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专业课教师既教授理论知识和指导实践训练,又同样肩负着神圣的使命——育人,因为高校专业课教师不仅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引路人。充分发挥专业课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即教书和育人的作用,培养跨世纪的“四有”新人,使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2.
对教学过程中信息反馈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1 问题的提出教育学认为:“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活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觉、积极的认识活动。”我国唐代教育家韩愈在《师说》中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教学中,教师是传道、授业的人,学生是闻道、受业的人,在“传闻”、“授受”这个共同活动中,教师总是起着重要作用:即“传道”必须“有道”,“授业”必须业精,不惑方能“解惑”。但学生在教学中的表现及反映也不容忽视。在当代信息社会,教育,特别是传授现代科学知识的大学教育,教学过程可看成是一种信息传播。教师“传道”、“授业”可看成是传播信息,学生“闻道”、“受业”也就是接受信息。由于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思维敏捷,在信息传播和接受过程中,肯定会出现信息  相似文献   

3.
“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千百年来智者名人对教师这一职业内涵的精辟概括 ,意指做为一名教师其根本任务是传授知识、讲述道理、解决疑难问题。从古至今 ,一个客观事实就是在教育活动中 ,教师始终扮演着一个支配者的角色 ,即我教什么你学什么 ,而且教师工作的全部或大部分 ,也是为这种填鸭式的教学付出精力和心血 ,从而忽视了学生其它方面知识的渴求与增长。做为教育活动 ,其本质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 ,即“教书育人” ,教师理所当然地应该以此为基点 ,扭转教育观念 ,树立起把握教育方向、研究当今学生的思想动向以及培养学生全…  相似文献   

4.
教学质量要提高,课外又要减负,只有向课堂要效率。关键在于教师要改变以往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地说教式教育,当个好“导”师,引导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地翱翔,变“教”师为“导”师,变“教”课为“导”课。  相似文献   

5.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者,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智如源泉,行可以为仪表者,人之师也”。这是先哲们从不同角度对教师所下的定义,他们有的是按教师的功能和作用界定的,有的是从教师具备的品质来加以说明的,都从某一方面表述了教师的基本特征。教师的特定活动对象是学生,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是以“传道、授业”为中介的。我们今天所讲的提高教育质量,就是学校应充分发挥教师的能量和设备条件,通过教育手段和措施,使学生在思想政治上健康发展;对专业技能能熟练地掌握和运用,…  相似文献   

6.
著名学者韩愈在他的《师说》中曾谈到,“师者,所谓传道、授业、解惑也”,说明作为一名教师,最基本的任务就是传授知识,解答学生疑难问题。然而随着创新教育的实施,学生主体作用及教师主导作用进一步完善,教师的职责已转入传授知识、开发智力和教书育人相结合的轨道。 在传授知识这个环节中,首先要求教师必须做到对教材的融汇贯通,有广博的知识  相似文献   

7.
“传道”于作文教学之我见王建春,于立新自古以来,便有“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文以载道”之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之言,多少志士仁人,得益于斯,成长于斯。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担负着培养未来世纪建设者的重任,更应将“传道”──德育教育作为责无旁...  相似文献   

8.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广大教职工用自己全部的知识和良好的风范来教育学生、影响学生、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怎样才能做好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这不仅是每一位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而且是每个教职工永无止境的追求。 一、充分发挥业务教师的主体作用,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相似文献   

9.
自古以来,教师的职能就是传道、授业、解惑。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单凭“我讲你听”的传统教学方法和专制的师生关系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对知识的渴求。这就需要我们要针对教学对象,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善于启发诱导,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师生双方的能动作用,创造性地组织教学过程,才能圆满完成教学任务,从而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我从事教学工作已34年了,但只要有课,心情仍然是紧张的,总感到教师要教好课并非一件容易事。首先要把书本上文字的东西,通过钻研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再用简洁的语言准确表达出来,又易为学生所接受,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这每一个转化过程,都需要教师付出艰苦的劳动。教师的奉献精神,就是教师对教书育人的高标准追求。 教书与育人是教学工作统一的两个侧面,两者是不可分割的。纵观古今,“教书必然育人”,每位教师不管主观愿望如何,实际上都自觉与不自觉地通过施教对学生产生影响。“严师出高徒”也就是这个道理。因为严  相似文献   

11.
《中学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中学英语教学不仅要授业、解惑,而且还要传道。也就是说,英语教学既要教会学生学会英语,使学生明白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又要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情感教育,把智育和德育有机地融合起  相似文献   

12.
“学导式”教学法认为 ,每节开始阶段与整堂课的教学存在着“首因效应”(即整堂课的教学效果受导言影响的现象 )。“首因效应”发挥如何 ,直接影响到这节课的教学效果。高质量的导言设计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 ,可以使教师与学生的思维活动吻合起来 ,兴奋点得到共鸣 ,从而使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近年笔者在《植物生理学》教学中采用了“学导式”教学法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将就其中所尝试的四种导言设计方式作一介绍。(一 )新旧知识联系式充分利用旧知识资源来进行新知识的传…  相似文献   

13.
“教”与“学”之我见王太兰在语文教学中,由于对教与学的关系认识的不完整,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把两者割裂开来。教师只管教,学生只管学,教师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从教师那里接受知识,教和学成为一种知识的接受关系。反映到教学方法上,就表现为注入式的教学。针对...  相似文献   

14.
张桂芳 《甘肃农业》2004,(11):99-99
狮职业自古以来就以传道、授业、解惑而受人尊重,被人们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荣的职业”。同时.也被人们看成是照亮别人,牺牲自己的职业.似乎只有付出.没有回报。笔者以为,教师的教学活动不仅是一个知识相长的过程,也是一个人格完善的互动过程。  相似文献   

15.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话将教师的责任一语点透。但当我们站在三尺讲台上时才发现,有许多相伴而生的问题会令我们措手不及。传道不果,授业有阻,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会极大地影响教师的自信心。但是有的教师却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不但使学生们非常活跃,学习成绩还提高很快。其中的差别就在于,有些老师与学生的沟通非常好,在学生心中有较高的认可度。  相似文献   

16.
在高校“两课”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向学生传授科学化知识,而且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教师的人格魅力如何直接关系着“两课”的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的效果。作为一名“两课”教师,应该从道德、化、教育三方面不断加强修养,提高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7.
如何培养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 ,以教学改革为核心的高等教育改革正在我国深入开展 ,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已经确立。大学英语的教学改革也取得一定成绩 ,但应试教育的现象还是比较严重。课堂上教师讲的太多 ,学生课堂活动太少 ,忽视了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语言的能力 ,学生渐渐失去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无法达到学习目标。要改变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出现的这种“费时低效”的现象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 ,而且还要教学生会学。会学习是素质教育追求的目标。单纯教给学生知识 ,还不如教给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本文从大学英…  相似文献   

18.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教师掌握着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动权,学生所学知识本身在教师头脑中的活跃度、透视度极大程度地影响着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摄取消化率.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有宽厚、扎实的基础理论和精深的专业知识,对业务要精益求精,使自己成为本专业的真正专家和学者.但是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把自己掌握的知识通过课堂教学传授给学生,培养出合格的大学生."传授"这一纽带是很关键的一环,如何更有效地传授需要从多方面来考虑.我们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大学“两课”课堂是对大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当前对大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尤为重要和紧迫,而我们的两课课堂存在的问题却不容乐观。如何使两课教学取得实质性的效果,需要教师把握时代脉搏,顺应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不断对教学内容与形式改革创新。打开学生的心灵是取得教学成功的关键,并提出了一些比较有益的教学方法:“无教而教”法、“以夷制夷”法、“聊天谈心”法、“和谐施教”法等。  相似文献   

20.
《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的职责在于将教育方针贯穿于自己的教学活动中,落实在受教育的每个学生身上,使之活化、实践化.传统教育的“传道、授业、解惑”,以及目前高等教育中普遍存在的“教师、教材、课堂”现象,都重在强调书本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大学生就业政策的改革,以及由此而引发的学生心理的变化,给每一位教师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增强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全面达到课程训练的目的.作者结合近年开展教学实践活动的实际,谈一些粗浅看法,旨在为教改铺路垫阶,引同仁更抒己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