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金城 《农业考古》2019,(4):126-131
北宋前期蝗灾频频,但常伴有“蝗不为灾”现象,真宗朝以后这种现象消失,南宋时期,仅高宗朝出现过两次。随着宋人对蝗虫生活习性不断深入认识,宋代朝廷一方面保留了蝗虫的祭祀活动,但破除蝗虫的神性;另一方面,在治理蝗灾的政策上,朝廷采取务实的治蝗灭蝗态度,将蝗灾治理推向了法制化和制度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控制蝗灾保护全球农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蝗虫是世界性的大害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发生过不同程度的蝗灾,尤以非洲和亚洲的一些发展中国家蝗灾发生最为频繁,危害也最重,澳洲、欧洲和拉丁美洲国家的蝗灾发生较轻,但近几年来也呈上升趋势。一、蝗虫的发生及其严重危害全世界所记载的蝗虫种类有1万种以上,其中中国有900多种。蝗虫的繁殖能力非常惊人,一头成熟雌性飞蝗一生平均能产卵200粒以上,最多能达1000粒左右。蝗虫的寿命一般为2~3个月,在温带地区飞蝗一般一年两代,在热带地区如澳洲、中国的海南岛等一年能繁殖四代,暖温带地区也有三代的情况。蝗虫的…  相似文献   

3.
新疆塔城地区边境草原蝗虫发生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塔城地区草原蝗灾现状进行了叙述,回顾了近年来蝗灾发生的危害及特点,总结了蝗灾发生的自然基础和人为因素,归纳了当前控制蝗灾方面的技术手段并对其效果进行分析评价。文章认为当前蝗灾多发的根源在于人为和自然因素造成的草原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指出当下防控工作的关键在于保护和恢复草原生态以消除蝗灾发生的生态基础,大力加强蝗灾预警能力,同时注重加强与邻国的蝗情信息共享。  相似文献   

4.
唐代蝗灾发生频率虽然略低,但其影响程度仍不可忽视。在总结前人经验基础上,唐人对蝗灾成因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治蝗策略也有所更新。唐代治蝗,注重制度设置、仓储体系建设,并在社会化、市场化救荒方面有了新的进展,形成了较有特色的治蝗机制,对于后世救荒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是历史上蝗灾严重的省份之一,对其蝗灾进行有效的数字化管理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主要概述了在G IS、GPS的基础上开发的山东省蝗灾管理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了历史数据的输入与查询,蝗灾发生程度分析,防治方案制定等功能。通过在山东省的应用,效果良好,为山东省蝗灾信息化管理提供了有利的工具。  相似文献   

6.
明代山东蝗灾频繁肆虐,危害极大,但各方积极应对,采取有效措施抗灾救荒。蝗灾的应对措施主要有五项:及时上报灾情;捕杀蝗虫;掘蝗种,捕蝗蝻;免田租,减税粮;赈济饥民,招抚流民。蝗灾的应对措施有效降低了蝗灾的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蝗灾及防控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了我国蝗灾发生的历史,从中总结分析了蝗灾发生的原因及防治的对策.防治蝗灾的方法主要包括:生态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利用现代化技术进行防治,并且应始终坚持“改治并举”的方针政策,综合各种防治手段,与时俱进,以开创出一种有效、环保、低耗的治理体系为目标,结合传统与现代技术全方位地减轻乃至消灭蝗灾.  相似文献   

8.
蝗灾的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今年我国北方很多地区发生了历史上少见的蝗灾,其中以东亚飞蝗引起的蝗灾最严重.蝗灾在解放前2600多年中,平均每隔3~5年就大发生1次,仅在20世纪的1929、1933和1938年特大蝗灾就发生了3次,可见其致灾的严重性.  相似文献   

9.
元代蝗灾防治措施及成效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元一代,灾害频发,作为生物灾害中最严重的蝗灾给社会带来深重灾难。元代蝗灾有鲜明特征:时间、地域上的不均衡性、多大灾。元代蝗灾防治较前代出现了一些新变因素,既有较成功的经验,也有值得关注的教训。考察探悉元代的蝗灾防治及其成效,对深化中国古代农业灾害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蝗灾禳解活动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在唐代以前由于人们对蝗虫的神化,禳解活动是最主要的蝗灾应对举措。明代蝗灾频仍,给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但人们对蝗灾和蝗虫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面对蝗灾的肆虐,明代政府和百姓一方面采取积极措施进行捕杀,同时由于受天人感应学说的影响,皇帝、官员和百姓都采取形式多样的禳解活动以期消除和减轻蝗灾的危害。禳解活动虽不能直接减轻蝗灾的危害,但在一定程度上为百姓提供信念上的支持与精神上的慰藉,能够达到安抚民心、稳定社会的目的,也有利于捕杀蝗虫、灾后救济等活动的开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雕版印刷,肇端于唐,发展于五代,极盛于宋。宋代是中国版印发展的黄金时代,南北两宋刻书机构之多、地域之广、规模之大、版印之精、内容之赡、数量之多以及图书贸易之盛、流通之广堪称前世所未有,后世之楷模。宋代版印事业之所以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离不开宋代右文崇儒政策的实施,科举和教育大兴,读书和学术之风盛行以及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工商业的繁荣。  相似文献   

12.
明清时期山西地区的蝗灾尤为突出,虽不及黄河下游的河南、山东地区严重,却也是重灾害区,且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有较强的规律性。面对蝗灾,山西地区的蝗灾防治及社会应对自成体系,存在自上而下的两条治蝗线索——直接的备灾救灾实践与间接的祈禳弭灾信仰。利益驱使下的小农会因为蝗灾的代价高昂而忽略蝗虫作为现实世界保护神的身份,对其赶尽杀绝;飞蝗蔽天难以遏制以至束手无策时,又将其高高供起。此二者虽看似逻辑矛盾(崇信还是毁灭),却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并行不悖,形成明清时期山西地区乃至中国传统社会灾害防治与禳灾信仰关系处理的鲜明特色。同时,基于历史经验的治理措施,对我们今天的蝗灾防治不无启迪。  相似文献   

13.
朱熹在南宋社会内忧外患、佛道盛行的历史环境下又一次回应并发展了孔子的礼学、礼教思想,决心重振社会人伦秩序,其礼学思想对宋元以降的中国及东亚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朱熹礼学思想建构的特点能给当代儒学复兴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礼不远人,人能弘礼;礼学思想需要哲学的突破;礼是归宿;礼学的发扬需要经典文本的支撑与因时制宜。  相似文献   

14.
在中西交通发展的视野下,中古时期西域食物的东传大概可分为两汉、魏晋南北朝和隋唐三个阶段。丝路初兴的汉代是西域食物的初传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来自西域的农林作物在北方推广种植,饮食结构与烹饪方法也受到内迁少数民族的影响,呈现出胡汉融合的特点。唐代海陆交通发达,品种繁多的西域食物不仅从陆路输入长安,也从海上传入广州,胡食的兴盛反映了唐代社会的胡风文化影响,饮食结构和烹饪方法呈现出南北融合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15.
针对中国目前蝗灾发生和防治的现状 ,从生态保护和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提出了新的观点 ,并对蝗虫资源的产业化提出了相应的构想 ,这对蝗灾的长期可持续的治理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南疆早在3000多年前就有古先民居住。两汉时期,新疆南疆地区多元民族分布格局就已正式形成,经过魏晋南北朝至辽宋金元时期多元民族的发展与变迁,至明清时期,近代多元民族文化格局已成定型,说明今天新疆南疆统一多民族格局是在古西域不同民族经过长时间演变、发展和融合的基础上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17.
梁松涛  苏红 《农业考古》2020,(1):116-122
宋代的药材种植已与日常食物生产相分离,出现了专业化种植模式,种植的药材种类逐渐增多,形成了若干地道药材的种植中心。宋人发现土质、播种时机、肥料的使用都会对药材的药性产生影响;宋代将间作法、肉引法运用于药材栽培,提高了药材的产量与品质;经过嫁接的药材会使药性下降,有的甚至不堪入药,这些技术体现了宋人在药材种植时"以药性为核心"的思想。宋代种植技术,对元、明、清乃至今天都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在中国药材栽培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8.
胡以存 《农业考古》2020,(1):173-176
自古以来,大豆便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秦汉时作为主食,至魏晋时常常被制成豉、豉汁等调味品,唐宋时又有进一步的改良,豉汁已退出调味品行列。相传为曹植所作《七步诗》中,"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描述的正是魏晋时人制作豉汁的工序,但至唐时已不为人熟悉。《七步诗》的流传衍化,除诗歌内部规律外,与中国古代饮食习惯的变化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乾隆年间,蝗灾是伊犁农业开发中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清朝廷对蝗灾十分重视,从祈神禳灾、组织灭蝗、赈济减赔、外地调粮等途径积极应对。乾隆三十一年伊犁蝗灾事件与伊犁将军明瑞"来京陛见"存在内在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