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应用,是缓解耕地资源退化和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和结构性社会嵌入理论,利用黑龙江省农户微观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行为,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57.0%的农户采纳了保护性耕作技术,其中,47.1%的农户采纳深松技术,33.3%的农户采纳免耕技术,28.0%的农户采纳秸秆还田技术,8.1%的农户采纳测土配方技术。政策支持、农户行为态度、知觉行为控制、主观规范、技术服务可获得性和土地经营规模对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行为有显著正影响,农户年龄对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行为有显著负影响。因此,提出发展乡村社会规范提高农户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认同,强化技术服务主体激励,提高服务供给能力,优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政策支持体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针对以农户需求为中心的技术采纳的关注,对解决"两型农业"技术转化与扩散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辽宁省粮食种植户的调查数据,采用二项Logistic模型,研究了涵盖农业生产不同环节的6类"两型农业"技术的关键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具有不同家庭特征、经营特征、外部环境特征的农户会基于技术特征差异表现出不同的技术采用行为。户主年龄、社会公职、农地细碎化、户主外出务工、家庭劳动力转移、技术获取途径、农技推广对节水灌溉技术采用有显著负向影响;户主年龄、社会公职、参加培训、农地细碎化程度、技术获取途径、农技推广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受教育程度、技术获取途径、农技推广对秸秆还田技术采用影响显著;参加技术培训、受教育程度、经营规模、户主外出务工、技术获取途径、农技推广、社会服务对免耕栽培技术采用有显著影响;户主年龄、参加技术培训、年收入、户主外出务工、社会服务对精量播种技术采用有显著正影响;社会公职、受教育程度、经营规模、外出务工、社会服务对机收技术采用有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对农户"两型农业"技术培训和通过不同技术服务主体间的互联互动来拓宽两型农业技术引入路径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耕地细碎化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解决耕地细碎化问题是提高耕地利用效率的关键。基于农户耕地经营规模划分农户类型,利用武汉城市圈部分区县农户调查数据,采用DEA-Tobit模型分析了地块平均面积表征的耕地细碎化对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小规模农户耕地经营面积平均为0.194 hm~2,利用效率为0.360;中规模农户耕地经营面积平均为0.492 hm~2,利用效率为0.446;大规模农户耕地经营面积平均为1.179 hm~2,利用效率为0.497;耕地利用效率与农户耕地经营规模呈正相关关系。2)耕地细碎化对农户耕地利用效率具有显著的影响,但对不同经营规模农户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耕地细碎化对小规模农户的耕地利用效率具有正向作用,而对中、大规模农户的耕地利用效率具有负向作用;相对于小规模农户而言,细碎化对大规模农户的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较大。因此,提高耕地利用效率,应鼓励耕地流转,为农户规模化经营耕地创造条件;在大力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的过程中,应将耕地整治与耕地流转有机结合起来,降低细碎化程度,以提高耕地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4.
引导农户采纳保护性耕作技术对促进耕地增产增效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河南、黑龙江、山东和山西4省439户农户实地调查数据,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和调节效应检验方法,分析了主体认知与情景约束对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程度的影响,并进一步检验情境约束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1)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程度整体较低,随着技术采纳数量的增加,农户的比重逐渐下降。(2)主体认知和情境约束均显著促进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采纳程度,这一结论通过了稳健性检验。(3)环境压力强化了生态认知对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程度的影响;政策支持在技术认知影响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采纳程度中起正向调节效应,但削弱了生态认知对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程度的影响。对此提出了要重视农户主体认知能力的提升;强化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使农户认知“内化于心”,技术采纳“外化于行”;增强政策引导和财政补贴力度,提高农户的政策满意度及政策效果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探索稻农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行为影响因素,对于促进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应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湖北省传统散户和江苏省种稻大户的调查数据,运用二元Probit模型,分析两类稻农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异同。结果表明,影响传统散户采纳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因素分别是性别、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口数、家庭人均年收入、现有住房价值、是否参加农业技术培训,影响种稻大户采纳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因素分别是受教育程度、水稻种植面积、家庭人均年收入、是否提供机械补贴、是否参加农业技术培训、土地流转。其中,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年收入、是否参加农业技术培训是共同的影响因素,性别、家庭人口数、现有住房价值只影响前者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行为,水稻种植面积、是否提供机械补贴、土地流转只影响后者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行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两类稻农的受教育程度;促进两类稻农积极参与农业技术培训;在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时应将传统散户中的男性稻农作为先行推广目标,坚定不移地对种稻大户提供农业机械补贴;审慎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等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河南滑县为例,基于生计资本对耕地保护行为影响的理论框架,运用2016年调研的473份农户问卷,通过界定和测算农户生计资本和耕地保护行为水平,定量分析农户生计资本对其耕地保护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1)研究区农户耕地保护行为处于较低水平。2)农户人力资本和心理资本较为丰富,物质资本、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较为匮乏。3)粮食主产区农户人力资本、社会资本、自然资本和心理资本对其耕地保护行为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具体来看,耕地质量等级、家中是否有人为村干部、幸福度指数、流转地比例和农户耕地保护政策认知均对耕地保护行为程度具有正向影响;劳动力受教育水平、细碎化程度、农户家庭年收入、公共设施的建设情况对耕地保护行为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了强化耕地保护政策和技术的培训、鼓励农户采用耕地保护性耕作方式以及构建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农业生产环节外包可有效解决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及土地撂荒等问题.通过构建二元Logit模型,以内蒙古为例,对影响农户农业生产环节外包行为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农户自身特征显著影响农户农业生产环节外包行为,具体表现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性别显著正向影响其外包行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健康状况及户主年龄显著负向影响其外包行为;家庭及生产经营特征显著影响外包行为,具体表现为:土地质量促进农户外包行为,农业劳动力数量、兼业化程度、耕地细碎化程度则抑制农户外包行为,土地规模对外包行为先为促进作用,达到20000m2后,则变为抑制作用;农业生产环境特征对农户外包产生显著影响,如加入农业合作社的农户外包的可能性更大.据此,提出相应地促进农业生产环节外包,进而实现规模经营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户调查为例,验证土地成本对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有何影响。基于Binary Probit和Biprobit模型,研究发现:土地租金越高时,农户反而更可能采纳测土配方与秸秆还田这两类耕地质量保护行为。分样本回归发现,相对规模较小的农户,土地成本会促使经营规模较大农户更积极的采纳测土配方和秸秆还田两类绿色技术类保护措施。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农户之所以更倾向于施测土配方肥,是因为这类保护性措施能显著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和有效提升农业经营性收入,更倾向于采纳秸秆还田技术则是因为这类耕地质量保护行为能够显著提升农业经营性收入。说明高地租并不必然导致农户消耗地利,面对地租成本压力,采纳绿色技术类耕地质量保护措施也是农户的可能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9.
农户土地经营规模对我国水稻生产成本效率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2013—2015年国家水稻产业综合实验站固定观察点的农户调查数据,通过构建随机前沿成本函数模型测算了我国水稻种植农户的成本效率,并分析了农户土地经营规模、土地细碎化程度以及生产特征和农户特征对成本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当前我国水稻种植农户平均成本效率为0.75,土地经营规模和土地细碎化程度对成本效率有显著负向影响。2)水稻生产呈中等程度的技术进步,由技术进步可带来成本减少约2.3%。3)粮食专业合作社、水稻保险、生产补贴等生产特征,以及教育和培训等农户特征对提高农户成本效率有显著正向作用。4)成本效率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中西部地区要明显低于东部地区。最后,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提出了促进我国水稻生产节本增效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研究区2015年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的基础上,构建并测算农户经营细碎化指标,建立地理加权回归(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GWR)模型,来研究农户经营细碎化的影响因素。通过与普通OLS模型对比,各项参数显示GWR模型优势明显。结果表明,各解释变量空间非平稳性显著,斑块面积、自然等别、利用等别和经济等别与经营细碎化成正相关,耕地坡度与经营细碎化为负相关。在平原地区,斑块面积、交通通达度、耕作便利度、耕地坡度、自然等别和利用等别对经营细碎化程度影响显著,在丘陵地区,耕地坡度、交通通达度、耕作便利度和经济等别对经营细碎化程度影响显著。研究结论对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和土地利用效率的提升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农产品安全视角下农户化肥施用决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化肥是农产品生产的必要投入要素之一,在促进农产品生产数量的同时,污染土壤环境、水环境以及危 害农产品的品质安全等负外部效应也逐渐彰显。以安徽省5 个县区的126 个农户为样本,对农户的化肥施用行为 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施肥农户农民年龄偏大,受教育程度偏低耕作习惯固化家庭种植规模小等现象普遍,此外, 农户希望得到施肥技术等培训指导,但真正参加过农技培训的农户却很少,同时,农户的个人特征和家庭特征因素 对农户的化肥施用行为有显著影响,且对施肥的不同阶段的行为其影响的显著程度不同,因此,提高农户的文化教 育水平,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和推广,加快农户间土地流转,对规范农户化肥施用行为进而改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合作社对农户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采纳的影响,基于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的视角,利用四川省810户农户的调研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考察了合作社及其社会化服务对农户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采纳的影响。结果显示,加入合作社对农户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采纳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合作社社会化服务方面,合作社农资供应服务和农产品销售服务可以显著提升农户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采纳可能性,前者的影响效应更大,而合作社生产培训服务对农户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采纳的影响并不显著。同时,基于农户异质性视角进一步分析表明,加入合作社并出资、受教育水平较低、年龄偏大和进行土地流转的社员获得合作社社会化服务后,更倾向于采纳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3.
保护性耕作具有保水、保土等良好的生态效益,已成为可持续农业的重要支撑技术。为了解华北平原保护性耕作在生产和推广过程中农户对保护性耕作的认知情况,在河南省保护性耕作推广示范地区进行农户一对一的问卷调查,以期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完善及技术推广提供依据及指导。分析结果显示,在保护性耕作推广地区,农户普遍接受了保护性耕作模式,玉米的免耕技术和秸秆还田技术得到了大面积的应用,83%的农户对保护性耕作持肯定态度,认为可以培肥地力,保持水土。农户接受保护性耕作主要通过技术推广部门的田间指导,占总数的74%,也多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新技术推广。大部分农户认为秸秆过多、病虫害增加和产量不稳等是限制保护性耕作推广和应用的重要因素,可以通过农机农艺结合、加强政府扶持、选育优良品种和改进配套技术等措施促进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发展和推广。  相似文献   

14.
为定量分析环境友好型耕作模式的发展潜力。本研究在气候变暖与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的背景下,利用河南、河北等地的897户农户调查数据,采用二元离散Logit模型、补对数—对数模型分析农户保护性耕作采用意愿的影响因素,重点关注农户对极端天气事件感知、农户家庭收入水平对其保护性耕作采用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户采用保护性耕作的意愿受到极端天气事件发生频率的影响。在同样感知到极端天气事件每年发生的农户中,相较于较高收入的农户,中等收入农户采用保护性耕作的意愿更弱。此外,教育水平较高、参加农业合作社、种植面积较大的农户在采用保护性耕作上的意愿更强。据此建议,推动农户从部分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到整套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农技推广部门可以重点在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地区推广,且重点针对种植面积大、家庭收入水平高的农户。  相似文献   

15.
陈俊宇  刘芳清 《安徽农业科学》2013,(25):10509-10512
以湖南省11县(市、区)11个村的254份调查问卷为基础,将所选样本分为大都市郊区、县城郊区、一般农区、边远山区等4个区域,通过建立Logistic模型,对影响农户农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年龄、文化程度、土地流转历史及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与这4个区域的农户农地流转意愿均显著相关,而农业收入比重对除大都市郊区以外的其他3个区域的农户的流转意愿有显著影响;但在总体模型中年龄、文化程度、土地流转历史、家庭收入主要来源及农业收入比重这5个因素均与农户农地流转意愿在不同水平上显著相关.为了加快农村土地流转,促进农地规模经营,提出了加快培养新一代青年农民、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加大农业投入及政策扶持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家庭农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纳行为及收入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不仅有利于减少化肥的施用,还有利于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促进农民节支增收,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基于理性小农理论,利用东北地区种植型家庭农场调查数据,运用内生转换模型,分析影响家庭农场采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行为因素,探究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对家庭农场农业收入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家庭农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纳率仅为44.62%,采纳率偏低。年龄对该技术采纳呈现负向影响,受教育程度、农业技术培训、风险偏好、经营规模、土地流转期限和示范农场显著正向影响家庭农场对该技术的选择;受教育程度越高、接受过农业技术培训、风险偏好和示范农场对采纳该技术的家庭农场增收效果显著,经营规模大的家庭农场其采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收入提升效果最好。研究表明,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具有明显正向收入效应,能够显著提高家庭农场农业收入。因此,提出加快健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机制,提升家庭农场主的人力资本水平,逐步改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的约束条件,完善风险补偿机制,提倡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于江西省50个县(区)635份农户微观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农户农机社会化服务采纳意愿与行为的偏差问题。结果表明:农户对农机社会化服务采纳意愿与行为存在一定的偏差,偏差率为10.8%,此偏差主要受农户受教育年限、对农机社会化服务的了解程度、周边农户对农机社会化服务的采纳情况、加入合作社、参加农业技能培训、水稻经营的土地面积因素影响。其中,是否使用互联网和水稻经营的土地面积会加深偏差程度,其他因素作用相反,是否参加农业技能培训和农机社会化服务的了解程度对偏差的影响程度最大。该研究结论对普及农机社会化服务服务知识,更好地制定和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政策,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采纳意愿与行为的转化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揭示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决策的规律性和显化其行为效应,基于鄱阳湖平原6个产粮大县的607份调查数据,利用内生转换回归(ESR)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户采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影响因素及其采纳行为的经济和生态效应。结果表明:农户采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主要受到家庭总收入、耕种面积和信息获取渠道的正向影响,耕地破碎度和家离农技机构距离的负向影响。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采纳有助于农户实现水稻的增产和化肥的减量化施用,表现为在反事实假设情景下,实际采纳该技术的农户若未采纳,其水稻单位面积产值下降6.38%、化肥施用量增加2.14%;实际未采纳该技术的农户若采纳,其水稻单位面积产值提高1.83%、化肥施用量减少1.00%。鉴于此,建议降低耕地破碎度,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加强技术的宣传推广,构建技术培训体系,显化技术效益,发挥技术的示范带动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两型农业"技术推广效率,利用辽宁省573户微观调查数据,运用Binary Logistic模型,对农户节水灌溉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秸秆还田技术3类"两型农业"技术采用行为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户主年龄、社会公职、农地分散程度、户主外出务工、参加培训、技术获取渠道种数对农户节水灌溉技术的采用影响显著。2)社会公职、参加培训、技术获取渠道数量、农技推广、作物类型对农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用呈显著正向影响;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条件下,水稻种植户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秸秆还田技术的比例比对照组玉米种植户分别高13.7%、6.8%、-22.4%。3)参加培训、农技推广、经营规模对农户秸秆还田技术采用影响显著。同一因素对不同两型农业技术采用的影响差异明显;加强技术培训和拓宽"两型农业"技术传播渠道能提高不同类型农业技术采纳率。  相似文献   

20.
保护性耕作对我国"藏粮于地"战略的顺利实施有重要意义,为了揭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决策机制,本研究采用二元Logit模型,基于辽宁省"百村千户"的调研数据,以种粮大户为例分析技术示范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用行为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种粮大户而言,通过技术示范可降低其风险预期,提高预期收益,进而会提升种粮大户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用的概率。本研究更换模型、方法和样本也表明该结论是稳健的。政策启示是在推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过程中,技术示范户的推广、示范有显著的作用,是一个可以利用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