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987年,全国范围内小麦秆锈病发生较轻,虽然小麦秆锈病的常发区、多发区和偶发区采集到的标样数量有限,但根据全国小麦秆锈病变异观察圃和在小麦秆锈病发生季节到小麦主产区28个点的调查表明,小麦秆锈病的发生情况与本文分析结果一致。1 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中国小麦秆锈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秆锈病是在小麦茎叶部发生的一种病害,发病时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在中国的小麦种植区内均有秆锈病发生。通过分析对小麦秆锈病的病原菌及发病症状、环境因素对秆锈病的影响、秆锈菌生理小种变化和鉴别寄主演变以及抗病育种的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小麦秆锈病是世界小麦主产区的主要病害之一,其大发生将造成小麦的大幅减产。本文围绕小麦秆锈病菌新生理小种Ug99的致病特点和严重性,分析了现有抗小麦秆锈基因的抗性特点及其在小麦抗病育种中的应用价值。并根据我国小麦抗病育种现状,提出了应对Ug99的育种策略。  相似文献   

4.
小麦秆锈病是世界小麦主产区的主要病害之一,其大发生将造成小麦的大幅减产。围绕小麦秆锈病的危害、病害症状、病原菌的传播途径、发病条件以及防治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福建农业》2013,(11):37-37
科研人员近日表示,面对不断蔓延的小麦秆锈病疫情,他们找到了两种可以抵御这种真菌性小麦病害的基因。目前,非洲、中东和世界其他地区的农作物都面临小麦秆锈病的威胁。  相似文献   

6.
小麦秆锈病,对我国小麦生产的危害性,仅次于条锈病。1958年后,北方各春麦区、江淮冬麦区相继推广了几批耐、抗秆锈病的良种,直到1975年小麦秆锈病,被控制在轻度点片发生范围之下。  相似文献   

7.
我国北方麦区小麦品种抗秆锈病现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北方麦区120个小麦生产品种和后备品系的秆锈病性的鉴定,分析了该区小麦品种的抗秆锈病现状,指出了寄主条件的大量存在是北方麦区小麦秆锈病流行危害的潜在条件。  相似文献   

8.
1小麦锈病小麦锈病又叫黄疸,有条锈病、秆锈病和叶锈病3种。小麦发生锈病后,体内养分被吸收,叶绿素被破坏,大量孢子堆突破麦叶、麦秆表皮,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小麦感染锈病后,初期在麦叶或麦秆的表面上出现褪绿的斑点,以后长出黄色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发简单、快速、准确的分子检测技术用于小麦秆锈菌的准确诊断和秆锈病的早期预警。【方法】采用FIASCO法构建秆锈菌基因组微卫星富集文库,分离微卫星DNA序列,设计合成小麦秆锈菌的特异性引物。【结果】根据小麦秆锈菌基因组微卫星富集文库,设计1对小麦秆锈菌特异性微卫星引物Pgtfssr1(f/r),可在来自中国不同麦区的20份小麦秆锈菌分离物基因组DNA中扩增出395 bp的特异性片段,而在小麦条锈菌、小麦叶锈菌和其它麦类病原真菌中未扩增出该特异性片段。病菌侵入寄主30 h后便可检测到特异性DNA片段的存在,灵敏度达到1 ng•μL-1模板DNA浓度水平。【结论】成功研发出小麦秆锈菌的特异性SSR分子标记,为小麦秆锈病早期诊断在生产上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国际传真     
《北京农业》2008,(4):53-54
<正>抗击小麦秆锈病需加强全球合作国际干旱地区农业研究中心总干事马哈茂德·苏勒赫最近指出,新型小麦秆锈病破坏性很大,全球应携手防控。  相似文献   

11.
地蚕提取物诱导小麦抗条锈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650,700,750,800,850,900mL/L乙醇的地蚕提取液进行了小麦诱导抗病性研究。结果表明,900mL/L乙醇的地蚕提取液诱导抗性平均可达80%以上。提取液对小麦条锈菌夏孢子萌发无明显抑制作用。以100×的900mL/L乙醇的地蚕提取液喷雾处理小麦叶片,5d后接种小麦条锈病菌,小麦叶片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均比对照有明显增加,表明地蚕提取液产生诱导抗性的机制是激活了小麦本身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12.
采用真空渗入离心法,通过特定的装置并在不同的离心力和时间条件下分离小麦叶片胞间隙液,结合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技术,以胞内高含量的蛋白-Rubisco大亚基为胞内物污染的指示,利用高效价的兔抗Rubisco抗体进行Western-blotting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在离心力为3 000g,离心时间为10,15和20 min所提的胞间隙液量最大,且均检测到Rubisco的污染。结合胞间隙液的产率确定小麦叶片胞间隙液提取最佳的离心条件应为离心力1 000~2 500 g,时间15~20 min。  相似文献   

13.
中国小麦条锈菌4个流行小种的RAPD标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10条随机引物,对目前中国小麦条锈菌(Pucciniastriiformisf.sp.Tritici)的主要优势菌系进行了RAPD片段的规模筛选,寻找到了条中31号、条中29号、条中23号、水源类型4个流行生理小种的特异性RAPD标记。此结果表明,通过寻找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的特异性RAPD片段,能够建立起中国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的分子检测体系。  相似文献   

14.
为便于研究双子叶植物病害寄主与病原的互作,以番茄为试验材料,探索了一种从双子叶植物叶片细胞中提取及注射细胞间隙液的方法。采用真空渗入离心法从番茄叶片中成功提取了细胞间隙液,并采用注射法将提取的液体从番茄叶背主脉处注射进番茄叶。观察发现,接种灰霉菌的病叶细胞间隙液可以激发叶片细胞发生过敏性坏死反应,推测具有激发作用的是一种糖蛋白类物质,可能是来源于病原菌的效应分子。  相似文献   

15.
泽漆化感机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室内培养皿生物测定方法,对泽漆的化感作用的研究表明,泽漆水提液对小麦幼苗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抑制强度随浸提液浓度升高而加强,其对小麦根的抑制作用比对苗的抑制作用明显。供试小麦的一些生理测定指标表明,泽漆水提液刺激供试小麦的根系活力增强,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叶绿素含量稍有下降。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下降,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6.
小麦是加拿大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大部分种植于加拿大西部曼尼托巴省、萨斯喀彻温省、阿尔伯塔省的草原省份。在加拿大小麦种植面积大约有1 000万hm2,包括700万hm2的六倍体春小麦,200万hm2的硬粒小麦和100万hm2的冬小麦。六倍体小麦又根据不同的质量标准和多样化的食品分类、市场需要等划分成很多类。其中最主要的一类叫加西硬红类(CWRS),是加拿大最主要用于做面包的春小麦品种系列。历史上危害小麦的病害主要是由秆锈菌(Puccinia graminisf.sp.tritici)引起的小麦秆锈病。在加拿大抗秆锈病的第一个重要品种是Thatcher,从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早期广泛种植。然而Thatcher对由叶锈菌(P.triticina)引起的叶锈病十分感病。多年来,随着含其他抗锈基因(主要是Sr2,Sr6,Sr7a,Sr9b,Lr13,Lr14a,Lr16,Lr34)品种的育成和推广,秆锈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但叶锈病却由于P.triticina种群变化,导致例如Lr13和Lr16抗性基因的抗性丧失,仍然造成很大的损失。小麦条锈病主要由柄锈菌(P.striiformisf.sp.tritici)引起的,长期以来,条锈病是阿尔伯塔南部灌溉区小麦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但是自2000年以来,小麦条锈病已经在加拿大中部草原区和安大略南部发现,并造成严重危害。加拿大小麦品种中,只有少数含有中抗水平的Yr18抗条锈基因,而大多数小麦品种对条锈病的抗性基础及抗病遗传尚不清楚。展望未来,锈病仍然是加拿大小麦的主要病害,如条锈病或者是具有高致病力的秆锈病小种,Ug-99可能会是加拿大小麦及谷物生产的新威胁,目前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好策略是致力于长期的抗锈病遗传育种研究,包括聚合有效耐用的基因,对基因进行有效的部署和聚合抗性基因使遗传资源最大化等手段。将科研重点放在自然遗传抗病方面旨在使加拿大农民能够按对自然环境有利的方式来生产化学残余量最少的小麦,从而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相似文献   

17.
通过显微镜观察和人工接种方法,对我国西北地区普遍发生的赖草(Leymus secalinus)条锈病和麦(艹宾)草(Elymus tangutorum)条锈病的病菌进行了系统鉴定。结果发现,赖草条锈病菌和麦(艹宾)草条锈病菌均不能侵染所有小麦条锈菌鉴别寄主及感病品种,它们和小麦条锈菌各有不同的寄主范围和主要寄主,在孢子尺度、夏孢子芽孔数目、有无一室冬孢子等方面的一些差异尚不足以达到变种级别。因此,赖草条锈病菌和麦(艹宾)草条锈病菌应分别属于条形柄锈菌的两个新专化型,即赖草专化型(Puccinia striiformisWest.f.sp.leymi)和披碱草专化型(P.striiformis West.f.sp.elymi)。  相似文献   

18.
在26个小麦品种和20个大麦品种上,对采自陕西、青海和河南的10份大麦条锈病菌标样进行了致病性测定。除陕西的2份标样被鉴定为小麦专化型条中29号小种外,其余来自3省的8份标样均属大麦专化型。首次发现并证实了条形柄锈菌大麦专化型(Pucciniastriiformis West.f.sp.hordei)在中国西藏以外地区的分布,并确认大麦上发生的条形柄锈菌可以是大麦专化型,也可以是小麦专化型。  相似文献   

19.
为掌握小麦条锈菌种群动态,于2010-2013年对采自甘肃省9个市(州)主栽和后备小麦品种苗期和成株期的条锈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新菌系贵22-9与贵22-14逐年增长,变化极为显著,目前已经上升为优势生理小种。2010-2013年4a间,贵22-9的出现频率依次为4.09%、7.51%、11.79%和13.09%;而贵22-14依次为为0、6.97%、3.49%和9.4%,总体上二者均呈急速上升趋势。从毒性上分析,新菌系已经突破贵农、92R系和Moro等主要抗锈性材料。从变化趋势看,贵22-9与贵22-14极可能上升为流行小种。各育种单位应及早更换贵农系抗源材料,避免引起优势小种大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