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运用比较频次法和聚集度指标法,研究了长脊冠网蝽若、成虫的空间分布型。研究表明其分布型属负二项分布,分布的基本成份是个体群。林间抽样方法比较结果,平行线取样法精度较高,适用于林间虫情调查。文中分析并计算了林间调查的最适抽样数,列出序贯抽样分析表。  相似文献   

9.
松墨天牛幼虫空间格局的研究   总被引:28,自引:5,他引:28  
应用聚集度指标法、回归分析法、零频率方法对松墨天牛幼虫的空间格局进行测定 .结果表明 ,松墨天牛幼虫在松林中呈聚集分布 ,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 .用零频率方法分析得 ,松墨天牛种群类型为“聚集度零频率制约型”,并确定了林间调查的理论抽样数和简单序贯抽样分析表 .  相似文献   

10.
应用多种方法测定了樟莹叶甲卵和幼虫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樟莹叶甲的卵和幼虫符合Neyman分布,分布的基本成份都是稀疏的个体群,幼虫在林内由聚集分布不断扩散为均匀分布.应用Iwao方法,计算了在不同虫口密度下的林间调查的最适抽样数,分析了幼虫的序贯抽样.  相似文献   

11.
对7个板栗园小蛀果斑螟幼虫空间格局调查结果表明:小蛀果斑螟幼虫在板栗园中的分布是遵循负二项分布的聚集分布.其中Iwao的m*-m同归模型为m*=2.2825+1.0471m,Taylor幂模型为Ig(v)=0.4467+1.12871g(m).对各聚集度指标的分析结果显示:在板栗园中的小蛀果斑螟幼虫彼此之间互相吸引.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个体群为聚集分布,且在任何密度下都是聚集的.聚集强度随着密度的升高而增大.导致小蛀果斑螟幼虫在板栗园中呈聚集分布的原因是由该虫本身的习性和环境共同造成的.小蛀果斑螟幼虫虫口密度调查的最适理论抽样数公式为n=t2/D·(3.2825/m+0.0471).  相似文献   

12.
甘蔗二点螟幼虫空间分布型测定结果表明:(1)频次分布检验为负二项分布和核心分布;(2)聚集度指标测定为聚集分布;(3)m~*—m 的线性回归方程为 m~*=0.290 9+1.330 8m,属于最普通的聚集分布(负二项分布).在分布型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文中比较了植保上常用的4种抽样方式的精度;计算了田间调查的理论抽样数,描述了 Kuno 种群序贯抽样的模型:T_=1.290 9/(D~2-0.330 8/n).  相似文献   

13.
通过测定聚集度指标研究稻负泥虫的空间分布型,结果表明:1、幼虫分布型是聚集分布;2、根据 m~*~m 的回归关系,可得线性回归方程 m~*=3.164+1.347m(r=0.890~**),属于聚集分布。比较了植保上常用的四种抽样方式,均适用于田间调查。文中分析并计算了田间调查的理论抽样数,估计了抽样精确度。结果表明,幼虫的种群密度愈高,理论抽样数就愈少;密度愈低,理论抽样数就愈多。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频次分布卡方检验和八种分布型指数的测定,浙江黑松叶蜂幼虫的空间格局为负二项分布,分布的基本成份是个体群。文中还分析并计算了林间调查的最适抽样数。五种抽样方法研究表明,平行线抽样和棋盘式抽样精度较高,可供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白杨透翅蛾空间分布型可用一些聚集度指标测量,或用频率分布拟合,它的幼虫频率分布适合负二项分布,且同时适合Neyman—A型分布,用聚集度指标来检验,它的分布是聚集型的。 Iwao的回归和Taylor幂法则方法也是检验聚集型分布的好方法,检验的结果都说明白杨透翅蛾幼虫空间分布是聚集型的。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编制了序贯抽样分析表,可应用于白杨透翅蛾的幼虫防治效果的检验和虫害发生量的调查。  相似文献   

16.
对7个板栗园栗实蛾幼虫空间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栗实蛾幼虫在板栗园中的分布是遵循负二项分布的聚集分布,其中Iwao的m*-m回归模型为m*=3.532 3+1.071 0m,Taylor幂模型为lgv=0.591 3+1.130 4 lgm.对各聚集度指标的分析结果显示:在板栗园中的栗实蛾幼虫彼此之间互相吸引,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个体群为聚集分布,且在任何密度下都是聚集的,聚集强度随着密度的升高而增大.导致栗实蛾幼虫在板栗园中呈聚集分布的原因是由该虫本身的习性和环境共同造成的.栗实蛾幼虫虫口密度调查的最适理论抽样数公式为n=t2/D2(4.532 3/m+0.071 0).  相似文献   

17.
采用6种空间分布模型、理论抽样法以及序贯抽样法等对油桐尺蠖幼虫的空间分布情况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油桐尺蠖幼虫的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聚集的原因可能是由环境因子作用所造成。同时建立了理论抽样模型:N=t2(2.4360/m+0.4766)/D2以及序贯抽样模型:T(n)=5n±(12.1799n+11.9144)1/2,以期为油桐尺蠖的测报和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红腹柄天牛幼虫的空间格局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文中运用聚集度指标法,回归分析法,零频率方法对红腹柄天牛幼虫的空间格局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红腹柄天牛的幼虫在阔叶林中呈聚集分布 用零频率方法分析得出,红腹柄天牛种群类型为"聚集度零频率制约型"  相似文献   

19.
采用频次分析法和分布型指数法,测定了松实小卷蛾幼虫的空间分布型,并进行了序贯抽样分析以及平行线法,对角线和棋盘式法3种不同抽样方法的可靠性比较。结果表明:在黄山松幼林中,松实小卷蛾幼虫空间分布型的一般的负二项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