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实验室规模的姬菇液体菌种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姬菇液体菌种的最佳碳、氮源分别为甘露醇、酵母膏;最佳的培养条件为添加1%的玉米粉、初始pH值=6、培养温度26℃、装液量90mL、摇床转速150 r/min.  相似文献   

2.
[目的]筛选元蘑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优化液体菌种培养工艺。[方法]通过设置不同的液体培养基配方、不同的接种条件(包括不同菌龄、不同接种量)和不同的培养条件(包括不同转速、不同培养时间),以菌丝体生物量、菌丝球密度及菌丝球形态为指标进行元蘑液体菌种的筛选。[结果]液体培养元蘑菌种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200 g马铃薯、150 g稻草粉、10 g玉米粉、20 g葡萄糖、3 g蛋白胨、2 g酵母膏、维生素B_11片;最佳接种菌龄为5 d;最佳接种量为9%;最佳培养转速为160 r/min;最佳培养时间为7 d。[结论]元蘑液体菌种经过优化培养,菌丝体生物量、菌丝球密度及菌丝球形态都有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优化黑皮鸡枞液体菌种发酵罐培养条件,为大规模培养黑皮鸡枞液体栽培菌种及提高黑皮鸡枞菌产量和品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液体发酵罐培养技术,以黑皮鸡枞液体菌种的菌球直径、均匀度、菌丝干重、漆酶、纤维素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均匀试验,优化碳(C)源、氮(N)源、碳氮添加量比(C/N)、接种量、装液量、培养温度和培养时间,筛选出黑皮鸡枞液体菌种发酵罐培养的最佳培养基和发酵工艺,并开展液体菌种栽培试验.[结果]黑皮鸡枞液体菌种发酵罐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为20.0 g葡萄糖+4.0 g高粱粉+3.0 g K2HPO4+1.0 g MgSO4+2片维生素B1+1000.0 mL蒸馏水,pH 6.5;发酵工艺:装液量12 L,接种量12%,培养温度25℃,转速90 r/min,培养时间100 h,罐压0.3 MPa,通气量0.9 m3/h.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在最佳培养基和培养工艺条件下获得的液体菌种其栽培黑皮鸡枞菌丝生长速度快,满袋时间为29 d,平均每袋产量约360.0 g,生物学转化率达78.0%.[结论]将液体菌种发酵罐培养技术与工厂化栽培技术有机结合,可实现黑皮鸡枞菌的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和工厂化生产.  相似文献   

4.
兰蓉  杨国伟  吴志明  苑函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5):7179-7181
[目的]对鸡腿菇液体发酵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筛选及优化。[方法]以鸡腿菇为供试材料,胞外多糖和菌丝体生物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鸡腿菇液体发酵培养基配方及培养条件进行筛选及优化。[结果]鸡腿菇液体发酵产胞外多糖的最佳培养基组合为:葡萄糖2.0%,酵母膏0.75%,CaCl0.2%;鸡腿菇液体发酵产菌丝体的最佳发酵培养基组合为:葡萄糖2%,酵母膏0.75%,KH2PO4 0.2%;鸡腿菇液体发酵产胞外多糖和菌丝体的最佳发酵条件均为:起始pH值7.0,接种量20.0%,装液量120ml,培养天数6d;[结论]该研究为鸡腿菇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优化海鲜菇液体菌种培养工艺。[方法]以海鲜菇为试验材料,菌丝干重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筛选最适碳源浓度、氮源浓度、pH和温度条件,从而得到最优的海鲜菇液体菌种培养工艺。[结果]海鲜菇液体菌种的最优培养条件为2.50%碳源浓度、0.45%氮源浓度、pH 7、温度26℃。在此条件下,菌丝干重最大。[结论]该试验可为海鲜菇的生产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优化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产β-内酰胺酶发酵条件。[方法]选用大肠杆菌为供试菌株获得β-内酰胺酶,通过对该菌种发酵条件进行优化,提高β-内酰胺酶活力。[结果]确定大肠杆菌产β-内酰胺酶的最佳发酵条件为:温度37℃、初始pH7.8、接种量2.0%、装液量65ml/250ml发酵瓶。使用最佳发酵条件对大肠杆菌进行培养,最终得到的β-内酰胺酶活力为178.54U/ml,比优化前提高了33%。[结论]研究可为分离纯化β-内酰胺酶及其降解产物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优化血红铆钉菇菌丝体液体的发酵条件。[方法]采用液体发酵培养血红铆钉菇菌丝体,先用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培养时间和培养基起始pH值等因素对菌丝体产量的影响,然后通过正交试验确定适于血红铆钉菇菌丝体液体发酵生产菌丝体的培养条件。[结果]血红铆钉菇菌丝体的最佳培养时间至少为6 d,液体种子接种量应在10%以上,培养基的pH值以8.5为最好,装液量为200ml/500 ml三角瓶对菌丝体的生长较为有利,最适转速控制在180 r/min。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的血红铆钉菇菌丝体液体发酵条件为:培养基初始pH值为9.0,装液量为200 ml/500 ml三角瓶,液体种子接种量为12.5%,培养时间为7 d,培养温度为28℃。在此条件下,菌丝体产量可达(9.320±0.151)g/L。[结论]该研究为获得最高产量的血红铆钉菇菌丝体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开发金针菇工厂化生产所需的液体菌种。[方法]从工厂化生产的菌株与二级液体菌种培养基的筛选,液体菌种培养条件的优化及金针菇液体菌种在工厂化生产的应用试验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在4个金针菇工厂化生产菌株中,金针菇工厂化生产的液体菌种开发宜以F白"18"为出发菌株;二级液体菌种的培养基宜为马铃薯15%、麸皮7%、蔗糖2%、磷酸二氢钾0.1%、硫酸镁0.05%;培养条件为接种量10%,转速150 r/min,温度23℃,pH自然,发酵罐培养时间结束点和适宜的菌龄均为144 h;在工厂化生产应用中,液体菌种较固体菌种发菌速度快,生产周期缩短9 d,生物转化率提高了6.38百分点。[结论]该研究可为金针菇工厂化生产所需液体菌种的开发提供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文旨在筛选适合山西省境内培育的优良蛹虫草菌种。[方法]本试验对来源不同的9株蛹虫草菌的菌丝形态、生长速度、生物量积累和子实体的形态特征、重量、采收周期和污染率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蛹虫草8号菌菌丝体在PDA固体培养上生长速度最快;液体培养菌丝生物量积累量高于其余菌株;人工栽培所得的蛹虫草子实体颜色鲜艳,子囊头丰富,形态好,产量高,污染率低。[结论]8号菌经济价值较高,值得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筛选适宜玉蕈菌丝体生长的液体培养基。[目的]以菌丝体生物量为主要指标,采用单因素方法筛选菌丝体生长最佳碳氮源,再进行正交试验筛选其碳源与氮源最佳配比,进一步采用单因素方法筛选其最佳无机盐及VB1浓度配比。[结果]玉蕈菌丝体最佳液体培养基为麦芽糖30 g/L,蔗糖30 g/L,酵母粉3 g/L,麦麸10 g/L,KH2PO41 g/L,Mg SO4·7H2O 0.5 g/L,VB19.0 mg/L,p H自然。25℃培养288 h,其菌丝体生物量干重可达10.394 g/L。[结论]该研究为玉蕈菌丝体深层发酵生产及其液体菌种的生产与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灵芝富硒栽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Na2SeO3对灵芝产量、质量和硒富集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平板自然选育法对灵芝菌种进行筛选,将筛选出的菌种进行栽培试验,以生物量和菌丝多糖产量为指标,考察不同浓度的Na2SeO3对灵芝产量、质量和硒富集量的影响。[结果]平板筛选结果表明,泰芝一号灵芝的菌丝体生物量最高,多糖产量最高,因此选择泰芝一号作为富硒栽培试验对象;在液体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Na2SeO3,可有效促进菌体的生长,但对于菌体多糖的合成则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当添加的Na2SeO3浓度达到0.08%时,菌体生物量达到最大;栽培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Na2SeO3对灵芝的生长和多糖的合成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灵芝子实体中硒含量随着Na2SeO3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结论]栽培培养基中添加Na2SeO3对灵芝子实体的生长及多糖的合成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灵芝子实体中硒含量随着Na2SeO3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2.
采用Box-Behnken设计的响应曲面法对金针菇液体菌种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运用Design expert 8.0.6软件设计试验,选取温度、p H值和装液量3个因素进行响应曲面分析,建立金针菇液体菌种生物量的二次多项数学模型。在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接种量为10%,转速为160 r/min的条件下,分析各因素的显著性和交互作用,得出金针菇液体菌种的最佳培养条件为温度25.96℃,p H值7.29,装液量106.73 ml。  相似文献   

13.
玉米秸秆纤维素降解菌的分离及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玉米秸秆纤维素降解茵的分离与产酶条件。[方法]从富含腐烂玉米秸秆的土壤中分离筛选到1株能降解纤维素的真菌C01,经形态观察和ITS序列分析,初步鉴定该菌种,并对该菌产酶条件进行优化。[结果]玉米秸秆纤维素降解真菌最佳接种种龄5d,培养液初始pH为5,接种量12%;培养时间5d的优化条件下,酶活力达1.76IU/ml。该菌株对玉米秸秆降解效果较好,优化条件下,7d降解率达66.8%。[结论]该研究可为提高玉米秸秆的利用率提供优质的菌种资源。  相似文献   

14.
黄聪亮  唐玉琴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5):11382-11383
[目的]为白灵菇进一步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白灵菇液体培养的最适碳源、氮源和最佳培养条件。[结果]适合白灵菇液体培养的碳源是玉米粉和葡萄糖,氮源是黄豆粉和蛋白胨。碳源和氮源的主次因素为黄豆粉>葡萄糖>玉米粉>蛋白胨。最佳碳、氮源组合为玉米粉3.0%,葡萄糖1.5%,黄豆粉2.0%,蛋白胨0.2%,生物量为1.781g/100ml。在培养条件各因素中,主次因素为pH值>接种量>转速>装液量。pH值对菌丝生物量有极其显著的影响,接种量、转速、装液量的影响不明显。[结论]最佳培养条件是摇瓶装液量80ml/250ml,接种量10%,pH值6.5,摇瓶转速180r/min,25℃培养8d,生物量为1.792g/100ml。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选育富硒灵芝高产菌株并研究其液体发酵性能。[方法]应用添加Na2SeO3的培养基筛选富硒能力较强、菌体生物量及菌体多糖产量均较高的菌株,并研究其发酵性能。[结果]筛选到菌株Ganoderma lucidumZ-4-25,在液体培养基中添加浓度0.08%的Na2SeO3即能有效促进菌体生长,在浓度0.16%的Na2SeO3液体培养基中培养192 h,灵芝菌粉有机硒含量达到13 000μg/g菌体。在添加浓度0.08%的Na2SeO3条件下,10 L发酵罐发酵216 h,菌体生物量干重达到26.82 g/L,灵芝菌粉有机硒含量达到9 800μg/g菌体。[结论]该研究为富硒灵芝的液体发酵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李妍  杨顺利  周学永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3):11640-11642
[目的]优化苏云金杆菌(Bt)工程菌株WG-001的发酵条件。[方法]以产芽胞量为测定指标,通过单因素与正交试验对Bt WG-001菌株发酵液的初始pH、培养温度、装液量及Mg2+添加量4个因素进行了优化。[结果]4个因素对发酵菌数影响大小次序为初始pH>温度>装液量>Mg2+浓度;Bt WG-001菌株最佳发酵条件为温度35℃、装液量50 ml、初始pH 7和MgSO4添加量0.5%,在该条件下Bt发酵液中产芽胞量达51.40×107个/ml。[结论]为Bt WG-001的中试和工业发酵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采用摇瓶培养法对2种真姬菇的发酵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真姬菇Ⅰ、Ⅱ发酵生产菌丝体及胞外多糖的碳源是葡萄糖,氮源是酵母膏;液体发酵培养基是葡萄糖3%、酵母膏0.4%、vitB110mg/100ml、KH2PO40.1%、MgSO40.1%,pH值为6.0;液体发酵的优化条件是初始pH 6.0~7.0,振荡速度110~130r/min,培养温度25~28℃,装液量150ml/250ml.2种真姬菇菌丝体及胞外多糖产量较高,真姬菇Ⅰ菌丝体干重、胞外多糖产量分别是3.92、8.83 mg/ml;真姬菇ⅠⅠ菌丝体干重、胞外多糖产量分别是3.25、7.69 mg/ml,即真姬菇Ⅰ摇瓶发酵菌丝体干重、胞外多糖产量高于真姬菇Ⅱ.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阿魏菇的液体制种技术。[方法]采用一种自制的简易气升式生物反应器研究了阿魏菇液体制种技术,通过正交实验探讨了阿魏菇的最优发酵培养基配比。[结果]不同菌株在不同培养基配方中的菌丝生物量有明显差异,蔗糖(碳源)对菌丝生物量的影响最大,一定量的蛋白胨(氮源)能够促进菌丝生长,少量的K+和Mg2+有利于菌丝生长,但它们对阿魏菇菌丝生长速度影响较小且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最优培养基为:3.00%蔗糖+0.50%蛋白胨+0.10%KH2PO4+0.05%MgSO4。用该培养基在自制气升式生物反应器中进行阿魏菇液体培养,10 d后菌丝生物量达到25 g/L。空气流速在0.08~0.12 m3/h有利于菌丝的迅速生长且形成的菌丝球大小均一。栽培实验表明,通过气升式反应器生产的液体菌种可以正常出菇。[结论]阿魏菇液体菌种具有菌丝生长快、制种和生产周期短等优点,是实现阿魏菇规模化、工厂化生产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9.
胡梅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5):1926-1928
[目的]为更好地开发和利用长根菇这一珍稀食、药用菌资源。[方法]以菌丝体生物量为测定指标,采用静置培养的方法探索长根菇液体菌种的最佳培养基配方。[结果]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静置培养长根菇液体菌种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4.0%玉米淀粉、0.2%黄豆饼粉、2.0%葡萄糖、0.2%蛋白胨、0.2%KH2PO4、0.1%MgSO4、0.1%CaSO4和60.0 mg/L VB1。在此培养基中,在25~26℃静置培养8 d后,长根菇菌丝体生物量可达8.75 g/L。[结论]由于优化的培养基中主要原料价格较低,因此将此培养基配方用于生产将会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20.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响应曲面法优化生物肥功能菌贵州木霉NJAU4742液体发酵过程中产胞外木聚糖酶的参数,为生产木霉固体菌种及其生物有机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单因子试验,获得不同单因子对菌株产胞外木聚糖的影响;利用Minitab 15.0软件设计Plackett-Burman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选出核心因子;再利用响应曲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设计Box-Behnken试验完成核心因子的优化,并结合Design Expert 10.0软件分析试验数据,最终得出菌株产木聚糖酶的最佳条件;在最佳条件下,利用凝胶电泳分析胞外蛋白条带差异并测定蛋白含量。[结果]单因子试验结果表明:尿素与氯化钙含量、培养基初始pH值、温度、培养时间对菌株产木聚糖酶影响比较大,尿素和氯化钙最佳含量分别为0.25 g·L~(-1)、0.40 g·L~(-1),最佳初始pH值3.0、培养温度28℃、培养时间7 d。响应曲面优化试验确定尿素添加量、氯化钙添加量、初始pH值和磷酸二氢钾添加量为影响菌株产胞外木聚糖酶的核心因子,并确定液体发酵主要参数:尿素0.29 g·L~(-1)、氯化钙0.35 g·L~(-1)、磷酸二氢钾2.12 g·L~(-1)、初始pH值3.16、培养温度28℃、培养时间7 d、孢子接种量1.0×10~5CFU·mL~(-1)。凝胶电泳结果表明,发酵条件优化后部分区域蛋白含量明显增加。[结论]发酵过程参数优化后贵州木霉NJAU4742产胞外木聚糖酶活性达到19.86 U·mL~(-1),比没有优化前提高1.25倍,菌株胞外蛋白含量比原始培养条件培养提高1.50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