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茹菁宇  尹雯  王家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6):7294-7296
[目的]研究两相生物法与光催化复合处理亚麻废水的效果。[方法]针对亚麻生产废水的特点,采用两相生物法与光催化复合工艺处理沤麻废水,研究该工艺的处理效果。[结果]经过该系统处理的亚麻沤制废水CODCr总去除率达到97.9%,SS总去除率达到89.2%,色度总去除率达到80.0%,pH为6.8左右。各项指标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要求。[结论]该研究可为亚麻生产废水提供一种经济有效的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2.
概述了世界亚麻发展概况,综述了机械化雨露沤麻技术要点,指出了当前亚麻机械化雨露沤制过程中尚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雨露沤麻技术的引进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雨露沤麻是利用好气性微生物,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温度18℃,相对湿度50%-60%),利用生物发酵,把亚麻原茎中的韧皮果胶分解,使筒状纤维脱离木质部的沤麻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建立南方亚麻天然水沤法脱胶技术体系,通过不同水源、温度、pH值、浴比、化学助剂的脱胶试验,研究了外界因子对亚麻天然水沤法脱胶的影响。结果表明,亚麻天然水沤麻以果胶分解菌含量丰富的池塘水,在30~35℃,浴比1:20~25,pH7.0~7.5为最佳,加入1.5%~2.0%的尿素能够显著提高果胶酶的活性,加快沤麻进程。  相似文献   

5.
为了克服传统沤麻工艺的不足,提高沤麻的效率,以亚麻原茎为菌种筛选的来源,通过初筛、复筛得到了1株产果胶酶和木聚糖酶活性较高,不产纤维素酶的脱胶菌株A6.摇瓶脱胶试验表明,A6菌能24h完成亚麻脱胶.脱胶后,纤维残胶率为20.63%,胶质脱除率达38.80%,比天然水脱胶高出11%.初步鉴定并命名为环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irculans)A6.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雨露沤麻、生物脱胶等对亚麻的胶质进行降解脱胶技术。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自然水浸沤制黄红麻的方法不仅费工、费时,劳动强度大,而且污染环境,纤维产量与质量也不易得到保证,所以阻碍了黄红麻生产的发展。为此,中国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稻田沤麻、麻田沤麻、膜封凼沤及陆地湿润脱胶等新的沤麻方法已在生产上加以利用,微生物脱胶、微生物酶法脱胶等新方法正待继续研究用于生产。本文对传统沤麻方法的弊病及各种新方法的特点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8.
亚麻是我国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其纤维是重要的出口创汇物资,近几年,作为我国亚麻主产区的黑龙江省,出现了雨露沤麻的良好势头。发展雨露麻生产,机械化翻麻是前提,而我国亚麻翻麻机的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没有专门的翻麻机械,参照国外相关机械,设计了一种牵引式翻麻机,能很好地完成翻麻作业,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9.
农四师年≥10℃的积温1800~2200℃,年降雨量550mm左右,年平均温度3.6℃,无霜期120天,适合种植春小麦、春油菜、亚麻和马铃薯等喜凉作物。2002年,本团开始试种亚麻,2005年开始沤制鲜雨露麻。通过多年探索,现将亚麻高产栽培及鲜麻雨露沤制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1、背景技术沤麻是目前对麻类作物脱胶处理的主要加工方法,特别是利用恒温水沤麻时,由于其恒温水为微生物提供了良好地繁殖环境和条件,使麻类脱胶效果达到最佳。但是,在我国的麻类研究单位中还没有温水沤麻设备,在进行麻类纤维含量测定时,必须把待检测的麻类样品送到麻类加工厂与工业生产麻类材料一并完成沤麻处理,不仅用麻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土壤外源重金属Cr对亚麻形态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利用盆栽试验的方法,设定0、25、50、125、250、500 mg/kg 6个浓度梯度,分别利用考种和分光光度法测定亚麻的形态学指标。[结果]较低浓度Cr处理对亚麻的分枝数影响不显著,高浓度Cr(≥125mg/kg)胁迫显著降低了亚麻的分枝数(P<0.05);Cr浓度的增加显著降低了亚麻的蒴果数(P<0.05);较低浓度的Cr胁迫能促进亚麻株高、叶片叶绿素浓度的增加,达到峰值后,随着Cr处理浓度的进一步增加,亚麻的株高和叶片叶绿素的浓度则呈现下降趋势。[结论]较低浓度的Cr胁迫处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亚麻的生长,而高浓度的Cr胁迫则抑制亚麻的生长。  相似文献   

12.
黄文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016-12017
[目的]对40份亚麻种质资源进行分类。[方法]通过RAPD技术分析,利用类平均法(UPGMA)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从供试材料中筛选出11条具有多态性的RAPD引物。RAPD引物共扩增到71条清晰的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比率为88.8%。对标记结果进行了UPGMA聚类分析,聚类结果表明地理位置相近的品种聚为一类。[结论]为大批量亚麻种质资源的鉴定和分类以及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王福亮  黄文功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5):6911-6913
[目的]优化亚麻RAPD反应条件,筛选亚麻RAPD引物。[方法]DNA条带扩增采用PCR技术,条带的分离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成像利用紫外成像系统。[结果]试验优化亚麻RAPD反应条件:25出反应体系中,含10×Buffer,Mg^2+ (1mmol/L),Taq酶1U,Genome DNA 50ng.dNTP 0.25mmol/L.RAPD primer1.5μmol/L。PER反应程序为:94℃预变性4min;97℃变性40s,37℃退火1min,72℃延伸90s,40个循环;72℃延伸10min。试验利用3个有代表性的亚麻品种从70条引物中筛选出12条多态性好,重复性高的引物。[结论]该试验筛选出12条引物,并优化了亚麻RAPD反应条件,为亚麻的分子鉴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水分供给对胡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彦彬  金亚征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3):5956-5956
[目的]研究水分对胡麻产量的影响。[方法]对胡麻播前和生长期进行不同的供水,分析不同供水时间和供水量对胡麻产量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胡麻播前供水比生长期供水更能有效地提高产量,以播前供水80mm最佳。在正常年份,天然降水基本可以满足胡麻对水分的生理需求。[结论]该研究结果对胡麻产量的提高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亚麻(Linum usitatissimum)品种的抗旱性以筛选抗旱品种。[方法]以坝亚3号、坝亚7号、坝亚9号、坝亚11号、坝亚12号、坝亚13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PEG浓度对亚麻幼苗形态和萌发抗旱性的影响。对发芽期指标幼苗长度、幼苗干重、萌发指数、活力指数进行测定,采用模糊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不同亚麻品种的抗旱性为:坝亚7号>坝亚9号>坝亚12号>坝亚3号>坝亚11号>坝亚13号。[结论]该研究可为亚麻旱地栽培和抗旱育种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除草剂苗期茎叶喷雾1次用药兼防胡麻田阔叶杂草与禾本科杂草的最佳施药时期。[方法]施药器械为卫士牌WS-16PA型背负式手动喷雾器,喷液量为675 L/hm~2,40%2甲·辛酰溴EC 1 500 m L/hm~2+108 g/L高效氟吡甲禾灵EC 1 350 m L/hm~2(制剂用量)在胡麻株高为2~5、5~10、10~15和15~20 cm时进行茎叶均匀喷雾处理,药后不同时间调查各处理对胡麻的安全性,药后45 d调查各处理对阔叶杂草与禾本科杂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胡麻成熟后测产。[结果]40%2甲·辛酰溴EC 1 500 m L/hm~2+108 g/L高效氟吡甲禾灵EC 1 350 m L/hm~2在胡麻株高为5~10 cm时施药,对胡麻药害较轻,药后45 d对阔叶杂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为93.72%和95.13%,对禾本科杂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为95.68%和98.73%;胡麻产量为2 240.0 kg/hm~2,较人工除草增产3.86%,较空白对照增产265.24%。[结论]40%2甲·辛酰溴EC 1 500 m L/hm~2+108 g/L高效氟吡甲禾灵EC 1 350 m L/hm~2在胡麻苗期不同生长时期茎叶喷雾1次用药兼防胡麻田阔叶杂草与禾本科杂草的最佳施药时期为胡麻株高5~10 cm。  相似文献   

17.
王克臣  冷超  李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4):7195-7199
[目的]对植物离体培养再生形态发生的两条途径进行研究,建立并优化亚麻离体再生体系。[方法]以10~15d不同基因型亚麻无菌苗的下胚轴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激素配比培养基对诱导影响。[结果]器官发生途径的初始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为MS+4mg/LIAA+2mg/LKT;诱导不定芽发生的最佳培养基为B5+2.5mg/LKT+1mg/LIAA;最佳生根诱导培养基为1/2B5+0.3mg/LIBA,生根率达90%。以体胚发生为目的的最佳初始诱导培养基为MS+2mg/L2,4-D+0.5mg/L6-BA;体细胞胚胎诱导培养基为MS+0.5mg/LNAA+0.5mg/L6-BA。[结论]激素在亚麻离体再生体系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对亚麻体细胞胚胎发生研究中,只在H14体胚诱导中得到了球形胚和心形胚,对于亚麻体胚再生途径需要做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陈朝琼  刘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19711-19713
[目的]筛选降解油菜秸秆的最优菌群,并研究其降解特性。[方法]通过刚果红平板法、苯胺兰平板法及纤维素酶、木质素酶产酶试验考察了6个菌群的油菜秸秆降解能力。[结果]腐烂秸秆土菌群生长最快,具有最大的生长量,木质素酶活性最高,纤维素酶活性达到了924 U/ml。腐烂秸秆土菌群固态发酵降解油菜秸秆14 d,对油菜秸秆、纤维素、木质素降解率为71%、82%、53%。前12 d对油菜秸秆、纤维素、木质素的降解量分别占各自总降解量的86.05%、93.35%、93.15%。[结论]腐烂秸秆土菌群为降解油菜秸秆最优菌群,并且在降解的前12 d为高效降解阶段。  相似文献   

19.
丝瓜络填料反硝化滤池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丝瓜络反硝化滤池内主要微生物菌群,优化滤池运行参数。[方法]综合使用PCR-DGGE、高通量测序等微生物分析手段,研究了该滤池内生物群落结构。[结果]填料表面微生物多样性丰富,优势菌属为红假单胞菌属、绿棒菌属、红芽生菌属、芽生绿菌属、气单胞菌属。[结论]该研究结果对于提高反硝化滤池处理污染物的效率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