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50头中国荷斯坦牛产后23d内及发情前后12d内乳中的孕酮(P)和雌二醇(E2)的含量。结果表明:产后23d内不同胎次的奶牛孕酮,雌二醇含量差异不显著,而产后不同天数之间的孕酮、雌二醇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不同胎次间发情前后12d内的孕酮、雌二醇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而发情不同天数之间的孕酮、雌二醇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2.
1984年,用20只母鸡进行了硒(Se)对孕酮和雌二醇影响的研究。实验组饲喂含0.02ppm Se的低硒日粮。对照组饲喂含0.252ppmSe的补硒日粮。血液中和羽毛中硒含量随日粮中的硒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两组间血硒和羽硒含量差异都非常显著(p<0.001)。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了血浆中的孕酮和雌二醇的含量,两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5;p>0.05)。由此,作者认为,硒对孕酮和雌二醇的分泌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吉林地方特色肉牛发情周期体内生殖激素的变化规律,为提高国产特色肉牛繁殖效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吉林地区优质的草原红牛和延边黄牛,以及西门塔尔为试验对象,对发情周期内3个品种牛的血清与尿样中的孕酮、雌二醇,促卵泡素、促黄体素的变化进行测定和对比。[结果]发情第21天已孕与未孕肉牛的孕酮和雌二醇含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促黄体素含量在发情当天与其他天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检测肉牛发情早期血液中孕酮含量对发情鉴定及早期妊娠的诊断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用酶免疫分析法测定了正常母牛配种当天,配种后20、21天和患有卵巢疾病牛的脱脂乳孕酮浓度.根据配种当天脱脂乳孕酮水平进行发情鉴定,具有明显的临床意义.用20天、21天孕酮浓度判断空怀的准确率分别为86.96%和94.12%,判断妊娠的准确率分别为79.27%和89.00%,估测的早期胚胎死亡率为8.89%.15-甲基PGF_(2α)治疗黄体囊肿和持久黄体的效果与治疗的孕酮浓度呈正相关,治疗有效牛在治疗前后孕酮浓度差异极显著(P<0.001).  相似文献   

5.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了海门山羊在发情周期和妊娠期(各6只山羊)外周血浆中孕酮、雌二醇和睾酮的浓度变化.发情的当天。孕酮含量很低(0.1854±0.0235ng/ml),第6天迅速上升(p<0.01),并于第12天达最高(8.4280+0.7406ng/ml),然后逐渐减低到第18天的最低水平(0.1711±0.0516pg/ml).雌二醇在发情的当天达最高位(26.8745±1.3660pg/ml),然后下降,但有波动.睾酮含量在发情期较低(12.9224±2.0140pg/ml),于第10天达最大(39.6095±6.7283pg/ml).在发情周期中,孕酮与雌二醇和睾酮与雌二醇均里负相关(r=-0.2388和r=-0.3772),而孕酮与睾酮则呈显著性正相关(r=0.6587,p<0.05)。妊娠期的最初15天,三种激素的变化特点与发情周期的最初15天的变化相类似(p>0.05).从第16天到分娩前10天,除第50到60天有一升高外,孕酮含量基本维持在黄体期的中期水平,平均为5.4915±0.9164ng/ml(p<0.05),分娩时降到1.2501±0.2707ng/m1,分娩后1-3天均小于1ng/ml.从第16天开始,雌二醇含量一直上升(p<0.05),于分娩前1-2天达最大(101.9541±13.1151pg/ml),分娩后降到32.2271±4.7240pg/ml.睾酮从第11天开始上升(p<0.05),于分娩前2-5天为最高(73.0072±50.1124pg/ml),然后迅速下降(p<0.01),分娩后第2天降到29.7536±14.0921pg/ml.  相似文献   

6.
中国荷斯坦牛发情周期中孕酮、雌二醇含量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了50头中国荷斯坦牛产后90d乳中孕酮、雌二醇的含量,累计采集乳样1642个。结果表明:发情周期中孕酮变化特征可用参数来描述,①孕酮的最高水平(2.08ng·mL-1);②孕酮含量上升期的持续时间约15d;③孕酮含量维持在高峰期的时间约3d;④孕酮含量下降的速度为0.54ng·d-1。而雌二醇在发情时达到高峰,其峰值是69pg。发情前后雌二醇水平在40pg左右,波动较小。产后孕酮及雌二醇含量均迅速下降。孕酮在产后1d下降至较低水平,直到产后17d又开始上升,说明有些牛此时卵巢已开始活动。雌二醇在产后2d下降至较低水平,直至产后23d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波动。  相似文献   

7.
选择3头2~3胎次妊娠蒙古牛,分别于分娩前后以及分娩当天采集静脉血,分离中性粒细胞(PMNs)、血清,采用RT-PCR、Western blotting、放射免疫法、全自动动物血液分析仪检测了围产期蒙古牛外周PMNs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P53、Cyt-c在转录和蛋白质水平上的变化,外周血主要白细胞数量,血清中雌二醇(E2)、孕酮(P4)及糖皮质激素(GC)的浓度变化,以揭示蒙古牛围产期免疫抑制下外周PMNs的免疫状态,从而为PMNs免疫抑制机制研究提供理论参考。结果显示,外周血PMNs和单核细胞(MC)总数及淋巴细胞数量总体上均以分娩当天为拐点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外周血血清E2质量浓度于分娩前22 d逐渐升高,分娩前2 d升至最高,而后下降;P4质量浓度于分娩前22 d开始逐渐下降,分娩当天迅速下降,之后趋于平缓;GC质量浓度变化趋势与P4相反。凋亡抑制基因Bcl-2 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以分娩当天为拐点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促凋亡基因Bax、P53和Cyt-c mRNA和蛋白表达趋势均与Bcl-2相反。总之,围产期蒙古牛外周PMNs凋亡相关基因表达呈明显动态变化趋势,临近分娩时凋亡抑制作用显著增强,分娩时抑制效应达到峰值,分娩后降低。  相似文献   

8.
为了比较婆罗门牛和BMY牛的雌二醇(E2)、孕酮(P4)水平及胚胎生产潜力,并探讨MOET技术在BMY牛扩繁中的应用前景,采用进口激素(日本产FSH 24~36 mg+美国产PG 35 mg)和国产激素(国产FSH 10~12 mg+国产PG 0.8 mg)对全放牧婆罗门牛和BMY牛进行超排,并于超排前(同期发情第7天)、超排开始、超排第3天、超排发情当天和胚胎回收当天采集血液,采用RIA法分析血浆中的E2和P4水平。结果表明,BMY牛的黄体数和获胚(卵)数、可用胚数分别较婆罗门牛高2.09个和0.95、0.36枚,但差异不显著(P>0.05);BMY牛的排卵率较婆罗门牛高18.46%(P<0.01),而可用胚率则较婆罗门牛低2.55%(P<0.01)。BMY牛在5个处理时段的E2和P4平均值分别较婆罗门牛高0.58 pg/mL(P<0.01)和1.44 ng/mL(P>0.05),在各处理时段的P4水平变化规律几乎与婆罗门牛一致,E2/P4值为婆罗门牛的5.16倍。结果提示,BMY母牛的E2和P4水平高于婆罗门牛,在激素水平和繁殖性能方面表现出一定的杂种优势;E2水平低是婆罗门牛发情微弱和排卵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同等放牧管理和超排处理条件下,婆罗门牛及其杂种BMY牛对外源激素的敏感性基本一致,具有同等的胚胎生产潜力。  相似文献   

9.
抑制素基因免疫对南阳黄牛生殖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40头南阳黄牛,用3.0 mg抑制素基因重组质粒(pCIS,免疫组,n=30)或同剂量的生理盐水(对照组,n=10)间隔21 d注射2次,分别在首次免疫当天、首次免疫后第10天和第21天、加强免疫后第10天和第45天收集血清,应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处理后不同时期血清中激素水平.结果表明:在5个采血时间点内,加强免疫后第10天抗体阳性牛比率最高,为37.5%,与其他采血时间点有显著差异.免疫组促卵泡素(FSH)平均含量比对照组高,但差异不显著;17-β雌二醇(E2)和孕酮(P4)水平在加强免疫后2组有显著性差异.另外.抑制素抗体阳性牛的FSH、E2和P4比阴性牛高,但差异不显著.这些结果说明抑制素基因重组质粒可促进肉牛产生特异性抗体,且对FSH、E2和P4水平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
 特定电磁波(TDP)辐射器,通过电热激发,可产生2-25μm红外光谱,其峰值为9μm,具有对生物体有益的特异生物效应,目前在中国已广泛地应用。奶牛产后乏情达3个月以上且无卵泡发育者,用特定电磁波(TDP)居髎穴区照射,照射组(30头)在照射的21天内16头发情,对照组(30头)在此期间仅1头发情,两者比较,差异极显著;经3个情期配种,照射组16头发情牛中15头妊娠(第一情期配种8头妊娠),对照组1头发情牛经3个情期配种没有妊娠,两者比较,差异极显著。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经照射发情16头奶样中雌二醇(E#-2)和孕酮(P#-4)含量变化曲线与正常发情牛周期中两种性腺激素含量变化规律一致,对照组牛奶样中雌二醇(E#-2)和孕酮(P#-4)没有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11.
产犊月份对荷斯坦牛产奶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西安草滩第二牛场的荷斯坦牛为研究对象,选择2~4胎产奶量记录完整的健康母牛共587头,其中2胎217头,3胎196头,4胎174头,主要探讨产犊月份对产奶量的影响。将所有产奶数据校正到305d产奶量,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做出全年产奶量的整体分布曲线。对12个月份和4个季节的产奶量分别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确定各月份和不同季节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冬季12、1、2月份和早春的3月份产犊的母牛305d产奶量最高,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他月份,属高产奶量月份;夏季6、7、8月份产犊的母牛305d产奶量最低,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其他月份,属低产奶量月份;春季4、5月份和秋季9、10、11月份产犊的母牛305d产奶量处于中等水平,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冬季和早春,但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夏季,属中等产奶量月份。产犊月份对产奶量的影响效果表明,在保证全年牛奶供求基本平衡的前提下,适当调整在高产月份产犊,对提高奶牛群体产奶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芦丁对奶牛泌乳性能和血清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了芦丁对奶牛产奶量、血清、泌乳相关激素等指标的影响,旨在寻找合适的添加量,为应用芦丁提高中国奶牛泌乳性能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选用生理状态等相近的泌乳高峰期经产中国荷斯坦奶牛20头,随机分成4组,每组5头。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每日每头添加芦丁0.0(对照组)、1.5、3.0、4.5mg?kg-1。试验期11周,其中预饲期1周,正试期10周。隔日记录试验牛的产奶量,并于试验第5、35、65日采集乳样进行乳成分分析,同日尾静脉抽取血液样品,根据产奶量的检测结果,选择效果最好组及对照组测定其血清生化指标、免疫指标及泌乳相关激素含量等。【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3.0mg?kg-1与4.5mg?kg-1芦丁处理组都显著提高了奶牛的产奶量(P<0.05),而1.5 mg?kg-1芦丁处理组与对照组奶牛产奶量差异不显著(P>0.05);1.5 mg?kg-1芦丁处理和3.0 mg?kg-1处理乳脂率低于对照组(P<0.05),4.5mg?kg-1芦丁处理乳脂率同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各处理组间牛乳乳蛋白、乳糖、非脂固形物差异不显著(P>0.05)(2)3.0mg?kg-1处理组血清溶菌酶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尿素氮水平第35、65日检测结果低于第5日检测结果(P<0.05);该处理组奶牛血清谷丙转氨酶由第5日的22.88(IU?L-1)提高到第65日的25.38(IU?L-1),催乳素含量则由12.19ng?mL-1上升到13.94ng?mL-1,提高了14.36%;(3)3.0mg?kg-1处理组血清指标中,免疫球蛋白IgG、总蛋白、白蛋白、葡萄糖、皮质醇、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中雌激素、孕激素的水平同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孕激素水平呈现上升趋势。【结论】芦丁能够提高奶牛泌乳性能,同时保持奶品质,降低奶牛血清中尿素氮的水平,提高溶菌酶的含量。在本试验条件下,芦丁适宜添加量为3.0 mg?kg-1。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产犊季节、胎次及泌乳阶段布鲁氏菌病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方法]收集南方地区某奶牛场297头奶牛2014年的DHI生产性能测定记录,采用多因素方差法分析布鲁氏菌病阴性与阳性奶牛不同产犊季节、胎次和泌乳阶段对奶牛泌乳性能(日产奶量、体细胞数、体细胞评分、奶损失、尿素氮、产奶高峰日、90 d产奶量)的影响。[结果]不同产犊季节、胎次和泌乳阶段对奶牛的体细胞数、体细胞评分、奶损失、高峰日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而对其他泌乳性能无显著影响。布鲁氏菌病对荷斯坦奶牛的日产奶量、体细胞数、体细胞评分、奶损失、产奶高峰日具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尿素氮和90 d产奶量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5),不同产犊季节、泌乳阶段、胎次、测定季节等对奶牛的生产性能均有一定的影响。[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提高奶牛的泌乳性能及牛奶质量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过瘤胃胆碱对围产期奶牛生产性能和能量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阐明日粮中添加过瘤胃胆碱对围产期奶牛生产性能和能量代谢的影响,选取年龄、胎次和泌乳量相近的健康荷斯坦奶牛4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Ⅰ、Ⅱ、Ⅲ组每天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10和20g过瘤胃胆碱,Ⅳ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期内(产前14d~产后42d)分别调查和检测奶牛的生产性能(泌乳量和干物质摄入量)、血液生化指标(葡萄糖、β-羟丁酸、游离脂肪酸、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和内分泌指标(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结果显示:1)围产期奶牛日粮中添加过瘤胃胆碱能明显提高奶牛泌乳量(MY)和干物质摄入量(DMI),以每头奶牛每天添加10g过瘤胃胆碱效果最好。2)围产期奶牛日粮添加过瘤胃胆碱,能延缓血浆葡萄糖(Glu)水平的下降(P<0.05),显著降低试验奶牛血浆β-羟丁酸(BHBA)、游离脂肪酸(NEFA)总胆固醇(TCHO)含量(P<0.05),与对照组相比,血浆甘油三酯(TG)有升高的趋势(P>0.05)。3)添加过瘤胃胆碱,有提高试验奶牛血浆胰岛素(Ins)含量、降低胰高血糖素(Gn)含量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上述结果表明围产期奶牛日粮添加过瘤胃胆碱能够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改善奶牛体内脂肪代谢,促进体内糖异生作用,缓解围产期和泌乳早期奶牛的能量负平衡。  相似文献   

15.
过瘤胃甜菜碱对奶牛泌乳性能和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选取黑龙江省大庆市某集约化奶牛场年龄、胎次、体况及泌乳量相近的健康奶牛4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Ⅰ、Ⅱ、Ⅲ组日粮中每头每天添加5、10和20 g过瘤胃甜菜碱,Ⅳ组为过瘤胃甜菜碱对照组。试验期从产前14 d至产后42 d,通过对试验奶牛产后乳蛋白(LP)、乳脂率(BF)、乳糖(SL)的分析,研究过瘤胃胆碱和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奶牛头胎产犊日龄对其产奶量的影响。[方法]以宁夏平吉堡奶牛场一分场系谱资料比较完整的50头奶牛头胎产犊记录为资料,对奶牛头胎产犊日龄与305 d泌乳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50头奶牛头胎产犊日龄与305 d泌乳量的相关系数为0.4482,达显著水平(P<0.05),即奶牛头胎产犊日龄与305 d泌乳量呈中等正相关。305 d泌乳量(y)与产犊日龄(x)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8.173x+11.460。在744~887 d之间产犊的奶牛,其305 d泌乳量随头胎产犊日龄的增加而增大,可以预测该时期内奶牛的产奶量。[结论]奶牛头胎产犊日龄对其305 d泌乳量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呼市地区奶牛蹄病与相关矿物元素比较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实验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和原子分光光度计法,对20头正常奶牛和20头有蹄病奶牛蹄角质、血清中的钙、磷、铜、锌、铁、锰离子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病牛、正常牛血清中钙、磷含量比分别在2.47mg~2.61mg、1.62mg~2.26mg之间,而病牛、正常牛蹄角质中钙、磷含量比分别在2.22mg~2.47mg、1.61mg~1.73mg之间,其中血清和蹄角质中尤以P含量的降低较为明显;正常牛蹄角质和血清中铜含量低于病牛,而正常牛蹄角质和血清中锌含量高于病牛。正常牛、病牛的蹄角质血清中钙、磷、铜、铁、锌离子的含量存在明显的差异(p<0.5)。结果表明,低钙、低磷、低锌、高铜是奶牛蹄病发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奶牛初乳中常量成分和矿物元素的测定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采集46头荷斯坦奶牛分娩后2 h以内、24 h、48 h、72 h、96 h、120 h的初乳和分娩后15 d以后的常乳,测定其常量成分和部分矿物元素含量.结果表明,除乳糖以外初乳中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常乳.分娩后第1次(2 h以内)所挤初乳,其蛋白质、脂肪、乳糖、灰分的含量分别是常乳的5.03、1.95、0.56、1.92倍;Ca、P、Na、Mg是常乳的1.90、2.2 4、2.11、5.56倍;Zn、Fe、Mn是常乳的6.21、2.81、1.64倍.初乳中的各种成分随泌乳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向常乳接近.蛋白质含量是初乳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初乳的密度和全脂乳固体含量都和蛋白质含量有密切关系.在生产实践中,可根据初乳密度推测其蛋白质含量.  相似文献   

19.
奶牛初乳与常乳乳蛋白变化的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初乳与常乳乳蛋白的表达变化,揭示乳蛋白分泌及乳腺易感疾病的机理,采用二维凝胶电泳结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的方法分析了产后第1天、第7天和第21天牛乳中蛋白表达变化。结果发现,相对于第7天和第21天牛乳蛋白的表达丰度,第1天牛乳蛋白中有5个蛋白表达量增加;而第7天与第21天牛乳蛋白表达无变化。且第1天牛乳蛋白表达量增加的是具有免疫活性的免疫球蛋白M和G以及运输功能的白蛋白和转铁蛋白等。结果表明由初乳向常乳转换过程中,这些乳蛋白表达量的降低可能与乳腺易感乳房炎等疾病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