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海洋牧场:未来海洋养殖业的发展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海洋捕捞业的快速发展,世界上多数沿海国家的海洋渔业资源显著减少,尤其是某些国家的过度捕捞及所造成的海水环境的恶化。文章浅析了未来海洋养殖业的发展出路。  相似文献   

2.
作为我国著名的海洋捕捞渔业基地,舟山地区是我国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伴随近年来舟山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该海洋渔业的比重正在逐渐减少,这推动了海洋渔业的转型变化,从单一的海洋捕捞业转型为海洋捕捞业和海洋养殖业双重的产业结构。但是,受到海洋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依靠扩大的养殖面积增产的粗放型养殖模式发展被限制。本文主要针对舟山市海洋捕捞产业现状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建议展开深入的剖析,旨在实现不断推动舟山市海洋捕捞产业更好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以浙江省为例,深入讨论了海洋渔业和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海洋生物多样性是海洋渔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但海洋捕捞中的过度捕捞、兼捕以及海水养殖过程中的养殖塘建设、天然苗种采捕、养殖品种逃逸等均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一定的影响,在降低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同时,也制约了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基于海洋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和海洋捕捞业对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针对浙江省各级政府采取各种消除生物多样性威胁的措施——建立海洋保护区、开展增殖放流、伏季休渔、实施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示范活动、修复典型生境等,提出海洋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认为:应进一步加强海洋保护区建设,控制捕捞强度和入海污染,科学实施围填海,实施海岸带综合管理,优化养殖模式,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完善海洋相关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  相似文献   

4.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渔业生产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渔业发展取得了大发展。"十三五"以来,海洋渔业经济步入新时代。毋庸置疑,海洋渔业已成为我国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是,在一味的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其对环境的影响也愈来愈明显。文章从过度捕捞和近海养殖两个方面介绍海洋渔业对环境的影响,同时结合相关调查数据和新闻报道,综述渔业活动所引发的一系列生态环境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根据世界粮农组织公布的国际渔业出口数据,分析了特征年份国际渔业出口的特点。海洋鱼类在出口中占绝对优势,其比重呈缓慢下降趋势。甲壳类、洄游鱼类和贝类等中国海洋鱼类发展面临巨大的环境压力,今后提升远洋捕捞能力,加强近海海洋渔业生态环境保护区建设,建立和发展甲壳类、贝类和洄游鱼产品基地,走保护与开发并重的道路,对我国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近海渔业资源衰退、海洋渔业过度捕捞问题,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出台了包括《马格努森·史蒂文斯渔业养护和管理法案》在内的一系列海洋渔业管理法案,其中以总捕捞量控制为先决条件的捕捞份额制度最为核心。近年来,中国也面临着近海渔业资源衰竭、过度捕捞等一系列问题。本文通过美国海洋渔业捕捞配额制度的研究,深入探讨、分析美国渔业捕捞制度的实施背景、目标、内容、份额分配方式及制度实施效果,就此进一步结合中国海洋渔业管理中的"捕捞限额"管理探讨其对中国海洋渔业管理的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7.
总结概括我国海洋捕捞渔民群体存在的收入问题表现,并从资源状况、管理政策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指出造成问题的本质:有限的海洋渔业资源不足以支撑严重过剩的捕捞产能,而且当前的外部环境又在加重这种失衡,相应的管理措施不能同时兼顾改善海洋渔业资源状况、降低过剩捕捞产能、维持捕捞渔民收益、缩小渔民收入差距。因此,为解决捕捞渔民群体收入问题,促进海洋捕捞渔民增收,应强化渔业资源养护和管理,保证海洋捕捞渔民的生产物质基础;建立健全传统捕捞渔民渔业权益保障机制,保障海洋捕捞渔民公平发展的权利;完善渔业管理政策制度,确保海洋捕捞渔民权利的均等性;加强对传统捕捞渔民新技术和其他劳动技能培训,提高捕捞渔民综合素质,拓展就业渠道,强化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8.
邬云鹏  王飞  林杭宾等 《安徽农业科学》2014,(10):3086-3088,3096
海洋捕捞业是舟山海洋渔业的主体,只有正确客观地分析舟山海洋捕捞产业的现状,才能为有效地管理打下坚实基础。根据2003~2012年舟山市渔业生产统计年报和舟山市渔农业普查数据,介绍和分析了舟山市海洋捕捞产业的现状,指出了舟山海洋捕捞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有关渔业的管理对策,为完善舟山渔业管理制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海洋捕捞渔业可持续发展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建立海洋捕捞渔业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渔业资源管理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框架。以现有的各项统计制度和科研成果的数据为基础选择指标进行评估。为全面评价海洋捕捞渔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种方法。通过上述指标体系,分析浙江省渔业现状,评估浙江海洋捕捞渔业可持续发展状况,得出浙江省海洋捕捞能力过强,过度捕捞和海洋环境污染已严重影响海洋捕捞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建议尽快实施TAC制度,促进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通过建立海洋捕捞渔业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渔业资源管理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框架。以现有的各项统计制度和科研成果的数据为基础选择指标进行评估。为全面评价海洋捕捞渔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种方法。通过上述指标体系,分析浙江省渔业现状,评估浙江海洋捕捞渔业可持续发展状况,得出浙江省海洋捕捞能力过强,过度捕捞和海洋环境污染已严重影响海洋捕捞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建议尽快实施TAC制度,促进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黄、渤海的软骨鱼类种类及利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法忠 《特产研究》2003,25(3):53-56
介绍了黄、渤海所产38种软骨鱼类的分类地位、中文名、学名、主要特性及其利用价值,并着重综述了对软骨鱼类药用价值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2.
根据ROMS海洋模式输出的1958—2005年东中国海水文要素数据、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的位势高度场资料,对影响中国东部近海6个代表性区域热含量(代表底温)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黄海与东海研究海域底层温度而言,在季节变化上,热量的平流输送抑制了暖流区底层温度的季节变化,扩大了冷流区的季节差异。在年际变化上,离岸海域(特别是黄海中部)的平流热输送作用在春、夏季节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随着《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生效,东黄海渔业资源的养护与开发模式必将发生改变。为确保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周边各国需采取一些新的管理措施或制度。首先分析了东黄海渔业资源的特点及其开发利用的情况、《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东黄海渔业养护开发的影响。然后,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及其他有关国际海洋法律、法规,分析东黄海渔业资源共同养护开发的必要性、可能形式及存在的主要困难。最后,认为周边各沿海国应在对未来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达成协议基础上共同养护东黄海渔业资源,同时为树立负责任形象,我国政府应在渔业管理队伍、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4.
随着《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生效,东黄海渔业资源的养护与开发模式必将发生改变。为确保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周边各国需采取一些新的管理措施或制度。首先分析了东黄海渔业资源的特点及其开发利用的情况、《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东黄海渔业养护开发的影响。然后,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及其他有关国际海洋法律、法规,分析东黄海渔业资源共同养护开发的必要性、可能形式及存在的主要困难。最后,认为周边各沿海国应在对未来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达成协议基础上共同养护东黄海渔业资源,同时为树立负责任形象,我国政府应在渔业管理队伍、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5.
鲐鱼是我国近海重要经济鱼类,如何综合考虑生物、经济和社会效益来科学制定渔业管理目标是确保该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研究内容.根据中、日、韩三国鲐鱼围网生产作业数据及相关经济数据,构建基于Schaefer剩余产量的生物经济模型,探讨不同管理目标下的产量及其对应捕捞努力量,以及1年(短期)、5年(中期)和10年(长期)的经济效益和资源状况.结果表明,最大持续产量(MSY)、最大经济产量(MEY)和生物经济平衡点(BE)对应的捕捞努力量(以我国大型灯光围网的单位网次产量为准)分别为23 964网次,13 816网次和27 631网次,其对应的第1年产量和利润分别为39.29万t和5.56亿元,22.65万t和3.20亿元,及45.30万t和6.41亿元;前5年累计的产量和利润分别为181.88万t和19.78亿元,131.04万t和25.81亿元,及192.10万t和13.12亿元;前10年累计的产量和利润分别为354.62万t和34.53亿元,272.32万t和57.24亿元,及362.08万t和14.07亿元.研究表明,以BE为管理目标则其短期经济效益为最大,而以MEY为管理目标则其长期经济效益为最大.探讨了不同管理方法对鲐鱼渔业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黄鮟鱇雌鱼初次性成熟体长为293 mm,初次性成熟年龄为1.5龄。繁殖季节为2-5月,以4-5月为盛产期。雌鱼成熟系数在4月达到最大,5月次之,雄鱼成熟系数在5月最大。其绝对繁殖力介于(3.11~14.1)×105粒之间,平均为(6.74±2.87)×105粒,相对繁殖力(F/L)为883~2 153粒/mm,平均为(1 521±581)粒/mm,相对繁殖力(F/W)为181~426粒/g,平均为(264±76)粒/g。对Ⅳ期卵巢132颗卵细胞的直径测定结果显示,卵径范围为1.30~1.76 mm,平均为(1.59±0.19)mm,明显的1个峰值出现在1.575~1.625 mm,占总卵粒数的33.3%,其卵径分布不均匀,应属于一次性产卵类型。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评价黄渤海区域养殖扇贝产品重金属污染情况,为扇贝养殖的安全生产以及扇贝产品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对黄渤海不同养殖海域扇贝体内锌、铅、镉、铁、铜、锰、铝、铬含量进行了测定,以《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及《海洋生物质量》等卫生要求进行比较,进行黄渤海区域养殖扇贝重金属污染的评价。[结果]试验表明,14种样品中铅含量均不超过0.5 mg/kg,未超过国家标准,且3号、6号样品中铅含量均低于0.1 mg/kg;铜含量均不超过50 mg/kg,未超过国家标准;14种样品中镉的含量均超过0.5 mg/kg,其中11号扇贝镉含量最高,超过国家标准9倍。进行比较后得出,黄渤海区域内扇贝重金属含量大多符合我国相关标准。[结论]各海域扇贝中铅、铜含量均未超过国家相关标准,镉含量均超过国家相关标准,部分海域扇贝中铬含量超过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9.
东黄海鲐鱼渔业资源租金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资源租金是自然资源价值的表现形式,合理收取资源租金既可促进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同时也为渔业资源再生产提供必要的资本。以生物经济模型为基础,以最大可持续产量(maximum sustainable yield,MSY)处所获得的资源租金作为参考,估算2008年东黄海鲐鱼渔业资源租金状况。研究认为,2008年东黄海鲐鱼资源的全部价值为373.03百万元,其所捕捞的渔获价值为179.70百万元, MSY时的资源价值为157.89百万元。同时,随着鲐鱼的繁殖生长,平均每年渔获可增加的经济价值为13.81百万元,渔业净利润为9.81百万元。以2008年中日韩3国近海鲐鱼的生产数据和经济数据为基准,累计5年的产量和利润分别为144.63万吨和4.04亿元,累计10年的产量和利润分别为309.5万吨和12.67亿元,累计20年的利润636.87万吨和30.44亿元。针对上述情况,建议对我国近海渔业资源管理实行改革,通过收取资源租金的形式来降低捕捞强度,这不仅可以确保近海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同时也体现了资源所有者的权益,研究结果对促进我国近海渔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监测浙江海域海捕虾中的重金属含量.[方法]对浙江海域40个海捕虾中甲基汞、无机砷、铅、镉4种重金属的含量进行监测和分析.[结果]这4种重金属在虾肉中均有一定的残留量.甲基汞含量大小为:日本对虾>鹰爪虾和假长缝拟对虾>哈氏仿对虾;无机砷含量大小为:假长缝拟对虾>鹰爪虾和日本对虾>哈氏仿对虾;铅含量大小为:日本对虾>鹰爪虾>哈氏仿对虾>假长缝拟对虾;镉含量大小为:哈氏仿对虾>日本对虾和假长缝拟对虾>鹰爪虾.海捕虾中甲基汞、无机砷、铅和镉含量都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经评估,甲基汞风险较低,但沿海城市居民高摄入量水平有一定风险,镉风险均较低.[结论]该研究可为掌握浙江海域海捕水产品中的重金属污染情况和开展健康风险评估提供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