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研究了中华绒螯蟹中K、Na、Fe、Zn、Cu、Cd、Pb和Cr等微量元素在身体肌肉、螯足肌肉、鳃丝、性腺和肝胰脏中的分布状况,以及雄蟹和雌蟹的差异,并对中华绒螯蟹微量元素的营养价值和重金属污染的情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中K、Na含量最高,Fe、Zn、Cu次之,Cd、Pb、Cr最低。同一元素在不同部位的分布有较明显的差异,鳃丝中各种微量元素的含量都较高。多数微量元素的含量在雌雄蟹各部位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但性腺中Cd、Cu、Na、K和Cr的含量有明显的差异,其中Cr在雌蟹和雄蟹肌肉中的含量也有明显的差异。中华绒螯蟹是K、Na、Fe、Zn、Cu等微量元素的良好食品来源,但Pb、Cd污染情况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2.
中华绒螯蟹中微量元素的分布及评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研究了中华绒螯蟹中K、Na、Fe、Zn、Cu、Cd、Pb和Cr等微量元素在身体肌肉、螯足肌肉、鳃丝、性腺和肝胰脏中的分布状况,以及雄蟹和雌蟹的差异,并对中华绒螯蟹微量元素的营养价值和重金属污染的情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中K、Na含量最高,Fe、Zn、Cu次之,Cd、Pb、Cr最低。同一元素在不同部位的分布有较明显的差异,鳃丝中各种微量元素的含量都较高。多数微量元素的含量在雌雄蟹各部位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但性腺中Cd、Cu、Na、K和Cr的含量有明显的差异,其中Cr在雌蟹和雄蟹肌肉中的含量也有明显的差异。中华绒螯蟹是K、Na、Fe、Zn、Cu等微量元素的良好食品来源,但Pb、Cd污染情况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3.
中华绒螯蟹蜕皮过程中血淋巴主要生化成分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生物化学及原子吸收方法测定了中华绒螯蟹蜕皮过程中血淋巴主要生化成分的变化。研究结果显示:在中华绒螯蟹蜕皮前期,血淋巴中总糖、总脂、总蛋白和4种无机离子(Ca2+、Mg2+、Cu2+、Zn2+)的含量都呈上升趋势。总糖含量在D0期达到高峰,Ca2+、Cu2+和Zn2+含量于D1期达到高峰,总脂和总蛋白含量于D3-4期达到高峰;蜕皮后,总糖、Ca2+、Mg2+含量升高,总脂、总蛋白和Cu2+、Zn2+含量开始降低。中华绒螯蟹蜕皮过程中血淋巴生化成分的变化与蜕皮周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10个日本绒螯蟹群体与中华绒螯蟹形态的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10个日本绒螯蟹Eriocheir japonica群体和1个中华绒螯蟹E.sinensis群体为研究对象,分别测量了18个形态性状参数,数据经标准化后,对绒螯蟹群体形态差异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冲绳以外的日本绒螯蟹群体的形态学特征存在较大的相似性,个体间有明显交叉;2)冲绳日本绒螯蟹群体与其它群体间形态差异较大,其多数个体与其它群体的个体分为两大支;3)中华绒螯蟹与日本绒螯蟹存在明显差异,可分为明显的两大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利用DGGE技术对中华绒螯蟹和合浦绒螯蟹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的可能性。[方法]对中华绒螯蟹5个群体和合浦绒螯蟹1个群体共180个个体的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b)基因片段进行了PCR扩增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析。[结果]所有PCR产物在DGGE电泳时共有2种迁移速率,合浦绒螯蟹所有个体的PCR产物的迁移速率相同,且中华绒螯蟹江都群体46.7%、仪征群体23.3%以及温州群体20.0%的个体与合浦绒螯蟹的迁移速率一致;而以上3个中华绒螯蟹群体的其他个体以及南京、盘锦群体所有个体的PCR产物在DGGE电泳时的迁移速率均相同,均快于合浦绒螯蟹,表明在中华绒螯蟹中混杂有合浦绒螯蟹的遗传标记类型。[结论]DGGE方法可用于绒螯蟹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相似文献   

6.
中华绒鳌蟹是我国特有的淡水养殖蟹类,滋味鲜美,营养价值高,对其体内元素组成有相关研究多集中于未加工的中华绒鳌蟹,尚不清楚烹饪方式是否会影响其体内元素分布,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研究了烹饪方式对中华绒鳌蟹可食部位中常量元素(钠(Na)、钾(K)、镁(Mg))、微量元素(锰(Mn)、铁(Fe)、铜(Cu))以及重金属(铬(Cr)、镉(Cd)、汞(Hg))分布特征影响。结果表明:烹饪前,中华绒螯蟹中可食部位中元素分布为:K>Na>Mg>Fe>Cu>Mn>Hg>Cr>Cd;烹饪后,K含量降低,Na和Mg元素含量整体增加,其他元素含量因烹饪方式、部位、性别的不同变化不一,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分布规律不变。基于三种重金属含量的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显示,烹饪前后THQ值均小于1,对人体健康不构成显著风险。研究表明,不同的烹饪方式对中华绒螯蟹不同部位中不同元素含量具有不同的显著影响,以期弥补以食品原材料为研究对象的评估中华绒螯蟹中重金属风险危害的不足,为中华绒螯蟹的精准膳食风险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7.
选取合浦水系和绥芬河水系的日本绒螯蟹与长江水系和辽河水系的中华绒螯蟹4个绒螯蟹种群,以辽河水系绒螯蟹(♂)与绥芬河水系绒螯蟹(♀)杂交后代为辅助研究对象,对它们的17个外部形态特征分别进行聚类和判别分析。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绥芬蟹、合浦蟹、辽河蟹和杂交蟹聚为一组,长江蟹为单独的一组。判别分析亦可将长江蟹与合浦蟹、辽河蟹、绥芬蟹和杂交蟹分开,雌蟹整体判别率为74.2%;雄蟹整体判别率为75.4%。中国大陆绒螯蟹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受环境影响较大,对原产地环境的依赖性极强,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地方种群,这些地方种群在生长性能方面具有极强的地域性。日本绒螯蟹和中华绒螯蟹能自然杂交、可育,两者间不存在生殖隔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合浦绒螯蟹的营养品质,对其性腺和肌肉营养成分进行分析,为其营养价值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体质健康的合浦绒螯蟹雌雄各30只,测定其形体指数,性腺和肌肉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及脂肪酸含量。【结果】合浦绒螯蟹雌蟹的总可食率和性腺指数显著高于雄蟹(P<0.05,下同),较雄蟹分别增加20.16%和244.56%;而肝胰腺指数、肌肉可食率和肥满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下同)。雌蟹性腺的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较雄蟹分别显著增加57.60%和1546.30%,肌肉的粗蛋白和粗脂肪较雄蟹分别显著增加3.90%和22.81%。雌蟹性腺必需氨基酸(EAA)、非必需氨基酸(NEAA)、总氨基酸(TAA)和鲜味氨基酸(DAA)含量均显著高于雄蟹,分别增加85.99%、21.61%、41.24%和13.74%;雄蟹肌肉必需氨基酸含量(62.09 mg/g)显著高于雌蟹(60.27 mg/g),增加3.02%,而总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含量无显著差异。依据氨基酸评分(AAS)标准和化学评分(CS)标准分值,以AAS进行评价时,合浦绒螯蟹肌肉和性腺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缬氨酸,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为蛋氨酸+半胱氨酸;以CS进行评价时,肌肉和性腺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蛋氨酸+半胱氨酸,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为缬氨酸。雄蟹肌肉必需氨基酸指数(85.12)高于雌蟹(79.13),而雌蟹性腺必需氨基酸指数(89.35)高于雄蟹(77.01)。雄蟹性腺的饱和脂肪酸(SF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总量显著高于雌蟹,分别增加26.25%和11.93%,而肌肉中二者无显著差异;雌蟹性腺和肌肉的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总量显著高于雄蟹,分别增加23.01%和9.38%;雄蟹性腺和肌肉的二十碳五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EPA+DHA)含量(15.15%和13.08%)均显著高于雌蟹(13.18%和10.97%),雄蟹肌肉不饱和脂肪酸∑n-3/∑n-6比值(1.06)显著高于雌蟹(0.86)。【结论】合浦绒螯蟹雌蟹的总可食率、肌肉和性腺的蛋白质与脂肪含量及性腺氨基酸营养价值优于雄蟹,而雄蟹肌肉的必需脂肪酸营养价值优于雌蟹。因此,合浦绒螯蟹是富含优质脂肪酸和均衡氨基酸的大型食用蟹类。  相似文献   

9.
中华绒螯蟹主要呈味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邻苯二甲醛(OPA)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中华绒螫蟹可食部分(肌肉、肝脏、性腺)的游离氨基酸组成及含量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发现:中华绒螯蟹各可食部分抽提液中主要有19种氨基酸,精氨酸、丙氨酸、甘氨酸、牛磺酸、脯氨酸、赖氨酸、谷氨酸、亮氨酸、缬氨酸、酪氨酸、异亮氨酸、丝氨酸这12种氨基酸在各可食部分中的含量均超过10mg/100g,而其中又以精氨酸、丙氨酸、甘氨酸、脯氨酸和牛磺酸为主,这5种氨基酸含量占游离氨基酸总量的50%以上。此种游离氨基酸组成模式与蛛雪蟹、勘察加拟石蟹等海水蟹中的游离氨基酸分布基本相似。而中华绒螯蟹区另4于蛛雪蟹、勘察加拟石蟹等海水蟹的一个主要特征是其肌肉抽提液中的丙氨酸含量明显高于它们,是它们的3倍。相反的是中华绒螫蟹肌肉抽提液中的牛磺酸含量(80mg/100g以下)明显低于蛛雪蟹、勘察加拟石蟹中的含量(150—400mg/100g)。  相似文献   

10.
中华绒螯蟹主要呈味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邻苯二甲醛(OPA)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中华绒螫蟹可食部分(肌肉、肝脏、性腺)的游离氨基酸组成及含量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发现:中华绒螯蟹各可食部分抽提液中主要有19种氨基酸,精氨酸、丙氨酸、甘氨酸、牛磺酸、脯氨酸、赖氨酸、谷氨酸、亮氨酸、缬氨酸、酪氨酸、异亮氨酸、丝氨酸这12种氨基酸在各可食部分中的含量均超过10mg/100g,而其中又以精氨酸、丙氨酸、甘氨酸、脯氨酸和牛磺酸为主,这5种氨基酸含量占游离氨基酸总量的50%以上。此种游离氨基酸组成模式与蛛雪蟹、勘察加拟石蟹等海水蟹中的游离氨基酸分布基本相似。而中华绒螯蟹区另4于蛛雪蟹、勘察加拟石蟹等海水蟹的一个主要特征是其肌肉抽提液中的丙氨酸含量明显高于它们,是它们的3倍。相反的是中华绒螫蟹肌肉抽提液中的牛磺酸含量(80mg/100g以下)明显低于蛛雪蟹、勘察加拟石蟹中的含量(150—400mg/100g)。  相似文献   

11.
日本绒螯蟹与不同水系中华绒螯蟹的形态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日本绒螯蟹(Eriocheir japonica)与辽河、长江、瓯江、闽江、南流江水系中中华绒螯蟹(E.sinensis)的形成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与中华绒螯蟹相比,日本绒螯蟹的特征是头胞甲亚方形或圆形;额齿形态圆钝或尖锐;侧齿4个但其中第4侧齿仅具痕迹或侧齿4个,明显;第一龙骨脊颗粒突起不明显或明显;头胸甲背部疣状突4个或6个;体青绿色具网状细纹或墨绿色、古铜色;第五对步足跗节宽呈桨状,宽为长的0.5倍或宽扁不呈桨状,宽仅为长的0.4-0.5倍;趾节桨状,宽为长的0.23倍或趾节爪状,基部为长的0.18-0.2倍等。不同水系的中华绒螯蟹,在形态上虽然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其差异不大,为同种的不同地理种群。  相似文献   

12.
对日本绒螯蟹(Eriocheir japonica)与辽河、长江、瓯江、闽江、南流江水系中中华绒螯蟹(E.sinensis)的形成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与中华绒螯蟹相比,日本绒螯蟹的特征是头胞甲亚方形或圆形;额齿形态圆钝或尖锐;侧齿4个但其中第4侧齿仅具痕迹或侧齿4个,明显;第一龙骨脊颗粒突起不明显或明显;头胸甲背部疣状突4个或6个;体青绿色具网状细纹或墨绿色、古铜色;第五对步足跗节宽呈桨状,宽为长的0.5倍或宽扁不呈桨状,宽仅为长的0.4-0.5倍;趾节桨状,宽为长的0.23倍或趾节爪状,基部为长的0.18-0.2倍等。不同水系的中华绒螯蟹,在形态上虽然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其差异不大,为同种的不同地理种群。  相似文献   

13.
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常德市郊波杂山羊肺、心、肝、肠、肾和肌肉6大组织中的Ca、K、Na、Mg、Fe,Zn、Cu、Mn等8种矿物质元素的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肌肉中K、Mg、Zn含量最高,Fe次之,Na、Ca、Cu、Mn最低:肠中Ca含量最高,Mg,Cu次之,而Zn、Mn、K、Na相对较低,Fe最低;肝中的Fe、Cu、Mn、Na含量最高,Zn Ca次之,Mg、K相对较低;肾中的Na、K、Mn含量次之,其他相对较低;心肌中各元素含量均相时较低;肺中Fe、Mn含量次之,K、Mg、Zn含量最低,其他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4.
王萍  刘立云  赵松林 《江西农业学报》2009,21(12):100-102,119
以海南4个主栽椰子品种为试材,通过确定不同椰果年龄的着生部位,采摘海南不同椰子品种8个月左右的水果型椰水进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矿物质营养元素测定,并进行营养组分间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大量元素中K、Na、Mg含量较高,分别为356.80、32.72、28.85 mg/L,微量元素中Mn含量较高,为2.77 mg/L;各营养元素含量变异系数值中,Ca含量最大,达69.03%,其次是Mn,为32.45%,Mg最小,只有6.25%,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也较小,为13.67%。相关性分析表明,椰水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Na(r=-0.81211)、K(r=-0.80852)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而与Ca(r=0.66500)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各矿质营养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水果型椰水中的K和Na(r=0.78455)、K和Mg(r=0.68116)、Na和Zn(r=-0.56758)、K和Cu(r=0.41010)等含量间相关系数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测定青荚叶中多糖和矿物元素的含量,为开发青荚叶食品新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河南省卢氏县产青荚叶中多糖的含量,在380~550nm波长范围内扫描确定最大吸收波长。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K、Ca、Na、Mg、Fe、Cu、Zn、Mn和Cr9种常量、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最大吸收波长为490nm;青荚叶中多糖含量为46.6671mg/g;青荚叶中含有丰富的矿物元素,其中含量较高的元素是Ca、Mg、Fe、Mn和Zn。[结论]青荚叶中含有丰富的矿物元素和多糖,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饵料对雌中华绒螯蟹可食部分含量和体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240 d养殖试验,研究了不同饵料对不同育成规格的中华绒螯蟹雌蟹可食部分含量和体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喂不同饵料的不同育成规格中华绒螯蟹雌蟹肝胰腺指数、性腺指数和出肉率差异不显著(P>0.05)。肌肉营养成分测定表明:不同育成规格和饵料肌肉粗脂肪、水分和粗灰分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配合饲料组雌蟹粗蛋白含量中规格显著高于小规格(P<0.05),而杂鱼组雌蟹粗蛋白含量小规格显著高于大规格(P<0.05);不同饵料相同育成规格粗蛋白含量,小规格杂鱼组显著高于配合饲料组(P<0.05)。肝胰腺营养成分测定表明:不同育成规格和饵料肝胰腺粗蛋白、水分和粗灰分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配合饲料组雌蟹粗脂肪含量小规格和中规格显著高于大规格(P<0.05),而杂鱼组雌蟹粗脂肪含量小规格和大规格显著高于中规格(P<0.05);不同饵料3种育成规格粗脂肪含量,杂鱼组显著高于配合饲料组(P<0.05)。卵巢营养成分测定表明:不同育成规格和饵料粗蛋白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配合饲料组3种规格水分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粗脂肪含量随着规格增大显著递减(P<0.05),粗灰分含量大规格显著高于中规格和小规格(P<0.05);杂鱼组粗脂肪含量大规格显著低于小规格(P<0.05);不同饵料相同育成规格间,小规格水分含量配合饲料组显著高于杂鱼组(P<0.05),3种规格粗脂肪含量杂鱼组显著高于配合饲料组(P<0.05)。总体实验结果表明,投喂不同饵料以及不同育成规格中华绒螯蟹雌蟹可食部分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相同饵料不同规格以及相同育成规格不同饵料组可食部分营养成分含量有一定差异(P>0.05或P<0.05)。研究亮点:目前国内外有关饵料对不同育成规格的中华绒螯蟹可食部分含量以及体成分影响的比较研究较少。本文以中华绒螯蟹雌蟹为研究对象,分析投喂基础饲料添加3%的全豆油的配合饲料和冰鲜野杂鱼对不同育成规格雌蟹可食部分含量和体成分的影响,为市场购蟹提供指导,也为中华绒螯蟹配合饲料的研发和推广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