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陕西林区啮齿动物群落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8,他引:6  
利用调查资料,采用聚类分析法对陕西林区啮齿动物群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陕西林区啮齿动物群落可划分为7类.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由南向北依次增加,优势度指数南高北低.人为因素使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增高,优势度指数降低.鼢鼠、达乌尔黄鼠、松鼠、田鼠和草兔等是各群落的共有种.陕南林区主要以地面鼠为主,松鼠和田鼠所占比例为74.5,鼢鼠主要在人工林中发生;关中林区是地面鼠和地下鼠组成的重叠群落,鼢鼠占17.2、达乌尔黄鼠47.0、松鼠23.7;陕北高原黄土区和风沙区以鼢鼠为主,延河以北主要是中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业发展的新形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食物数量保障水平逐趋稳定。我国用占世界约9%的耕地生产了世界25%左右的粮食产量,解决了占世界21%左右人口的吃饭问题,基本具备了年产4.5~5亿吨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由于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2004年我国的粮食生产形势明显好转,4.55亿吨的粮食总产量目标能够实现。食物的结构不断优化,肉、蛋、奶、菜、水产品等食物种类在整个食物结构中的比重不断上升。  相似文献   

3.
茶多酚(TP)在饲料中的应用前景展望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茶叶中的化学成分中,有机化合物有450种以上。糖类、蛋白质、多酚类含量的总和占干物质量的70%~90%,其中糖类占茶叶干物质量的20%~25%,蛋白质约占20%~30%,多酚类占20%~35%,嘌呤碱占3%~5%,还有其它芳香物质、色素。1茶多酚的组成茶多酚(TP)是酚类及其衍生物的总称。主要组分是黄烷醇类(儿茶素)、黄酮类(花黄素)和黄酮醇类(黄酮醇及其苷类)、羟类-4-黄烷醇类及其烊盐(花白素、花青素)、酚酸类和缩酚酸类四种。前三类化合物的统称为类黄酮。其中儿茶素含量最多,约占茶多酚总量的6…  相似文献   

4.
肉品是人类食物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们食物组成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特别是猪肉食品,在我国肉品中一直占着主导地位,为总量的70%左右。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肉品的卫生安全日显重要,它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广大消费者对肉食品的卫生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确保人民吃上放心肉。为了保障老百姓能够吃上“放心肉”,  相似文献   

5.
1.枝类组成合理凋查资料表明,盛果期树.长枝应占总枝量的5%~8%,中枝应占10%~30%,短枝和叶丛枝占50%~60%。修剪时应注意凋整长、中、短枝的比例。生长势旺,长枝多的树,用轻剪缓放、刻芽拉枝等方法,增加中枝和短枝;生长势弱.长枝少的树.适当多短截.以抽生长枝。  相似文献   

6.
小麦整个生育期的总耗水量为220—320毫米,其中出苗到分蘖前占15.4%;分蘖期占13.4%;拔节期占20.1%;抽穗开花期占29.1%;灌浆乳熟期占18.4%。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湘阴县种植水稻.蔬菜、油菜、茶叶等4种主要农作物的土壤进行取样与检测,并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湘阴县以上4种作物的土壤中,属Ⅰ类土壤的有1300hm^2,占3.2%;属Ⅱ类土壤的有32190hm^2,占79.0%;属Ⅲ类土壤的有4610hm^2,占11.3%;属Ⅲ类以上土壤的只有2650hm^2,占6.5%耕地土壤环境主流是好的。Ⅲ类和Ⅲ类以上土壤受到轻度污染,主要由镉和砷两种元素引起,污染源为工业企业排放的烟尘和废水。为此,要加强对工业企业排放“三废”的管理,严格实行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8.
张立志  葛玉祥  袁德生  戎可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0):4398-4399,4462
[目的]研究松鼠种群动态特征及其对食物因素的响应机制。[方法]2007~2012春、秋季分别在红花尔基樟子松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用样线法开展松鼠种群调查,同时收集樟子松结实量数据。[结果]樟子松结实量对松鼠春季种群密度有显著影响。红花尔基保护区松鼠的种群密度处于持续下降中。[结论]食物资源变化对松鼠的种群密度有显著影响,需要对松鼠种群密度动态开展持续的监测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观赏植物资源及其多样性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经过3a的调查研究,首次报道了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有观赏植物93科、255属、406种。其中国家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17种,占保护区观赏植物总数的4.19%;吉林省重点保护植物88种,占保护区观赏植物总数的21.68%。从观赏特性看:观花类、观果类及观叶类最多,分别占观赏植物总数的66.75%、24.14%、18.72%;从园林用途看:地被类、花坛类、盆景类最多,分别占观赏植物总教的31.28%、22.66%、12.56%。81.28%的种类分布在海拔720~1000m的红松针阔混交林中,54.55%的种类属于北温带分布区类型。优势科主要是蔷薇科、毛茛科、菊科、百合科等。同时提出了保护与开发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0.
现今提供人类90%食物来源的仅有20种农作物,其中75%的食物来源于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作物;而世界玉米总产量的一半以上转换为人类必需的畜禽食品。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和综合利用新技术的应用,玉米已成为重要的粮食、饲料、经济兼用作物,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黑龙江省是我国春玉米主产区,玉米种植面积约占粮豆总面积的30%。  相似文献   

11.
秦岭锐齿栎林叶内营养元素含量的时空分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固定标准木、定期采样和化学测定,分析了秦岭锐齿栎林叶内营养元素含量的径阶、冠向、冠层、海拔和生长季节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径阶、冠向叶内营养元素含量差异不大;N、P、K含量自冠顶向冠基递减,Ca 的变化相反,Mg 的变化不明显;叶内N、P、K、Ca 的含量随海拔上升而降低,Mg 的变化不大。展叶初期,叶内N、P、K、Mg 含量很高,随叶龄增加而降低,展叶期和落叶前期显著下降;Ca 的变化相反,且在落叶前达到峰值。叶内N、P、K、Mg 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而Ca 与N、P、K、Mg 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叶内N/P、N/K 较高,随叶龄增加而上升,且比N、P、K含量的季节变化更稳定;K/Ca 在展叶初期很高,继而迅速降低,随叶龄的增加降低趋于缓慢;K/Mg 在整个生长季节逐渐降低。叶内营养元素积累量与叶的生长发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给出了测定叶内营养元素含量的采样部位、时间和样本数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西天目山自然保护区的多年野外调查和土样的分析测定,把该区的土壤划分为3个土纲,6个土类,10个亚类,20个土属。从山脚至山顶土壤的垂直分布是红壤、黄壤(黄红壤)和棕黄壤。在近山脚局部地带还有石灰性土壤的分布。该区的红壤具有弱富铝化特征,与典型红壤相比,在理化性质和矿物组成上不完全相同。高海拔的黄壤和棕黄壤部分因受古红土残留母质的影响变为次生型土壤,其性质与正常发育的土壤有一定的区别,肥力水平也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3.
通过样线法调查并综合有关文献,录得珠峰保护区鸟类342种,并对其鸟类群落结构与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其中留鸟218种,夏候鸟67种,冬候鸟43种,旅鸟及迷鸟14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8种,二级保护鸟类31种;东洋界132种,古北界156种,广布种54种,特有种19种.多样性指数2.4340,均匀性指数0.4371.研究表明,喜马拉雅山脉将保护区明显阻隔为南坡和北坡两种不同的生态景观.南坡鸟类群落以森林鸟类为主,东洋界成分占67%,垂直分带明显,多样性系数3.3983,均匀度指数0.6396;北坡鸟类群落以湿地和荒漠鸟类为主,古北界成分占77%.呈斑块状分布,多样性指数1.8751,均匀度指数0.4199,南、北坡鸟类群落的相似百分率为15.70,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4.
以武夷山常绿阔叶林不同土层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土壤微生物量氮(SMBN)、全氮(TN)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常绿阔叶林土壤SMBN含量的变化表现为夏、秋季较高,春、冬季较低;而TN含量的季节变化不明显.SMBN在0~10 cm表层土壤含量高于10~30 cm,差异极显著(P<0.01);10~30 cm土层之间差异不显著,但均表现为自上层向下显著递减的趋势.土壤微生物量氮与土壤全氮、土壤微生物量碳(SMBC)和有机碳(SOC)之间表现出极显著相关性(P<0.01),表明土壤有机质是影响土壤微生物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顾欣  杨秀娟  任国栋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358-22360
[目的]探明河北小五台自然保护区的蝽类物种及其组成情况。[方法]2009年在河北小五台山选取5条不同样带,对半翅目昆虫群落组成和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共采集标本3246只,隶属于21科98属145种,其中蝽科最多,占43.31%;蝽科、缘蝽科、同蝽科、姬缘蝽科和盲蝽科共同构成该地区的优势类群,这5个科的个体数量占总采集数量的76.59%。半翅目群落种一多度关系接近于正态分布模型。涿鹿杨家坪的物种多样性指数、物种数和个体数量最高;蔚县王喜洞的物种多样性指数、物种数和个体数量最低。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蔚县小五台、蔚县山涧口和蔚县王喜洞半翅目昆虫群落相似度较高,蔚县金河口和涿鹿杨家坪的相似度较高。[结论]该研究为自然保护区昆虫种质资源的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高黎贡山土壤放线菌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找适合高黎贡山特点的放线菌分离方法,为新种的发现和筛选奠定基础。[方法]采集高黎贡山海拔1 500 m下7个土样,以K2Cr2O7为抑制剂,对高黎贡山土壤放线菌的分布情况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200 mg/L K2Cr2O7具有很好的抑菌效果。放线菌种类丰富,但有机质丰富的土壤中放线菌的分布较耕地、旱地少。供试菌明胶液化培养5d后,中度液化能力的占42%。淀粉水解试验表明,绝大多数供试菌均有较强的水解能力,淀粉水解直径≤1 cm的占13%,1~2 cm的占40%,>2 cm的占47%。[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对高黎贡山放线菌及微生物资源的研究提供了依据,也为高海拔微生物资源的调查研究做了方法上的准备。  相似文献   

17.
从海拔560m开始,西天目山森林土壤各类酶的活性,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升高。从主要土壤亚类来看,棕黄壤和乌黄壤的酶活性高于黄壤和黄红壤。石灰性土壤的酶活性较同海拔的黄红壤为高。  相似文献   

18.
1992~2002年对帽儿山地区的蝶类进行补充调查,并对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植保系昆虫标本室收藏的1949年以来的蝶类标本进行整理与鉴定,计补充鉴定出62种,隶属于4科、11亚科、42属,其中有黑龙江省新分布记录种13种,即:眼蝶科3种、蛱蝶科5种、灰蝶科4种、弄蝶科1种。文中逐一记述各种学名和采集日期。  相似文献   

19.
为了明确庐山土壤剖面养分状况及各营养元素之间的关系,在庐山红壤分布区挖取土壤剖面观察土壤分层与形态,分析A、B、C不同层次的有机质、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红壤有机质、速效钾和有效铜含量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即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其中,有机质和有效铜含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下降明显,有机质含量从15.68 g/kg下降至5.67 g/kg,降幅63.84%;有效铜含量从0.52 mg/kg下降至0.06 mg/kg,降幅88.46%。与之相反,有效硼的含量则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且增幅明显。红壤全氮含量在A、B层之间差异不明显,而在C层中含量较上面2层少,且降幅明显;速效磷的含量则出现了"高—低—高"的分布情况。红壤有机质与有效硼、有效铜在各层次中的分布均呈现出线性关系,其中有机质与有效硼成负相关,与有效铜则成正相关。庐山山地红壤养分含量不足,盐基淋失、酸化现象较为明显,各养分含量之间关系密切,本研究为今后的红壤改良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岩下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邓坦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0):5671-5673,5676
依据植物的现代地理分布,岩下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种的分布可以划归11个分布区类型和7个亚型,其中东亚成分和热带亚洲成分构成了该区区系的主体。区系分析表明,该地区蕨类植物处于东亚植物区系中,但热带亚洲成分对该区也有一定影响,表现为亚热带向温带过渡的特点。其区系地理成分复杂,从属来看,以热带、亚热带分布的属占优势,有33个,占总属数的78.6%,说明有较高的热带亲缘。从种来看,以东亚地理成分占优势(42种),加上中国特有成分(5种)占总种数的42.3%。表明岩下蕨类植物区系属东亚区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