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以不同方式对香蕉组培苗进行生防菌绿色木霉和香蕉枯萎病病原菌的灌根接种,通过分析香蕉苗组织内的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多酚氧化酶(PPO)等防御酶酶活的变化趋势,研究该植株抗病性的强度和产生抗性时间的趋势.结果表明,先接种木霉菌后接种病原菌时,SOD、PAL、CAT、POD、PPO酶活性均明显提高,可以增强香蕉植株的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2.
在群体水培条件下,探讨施硅肥和接种纹枯病菌对水稻叶片丙二醛(M 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未接菌条件下,硅肥能提高POD、CAT的活性,降低SOD活性,M DA含量略有上升;接菌处理使M DA含量、CAT和POD活性升高,SOD活性降低;接菌和施硅肥处理使SOD活性下降,第4天达最小值,但其活性仍高于接菌未施硅肥处理,其POD、CAT活性第4天达最大值,M DA含量第3、4天达最大值;施硅肥后接菌叶片的上位叶片的SOD、CAT和POD活性与接菌叶片无明显差异。施硅肥能显著降低水稻植株的纹枯病病情指数,提高其对纹枯病的抗病能力,相对防治效果达25.8%。  相似文献   

3.
以一定浓度的根腐病病原菌粗毒素胁迫不同时间的菘蓝植株为试验材料,进行表观鉴定,然后测定其SOD,CAT,POD活性,并分析3种抗氧化酶的谱带.结果表明:随毒素处理时间的增加,植株的萎蔫程度逐步加深.SOD,CAT活性增强,同工酶颜色加深并且SOD同工酶增加了新的条带;POD的活性在0~12 h酶活性降低,酶带减少或颜色变浅,在12~72 h,酶谱带颜色变深,酶活性增强.随着毒素胁迫时间的延长,菘蓝植株的3种抗氧化酶活性总体成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葡萄品种感染霜霉病病原菌后叶片中几个防御酶的活性变化,为抗病品种选择及病害防治提供基础资料.[方法]以5个毛葡萄野生株系(香山二号、香山五号、香山七号、西坡一号、春莓一号)、1个毛葡萄与欧亚种杂交后代(741)和两个欧美杂种(醉人香、H-Norris)为试验材料,研究在葡萄霜霉病病原菌诱导下其叶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变化.[结果]接种霜霉病病原菌后,各品种第1、2dSOD活性均有小幅上升,第3、4d开始下降;各品种接菌后第1 d POD活性均有小幅上升,但从第2d起,醉人香和H-Norris的POD活性开始下降,而5个毛葡萄野生株系及杂交后代741的POD活性在接种后第2d继续上升到一个高峰;各品种接种后其叶片内CAT活性从接种后第1~5 d均呈下降趋势.[结论]POD活性与葡萄抗霜霉病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POD活性可作为鉴别葡萄品种霜霉病抗性的辅助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木薯抗细菌性枯萎病的生理特性,为木薯抗细菌性枯萎病品种选育提供依据.[方法]以木薯品种新选048为试验材料,采用桶栽方式室外种植木薯,在木薯苗期和块根形成期以针刺法接种细菌性枯萎病病原菌,以不接种病原菌的木薯叶片为对照,分别于接种后7和14 d采样测定脯氨酸(Pro)、丙二醛(MDA)、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及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对比分析人工接种侵染后发病叶与健康叶的生理指标差异.[结果]细菌性枯萎病病原菌接种侵染后,木薯发病叶片的Pro含量及POD、PPO和CAT活性均高于对照.苗期接种7和14 d后,接种病原菌叶片的Pro含量分别较对照极显著提高83.3%和112.5%(P<0.01,下同),块根形成期接种7和14 d后,接种病原菌叶片的Pro含量分别较对照极显著提高110.2%和120.2%;苗期和块根形成期接种14 d后,接种病原菌叶片的MDA含量分别较对照显著降低30.9%和17.9%(P<0.05,下同),POD活性分别较对照极显著提高66.7%和96.4%,PPO活性分别较对照显著提高43.1%和30.4%,CAT活性分别较对照显著提高31.2%和28.9%.苗期和块根形成期2次接种侵染后发病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SOD活性和PAL活性多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木薯叶片的Pro和MDA含量及POD、PPO和CAT活性与木薯抗细菌性枯萎病有密切关系,这些指标可作为木薯抗细菌性枯萎病评价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6.
将不同致病力的猕猴桃溃疡病病菌接种于猕猴桃植株上,测定与抗病性相关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这5种防御酶的活性,结果表明,猕猴桃溃疡病不同致病力菌株会导致猕猴桃植株的POD、PPO、SOD、CAT、PAL活性明显提高;接种强致病力菌株P-H使猕猴桃植株的5种防御酶活性变化剧烈,尤其是POD活性明显上升后又明显下降;与接种无菌水相比,接种不同浓度P-L菌株可导致猕猴桃植株POD、PPO、SOD、CAT、PAL的活性明显提高,其中接种浓度为107CFU/mL的P-L菌株发酵液,5种酶活性明显高于其他2个浓度处理,且与P-H菌株接种侵染的各酶活性变化趋势相同。高浓度P-L菌株发酵液具有更好的激发植株体内防御酶活性的能力,弱致病力猕猴桃溃疡病病菌P-L发酵液能诱导猕猴桃植株产生抗病性。  相似文献   

7.
研究选用枸杞品种海杞为材料,旨在分析柠檬酸浸泡后枸杞在盐、碱胁迫下的抗氧化特征。本实验通过提前浸泡柠檬酸后检测盐碱胁迫下SOD、CAT、POD、APX的活性,MDA、可溶性糖类、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得到以下结果:柠檬酸浸泡缓解了盐胁迫对枸杞造成的膜伤害,同时提高了SOD、CAT、POD酶的活性,使枸杞保持较高的活性氧清除能力;但是,柠檬酸浸泡并没有缓解碱胁迫对枸杞造成的膜伤害,对MDA含量无显著影响,但显著降低了枸杞SOD活性(1d)和CAT活性(3d)、提高了枸杞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有利于调节枸杞渗透势平衡。实验表明,外源施加柠檬酸可帮助枸杞缓解盐碱胁迫,提高耐受能力。  相似文献   

8.
王芳  李静  唐碧桃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6):3485-3487
在田间小区栽培的香蕉苗上,接种串珠镰刀菌(Fusarium moniliforme)、喷施饱和石灰水和无菌水7d后,接种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测定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果表明,饱和石灰水能够诱导香蕉植株对尖孢镰刀菌产生抗性,串珠镰刀菌与尖孢镰刀菌复合侵染,加重了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采用比色法测定枯草芽孢杆菌M4发酵液不同组分诱导猕猴桃叶片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接种M4发酵液、菌体悬液、上清液、LB培养基,猕猴桃叶片内PAL、POD、PPO、SOD、CAT活性均高于对照无菌水,PAL、PPO、SOD的活性峰值多在接种后8 d出现,POD、CAT的活性峰值多在接种后12 d出现;接种M4发酵液、菌体悬液的PAL、POD、PPO、SOD、CAT活性均明显高于接种上清液、LB培养基,且酶活变化趋势相似,说明M4发酵液中主要有效诱导组分为菌体。  相似文献   

10.
为开发一种低毒高效的新型抗桔梗根腐病的抑制剂,将桔梗苗浸泡于腐皮镰刀菌的孢子悬浮液(10~9CFU/mL)3 d后,水培养桔梗苗10 d,再用腐皮镰刀菌酸降解的寡糖溶液(0、5、10、15、20μg/mL)诱导桔梗叶片3 d,以蒸馏水为对照(CK),研究抗桔梗根腐病的药效。结果表明,在同一时间,随着寡糖质量浓度的增大,桔梗根腐病的病情指数不断减小,当寡糖质量浓度增加到10μg/mL时,桔梗根腐病的病情指数最小,防治效果达36.36%。用不同质量浓度的寡糖诱导桔梗叶片,与CK相比,均提高了桔梗叶片抗氧化酶SOD(超氧化物歧化酶)、POD(过氧化物酶)、CAT(过氧化氢酶)的活性,降低了桔梗叶片细胞内MDA(丙二醛)的含量,并且10μg/mL寡糖诱导抗病性的效果最佳。桔梗叶片的POD、CAT、SOD活性均两两呈显著正相关性,MDA含量分别与POD、CAT、SOD活性呈显著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用磷酸水溶液对马铃薯植株根际进行酸处理,调查酸处理植株(AT)的结薯特性,测定微型薯形成过程中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丙二醛(MDA)和脯氨酸(Pro)的含量。结果表明:pH 3处理3 d的AT植株平均每株结薯量最高,比对照增加了4.8倍,结薯始期比对照提前12 d。诱导微型薯过程中,AT和对照叶片SOD、CAT活性和Pro含量变化趋势相似;相同测定时间的AT和对照叶片中SOD、POD和CAT活性及MDA和Pro含量存在差异。诱导微型薯1 d时,AT叶片的SOD和CAT活性恢复到对照水平,而POD活性显著低于对照,MDA和Pro含量显著高于对照。诱导微型薯5 d后,AT叶片的SOD、POD、CAT活性始终显著高于对照,而MDA和Pro含量始终显著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12.
对草坪草狗牙根采用不同硅源基质培后,接种弯孢霉叶枯菌和褐斑病菌,调查狗牙根叶片病情指数、植株发病率,并测定叶片CAT、POD、SOD、PAL的活性。结果表明,施硅处理可以提高狗牙根对弯孢霉叶枯菌和褐斑病菌的抗性,其中以施硅酸钾和纳米氧化硅效果较好。施硅处理能提高狗牙根叶片CAT、POD、SOD的活性,而PAL的活性反而降低。硅处理后接种弯孢霉叶枯菌、褐斑病菌,狗牙根叶片CAT、POD、SOD、PAL活性变化因接种菌不同而异。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嗜铁素产生菌ZJH-10诱导黄瓜对灰霉病的抗性的作用机制.采用生理生化的方法,测定了黄瓜根部与叶部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多酚氧化酶(P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系列防御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黄瓜经ZJH-10处理并同时接种灰霉病菌后,黄瓜根部与叶部组织中SOD、POD、CAT、PPO和PAL活性都明显高于其它处理.其根部活性分别在处理后5d、3d、5d、3d和3d出现高峰,叶部酶活性变化基本与根部的相吻合.表明这些酶活性的提高与ZJH-10诱导的黄瓜抗灰霉病抗性可能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EM菌(Effective Microorganisms)对盐胁迫下核桃幼苗生长、光合特性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方法】 采用盆栽试验,分析不同 NaCl浓度(0、0.4%、0.8%和1.2%)持续胁迫下,接种EM真菌对和田厚皮实生核桃幼苗耐盐性的影响。【结果】 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升高,各处理幼苗生物量、光合能力及抗氧化能力均显著降低。在不同 NaCl浓度胁迫条件下,接种EM菌的幼苗生物量、光合能力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显著高于非菌根植株,而叶片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AD)含量显著低于非菌根植株。盐胁迫后,非菌根植株的幼苗叶片相对电导率、MAD含量、SOD和POD酶活性变化幅度明显大于接种EM菌的幼苗。【结论】 核桃幼苗对盐胁迫比较敏感,EM菌可提高幼苗生物量、光合能力及抗氧化能力,从而提高核桃幼苗耐盐性。  相似文献   

15.
以高粱[Sorghum bicolor(Linn.)Moench]不同抗感品种为试材,接种高粱丝黑穗病菌,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比色法,分别测定不同高粱品种植株体内相关防御酶系活性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高粱品种防御酶系活性明显不同,抗丝黑穗病的高粱品种PAL、SOD、POD等酶活性明显高于感病品种,MDA含量则低于感病品种;人工接种丝黑穗病菌后,发病的高粱植株体内防御酶活性均发生一定的变化,PAL、SOD、EST、PPO活性明显提高,其中PAL提高了67%~216%;而CAT和POD酶活性明显降低,其中CAT降低了41%~57%;高粱雄性不育系和其保持系之间的防御酶活性略有差异。  相似文献   

16.
探究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对土传病原菌胁迫下玉米抗逆生理的影响。采用土壤盆栽试验,将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和立枯丝核菌(Rhoctonia solani)接种到土壤中,用枯草芽孢杆菌21菌悬液处理,以多菌灵为对照。在玉米苗三叶一心期时,分别测定地上组织和地下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枯草芽孢杆菌21处理与多菌灵处理相比,玉米地上组织SOD和CAT酶活性差异不显著,而POD酶活性提高了6.52%,地下组织抗逆酶活性显著提高,其中SOD酶活性提高了99.70%,CAT酶活性提高了27.43%,POD酶活性提高了13.24%;玉米地下部分MDA含量无显著差异,而地上部分MDA含量降低了7.91%。与多菌灵相比,枯草芽孢杆菌21主要通过提高玉米各组织中POD酶活性及地下组织中CAT酶活性,同时降低MDA含量,以提高其对土传病原菌的抗性,从而对玉米幼苗起到保护作用,使其免受土传病原菌的侵害。  相似文献   

17.
采用移栽浸根法将青枯菌接种到木麻黄A8无性系上,研究接种后木麻黄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等防御酶活性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接种后木麻黄防御酶活性发生了显著变化,青枯菌诱导了SOD、PPO、PAL酶活性的增加,表现出"升—降—升—降"的变化趋势,在木麻黄枯萎前,酶活性下降。相反,青枯菌抑制了木麻黄CAT、POD的活性,酶活性明显低于对照处理。此外,可溶性蛋白的含量也增加,其含量变化与SOD、PPO和PAL酶活性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青枯菌可诱导提高木麻黄叶片SOD、PPO和PAL防御酶活性抵抗病菌的侵害。  相似文献   

18.
外源GO基因导入番茄后对叶霉病的抗性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转GO基因番茄的抗病机制。【方法】通过测定转GO基因番茄和对照未转基因番茄接种叶霉菌Fulvia fulva后,体内超氧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多酚氧化酶(P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变化。【结果】接种后转基因番茄株系的SOD、POD、CAT活性均比对照明显增加,且转基因番茄的活性高峰比对照早。转基因番茄在接种后PAL和PPO活性都出现2个活性高峰,且第2个峰值比第1个高,而对照只有1个活性高峰,其总体水平明显低于转基因番茄。用番茄叶霉病(Fulvia fulva)病原菌1.2.3.4生理小种侵染T1代转基因植株。【结论】 结果显示转基因番茄植株的抗病性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多数发病时间推迟,病情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19.
不同木薯种质对细菌性枯萎病的抗性是不同的。本研究选择2个抗病和2个感病木薯种质,接种病原菌后评价了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病菌侵染后POD活性呈上升趋势,接种后6 d达最高峰,随后呈下降趋势,且抗病种质显著高于感病种质;接种时,抗病种质PPO活性显著增高,随后下降,且抗性种质高于感病种质;CAT活性变化与抗病反应之间无相关性;抗感种质的SOD活性在病菌侵染后均表现出类似的下降趋势。由此表明,POD和抗病反应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用野生根癌农杆菌接种毛白杨后,定期测定叶片内5种酶活性的动态变化,旨在揭示毛白杨对根癌农杆菌侵染后的生理响应,阐明杨树根癌病的病害生理。毛白杨接种病原菌后,SOD、POD、PPO前期活性高于对照,有1个酶活高峰,后期下降接近对照;CAT出现2个酶活高峰,25 d虽有下降,但一直高于对照;PAL活性变化幅度比较小,基本保持在对照水平,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SOD和CAT对根癌农杆菌最敏感,POD和PPO次之,PAL敏感性最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