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秧苗期低温胁迫对华南主推双季水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华南主推双季水稻五优308、合美占、天优390、粤晶丝苗2号和粤奇丝苗为供试材料,2011年采用人工气候箱(PGV-36)人工低温胁迫,对水稻苗期低温胁迫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秧苗期日均8.5℃的人工低温胁迫会导致水稻秧苗生长发育明显停滞,供试材料植株高度、主茎叶片数和叶片长度处理前后无显著差异.②日均温8.5℃低温胁迫对水稻秧苗鲜重和干重的影响趋势相同,随着生长时间的延长,低温胁迫下的各供试品种(组合)不但没有干物质积累,其鲜重和干重反而下降.③各供试品种3叶期的耐低温胁迫能力强于5叶期,各供试品种(组合)耐低温胁迫能力强弱次序为:五优308>天优390>粤晶丝苗2号>粤奇丝苗>合美占,且3叶期和5叶期的趋势相同.  相似文献   

2.
以探讨大麦单倍体细胞水平的耐冷、耐NaCl性与植株水平抗病、耐盐性的相关性为目的,用赤霉病抗性、耐盐性不同的大麦为供试材料,比较了它们的离体培养花药及小孢子对低温、NaCl预处理的培养反应。结果表明:感病材料低温(5℃)预处理17d的花药培养愈伤组织诱导率比未经低温预处理的低,抗病材料则有一定的升幅。用NaCl溶液直接处理游离小孢子,所有供试材料的小孢子存活率随处理浓度升高不断下降,耐盐材料的存活率下降幅度比盐敏材料的小,且抗病材料的降幅比感病材料的小。说明:供体植株水平的抗病、耐盐性在花药、小孢子水平上也能有所表现。  相似文献   

3.
大麦离体培养花药对低温预处理及NaCl胁迫的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份大麦基因型作供试材料,探讨了离体麦穗低温预处理对花药离体培养愈伤组织诱导、绿苗分化及NaCl胁迫对花药培养愈伤组织分化形成绿苗的可能原因。依据研究结果,推测:不同供体基因型的花药对低温预处理首先是一个冷胁迫反应,其次才是培养反应。认为制定适宜的低温预处理时间。应以最大限度提高供试基因型花培绿苗率为前提。  相似文献   

4.
对15个茄子栽培品种进行低温,高温,变温预处理以及激素种类及配比组合筛选,结果表明:第一,只有基因型材料Q6(绿抗)和Q10(黑元帅)具有出胚能力,第二,高温和低温都能诱导出胚状体,变温对编号为Q6和Q10的茄子胚状体诱导效果好于高温和低温处理,低温、高温、变温处理中,低温4℃处理3 d,接种后高温36℃处理6d是胚状体预处理诱导的最佳温度和时间,Q6的诱导率为8.9%,Q10的诱导率为11.3%。最佳激素组合为2,4-D 0.2 mg·L~(-1)+KT l mg·L~(-1)+NAA 0.5 mg·L~(-1),诱导率为20%。  相似文献   

5.
提高水稻花培综合效益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3种培养基对4个水稻品种进行花药培养,探讨了低温预处理时间,碳源,外源激素预处理,培养基,基因型对水稻花药培养力的影响,水稻花培材料取样后低温处理8天接种了。碳源以蔗糖最好。外源激素处理接种前的离体材料对花药培养力没有影响,不同的培养基影响花药培养力。  相似文献   

6.
高丽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4,(9):2561+2567-2561,2567
[目的]对桑树花药愈伤组织诱导方法进行研究.[方法]以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不同品种、不同预处理时间和不同的激素种类及浓度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不同品种适于花药培养的花序大小有所差异,同品种内长度相对稳定,可以作为取材标准;低温预处理对试验的结果影响不显著(P<0.05);不同品种间诱导率差异较大,在供试的3个品种中,桂桑优62的诱导率最高,为46.4%,最低的为粤桑11,仅为28.8%;激素对愈伤组织诱导率影响较大,特别是2,4-D,最佳激素组合为1.0 mg/L2,4-D +0.5 mg/L 6-BA.[结论]该方法研究了桑树花药愈伤组织的诱导方法,为桑树的进一步开发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温度胁迫对结球甘蓝游离小孢子胚胎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0份结球甘蓝F1为试材,探讨32.5℃热激预处理、4℃低温预处理对游离小孢子胚胎发生的影响,为建立高效、完善的结球甘蓝小孢子培养技术体系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32.5℃热激预处理48 h较适于诱导所有供试基因型小孢子胚胎的产生,在10份供试基因型中,基因型G10的每蕾出胚数最高,达到34.35个;单独的4℃低温预处理对诱导结球甘蓝小孢子胚胎发生无明显促进作用;4℃预处理与32.5℃预处理48 h的组合处理方式对诱导结球甘蓝小孢子胚胎发生的作用因基因型而异。  相似文献   

8.
丰源优系列杂交组合生长后期耐冷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盛花期在人工气候室分别对丰源优416、丰源优299、丰源优191、汕优77和恢复系R416、R209、R191设置25℃、22℃和19℃的低温处理(昼夜温差±2℃),黄熟期分别考查其结实率.分析结果表明,低温处理明显降低了所有供试材料的结实率,不同杂交组合之间结实率差异极显著;不同的温度对杂交组合及恢复系结实率的影响明显(极显著).在自然条件下分期播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杂交组合之间结实率差异不显著;不同的播期之间,结实率差异极显著.不同组合耐冷性存在明显差异,丰源优系列组合的耐冷性优于对照汕优77;杂交组合F1的耐冷性与其恢复系的耐冷性有关.  相似文献   

9.
低温胁迫对蝴蝶兰内源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3个抗寒性不同的蝴蝶兰品种为试材,研究了不同低温条件下蝴蝶兰叶片内ABA、IAA与GA 3种内源激素等的变化规律,分析了蝴蝶兰抗冷的生理生化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低温胁迫条件下,随着温度的降低,叶片内部内源激素的变化越来越显著。C(昼23℃/夜18℃)处理温度下,内源激素变化较为平缓,而A(昼11℃/夜6℃)处理的变化则较为剧烈。3种内源激素的含量随着温度降低有显著增加的趋势。(2)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各品种叶片内ABA、IAA与GA含量的高低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3)低温胁迫条件下,抗冷性强的品种‘彩云’体内的ABA大量合成的启动时间早于另外两个品种,对低温处理的响应迅速,而IAA与GA则没有较大差异,对低温响应较为迟缓,在低温胁迫一段时间后才表现出显著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为评价马铃薯的抗寒能力,以18份马铃薯资源和47份马铃薯后代品系为材料,采用低温胁迫处理马铃薯离体叶片,测定其相应电导率,经Logistic方程拟合得出其半致死温度(LT_(50))。结果表明,供试材料LT_(50)介于-3.8~-1.0℃,材料间差异显著,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供试材料相对电导率逐渐升高,均呈"S"曲线变化。根据LT_(50)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分为低温敏感型、中间型、耐寒性较强3类,筛选出耐寒性强的2份资源及4份后代品系可作为耐寒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11.
以3种不同类型萝卜基因型的花药为试材,研究低温条件下甘露醇与秋水仙素预处理对萝卜离体花药中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及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发现,与对照相比,可溶性蛋白含量在经过预处理后表现不同程度的下降,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表现小幅度的回升;可溶性糖含量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游离脯氨酸含量在经过预处理后显著高于对照,但在两种处理方式中变化趋势表现不同,甘露醇预处理表现先增加后减少,而秋水仙素处理表现先减少后增加。  相似文献   

12.
低温冷害影响水稻结实率的要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10个水稻品种的花顺性状与结实率的分析,表明水稻孕穗期4受低温冷害后,花药缩小,花药内可育花粉数减少,不育花粉数增多,结实率下降,其中花药内的可育花粉数对水稻的结实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提出了水稻耐冷性育种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木薯花药愈伤组织诱导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为探讨不同激素、低温对木薯花药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的效果,以木薯华南5号的花药为外植体,接种于含不同激素组合的MS固体培养基,分别进行愈伤组织诱导、继代培养和分化。结果表明,在MS培养基中,随着2,4-D浓度的增加,木薯花药愈伤组织的诱导率不断升高,但诱导时间延长;在培养基中添加6-BA3.0mg/L+NAA0.2mg/L,木薯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达100%;在0~5d内,低温处理的时间越长,木薯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越低,以不进行低温处理的诱导率最高;在分别含6-BA3.0+NAA0.2的MS培养基中,花药愈伤组织继续增殖,但未分化出不定芽和不定根,而在添加NAA0.2mg/L+KT0.5mg/L或2,4-D0.5mg/L+KT0.5mg/L的培养基中,愈伤组织可分化形成2—5条不定根。今后需在材料基因型、绿苗分化培养基、培养条件等方面对木薯花药培养诱导单倍体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供体植株的生育状况对籼稻花药培养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光、温条件能直接影响供体水稻花药的生育状况,从而导致花药培养力的明显差异。温度偏高或偏低,日照缩短都不利供体花药的正常发育及其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分化,因此正常季节培养的供体花药培养力明显地高于异季培养的花药培养力。高温促使籼稻花药早衰、药壁开裂,这可能是籼稻花药培养力低的原因之一。采用延缓衰老剂6-BA(6-苄基嘌呤)有利于增加籼稻花药培养力。  相似文献   

15.
不同预处理对小麦成熟胚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低温、CaCl2 、PEG 3种预处理对 18个小麦品种成熟胚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 ,结果表明 :不同预处理对小麦成熟胚愈伤组织的形成有显著影响。PEG处理对小麦成熟胚愈伤组织的形成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低温和CaCl2 溶液处理对小麦成熟胚愈伤组织的影响和小麦品种关系密切 ,品种间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16.
预处理对萝卜离体小孢子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小娟  张丽  许明 《西北农业学报》2008,17(3):254-257,279
研究了低温、甘露醇、秋水仙素预处理对5个萝卜品种离体小孢子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纯的花枝低温预处理对小孢子发育没有影响,而低温结合甘露醇和秋水仙素预处理可提高萝卜离体小孢子的膨大率、成胚率及胚状体的再生率,且不同品种适宜的处理方式不同。B5-13培养基中添加15 g/L甘露醇预处理花药1 d或3 d,或B5-13培养基中添加10 mg/L秋水仙素预处理花药1 d或3 d均可不同程度地促进萝卜离体小孢子培养的成胚率。诱导出的胚状体除极少数没有形成再生植株外,大部分均获得了再生植株,有的再生率高达100%。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光照时间和环境温度对扬州鹅种鹅繁殖系统及相关激素mRNA表达、分泌的影响,探明光照时间和环境温度对种鹅繁殖机能的作用特点。【方法】取接受自然光照且日照时长逐渐缩短的200日龄种鹅作为试验对象,试验初期日照时长约为9.7 h·d-1、气温5℃左右。采用2×3完全随机试验设计,设2个温度处理(0-5℃、25-30℃)和3个光照时间处理(8、12、16 h),其中光照时间处理在正常白昼基础上进行增减,将120只成年母鹅随机分至6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20只,全封闭饲养,自由采食、饮水。试验第30天,从每个处理随机取5只鹅翅静脉采血3 mL,用于测定相关激素指标,同时从每个处理中随机取3只鹅,屠宰,取下丘脑和垂体速冻、超低温保存,用于测定相关基因表达量;分离生殖系统,进行重量或长度测定,同时取输卵管膨大部制作组织切片。【结果】①16 h光照处理组种鹅血清促黄体素(LH)浓度显著高于8 h和12 h光照处理组(P<0.05),16 h光照处理组种鹅血清催乳素(PRL)浓度显著高于12 h光照处理组(P<0.05)。高温(25-30℃)处理组种鹅血清PRL浓度显著高于低温(0-5℃)组(P<0.05)。光照时间和环境温度处理对种鹅血清LH、PRL和雌二醇(E2)浓度的影响存在显著互作效应(P<0.05)。②12 h光照处理组种鹅卵巢指数、卵泡指数均显著大于16 h光照处理组(P<0.05),8 h光照处理组种鹅卵泡数显著大于16 h光照处理组(P<0.05),12 h光照处理组种鹅输卵管长显著大于8 h、16 h光照处理组(P<0.05);环境温度对种鹅卵巢指数、卵泡指数、卵泡数、输卵管指数和输卵管长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③8、12 h光照处理组和高温处理组种鹅的输卵管膨大部颜色鲜红,假复层柱状上皮和固有层均较厚,皱褶明显,分泌腺丰富;16 h光照处理组、低温处理组种鹅的输卵管膨大部颜色暗红,假复层柱状上皮和固有层较薄,皱褶模糊,分泌腺较少。④16 h光照处理组种鹅垂体PRL基因表达量极显著高于8、12 h光照处理组(P<0.01)。⑤光照时间与环境温度对种鹅生殖系统、激素基因表达影响的互作效应不显著(P>0.05)。【结论】16 h长光照抑制了卵巢、卵泡的生长发育,12 h光照增长了输卵管的长度;16 h长光照提高了PRL基因的表达丰度。综合各方面的情况,长光照抑制了种鹅的繁殖机能,扬州鹅种鹅的最适光照时间为12 h。高温提高了种鹅血清LH、PRL浓度,低温影响了输卵管组织结构,故种鹅饲养期间要适当控温,尽量避免种鹅暴露于极端温度环境。  相似文献   

18.
不同的温度处理对蒲公英种子进行发芽特性的研究表明,35℃热处理8h,或5℃冷处理4d后的发芽率比25℃恒温发芽率有明显提高。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对高低温有一定的耐受能力。种子经过热处理16h或预冷8d,种子活力指数和发芽指数均高于25℃对照。  相似文献   

19.
大白菜温敏雄性不育TsCMS7311育性恢复的细胞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大白菜温敏雄性不育系TsCMS7311为试材,对发生育性恢复和未发生育性恢复的花药进行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在孢原细胞期之前,二者没有明显差异。常温下,未发生育性恢复的花药在孢原细胞期就停止发育;少数花药1~2个角隅处可分化形成孢原细胞,造孢细胞,花粉母细胞,但花粉母细胞在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时解体。在低温处理条件下,育性恢复,花药发育正常,经过孢原细胞期、造孢细胞期、花粉母细胞期后,可以顺利形成四分体,可育花药的四分体可以释放出小孢子并发育为成熟的花粉粒,同时绒毡层细胞开始解体,最后消失。  相似文献   

20.
The androgenic potential of four tomato lines (Micro-Tina, Micro-Gemma, Moneymaker and MsK8 as parents) and their hybrids were studied through colchicine (250 mg/l) and cold (4°C for 72 h) pretreatments of isolated anthers. The pretreated anthers were cultured on induction medium. Statistical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genotypes for the studied traits. The lines MsK8 and Micro-Gemma had a considerably higher frequency of callus formation (CF) and shoot regeneration (SR) as well as greater callus diameters (CD) than that of other parents. The highest frequency of CF and SR belonged to hybrid MsK8 × Micro-Tina, and the longest CD possessed by Micro-Tina × Micro-Gemma. The mean values for hybrid’s CF, CD, and SR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parents. In total, heterosis (hybrid vigor) was observed for the studied traits and heterozygous genotypes had a higher frequency of androgenic potential compared with homozygous par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