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寻求更适宜于生产应用的麻类生物脱胶高效菌株,对苎麻脱胶菌株CXJZ95-198进行紫外诱变,存活菌株的生理特性研究和脱胶功能实验发现:紫外线处理120 s获得的变异菌株CXJZU-120性状稳定;在5.5~6.0 h完成苎麻脱胶,总胶质脱除率达87.22%;该菌经10.0 h培养,发酵液中的果胶酶、β-甘露聚糖酶和木聚糖酶活分别为211.2 U/mL、374.8 U/mL和96.6 U/mL;该菌株在固态培养基中培养16.0~17.0 h开始显棕褐色,液态发酵培养基中培养5.0~5.5 h开始显蓝绿色,接种到苎麻上发酵5.0~5.5 h开始显蓝色。该结果表明,变异菌株CXJZU-120与出发菌比较,不仅在脱胶功能和产酶性能上有所提高,而且繁殖速度快,发酵时具有特别的显色现象,对于该菌在生产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进行香蕉假茎生物脱胶菌株的筛选和生物脱胶提取香蕉假茎纤维的初步试验研究,为生物脱胶提取香蕉假茎纤维的实际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从腐烂香蕉假茎和土壤等样品中分离筛选对香蕉假茎具有脱胶作用的菌株,并利用筛选出的优良菌株对香蕉假茎进行脱胶,测定假茎失重率、纤维得率和残胶率,对菌株的脱胶性能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筛选出的FR1和BR2-1菌株对香蕉假茎均表现出很好的脱胶效果,其最佳脱胶时间均为72h,脱胶前香蕉假茎含胶率为83.6%,脱胶后分别降至24.7%和20.2%,失重率分别达72.9%和77.8%,纤维得率分别达2.27%和2.01%。【结论】筛选获得的FR1和BR2-1菌株在香蕉假茎脱胶提取纤维上均有较好的应用潜力,表明应用生物脱胶法去除香蕉假茎中的胶质物质来提取生物纤维完全可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进行香蕉假茎生物脱胶菌株的筛选和生物脱胶提取香蕉假茎纤维的初步试验研究,为生物脱胶提取香蕉假茎纤维的实际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从腐烂香蕉假茎和土壤等样品中分离筛选对香蕉假茎具有脱胶作用的菌株,并利用筛选出的优良菌株对香蕉假茎进行脱胶,测定假茎失重率、纤维得率和残胶率,对菌株的脱胶性能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筛选出的FR1和BR2-1菌株对香蕉假茎均表现出很好的脱胶效果,其最佳脱胶时间均为72 h,脱胶前香蕉假茎含胶率为83.6%,脱胶后分别降至24.7%和20.2%,失重率分别达72.9%和77.8%,纤维得率分别达2.27%和2.01%。【结论】筛选获得的FR1和BR2-1菌株在香蕉假茎脱胶提取纤维上均有较好的应用潜力,表明应用生物脱胶法去除香蕉假茎中的胶质物质来提取生物纤维完全可行。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苎麻的生物脱胶,本研究对苎麻脱胶菌株HY11原生质体进行紫外诱变筛选,以诱变菌株的果胶酶活性为筛选指标,筛选出脱胶菌株HY11-73,并对该菌株进行形态观察及脱胶试验.结果表明,菌株HY11-73果胶酶产量高于出发菌HY11 123.3%,生长速度提高了42.86%;诱变菌HY11-73对苎麻具有较好的脱胶效果,3 d可以完成脱胶,苎麻的失重率为34.04%;脱胶后纤维的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诱变菌HY11-73除水溶物含量外其余指标均优于出发菌HY11.  相似文献   

5.
对两脱胶菌株Ke34及Le10的生长繁殖条件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它们的适宜扩繁培养基以豆饼粉培养基为最佳、其次为麦芙皮培养基,其中豆饼粉的含量以3%为宜;最适培养温度为35~40℃之间;最适pH值为70(中性);但是,以3%的豆饼粉培养基,pH值取其自然,培养效果也很理想。在优选各项测试的条件下,测定它们的生长曲线,并结合涂片镜检观察菌体变化,最终确定两脱胶菌株Ke34及Le10,以3%的豆饼粉为扩繁培养基、pH值70或取其自然,在有氧的条件,培养16~24h即为接种沤麻脱胶的最佳时间。  相似文献   

6.
苎麻生物脱胶工艺技术与设备生产应用研究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在工厂化条件下对“苎麻生物脱胶工艺技术与设备”进行了生产应用实验。高效脱胶菌株 T85- 2 60繁殖速度快、产脱胶关键酶、培养条件粗犷 ,经 5~ 7h纯培养的菌液接种到生苎麻上发酵处理 5~ 8h,即可达到除去果胶、半纤维素、木质素等非纤维素物质从而获得纯净苎麻纤维的目的。与常规化学方法比较 ,该发明具有高产、优质、高效、节能、低污染等特点 :脱胶剂投入减少 80 %以上 ;脱胶制成率提高 5~ 6个百分点 ;脱胶消耗水、电、汽总能耗节省 30 %以上 ;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 45%~ 55%;精干麻可纺性能明显提高 ,纤维弯曲疲劳次数、细纱强力分别提高 2 1 1 %和 2 0 %~ 50 %;深加工劳动强度小、工作效率高、产品质量大幅度改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胡椒果皮脱胶菌分离、筛选的方法。[方法]从胡椒种植园的土样中采集样品30份,通过初筛、复筛及胡椒脱皮试验分离、筛选胡椒果皮脱胶菌。[结果]分离出7株能产生果胶酶的菌株,其中2株菌株产生的果胶酶活性较高;胡椒脱皮试验结果表明,菌株QH-2在4 d内脱胶效果较好,脱皮后胡椒产品感官评价优良。[结论]该研究建立的方法为胡椒果皮高效脱胶菌的筛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亚麻快速生物脱胶技术工厂化生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工厂化条件下对亚麻快速生物脱胶技术进行了规模化生产试验。结果表明,亚麻高效脱胶菌株Ym68'(E.herbicoli)的适宜培养条件为:35℃搅拌、pH6.5~7.5、通气量0.02 m3·m-3water·min-1、培养时间5~6 h。与传统温水沤麻方法相比,其脱胶时间缩短70%以上,长麻率提高31%左右,纤维强度提高25.9%;BOD5和SS排放总量分别减少33%和89%以上。  相似文献   

9.
为了从苎麻脱胶共生菌群RAMCD407中分离高效脱胶菌种,利用苎麻发酵物培养基分离筛选高效脱胶菌株;形态、生化结合16S rDNA分子方法鉴定菌株;水解圈法结合酶活力测定验证入选菌株产酶能力;苎麻脱胶试验核实入选菌株脱胶能力;分离出K30和L11两个菌株。K30和L11都能在果胶和木聚糖平板上形成水解圈,K30的果胶酶和木聚糖酶活力分别为238.47 U/mL和 98.36 U/mL,L11的果胶酶和木聚糖酶活力分别为 170.79 U/mL和 64.11 U/mL;K30和L11进行苎麻生物脱胶时,能使纤维残胶率由32.3%下降为1243%和15.70%, 纤维强力均超过5.5 cN/dtex。VITEK系统生化鉴定和16S rDNA序列分析都一致表明,K30与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相似性高达99%,L11与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相似性达到99%。  相似文献   

10.
通过引入丙酮酸脱羧酶和乙醇脱氢酶基因改造麻类脱胶优良菌株Ym68,以使其获得利用木糖发酵产生乙醇的能力。结果表明,虽然基因工程菌株PAP16的木糖利用率相对原始菌株Ym68差别不大,但明显提高了代谢产物乙醇。在5%木糖发酵试验中,原始菌株Ym68的木糖发酵液中乙醇含量低于0.2%,而改造后的菌株PAP16木糖发酵液的乙醇含量上升到1.6%。尽管此次基因改造可能影响了菌体表面特性,使得PAP16菌株容易形成凝聚而降低脱胶活性;但该菌株同时具备了脱胶预处理和产生目的产物乙醇两种性能,这对研究原料预处理和提高原料利用率较为有利。  相似文献   

11.
红麻细菌脱胶研究初报(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三、A.菌株的适宜培养条件1.培养基:斜面用马铃薯蔗糖琼脂效果较好,32℃培养24小时就可长成丰满菌苔。液体扩大培养以糠饼粉培养液为最好(表2),其培养物含菌量达0.87×10~8个/ml,脱胶效果为3.1~+。固体扩大培养以第3号配方最好(表3),其培养物含菌量达7.9×10~8个/克,且其培养物及浸出液脱胶效果均达到大部分脱胶。第5号培养基培养效果亦较好,但原料成本较高,不利于在生产上应用。2.温度:试验结果表明,在34—38℃的  相似文献   

12.
对两脱胶菌株Ke34及Le10的生长繁殖条件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它们的适宜扩繁培养基以豆饼粉培养基为最佳、其次为麦芙皮培养基,其中豆饼粉的含量以3%为宜;最适培养温度为35 ̄40℃之间,最适pH值为7.0(中性);但是,以3%的豆饼粉培养基,pH值取其自然,培养效果也很理想,在优选各项测试的条件下,测定它们的生长曲线,并结合涂片镜检观察菌体变化,最终确定两脱胶菌株Ke34及Le10,以3%的豆饼  相似文献   

13.
亚麻微生物脱胶技术的研究──1脱胶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不同地域的16个样品.分离脱胶菌148株,其中麻田土获脱胶菌105株,获得率居首位(35%).复选后60h完成亚麻脱胶的有9株,占所分离脱胶菌的6.1%;72h完成亚麻脱胶的19株,占所分离脱胶菌的12.8%,5株60h完成脱胶的菌株性能测定表明,它们均不分解纤维素,亚麻沤制后纤维外观性状优良;亚麻纤维中果胶残留量均合要求,Ke34和Le10两株脱胶菌尤为突出,果胶钙含量为4.43%和4.8%,折合果胶酸量为4.07%和4.41%;出麻率以Ke34和Le10两株脱胶菌最高,分别为31.13%和30.92%,故均为微生物脱胶的优选菌株.  相似文献   

14.
以苎麻非纤维类胶质成分为主要靶目标,以处理后的原麻为碳源进行富集培养,然后根据水解圈及发酵红色反应双重现象进行初筛,得到13株条件较好的菌株.通过菌株产酶活力及发酵残胶率测定,最终得到2株优良脱胶菌株.本试验优化了高效降解菌株的分离筛选方法,创建了一套科学的试验模型,为相关试验的进行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了克服传统沤麻工艺的不足,提高沤麻的效率,以亚麻原茎为菌种筛选的来源,通过初筛、复筛得到了1株产果胶酶和木聚糖酶活性较高,不产纤维素酶的脱胶菌株A6.摇瓶脱胶试验表明,A6菌能24h完成亚麻脱胶.脱胶后,纤维残胶率为20.63%,胶质脱除率达38.80%,比天然水脱胶高出11%.初步鉴定并命名为环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irculans)A6.  相似文献   

16.
将实验室自行分离的功能菌株HDDMM02、HDDMG05培养至最大产酶时期后用于大麻(Cannabis sativa)脱胶沤麻,并对大麻纤维化学成分进行测定.结果显示两种菌株最佳的接种量为麻原料体积的0.5%,尿素和NaCl的最佳添加量均为1.0 g/L.在此条件下进行中试,对麻纤维各项指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加菌沤制麻纤维的平均出麻率比正常沤制时增加了1.45个百分点,平均强度提高了23.67 N,断裂比强度提高了0.21 cN/dtex,麻束有效强度伸长了0.16m.扫描电镜图片显示加菌沤麻纤维脱胶完全且粘附在纤维表面,单纤维已基本游离出来.  相似文献   

17.
将培养36 h后的B3、B5种子液和培养48 h后的M1种子液,按照顺序间隔12 h接种10 m L于装有3 g苎麻[Boehmeria nivea(L.)Gaudich.]原样、100 m L原始脱胶液的250 m L三角瓶中,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到苎麻最佳混菌脱胶工艺为按照B3B5M1接种顺序,原始脱胶液pH 6,培养温度35℃,转速为150 r/min,脱胶时间60 h,在此条件下,苎麻脱胶率最高可以达到29.9%。  相似文献   

18.
受农业部科技司委托,湖北省农牧厅于1990年10月20日对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系主持的“黄红麻的微生物快速脱胶与污水治理”研究课题进行了鉴定。专家组在听取了课题主持人汇报、详细审阅了研究报告、论文及其它鉴定材料后,一致认为: 1.该项研究意义重大、技术路线正确、资料齐全,数据可靠。2.微生物快速脱胶:选育出果胶酶及半纤维酶高产菌株A_1,研究了酶法快速脱胶的  相似文献   

19.
苎麻脱胶是我国纺织行业的重要产业,至今仍主要采用化学脱胶法生产精干麻。因该法能耗高、水耗大和污水难于处理达标。已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通过对位于分宜县的江西恩达家纺有限公司关于苎麻生物脱胶重要意义、技术引进与研发攻关、主要技术创新和建成并已成功投产的国内首条电脑自控生产线的调查.知其工艺技术比化学脱胶法节煤52.80%.节水62.67%.减少化工原料消耗67.24%.排放废水的COD≤100mg/L。每吨产品减排COD的量为0.357t,达国际际先进水平,为我国苎麻脱胶产业技术升级提供了成功的示范。现有的苎麻化学脱胶企业.只需投资脱胶菌种培养、苎麻生物脱胶罐、循环供氧、污水处理设施设备.就可开展苎麻生物脱胶生产.投资小、见效快。  相似文献   

20.
压榨茶叶籽毛油磷酸水化脱胶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压榨茶叶籽毛油的脱胶工艺。[方法]在磷酸脱胶和水化脱胶试验的基础上,采用磷酸、水化复合脱胶工艺对茶叶籽毛油进行脱胶处理,研究脱胶温度、磷酸添加量、水添加量和脱胶时间对脱胶效果的影响。[结果]4个因素对脱胶效果的影响程度依次为:温度、85%磷酸添加量、脱胶时间、水添加量。较优工艺条件为:脱胶温度50℃、浓度85%磷酸添加量0.2%、脱胶时间30 min、加水量为油重的4%,此时脱胶油得率为94%。脱胶过程中油脂的质量参数没有发生明显变化。GC-MS分析显示,茶叶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到83%,其中亚油酸含量约25%,是营养丰富的功能性油脂。[结论]用磷酸、水化复合脱胶工艺对茶叶籽毛油进行脱胶处理,可得到符合脱胶要求的脱胶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