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9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随着生物技术、生物产业及生物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市场急需既懂生物技术又善经济管理的复合型生物经济管理人才。通过对生物经济特点与发展规律的分析,以及对生物经济管理人才素质要求的研究,总结了生物经济管理人才的素质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生物经济管理"一体两翼"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
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GMF)的感知风险及购买意愿不仅事关政府和企业的相关决策,而且事关转基因食品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基于武汉市384名消费者的调查数据,通过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的二步模型,对消费者的GMF感知风险及其对购买意愿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消费者对GMF的感知风险主要集中在4个方面,即:人体健康风险、社会经济风险、生态环境风险和食品功能风险。其中,前三者显著影响消费者对GMF的购买意愿,食品功能感知风险对GMF购买意愿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标识管理制度是解决GMF供应链中信息不对称问题最为常见和有效的手段,对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至关重要。本研究通过对武汉市400名消费者的调查,运用SPSS 17.0对调查数据进行一系列分析,探究标识管理制度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并得出以下结论:武汉市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购买意愿较低,对转基因标识管理期望较高,希望强制性加贴转基因标识,转基因标识管理制度是影响消费者转基因食品购买意愿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中,消费者对政府标识管理信任度、标识关注度显著影响其对转基因食品的购买意愿。  相似文献   
4.
传统农户与科技示范户两型农业行为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科技示范户与传统农户两型农业行为差异,提高两型农业科技推广效率。基于湖北省不同农户的微观调查数据,比较分析了传统农户与科技示范户两型农业行为间的差异,并利用回归模型探讨了2类农户两型农业行为差异的根源。研究结果表明:2类农户两型农业行为有显著差异,科技示范户两型农业行为明显高于传统农户,但2类农户都比较缺乏两型农业深层行为;行为差异产生的根源在于2类农户人力资本、务农规模、信息与技术的获取3方面的差异,2类农户都需要丰富两型知识并提升对两型农业的认知以深化两型农业行为。  相似文献   
5.
采用东中西部经济发达城市的调查数据,分析公众和科学家对GMF健康风险和生态环境风险的认知现状,并利用有序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导致风险认知差异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公众认知的GMF健康风险和生态环境风险均高于科学家所认知的风险;导致公众与科学家风险认知差异的根源之一是公众缺乏GMF相关知识;在知识、信息不全的情况下,公众易于受到外在信息因素和内在心理因素的影响;信息来源于传统媒介、GMF争论了解越多的公众,其认知的GMF风险越大;而专家、政府、企业的可信度以及对食品安全的信心能够有效降低公众的认知风险;科学家因相关知识储备较多,受信息因素和心理因素的影响较小。此外,个体特征因素亦对公众和科学家的GMF风险认知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根据生态文明理论,基于绿色经济、社会和谐、环境友好、资源节约4个方面,利用乘法集成赋权法和综合指数法,构建湖北省生态文明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从全省和各市两个尺度分析湖北生态文明水平的时空特征,探讨湖北省生态文明水平现状、趋势推演及空间分异状况。结果表明,2013年湖北省生态文明水平现状为0.716 8,处于中上水平,其中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状况较好,绿色经济、社会和谐水平有待改善。时序数据分析结果表明,2004-2013年湖北生态文明水平提高了58.34%,由中等上升到中上等水平,生态文明建设初见成效,4个子系统都有提升但发展有失协调,其中绿色经济增幅最大,社会和谐增幅最小。动态推演分析则表明,湖北省生态文明水平2018年有望达到I级。以省内12个城市为对象研究湖北生态文明水平的空间分异状况,结果显示各市生态文明水平存在显著差异,武汉最高,荆州最低;聚类分析将12个城市划分为高、中上、中下、低水平4类。此外,全域Moran’s I指数结果表明,各市生态文明发展是一种竞争关系,LISA分布说明武汉存在极化效应,荆州为过渡区域。因此,湖北需注重4大系统的协调发展,各市需因地制宜地弥补不足;通过合作机制与辐射吸收弱化极化区并消减过渡区,逐步扭转空间竞争为融合,从而实现湖北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GMF)外部信息搜寻行为可以有效地减少GMF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保护其知情权和选择权。通过对武汉市消费者GMF信息搜寻行为的调查,运用SPSS 17.0对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究了影响消费者对GMF外部信息搜寻行为的因素,并得出以下结论:武汉市消费者在购买GMF时进行外部信息搜寻的努力程度较低,最为关注的信息是商店信誉,获得GMF相关信息的最主要来源是媒体信息,GMF产品知识的多寡、GMF安全风险感知程度的高低以及卷入程度的高低显著影响其外部信息搜寻行为,且均为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8.
上海黄浦江上的死猪漂浮事件,引发公众对公共饮水安全与养猪业环境污染事件的广泛关注。本文基于死猪漂浮事件,运用环境外部性理论,从经济、政策、生态意识和养殖管理等方面,分析了死猪漂浮事件环境外部性形成的原因,以及环境外部性具有公共性、转移性、分散性、随机性等基本特征;并从经济、政策、技术和生态文化建设视角,提出了环境外部性内部化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探索稻农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行为影响因素,对于促进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应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湖北省传统散户和江苏省种稻大户的调查数据,运用二元Probit模型,分析两类稻农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异同。结果表明,影响传统散户采纳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因素分别是性别、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口数、家庭人均年收入、现有住房价值、是否参加农业技术培训,影响种稻大户采纳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因素分别是受教育程度、水稻种植面积、家庭人均年收入、是否提供机械补贴、是否参加农业技术培训、土地流转。其中,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年收入、是否参加农业技术培训是共同的影响因素,性别、家庭人口数、现有住房价值只影响前者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行为,水稻种植面积、是否提供机械补贴、土地流转只影响后者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行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两类稻农的受教育程度;促进两类稻农积极参与农业技术培训;在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时应将传统散户中的男性稻农作为先行推广目标,坚定不移地对种稻大户提供农业机械补贴;审慎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等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