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国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闵庆文  张碧天 《农学学报》2018,8(1):229-236
为应对全球农业环境问题、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危机,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有关国际组织和国家发起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保护倡议。2005年,浙江稻鱼共生系统被列为中国第一个、全球第一批GIAHS保护试点,自此也开始了中国系统性农业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利用的研究。笔者在全面梳理有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回顾了过去10多年来中国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及其保护与利用的主要成果,认为现阶段农业文化遗产的研究核心内容主要为价值挖掘与多功能拓展开发、动态保护与适应性管理2个方面;围绕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和内涵有许多的争论,但这些争论促进了对这种新型遗产的认识;农业文化遗产内部的可持续机制赋予了它价值多样性,对农业文化遗产价值的研究凸显了保护的意义。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主要有2种途径,即在其多功能价值认识基础上的多功能农业发展,包括高品质特色农产品生产、生态旅游业发展、文化产业发展等,以及以生态与文化补偿为核心的政策激励机制。为进行动态性和适应性管理与保护,“五位一体”的多方参与机制和法律保障管理办法的建立必不可少。虽然中国的农业文化遗产研究相较其他国家处于领先地位,但仍需要在资源普查与价值评估、系统演化特征与可持续性维持机制等方面开展基础研究,在体制与机制建设、动态保护范式与典型模式等方面开展应用研究,并注意多学科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武汉市物种类农业文化遗产现状的研究,发现武汉市现有物种类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起步较晚,主要通过开发地方品种的方式进行。针对目前武汉市物种类农业文化遗产存在的问题,如物种类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偏低,保护管理体制分散,保护缺乏文化内涵的挖掘等,提出了需要加大物种类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建立统一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机制,深入挖掘物种类农业文化遗产的内涵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基于“生产、生活、生态”的空间理论视角,揭示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三生”空间人地关系的研究现状。以“农业文化遗产”为关键词,采用Citespace5.5文献计量分析工具和归纳方法,梳理了近年来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的研究成果,结果表明:2005—2020年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的研究经历了初步探索、波动增长、平稳发展三个阶段,各个阶段上的研究热点具有明显差异。目前中国农业文化遗产在景观价值挖掘、旅游开发、乡村振兴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已初具规模,但在基础性理论方面尚未形成权威的认知。农业文化遗产在“三生”空间上的研究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今后应更加关注基础理论的更新、强化实证研究、贯彻“分层”保护思维、完善社区参与、加快农业文化遗产地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和动态保护,以期实现农业文化遗产的高效利用及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日本静冈茶文化生态式旅游资源的开发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概念的提出以及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业文化遗产在地方旅游开发下的生态应用及保护受到更多的重视。由于农业文化遗产具有文化、生态等突出价值,对其进行保护性的开发研究十分必要。以日本静冈茶文化遗产为案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日本静冈茶文化遗产、茶道、茶艺、旅游开发等,并以此为鉴,分析中国茶文化遗产资源及利用现状,寻找适用于中国茶文化遗产旅游保护开发的方法,为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科学合理的旅游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农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悠久的农业文明创造了一批经济与生态价值高度统一的土地利用系统,体现了独特的动态保护思想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于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起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并在全世界得到迅速开展。本文介绍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内涵及其项目进展,分析了农业文化遗产在促进农业多种功能、促进传统知识与现代技术的融合、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分析并总结了我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现状与面临的问题,最后从科学研究和管理实践两个角度对我国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国自古就有保护自然的优良传统,并在长期的农业实践中积累了朴素而丰富的经验,稻田养鸭就是其中一种特色鲜明、经济与生态价值高度统一的农业文化遗产系统。其为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对今后发展生态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现代工业的高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向、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旅游业发展的持续高涨等,中国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出现了很多的困难,保护与利用工作形势十分严峻。本文通过对中山市南朗镇及大涌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稻田养鸭进行实地调研与问题分析,提出一些可行性的意见和建议,以期促进其长久可持续保护与利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通过农业文化遗产的旅游化保护与开发,形成具有福建特色的农业文化遗产利用、保护协同的新路径。【方法/过程】运用田野调查和比较分析,对福建省9地市20个县市进行实地调研。【结果/结论】福建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存在对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主体认识不清晰、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机制未健全、农业文化遗产可持续开发重要性认识不足的问题。根据调查分析并借鉴国内外经验,提出应从政府保护责任、农业文化遗产的资源转化、保护与利用过程中的责权关系、利益分配、开发方式等方面推进福建省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农业文化遗产的内涵及基本特征,分析了农业文化遗产的社会功能及历史价值的重要性,提出了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策略:健全管理和利用的体制机制、提升文化内涵,激发文化创造力等。以期为农业文化遗产历史价值的挖掘与保护提供建议和对策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了保障崇义客家梯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业文化遗产地的生态保护,本文从梯田生态系统辨析入手,通过深入分析崇义客家梯田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原因、农业生态保护现状与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农业生态保护的总体思路与途径,主要包括:积极建立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区、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和人才引进力度、创造富含客家文化特色的旅游服务、不断提高民众保护意识、积极完善保护和发展的相关政策法规、积极保护和完善现代稻作农业产业体系、完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梯田的开发与保护,将使梯田的旅游价值和文化价值都得到提升,对经济发展起巨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有效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提供保护和发扬,亟待构建合理的价值效益体系与评估体系并针对不同的农业文化遗产分类传承与利用。以子腊贡米作为个案分析研究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效益,从而为类似地区的乡村治理、乡村振兴战略研究和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研究提供内容上的补充,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转化和效益差异等方面提炼出有价值的理论依据,促进地方社会发展与进步,并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和地方性知识保护实践提供可行经验。基于此,通过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从子腊贡米的起源与发展、价值体系以及评估体系构建原则以及方式,以期构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及评估指标系统,实证研究与理论研究相结合,遵循科学性、系统性、代表性原则下从产品价值、生态价值、审美价值、科技价值、历史价值等多维度分析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研究发现其产品价值、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最为突出,产品价值所带来的效益是基于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之上的,是根基和源泉。忽视后者的存在事实必将影响前者目标的达成,最后则是导致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毁灭与消亡,传承与保护就成为一种口号。如何创新的传承与保护,找到历史价值与文化价值的本质核心,则成为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1.
试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发布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项目,中国学者们一直在探索适合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之路。回顾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上2006—2019年学者们发表的学术论文,对具有代表性的刊物上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归纳,结合部分实地考察的案例,阐述了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分析了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传统生产模式退变、生态系统退化、文化传承意识薄弱、申报资料欠妥等问题,最后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包括创新生产模式、激发文化创意内涵、完善相关文件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固然重要,但探索其可持续发展之路,才是让其一直生存下去的根本,而这条道路不仅需要各位学者的学术研究,更需要政府和实践家的资金、时间和实践的投入,需要各行各业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2.
农业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研究现代农业文化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现代农业以及新农村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农业文化的内涵、现代农业文化的类型与作用进行归纳与探索,指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视阈下,要从保护与挖掘农业文化遗产、加强政府扶持、发展现代农业、打造文化产业、坚持创新发展等方面加强现代农业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3.
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当前我国正在实施的重大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之一,长江经济带在全国农业乃至整个经济发展全局中占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长江经济带稻作农业文化遗产是我国、是全世界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长江经济带稻作农业文化遗产具有数量多、分布广、历史久的特点。长江经济带稻作农业文化遗产具有社会价值、经济价值、生态价值、文化价值、科技价值和全球价值。今后,为实现长江经济带稻作农业文化遗产的世代相传和永续发展,应采取以下积极措施,如提高认识、增加投入、加强研发、开展合作、严格保护和严加管理等。  相似文献   

14.
农业文化遗产作为联合国一项标志性工程在世界范围内得以认可而备受各国和学界关注。研究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倡导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传播理念一致,且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有鉴于此,本文根据农业文化遗产现存的受众认知不强、教育普及度不高等问题,在总结学术研究诸多进展基础上,拟建立契合农业文化遗产自身特点的三类活态保护与传承模式:多元化分众化传播模式、传受互动的传播模式、激励受众参与的传播模式,以积极回应农业文化遗产活态保护与传承的现存问题,以期从传播视阈下,探索能成功地融合多路径促进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进而不断完善其活态保护与传承的体系。  相似文献   

15.
王金梅  杨远  苗永旺 《农学学报》2022,12(11):88-93
现代农业是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产生的,农业文化遗产中包含的许多生存智慧,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槟榔江水牛养殖系统所具有的生产、生态、科学及文化等方面的现代价值,对现代农业的发展及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振兴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本研究通过对槟榔江水牛养殖系统现代价值的梳理,将有助于该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使其在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中起到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宣化传统葡萄园作为城市中的农业文化遗产地,蕴含着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等价值。基于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标准和对宣化传统葡萄园的生物多样性、农业生态效益、发展现状及困境调查,得出要保护宣化传统葡萄园,需要加快制定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政策,加快提高农户收入,相关部门要强化品牌意识,建立物种基因库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马萧  张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36-938
随着GIAHS项目的开展,保护农业文化遗产的研究起步并发展起来。采用旅游方式对农业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是学术界讨论的焦点和前沿。该研究以中国唯一的全球农业文化遗产试点为例展开论述,从旅游社会学的角度探讨采用发展旅游的方式保护农业文化遗产的原因、可能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转变保护理念、调整旅游模式、注重社区参与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