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大肠埃希菌Ⅰ类整合子与多重耐药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从粪便中分离并鉴定出的40株鸡源大肠埃希氏菌,用K-B法测定大肠杆菌多重耐药性,通过PCR法扩增Ⅰ类整合子,电泳检测扩增产物。结果表明,40株大肠杆菌对10类18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最高为S,C,SMX,SXT 100%,最低为PB,CTX 0%,多重耐药率(耐3种以上药物)为100%。Ⅰ类整合子阳性菌株35株,阳性率87.5%。Ⅰ类整合子对大肠杆菌多重耐药性的产生和传播起着重要作用,应加强基因水平耐药监测。  相似文献   

2.
仔猪黄白痢大肠杆菌耐药性检测及ERIC图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7株黄白痢临床分离大肠杆菌为材料,通过Kirby-Bauer法检测细菌耐药表型并用PCR扩增Ⅰ型整合酶基因,进而对不同耐药谱菌株进行以肠杆菌科基因间重复一致序列为引物的聚合酶链反应(ERIC-PCR)基因分型并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 16.0聚类.耐药表型检测结果显示:47株大肠杆菌均呈多重耐药,共9种耐药表型;Ⅰ型整合子阳性菌株检出率为95.7%(45/47);ERIC-PCR扩增出现稳定可重复的基因指纹图谱,耐9~13种药物菌株(85.1%,40/47)的ERIC指纹图谱分别显示出2种主要谱型,各代表1个猪场的菌株类型.聚类分析提示,相同耐药谱的来自同一猪场和不同猪场分离株的平均相似率分别为68.7%和53.5%,显著高于47株菌的平均相似率37.3%.说明菌株耐药性可能与特定的ERIC指纹图谱相关,ERIC指纹图谱分析可作为考察猪源致病性大肠杆菌多重耐药表型与基因型特征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3.
禽源大肠杆菌多重耐药性与I类整合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980-1990年的37株禽源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14种抗菌药物敏感性测定和I类整合子(IntI)PCR扩增、测序以及相同大小的IntI酶切分析等.结果表明,37株分离菌中有26株大肠杆菌是多重耐药菌株(耐受3种以上抗菌药物),多重耐药率为70.3%;有23株检测到了IntI,阳性检测率为62.3%.IntI大小为500~3 300 bp;整合子中最常见的基因盒为dfr17 (甲氧苄啶耐药基因)、aadA5(链霉素、大观霉素耐药基因),最主要的基因盒排列为dfr17-aadA5.携带dfr17的绝大多数菌株对磺胺嘧啶耐药,携带aadA5的大多数菌株对链霉素不敏感,大小相同的I类整合子有相同的酶切图谱.大肠杆菌的多重耐药性与IntI的阳性检测率相关.  相似文献   

4.
为了建立一种能同时检测1类整合子、4类超级整合子和1型插入序列共同区的多重PCR检测方法,根据Gen Bank中1类整合子整合酶基因int1、4类超级整合子整合酶基因intSXT和1型插入序列共同区转座酶基因ISCR1的序列,应用Primer Plex 2.61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通过改变引物浓度和退火温度对多重PCR体系进行了优化。此后,评价了所建立多重PCR体系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并应用于222株海水养殖源弧菌中3种整合子相关元件的检测。结果显示,设计的3对引物能分别单独且特异性地扩增出569 bp、430 bp和651 bp的目的条带;当int1、intSXT和ISCR13对引物(10 pmol/μL)的体积依次为0.3μL、0.6μL和0.6μL,退火温度为50℃时,多重PCR体系能特异性地扩增出3个条带清晰、区分度良好的目的条带,方法的灵敏度达到0.02 ng/μL弧菌基因组模板DNA;利用所建立的方法对222株临床分离弧菌进行3种整合子元件检测得到的结果与文献报道的单引物检测结果一致。从上述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该多重PCR方法能快速准确地检测Int1、SXT和ISCR1,适用于整合子相关元件流行监测及整合子相关的耐药性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腹泻犬源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的耐药性以及整合子携带情况。【方法】采用K-B纸片扩散法对30株分离自腹泻犬的大肠埃希菌进行19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试验;PCR检测菌株中是否携带Ⅰ、Ⅱ、Ⅲ型整合酶基因,对携带有整合酶基因的阳性菌株进一步检测sul1、qac EΔ1基因以及可变区基因盒携带情况。【结果】30株分离株对19种抗菌药物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共产生18种耐药谱,对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四环素和多西环素的耐药性较高,耐药率分别为90.00%、83.33%、66.67%和63.33%;对其余药物耐药性较低,耐药率低于14.00%;11株分离株含有Ⅰ型整合酶基因且均携带sul1和qacEΔ1基因,未检出Ⅱ型和Ⅲ型整合酶基因;Ⅰ型整合子阳性菌株中,有2株扩增出1 879 bp的耐药基因盒:dfrA12+orfF+aadA2。【结论】本次检测的腹泻犬源大肠埃希菌对抗菌药物呈不同水平的耐药性;基因盒介导的耐药性与菌株的耐药表型存在部分相关性,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与Ⅰ型整合子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6.
鸡源大肠杆菌Ⅰ型整合子-基因盒与多重耐药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安徽省合肥地区4个养鸡场分离鉴定184株大肠杆菌,用PCR方法对Ⅰ型整合子及其基因盒的流行分布进行研究,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分离菌株对16种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PCR结果显示,184株鸡源大肠杆菌中49.45%(91/184)检出Ⅰ型整合子。91株整合子阳性大肠杆菌中,70株携带耐氨基糖苷和磺胺类药物的基因盒,分别是dfrA1+tnpA IS26+aadA1(45/70)基因盒、dfrA12+aadA2(16/70)基因盒和dfrA1+aadA1(9/70)基因盒,21株不携带基因盒。药敏实验结果显示,184株大肠杆菌对16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为2.17%~97.83%,91株整合子阳性大肠杆菌对3种及3种以上药物的耐药率为97.8%;与整合子阴性菌株相比耐药率有显著差异,表明大肠杆菌的多重耐药性与整合子阳性检出率相关。  相似文献   

7.
为调查哈尔滨周边地区猪源多重耐药大肠杆菌流行情况,检测与水平转移密切相关接合性质粒traA、trbC及Ⅰ型、Ⅱ型、Ⅲ型整合子分布状况。对哈尔滨周边地区发病猪场采样处理,得到24株大肠杆菌。采用Kirby-Bauer法对24株大肠杆菌进行14种药物药敏试验,并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分析接合性质粒遗传标记traA、trbC及Ⅰ型、Ⅱ型、Ⅲ型整合子。结果显示大多数猪源大肠杆菌对14种抗菌药物均表现出较高耐药性,有些细菌甚至对其中12种药物产生耐药性。试验细菌对氟苯尼考、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SXT)和多西环素(DOX)耐药率最高,分别可达100%、95.83%和83.33%。traA和trbC检出率分别为91.67%(22/24)、62.5%(15/24),Ⅰ型、Ⅱ型、Ⅲ型整合子检出率分别为91.67(22/24)、12.5(3/24)和0。结果表明哈尔滨周边地区猪源大肠杆菌耐药现象十分严重,接合性质粒和整合子检出提示可能存在耐药性水平转移现象。  相似文献   

8.
为了分析南京某养猪场仔猪腹泻发病原因,对腹泻仔猪粪便中分离获得的10株细菌进行培养特性观察、染色镜检、生化鉴定、药敏试验和Ⅰ类整合子酶基因片段及耐药基因盒检测。结果表明,该10株细菌均为大肠杆菌,对头孢哌酮和头孢噻肟全部敏感,对链霉素、氨苄西林、四环素、氯霉素、多粘菌素B和复方新诺明全部耐药,对诺氟沙星敏感度高低不等;10株分离菌均检测出Ⅰ类整合子酶基因片段,8株分离菌检测出4种Ⅰ类整合子耐药基因盒。试验结果为临床预防和控制仔猪腹泻大肠杆菌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东北地区鸡源大肠杆菌耐药性的流行特征以及整合子-基因盒系统的耐药机制。[方法]在检测耐药性的基础上,采用PCR方法对整合酶和整合子进行检测和克隆测序,并且对检测结果和耐药基因盒与GenBank数据库的序列进行比对和分析。[结果]413株分离菌中整合子检出率为71.91%,整合酶Ⅰ和整合酶Ⅱ的检出率分别为65.52%和54.48%,整合酶Ⅲ未检出。序列分析得出,共包含6种整合子,各自携带不同组合的基因盒。[结论]Ⅰ型整合子在细菌耐药性的传播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2016年至2018年湖南省脑科医院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情况、耐药情况以及耐药菌株Ⅰ类整合子基因。方法 选取湖南省脑科医院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临床送检各类标本中分离出795株铜绿假单胞菌作为分析对象,就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情况以及耐药情况统计分析,2018年ICU分离的13株多重耐药菌株采用PCR扩增检测Ⅰ类整合子。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分布科室主要为神经外科(24.53%),其次为呼吸内科(22.26%)和重症医学科(13.21%);铜绿假单胞菌对临床常用的20种抗生素耐药率和敏感率0-100%不等,多重耐药呈上升趋势;13株多重耐药菌株6株Ⅰ类整合子阳性。结论 及时统计细菌分布情况、药物的耐药率、敏感率,并对其进行分析,可以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有效预防和控制感染。  相似文献   

11.
根据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 CLSI)推荐的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泥样中大肠杆菌对四环素的敏感性,并应用PCR法检测四环素耐药基因tetA,tetB,探讨氮磷营养盐对大肠杆菌四环素耐药性影响的可能机制。结果表明:添加不同剂量氮磷营养盐能够导致大肠杆菌对四环素产生耐药性,但大肠杆菌的耐药率与剂量间无明显相关性。37株高耐药率大肠杆菌tetA基因的阳性率为100%,66株低耐药率大肠杆菌tetA基因的阳性率为16.67%,而16株对药物敏感的大肠杆菌未检测到tetA基因;但供试大肠杆菌均未检测到tetB基因。这表明,氮磷营养盐诱导的大肠杆菌四环素耐药性与tetA基因有关。  相似文献   

12.
禽源性大肠杆菌HPI irp2基因序列的扩增及比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从养殖场发病家禽中分离到多株禽源性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用其中YZG040515、NTLFC040402、CHZ031016菌株提取细菌高致病性染色体DNA,根据耶尔森菌高致病性毒力岛(HPI)irp2基因设计引物,用PCR扩增出278 bp基因片段。将PCR产物克隆到pGEM-T-easy中,经EcoR I酶切鉴定为阳性者进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该基因片段与GeneBank中公布的耶尔森菌HPI irp2基因的同源性高达98%以上。证明禽源性大肠杆菌中具有耶尔森菌毒力岛HPI基因序列,结合临床发病情况和流行病学,提示该毒力岛与日趋严重的家禽大肠杆菌病可能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对广西地区56株仔猪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菌毛基因的多重PCR检测及质粒DNA指纹图谱分析。多重PCR检测结果证实该方法可用于各大肠杆菌野生菌株的检测,且适用于仔猪大肠杆菌性腹泻病的快速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质粒DNA指纹图谱分析发现这56个菌株质粒的获得率为100%,来源相同的菌株具有相同或相似的质粒图谱,来源不同的菌株的质粒图谱一般不同。所有菌株都含有1条大小相同的质粒带,表明广西流行的猪大肠杆菌性腹泻病主要是由携带相同质粒的大肠杆菌引起。试验结果表明,质粒DNA指纹图谱法可作为大肠埃希氏菌分型的分子生物学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山东省禽源致病性大肠杆菌质粒介导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基因分布情况,对2004~2011年间分离的230株禽源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了qnrA、qnrB、qnrS基因的PCR检测,结果发现未检出qnrA和qnrB,qnrS基因的检出率为25.22%(58/230)。对部分检出的qnrS基因测序后发现假阳性率较高(8/24),为了提高检测的特异性,建立了检测qnrS基因的套式PCR,测序结果表明该方法检出准确率为100%,使用该方法检出230株细菌中qnrS基因的携带率为16.52%(38/230),表明含qnrS基因的耐药质粒在山东省禽源致病性大肠杆菌中分布较为广泛。  相似文献   

15.
鸡源大肠杆菌四环素耐药基因检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用肉汤稀释法测定32株鸡源大肠杆菌对四环素等8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用PCR方法检测5种四环素耐药基因(tet基因),并用ERIC-PCR方法分析试验菌株间的克隆关系。结果显示:32株大肠杆菌对四环素、多西环素的耐药率分别为84%、75%,tetA和tetB阳性率分别为78%和25%。总tet基因阳性率为90.6%,与对四环素、多西环素的耐药率基本一致。携带1种或2种tet基因的临床分离菌,不仅对四环素类药物耐药,还对头孢噻肟、环丙沙星、新霉素和氟苯尼考耐药,呈现多重耐药的特点。试验菌共分为A~O 15个ERIC型,tetA和tetB几乎均匀分布于不同ERIC型菌株中,表明其在试验菌株间水平扩散。  相似文献   

16.
吴华  冯建坤  贺志沛  刘保光  胡功政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3828-13829,13834
[目的]了解我国部分地区鸭源大肠杆菌氟苯尼考耐药基因floR在临床菌株中的流行情况。[方法]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推荐的肉汤微量稀释法测定22株鸭大肠杆菌对氟苯尼考等9种药物的敏感性,并应用PCR方法检测氟苯尼考耐药基因floR。[结果]22株鸭源大肠杆菌对氟苯尼考和四环素全部耐药,耐药率达100%,呈现多重耐药性特点;其氟苯尼考耐药基因floR检出率为90.9%,与耐药表型基本一致。[结论]氟苯尼考在我国部分地区呈现高耐药性,对其耐药基因的监测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抗菌药物敏感性测定试验以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表型和基因型检测试验,了解青岛地区肉鸡养殖场产ESBLs大肠杆菌菌株的分布情况及耐药特征,分析ESBLs流行基因型和基因亚型,为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效控制产ESBLs菌株的感染和流行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249株大肠杆菌菌株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测定试验,采用CLSI推荐方法进行ESBLs表型检测和确证实验,采用PCR方法、序列测定以及生物学分析软件进行ESBLs耐药质粒的DNA扩展和基因型分析,利用SPSS19.0软件对产ESBLs菌株与非产ESBLs菌株的耐药情况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83.13%(207/249)的鸡源大肠杆菌菌株产ESBLs;产ESBLs菌株对7种抗菌药的耐药率高于非产ESBLs菌株,其中对庆大霉素、大观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噻呋等5种药物差异显著(P<0.05),而产ESBLs菌株对四环素和氟苯尼考2种抗菌药的耐药率显著低于非产ESBLs菌株;产ESBLs菌株多重耐药程度显著高于非产ESBLs菌株,其多重耐药率分别为99.03%和92.86%(P=0.035);CTX-M型、TEM型和OXA型ESBLs菌株的检出率分别为100.00%、99.52%和47.83%,未检测出SHV型ESBLs菌株;产酶菌株分属于10个基因亚型,TEM-1型、CTX-M-65型和CTX-M-55型、OXA-1型是优势基因亚型,并首次从健康家禽中检测到基因重组嵌合体CTX-M-123和CTX-M-64。【结论】产ESBLs鸡源大肠杆菌菌株在青岛地区广泛流行和传播;产ESBLs菌株耐药相对非产ESBLs菌株严重;相比国内其它地区,CTX-M型和TEM型同样成为青岛地区产ESBLs鸡源大肠杆菌菌株的流行基因型,但基因亚型存在差异,TEM-1型、CTX-M-65型和CTX-M-55型、OXA-1型分别是各基因型的优势基因亚型。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辽宁地区猪源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情况及耐药情况,采用纸片扩散法对从辽宁地区分离到的65株大肠埃希菌进行ESBLs检测及耐药性分析,并用PCR方法对确证的产ESBLs大肠埃希菌进行TEM、CTX-M、OXA和SHV基因型检测。结果发现,在65株大肠埃希菌中,20株大肠埃希菌产ESBLs,阳性率为30.77%;在20株产ESBLs大肠埃希菌中,9株为TEM型,1株为CTX-M型,8株为同时携带TEM型和CTX-M型,1株为同时携带TEM型和OXA型,1株为同时携带TEM型、CTX-M型和OXA型。药敏试验结果表明,产ESBLs菌株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菌株,且产ESBLs菌株均为多重耐药菌株。可见,辽宁地区产ESBLs猪源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较高,流行的主要基因型为TEM型和TEM+CTX-M型。  相似文献   

19.
针对雏鸡大肠杆菌病病原的复杂特性,从山西省部分地区采集疑似大肠杆菌病死亡的雏鸡病料,并进行细菌分离、生化试验、血清学鉴定和致病性试验。结果分离出37株大肠杆菌。通过血清型鉴定,有15株大肠杆菌鉴定为:O119、O60、O7、O88、O45、O10、O11、O2、O103、O81等10个血清型,其中O119和O88为优势血清型;其余菌株未鉴定出血清型。37株分离菌株的致病性试验表明:有35株为雏鸡致病性大肠杆菌;2株为非致病性大肠杆菌,其血清型均为O10。研究结果为雏鸡大肠杆菌病的防制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