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斗鸡为我国特有的珍禽品种.近几年来,斗鸡娱乐活动又在我国兴起,致使斗鸡身价倍增.因饲养效益高而受到众多养殖者的青睐.为改良斗鸡品种,提高养殖效益,科研人员利用我国珍稀的斗鸡品种,和泰国斗鸡进行杂交,经过多代纯化选育,培育出一种极具养殖价值的斗鸡新品种--华泰斗鸡.  相似文献   

2.
《河南农业》2002,(10):10
山东省菏泽市绿源农林牧特产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利用我国珍稀斗鸡品种与泰国斗鸡进行杂交,经过多代纯化选育,培育出一种极具养殖价值的斗鸡新品种——华泰斗鸡。目前,已在菏泽建成该斗鸡繁育基地。  相似文献   

3.
《农村实用技术》2008,(12):52-53
斗鸡是我国古老的家鸡品种之一,它以雄鸡善斗而驰名国内外。在国内曾有打鸡、咬鸡、军鸡之称,在国外称之谓英雄鸡。在我同关于斗鸡最早的记载见于《左传》:“季邱之鸡斗,季氏介其鸡,邱氏为金距。”又据有关资料,到春秋末期,斗鸡之风已很盛行。据此,斗鸡的驯养在我国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4.
斗鸡是我国古老的玩赏型鸡种,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斗鸡体型高大,魁梧强健,性情凶猛,天生好斗,不畏强敌。两鸡相搏,酷似拳击,战法斗技,灵活多变,腾闪击打,嘴腿并用,重爪烈翅,针锋相对,场面激烈紧张,扣人心弦,极富刺激性和观赏性。但是曾几何时,斗鸡作为纨绔子弟、达官贵人的娱乐,被人们讥为“斗鸡走狗”而不屑,又因为其场面的血腥而被人诟病,逐渐湮没于人们的视线。这其中就包括我省著名的斗鸡品种——中国斗鸡。中国斗鸡,原名鲁西斗鸡,是我国四大斗鸡品种之一。2001年10月被国家农业部畜牧总局命名为“中国斗鸡”并加以保种,是我国唯一的斗鸡…  相似文献   

5.
斗鸡游戏起源于亚洲。中国是世界上驯养斗鸡的古老国家之一。斗鸡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传统娱乐形式,至今在一些宾馆、公园仍作为保留节目,受到观众的喜爱。斗鸡,一种新兴的古老品种,随着人们精神生活的需求又重新焕发出青春,饲养中国斗鸡已成为很多农民收入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6.
斗鸡游戏起源于亚洲。中国是世界上驯养斗鸡的古老国家之一。斗鸡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传统娱乐形式,至今在一些宾馆、公园仍作为保留节目,受到观众的喜爱。斗鸡,一种新兴的古老品种,随着人们精神生活的需求又重新焕发出青春,饲养中国斗鸡已成为很多农民收入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7.
斗鸡是我国古老的家鸡品种之一,它以雄鸡善斗而驰名国内外.在国内曾有打鸡、咬鸡、军鸡之称,在国外称之谓英雄鸡.在我国关于斗鸡最早的记载见于<左传>:"季郈之鸡斗,季氏介其鸡,郈氏为金距."又据有关资料,到春秋末期,斗鸡之风已很盛行.据此,斗鸡的驯养在我国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8.
中国斗鸡,原名鲁西斗鸡,是中国四大斗鸡品种之一。斗鸡是集观赏、保健、药疗、食用为一体的珍禽品种。鸡肉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和丰富的蛋白质,还含有抗癌物质,具有壮阳补肾、化痰顺气、防癌美容等功效。  相似文献   

9.
前言斗鸡,是我国古老的鸡种之一,此鸡种在我国育成流传,已有两千四百多年有文字可查的历史。斗鸡亦称打鸡、咬鸡、军鸡和英雄鸡,属于玩赏型鸡种。目前,稀疏零落在个人斗鸡爱好者手中数量不多,繁殖很少。饲养斗鸡的目的在于斗架,因此在斗鸡的选育、饲养管理方面,有许多特殊之处。斗鸡历来绝不与其它鸡杂交这就保存了斗鸡品种较纯的血统。古老的斗鸡种,长期来未能引起畜牧界的重视,而被冷落于畜牧界之外。自1977年中国农业科学院下达、“农林部,农、林、牧、渔业1977年科学技术发展计划牧05课题”。根据不少业余斗鸡爱好者的呼声,承救和恢复“斗鸡”应有的社会地位和经济作用,我们提出对斗  相似文献   

10.
我国禽种资源十分丰富,列入了108个地方品种.其中以肉蛋兼用、肉用型居多,另外还有一些斗鸡和观赏型的品种。其中药用滋补型和产绿壳蛋的品种可以开发成为各具特色的优质、绿色蛋鸡品种或配套系用于生产优质蛋。  相似文献   

11.
儋州鸡,又称北岸小种鸡,是极具特色和开发潜力的地方鸡种,近年来在市场上颇受人们青睐,开发前景广阔。目前项目组正在开展儋州鸡选育工作,本文就儋州鸡的形成过程和遗传变异特征进行综述,旨在为儋州鸡的选育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家禽人工授精方法,可用于种禽笼养繁殖,可使蛋的总生产增加,受精率提高,这是人工授精技术重要优点之一。种蛋受精率的高低受各种因素影响,而稀释液选择是重要因素。本文对家禽稀释液进行分类、分析、试验,探索稀释液的选择和在不同情况下的使用方法,促进养禽业发展。  相似文献   

13.
鸡性连锁矮小基因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性连锁矮小基因(dw基因)在蛋鸡、肉种鸡生产中应用较为广泛。随着矮小基因分子诊断技术日益成熟以及矮小鸡生理特性研究广泛开展,矮小基因在地方鸡遗传改良中有着美好的应用前景。基因组结构对矮小基因的影响较大,但很少有以国内地方鸡品种为遗传背景研究矮小基因及矮小鸡的生理特性。本文综述了矮小鸡生理特性研究成果,总结讨论了矮小基因在养鸡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对国内外29个鸡种5个血液蛋白质多态位点上等位基因频率进行遗传距离的计算,并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原产于意大利的来航鸡和原产于英国的罗斯鸡亲缘关系最为接近;亚洲鸡种间的亲缘关系较近;而家鸡与原鸡间的亲缘关系较远。就4种原鸡(红色原鸡、灰色原鸡、锡兰原鸡、绿颈原鸡)而言,以红色原鸡和家鸡的亲缘关系较为接近。聚类图一方面反映出鸡种之间因地理隔离造成的遗传分化,另一方面也说明红色原鸡可能是家鸡的主要祖先。  相似文献   

15.
禽类性别及性别控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禽类的性决定、性分化和性别控制方面的研究现状表明:禽类的性决定机制尚不十分清楚。除了公认的性染色体理论,还有常染色体/Z染色体平衡理论的争论。但性别最终由基因决定,在禽类尚未发现象Y染色体上的SRY片段。作者提出了“Z染色体上的性别基因可能以剂量效应来决定性别”的设想。禽类性别的有效控制将取决于对其性决定、性分化本质的了解。  相似文献   

16.
21日龄伊莎珍珠鸡分别用于新城疫病毒(NDV)、传染性法氏囊炎病毒(IBDV)攻毒,并设相同日龄雏鸡攻毒做对照。经口感染NDV组珍珠鸡全部发病,死亡率30%(3/10),雏鸡对照组亦全部发病,死亡率70%(7/10);经口接种IBDV的珍珠鸡无一发病,剖检无病变,琼脂扩散试验亦未检测到IBDV抗体,也未能在法氏囊中检测到IBDV抗原,而经口腔接种IBDV的对照鸡则有80%发病,死亡率20%,血清中检测到IBDV抗体,并从其法氏囊中检测到IBDV抗原,经泄殖腔接种IBDV的珍珠鸡亦未见发病,但经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在法氏囊,脾脏及肾脏等处出现病变。  相似文献   

17.
珍珠鸡和雉鸡贝氏隐孢子虫实验感染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鸭源贝氏隐孢子虫卵囊经口感染珍珠鸡和雉鸡,感染后的4~30天和4~25天,分别在珍珠鸡和雉鸡的粪便中检出卵囊。贝氏隐孢子虫在珍珠鸡和雉鸡的喉头、气管、支气管、法氏囊和泄殖腔的粘膜上皮发育。珍珠鸡感染后出现明显的呼吸道症状,剖检可见眶下窦肿大、气管和法氏囊水肿、表面有大量粘液、肺暗红、气囊增厚呈云雾状外观。组织学检查可见气管和法氏囊上皮细胞增生、肿胀和脱落以及炎性细胞浸润。感染后33天,珍珠鸡体重明显低于未感染对照组。与珍珠鸡相比,雉鸡感染后只出现轻微呼吸道症状,大体及组织病变均较轻,且体重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实验表明,珍珠鸡和雉鸡是贝氏隐孢子虫的新宿主。  相似文献   

18.
研究日粮酪氨酸水平对泰和乌骨鸡生产性能和组织黑色素含量的影响.选用28日龄泰和乌骨鸡随机分成6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饲养至8周龄.试验鸡组分别饲喂6种酪氨酸水平的日粮,日粮酪氨酸水平分别为0.48%、0.68%0.88%、1.08%、1.28%和1.48%.结果表明:日粮酪氨酸水平显著影响5~8周龄泰和乌骨鸡平均日增重、日采食量和料重比(P<0.05),且在0.88%水平时显著影响平均日增重、料重比(P<0.01).日粮酪氨酸水平极显著影响5~8周龄泰和乌骨鸡组织中黑色素的含量(P<0.01),随着日粮酪氨酸添加水平的提高组织中黑色素含量先增加后降低.心脏、肌肉、皮肤中黑色素的含量在1.08%水平时达到最高且与0.48%水平组差异极显著(P<0.01);而肝脏组织中黑色素的含量在1.28%水平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19.
对家畜、家禽中被人类发现并定位的主效基因的遗传机理进行了总结,并对其在畜牧生产上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张海峰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8):9100-9101,9112
采用博弈论的基本理论分析了当前中国房地产业税制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中国政府在对现行房地产业税制度改革设计中需把握的一些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