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林业   6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5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了探明桉树内生细菌群落变化与桉树对青枯病抗性间的关系,试验用加入抗生素的培养基继代培养尾叶桉组培苗,采用PCR-DGGE技术检测了经抗生素处理后桉苗内生细菌的变化,并测定其对青枯病的抗性。结果显示,浓度为60 mg·L-1的氯霉素和150 mg·L-1的氨苄青霉素显著降低了桉树组培苗根部内生细菌的数量,但对茎、叶中内生细菌的数量没有影响。DGGE图谱显示,氨苄青霉素处理的桉苗与对照苗的条带基本一致,氯霉素处理后与对照条带有明显的区别,表明氨苄青霉素只影响了桉苗内生细菌的数量,氯霉素使桉苗内生细菌的优势菌发生了变化。对DGGE条带克隆测序和Blast比对发现,A、B、C条带的序列(KU363009、KU363010和KU363011)与GenBank中不可培养细菌的序列(KJ655389.1、KF006350.1和FJ832152.1)相似性分别为100%、99%和99%;D条带序列(KU363012)与不可培养的色球藻属(Chroococcidiopsis sp.)序列(LN878320.1)相似性达到98%。氨苄青霉素和氯霉素处理后,桉苗青枯病的初发病时间与对照相比延后1~2 d,氨苄青霉素处理的桉苗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氯霉素处理的前6 d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之后发病率急剧上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上述结果表明,氨苄青霉素和氯霉素可以减少桉苗根中内生细菌的数量,并推迟桉树青枯病的发病时间。  相似文献   
2.
采用菌液浸泡法、顶尖接种法对不同的桉树无性系盆栽苗和生根组培苗进行抗青枯病性能测定,并结合林间调查筛选桉树抗青枯病树种和无性系,并从根系分泌物和组织研磨液的角度研究其对桉树青枯病菌生长的抑制作用,探索不同抗性桉树无性系抗病性强弱与其根系分泌物和组织研磨液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供试的18个桉树无性系中,bd1、bd2、赤桉和南宁巨尾桉为抗病无性系;U6、南宁尾叶桉、雷9、钦32-29为中抗无性系;DH32-27、钦9、南宁广9、钦8、邓恩桉、钦32-22、雷2、巨桉、尾叶桉和钦广9为感病无性系。不同抗性桉树无性系根系分泌物和组织研磨液对青枯菌没有直接拮抗作用,但随着接种时间的延长,青枯病菌在抗病性强的无性系的根系分泌物及组织液中的增殖显著低于感病无性系,验证通过茎段浸泡接种筛选出的桉树无性系的准确性,同时表明根系分泌物和组织研磨液可以反映桉树不同无性系的抗病性强弱。  相似文献   
3.
高校纪检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协助党委抓好党风党纪.针对当前学生党建工作的现状,分析了纪检工作对高校党建保驾护航的作用,进一步说明了纪检工作与党建工作有机结合的必要性,以及充分发挥纪检执纪监督检查的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对桉树青枯病有防治效果的内生细菌,采用抑菌圈法,测定从青枯菌的非寄主植物中分离的内生细菌对青枯菌的拮抗作用,并分别在水培和土壤系统中测定其防治作用以及内生特性。结果表明:从蒜、葱、洋葱和葡萄内分离的14种可培养内生细菌中,只有菌株SH、SB、PT、C1和C2对青枯病菌具有拮抗作用;SH对C1具有拮抗作用,C2对SH有拮抗作用;在水培系统中,菌株SH对桉树青枯病的防治效果最好;在土壤系统中菌株PT、SH具有防治作用;菌株SH具有内生性,将桉苗浸于SH菌液中24 h,内生菌能侵入到桉苗茎部。  相似文献   
5.
龙芽楤木体细胞胚状体发生及成苗的调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龙芽楤木叶片、叶柄、嫩茎及根为试材,研究了2,4-D、6-BA、NAA、糖种类对胚性愈伤组织及胚状体的诱导、芽分化和成苗的影响。以2,4-D1.0 mg/L,确定诱导胚性愈伤组织及胚状体的最适外植体为嫩茎,诱导的胚性愈伤组织及胚状体质量、数量均高于叶片、叶柄和根;经直观分析、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6-BA是龙芽楤木芽分化及成苗的主要因素。以蔗糖30 g/L作碳源,芽分化最适培养基为MS+6-BA1.0 mg/L+NAA0.02 mg/L;成苗最适培养基为MS+6-BA1.0 mg/L+NAA0.04 mg/L,芽分化率和成苗率达88.02%和79.62%。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水杨酸(SA)对枣树缩果病抗性的诱导作用,应用水杨酸(SA)及其添加KH2PO4和微量元素的溶液(SA+),采用喷施和输液方式处理感染缩果病枣树,开展了SA诱导枣树抗缩果病及抗病相关酶活性的研究。结果表明:SA处理对于枣缩果病有防效,1mmol/L喷雾处理时防效不明显,3mmol/L、5mmol/L的防效均与对照有显著性差异,SA+喷雾施用无防效;SA输液处理对枣缩果病的防效明显,SA+输液处理无防效。对不同处理枣果实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进行测定,发现各处理样品PAL活性均未出现显著性差异;SA和SA+2种药剂不同浓度经过喷施处理,枣果样品PPO活性均未出现显著性差异,而通过输液处理枣果样品的PPO活性显著增强;采用3mmol/L SA输液,以及喷施1、3和5mmol/L均使枣果样品的POD活性显著增加,而SA+处理与对照相比均未出现差异显著性。可见,SA通过输液比喷雾更能促进枣树吸收,并提高枣树抗缩果病的能力,POD酶活性增强是枣树抗病性提高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高校纪检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协助党委抓好党风党纪。针对当前学生党建工作的现状,分析了纪检工作对高校党建保驾护航的作用,进一步说明了纪检工作与党建工作有机结合的必要性,以及充分发挥纪检执纪监督检查的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樟树枝叶提取物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采用混合液滴显微镜观察法研究了樟树枝叶提取物及其活性成分对病原菌孢子囊萌发的抑制作用,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鉴定了枝叶乙酸乙酯萃取物的化学成分,测定了其活性成分对葡萄霜霉病的室内和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浓度为0.1 g/mL以上的樟树枝叶提取物对孢子囊萌发均有很好的抑制效果,抑制率达100.0%;樟树枝叶提取物经不同极性有机溶剂萃取后,分别获得正己烷、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相分离物,浓度为1.0%时各分离物对孢子囊萌发的抑制率分别为58.4%、92.4%、32.5%和58.7%,乙酸乙酯相富集了主要抑菌活性成分,经液相色谱分析并与色谱库数据比对,确定其活性成分中含有芦丁和槲皮素;浓度为1.0%的芦丁和槲皮素对孢子囊具有抑制作用;田间试验显示,浓度为0.3 g/mL以上的枝叶提取物对葡萄霜霉病预防效果显著,治疗效果在60.0%以上。研究表明,樟树枝叶提取物可以有效控制葡萄霜霉病,提取物的活性成分芦丁和槲皮素可以作为植物源药剂。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对河北省太行山区综合开发治理中的生态经济沟治理、生态旅游产业带动型、新农村建设规划先导型、公司化运作的生态农业示范区、产业示范基地为核心的连片开发和科技主导型产业化开发模式的分析,提出了太行山区开发的基本原则是:积极争取政府支持,依靠科技进步和社会资金投入,发展特色产业,延伸农工商产业链,并充分考虑农民的承受能力,走产业化带动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以对桉树青枯病有防治效果的荧光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WCS417r为对照,用水杨酸和产生PCA抗生素(phenazine-1-carboxylic acid)的荧光假单胞杆菌(P.fluorescens)2-79进行了桉树青枯病防治试验,并在此基础上,将水杨酸与2-79、WCS417r分别组合,将诱导抗病性和抗生作用结合起来共同控制桉树青枯病的发生.盆栽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菌液蘸根的方法,2-79和WCS417r分别比对照的发病率降低18.4%和33.8%,差异显著(α=0.05).在组合防病试验中,经水杨酸、2-79、WCS417r分别处理后的桉树苗发病率分别比对照降低37.2%、42.9%和37.2%,而用水杨酸和生防菌共同处理(SA+2-79,SA+WCS417r)后的发病率则比对照分别低54.3%、51.5%,且比分别用三者单独处理的显著降低,防病效果显著增强.此结果表明,水杨酸的诱导抗病性与具有拮抗活性的生防菌结合,能显著提高防治桉树青枯病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