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综述了苯并芘对鱼类免疫毒性作用的研究进展。[方法]以主要免疫因子为切入点,综述了苯并芘对鱼类免疫毒性的作用机制及途径,以及环境中其他有机污染物对鱼类免疫毒性的作用机理。[结果]鱼类的免疫系统处于进化的特殊阶段,研究苯并芘对鱼类免疫功能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结论]该研究为应对在鱼类养殖过程中有机污染物及其他环境因子引起的免疫损伤,加强鱼类自身的免疫力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内源及外源因子对鱼类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鱼类年龄、性别、繁殖、食性等内源性因素和饵料、溶氧、温度、养殖方式、疾病等环境因子对鱼类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等方面,对国内外鱼类生理生化指标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旨在为用鱼类血液生理生化指标为鱼类健康养殖、繁殖生理、鱼病诊断、环境监测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氨氮作为养殖水体中最主要的污染物,对鱼类的存活、生长代谢、组织结构、生理和免疫功能等均具有毒性效应,氨氮会对鱼类产生急性和慢性毒性效应,并且容易受到环境因子的影响。为氨氮对鱼类的毒性效应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从氨氮对鱼类的毒性效应、环境因子对鱼类氨氮毒性的影响、氨氮的致毒机理以及鱼类对氨氮的应对策略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水流是鱼类生活环境中的重要影响因子之一,对鱼类的行为和生理生态等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水流运动对鱼类的摄食、生长、营养成分、免疫等均会产生影响,不同强度的水流运动训练对鱼体物质代谢产生的影响也不尽相同。本文综述了水流运动对鱼类的生长、生理学等各方面影响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鱼类养殖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鱼类的性别决定机制较为复杂,是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具有很大的可塑性。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不断更新,对鱼类性别决定及分化相关基因的鉴定和研究有了新的进展,环境因子如温度、光照、p H、低氧、水压等均能影响大多数鱼类的性别决定和分化过程。本研究中,阐述了鱼类遗传型性别决定(GSD)和温度依赖型性别决定(TSD)方式,并对TSD与遗传型性别加温度影响(GSD+TE)性别决定机制下,性别决定相关基因在雌雄异型中的表达及结合温度诱导性逆转进行概述,分析了温度对鱼类性别比例的影响,并提出今后应加强对性别决定基因的鉴定、解析和基因功能研究,为科学制定鱼类繁殖计划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瘦素受体是一种跨膜受体,属于Ⅰ类细胞因子受体家族成员,广泛分布于动物机体的中枢及外周组织,在瘦素发挥生理调节功能的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文章对鱼类瘦素受体的亚型分类、结构特点、信号通路、组织表达分布及其表达影响因素等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发现有关水温、pH和盐度等水体环境因子对鱼类瘦素受体表达水平影响的系统研究相对缺乏,因此今后应重点对比研究鱼类与哺乳动物间的瘦素受体生理学,揭示二者在结构特点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差异,并从进化角度探讨瘦素受体及其配体在演化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分析不同水体环境及鱼类各生长发育阶段中瘦素受体的基因表达调控模式,为水产养殖条件优化与品种选育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鲐鱼Scomber japonicus是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的主要经济鱼类之一,是暖水性远洋中上层洄游性鱼类,在中国近海渔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鲐鱼早期生活史会受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气候变化、海洋环境的改变均会对鲐鱼资源补充量产生影响,通过构建模型可以更好地对鲐鱼资源量补充进行模拟和预测,为其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本文综述了鲐鱼的生物学特性、早期生活史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环境变动对其早期生活史中生存、生长和资源补充量的影响、相关生态模型等在鲐鱼上的应用,并对未来掌握全球气候和环境变化对鲐鱼资源的生态响应及鲐鱼资源中长期预测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为鲐鱼渔业发展战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鱼类疾病的不断暴发给水产养殖业带来了严重危害,因此鱼病的免疫防治变得日趋重要。作为机体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鱼类免疫因子日益受到研究者们的重视。与人类和高等脊椎动物相比,鱼类免疫因子的研究起步较晚,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已发现了多种鱼类免疫因子。本文对现目前已报道的鱼类免疫因子,如白细胞介素、干扰素、抗体、补体、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Toll样受体、抗菌肽、溶菌酶及凝集素等结构与功能、作用机制及它们的研究现状进行概述,并对部分免疫因子在鱼类养殖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在鱼类免疫学研究中,一些现代生物技术被广泛应用。本文概述了转录组技术在快速鉴定和筛选鱼类免疫相关基因、鱼类免疫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并对鱼类免疫因子的研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更深入研究鱼类免疫系统的发生、探讨免疫因子在鱼类免疫中的作用和应用提供文献依据和参考,促进鱼类养殖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补偿生长是动物的一种生理生态适应性行为,也是评价其种群进化及环境适应能力的重要标准.文章通过对非营养胁迫后鱼类补偿生长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分析其应用前景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发现当前的鱼类补偿生长研究仅局限于某一生态因子,缺少多生态因子协同作用或环境胁迫与营养胁迫协同作用方面的研究,且有关鱼类生物能量学机制尚不明确;过于注重对鱼类生长特性影响的研究,而忽视对水环境的生态保护效应.因此,今后应加强开展多因素协同作用诱导的补偿生长研究,从生物能量学角度出发,深入了解鱼类补偿生长效应的作用机制;同时针对工厂化水产养殖模式的特点,研究水体环境因子调控在鱼类补偿生长过程中引起的相关效应及机制,进一步强化工厂化养殖模式的优势,从而推进我国工厂化水产养殖模式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池塘养鱼对池塘水源、面积、水深、形状和方向、底质、环境的要求,进而提出养鱼高产稳高的池塘改造方法,最后对养鱼水质的要求进行分析,为池塘养鱼提供参考。池塘是鱼类生活的环境,其条件决定着养鱼的效益,一般来说,影响鱼类生长的环境因子,主要有水的容积、水温、透明度、水体运动、溶解气体、pH值、营养盐类、溶解有机质、饵料生物、病虫害等,这些因子不仅与池塘的基本条件及所有增产措施有密切的关系,而且养鱼技术的实施也直接受到池塘条件的影响。因此,鱼池应该尽可能做到有利于改善上述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11.
周磊  张春晓  叶继丹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3690-13692,13733
镁在动物生理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是动物体内众多酶系的辅助因子和激活剂,也是骨骼和牙齿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就鱼类对镁的需要量及镁与鱼类生长、离子代谢、免疫、抗应激以及渗透压调节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抗菌肽作为非特异性免疫因子,在机体抵抗病原感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Cathelicidin是目前发现的一个最大抗菌肽家族,具有多重生物学功能.鱼类Cathelicidin的研究虽比较滞后,但国内外学者已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综述了前人鱼类Cathelicidin的研究成果,如基因结构、蛋白酶酶切作用、体内表达状况和生物学活性,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一定的研究基础和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3.
以初始体重(33.90±0.11)g的福瑞鲤(FFRC Strain Common Carp,Cyprinus carpio)为研究对象,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25、50和100 mg/kg低聚壳聚糖,于室内可控温循环水养殖系统中进行35 d的实验,研究了低聚壳聚糖对福瑞鲤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低聚壳聚糖对福瑞鲤生长性能、肌肉成分无显著影响(P0.05);各实验组血浆碱性磷酸酶活力显著提高(P0.01);各实验组血浆总铁结合力水平、补体C3和C4含量有一定升高(P0.05);25 mg/kg实验组脾脏NO水平极显著提高(P0.01);50(P0.05)和100mg/kg(P0.01)实验组脾脏髓过氧化物酶活力均有显著提高;50mg/kg实验组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显著升高且丙二醛水平显著降低(P0.05)。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适量的低聚壳聚糖对福瑞鲤的非特异性免疫和抗氧化功能有明显的增强作用。实验条件下,低聚壳聚糖添加量为50 mg/kg较适宜。  相似文献   

14.
口服当归多糖对点带石斑鱼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口服当归多糖对点带石斑鱼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方法]将05、02、00、350和500 mg/kg当归多糖添加到基础饵料中饲喂点带石斑鱼28 d,研究血浆中酸性磷酸酶(ACP)、溶菌酶(LZM)、补体C3和C4含量、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血液白细胞数和白细胞吞噬能力。[结果]喂食当归多糖能提高血浆ACP、LZM活力、补体C3和C4含量,降低血浆A/G值。另外,喂食当归多糖能提高点带石斑鱼血液白细胞数和白细胞吞噬率。[结论]当归多糖能提高点带石斑鱼非特异性免疫力,饵料中当归多糖的建议添加量为50 mg/kg,连续喂食21 d。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揭示温度这一重要环境因子与罗非鱼免疫力及对海豚链球菌的易感性之间的关系,分别进行了不同温度下罗非鱼感染海豚链球菌的死亡率试验和不同温度对罗非鱼非特异免疫相关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溶菌酶;碱性磷酸酶,AKP以及补体C3)活性影响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罗非鱼感染海豚链球菌的死亡率与水温的变化呈现明显的正相关;特别是在高温条件下,罗非鱼免疫力受到了明显的抑制,具体表现为SOD活性呈现先诱导后抑制的趋势,AKP活性在12h较28℃时显著上升(P<0.05),血清溶菌酶活性则受到抑制作用,而补体C3活性在12h和24h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了10.99%和13.40%(P<0.05)。试验结果显示高温能够引起罗非鱼免疫力低下,使鱼体对病原菌易感性增强,致使罗非鱼因感染海豚链球菌造成的死亡率显著升高,为研究罗非鱼海豚链球菌病爆发的环境机制提供了相关资料。  相似文献   

16.
环境温度和蛋白质水平对鱼类生长和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温度是影响鱼类生长及生理生化活动最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温度显著影响鱼类生长和代谢.蛋白质是鱼类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素之一,饲料蛋白质水平显著影响鱼类代谢、蛋白质合成等,且受多种因素的调控.不同温度条件下鱼类对蛋白质的需求量不同,研究不同温度和蛋白质水平对鱼类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不仅可以根据温度变化调整蛋白质水平以满足...  相似文献   

17.
 营养和免疫的相互作用多种多样,对动物的生长和生产有着深远的影响。天然免疫系统在感染初期对机体提供保护, 同时调节很多营养代谢的变化。巨噬细胞是天然免疫细胞的主要感觉和调节细胞。前炎症细胞因子不仅针对病原体调整局部免疫,而且也改变全身代谢的动态平衡,降低采食量和生长率, 能量、氨基酸、脂肪与矿物质代谢的改变具有重要的营养意义。免疫系统产生的调节因子可改变全身的营养分配和阻止与生长有关的代谢过程。论述了在免疫应答中,能量、氨基酸、脂肪和微量元素代谢在数量方面的重要变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利用eDNA宏条形码技术探究喀斯特高原人工湖泊鱼类多样性,并综合评估环境因子对鱼类分布的影响,为喀斯特地区水域鱼类多样性评估提供新方法、新思路,也为红枫湖和阿哈湖鱼类保护管理措施的制定积累基础资料。【方法】以红枫湖和阿哈湖为代表采集水样,以Tele 02硬骨鱼类通用引物PCR扩增eDNA,在Illumina NovaSeq 6000测序平台完成高通量测序;对优质序列按照98%相似性进行OTU聚类,生成OTUs表格,通过基因注释获得鱼类物种信息,并以R语言分别进行PerMANOVA分析和冗余分析(RDA)。【结果】在红枫湖鉴定出鱼类32种,隶属于5目11科27属,其中鲤形目鱼类18种,红枫湖南、北湖鱼类群落结构差异不显著(R2=0.08,P=0.562>0.05);在阿哈湖鉴定到鱼类33种,隶属于6目12科28属,其中鲤形目鱼类18种,各采样点检出鱼类总数差异不明显,保持在28~32种。现阶段的红枫湖和阿哈湖鱼类组成以鲤形目鱼类为主,但存在以日鲈目为主的养殖鱼类生态入侵。红枫湖环境因子与鱼类群落结构差异的决定系数(R2)排序为溶解氧(DO)>总溶解固体(TDS)=水温(WT)>pH>离子氨(NH4+),DO(P=0.034)是引起红枫湖各采样点鱼类群落结构差异的主要环境因子;阿哈湖环境因子与鱼类群落结构差异的决定系数(R2)排序为TDS>WT>Tra>NH4+>DO,TDS(P=0.005)是引起阿哈湖各采样点鱼类群落结构差异的主要环境因子。【结论】现阶段的红枫湖和阿哈湖鱼类组成以鲤形目鱼类为主,但存在以日鲈目为主的养殖鱼类生态入侵。eDNA宏条形码技术在喀斯特高原水域鱼类多样性评估方面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可快速监测到鱼类群落结构和空间分布,但通用引物可能对某些鱼类存在扩增偏好性;此外,不同人工湖泊水质理化因子特异性较强,研究环境因子与湖泊鱼类群落的关系时应对每个湖泊单独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9.
鱼类消化道菌群的作用与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微生态学在鱼类中的研究较在哺乳动物中的研究深度有较大差距。本文介绍了鱼类消化道菌群对鱼类的营养作用、免疫作用,对病原菌入侵的拮抗作用和自身的致病作用;介绍了水体中的微生物、盐度、水温,鱼类摄食的饵料、药物,鱼类不同的生理状态和发育阶段对鱼类消化道菌群的影响;并认为鱼类早期发育阶段肠道菌群的演替、肠道菌群的免疫机理和利用肠道菌群进行环境监测等是今后鱼类肠道微生态学的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氨基多糖螯合盐对扣蟹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氨基多糖螯合盐对扣蟹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方法]通过在配合饵料中添加氨基多糖螯合盐,研究其对扣蟹非特异性免疫力[碱性磷酸酶(AKP)活性、酸性磷酸酶(ACP)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溶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氨基多糖螯合盐可以有效提高扣蟹AKP、ACP、SOD和溶菌酶活性。[结论]在饲料中添加氨基多糖螯合盐对于增强扣蟹非特异性免疫力有一定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