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2006年3月国家体育总局下发了"关于印发<关于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意见>的通知",通知指出:为贯彻落实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加快新时期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决定"十一五"期间在全国组织实施"农民体育腱身工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方面面.其中,文化建设既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又可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2.
科教体制创新是农村生产发展的动力之源,为农民增收、生活富裕提供智力支持,为村容整洁、乡风文明提供精神动力,是实现管理民主的前提条件,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农民闲暇时,选择和利用最近的、可接触性强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农家书屋"作为闲暇阅读场所,既是农民生活方式变迁的结果,也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要求。实地研究发现,农家书屋的阅读实践深受农民欢迎,但需要加强管理和增进投入,将农家书屋建设成为推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4.
在新农村建设中明确政府与农民的角色定位,让政府与农民各得其所,各展其能,这对于扎扎实实推进新农村建设至关重要。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新农村建设应以农民为主 体,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这是新农村建设的动力之源。但强调农民的主体地位,并不 意味着就可以忽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政府对新农村建设的组织、领导、协调,是有利有 序有效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5.
韩国新村运动着力打造“勤勉、自助、协作”精神,这种突出国民精神培养的做法,成就了韩国的新村建设事业,也为我们今天正在从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实践先例,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我国的新农村建设,除了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以外,最大的动力也在于发动农民、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因此,新农村建设应注重农民精神的培养,以农民为行动主体,并注意因势利导。  相似文献   

6.
孔燕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4):187-188
新农村乡风文明的本质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乡风文明要依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和农村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通过道德教育和制度约束两条基本的途径引导村民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从而使乡风文明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充分发挥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7.
加强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农民文明素质、文化水平为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8.
如何推动"三农"发展,如何建设新农村,如何带领农民奔小康,农民创业是个根本问题。农民创业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在新农村建设中,在发展现代农业中,我们需要涌现出千千万万的农民通过动脑、动手、自主创新、艰苦创业,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党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其思想根基、精神动力和灵魂支柱。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问题搞好,使农民享有健康,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拓展“太行山道路”优势,智力服务新农村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断促进农村改革和发展,关键途径是尽快建立起一支高水平的新型农民人才队伍,这正是河北农业大学"太行山道路"切实服务于新农村发展的优势和关键.高等院校应积极采取培养高素质大学生、培训新型农民、推广扶持实用科技、提升农村文化软实力等主要途径,走科教兴农、人才强农之路,在智力支撑、精神动力上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1.
切实保障农民利益,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和主创精神,是推动新农村建设内在动力和本质要求.从实际情况看,要在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必须要多途径进行引导,要依靠创新形式来推动,要加强保障来维护和促进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就是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应用到新农村建设中就是"以农民为本"。"以农民为本"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条件;"以农民为本"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的。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坚持"以农民为本",就必须加强对农民的科学文化教育并尊重农民,不断提高农民的主体性;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和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积极促进农民增收并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  相似文献   

13.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是建设新农村的人才保障。采取问卷调查与走访相结合的方式对河南省18个地市的农民教育状况及教育需求进行了调研,分析了新农村建设中在农民培育方面存在的成人教育、留守培育及精神文化建设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培育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新型农民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培育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其必要性:为新农村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为新农村政治稳定提供重要保障,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价值导向。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会遇到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系列困境,厘清现实困境对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切实保障农民利益,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和主创精神,是推动新农村建设内在动力和本质要求.从实际情况看,要在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必须要多途径进行引导,要依靠创新形式来推动,要加强保障来维护和促进.  相似文献   

16.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以生产发展为首要任务,以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为根本出发点,通过科学、技术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尤其是通过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渗透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动力保障;通过多层次的农村教育,造就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17.
当前,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培训方式,围绕农村实用技术与农民增收致富,抓紧时间,积极探索农村成人教育培训的新课题,千方百计提高培训质量,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科技人才保证。一、农村党员、基层干部继续教育要着眼  相似文献   

18.
尹德志  万远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4):2418-2420,2423
对城乡统筹发展中的不足进行了研究,指出城乡差距仍然在扩大,农民工依然是困扰在城市与农村的一个棘手问题,新农村建设动力不足,城乡统筹发展动力不足等。在此基础上提出必须通过大力推进城市化、涉农要素市场化和农民"国民待遇"化,破解阻碍城乡统筹发展之症结。  相似文献   

19.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是推动农村农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是我国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如何把丰富的农村人力资源转化为强大的人力资本,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强大的发展动力,已成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20.
文章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全面理解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一切从农村的实际出发,结合中等农业学校的特点,把实现农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为此,必须积极开展"村官"培训,造就大批建设新农村的"抓手";加快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培植大批建设新农村的科技示范户;大规模培训农民,使之成为建设新农村的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