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用磷酸水溶液对马铃薯植株根际进行酸处理,调查酸处理植株(AT)的结薯特性,测定微型薯形成过程中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丙二醛(MDA)和脯氨酸(Pro)的含量。结果表明:pH 3处理3 d的AT植株平均每株结薯量最高,比对照增加了4.8倍,结薯始期比对照提前12 d。诱导微型薯过程中,AT和对照叶片SOD、CAT活性和Pro含量变化趋势相似;相同测定时间的AT和对照叶片中SOD、POD和CAT活性及MDA和Pro含量存在差异。诱导微型薯1 d时,AT叶片的SOD和CAT活性恢复到对照水平,而POD活性显著低于对照,MDA和Pro含量显著高于对照。诱导微型薯5 d后,AT叶片的SOD、POD、CAT活性始终显著高于对照,而MDA和Pro含量始终显著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2.
3.
将“延薯4号”单叶节茎段转入白光、红光、蓝光、红蓝光(4:1)下,测定了腋芽薯结薯特性、蔗糖和淀粉含量及光合性能等指标。结果表明,蓝光处理腋芽薯形成最早,单薯重和结薯率最高;在腋芽薯形成过程中,叶片蔗糖含量、干物质含量、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净光合速率(Pn)、相对电子传递速率(ETR)、光化学猝灭系数(qP)、实际量子产量(YPSⅡ)显著高于其他光质处理;红光处理叶片的蒸腾速率(Tr)、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气孔导度(Gs)显著高于其他光质处理,蓝光处理最低;相同扦插时间叶片的潜在最大光能利用率(Fv/Fm)在不同光质处理间无显著性差异。基于上述结果,蓝光为诱导马铃薯单叶节茎段腋芽薯的理想人工光源。  相似文献   
4.
珍珠岩基质中生长不同时期的马铃薯植株,利用pH 3磷酸水溶液进行3d酸处理,调查微型薯结薯特性和光合性能.结果 表明:生长45 d时,进行酸处理植株所形成的中大薯和中小薯数量最多,单株结薯数及单株结薯重比对照分别高110%和82%.生长45 d时,进行酸处理植株叶片的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实际量子产量[Y(Ⅱ)]、相对电子传递速率(ETR)、光化学淬灭(qP)等显著低于对照,但酸处理后SPAD、Tr、qP迅速上升至对照水平;潜在最大光能利用效率(Fv/Fm)、非光化学淬灭(qN)、Ci在酸处理期间及酸处理后与对照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马铃薯试管薯的繁殖系数,降低试管薯生产成本。[方法]探讨了高、低浓度蔗糖对马铃薯试管薯形成的影响及其诱导试管薯过程中植株的根、茎、叶片等部位干物质含量变化。[结果]经过适当酸胁迫的马铃薯植株在高浓度和低浓度蔗糖条件下,分别在第5天和第13天可诱导试管薯;而未经酸胁迫植株在高浓度蔗糖条件下于第9天形成试管薯,在低浓度蔗糖条件下未能形成试管薯。酸胁迫植株在诱导试管薯过程中,在高浓度蔗糖条件下,根的干物质含量在诱导试管薯第1天明显增加,茎和叶片中的干物质含量均呈单峰曲线变化;在低浓度蔗糖条件下,根的干物质含量呈单峰曲线变化,茎和叶片干物质含量呈先增加、后减少、再增加的趋势。[结论]适当的酸胁迫可促进试管薯提前结薯,且在不同浓度蔗糖条件下,植株不同部位的干物质积累规律有差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