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2016年在云霄县和平农场甘树埔作业区进行毒饵站与裸投灭鼠技术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毒饵站灭鼠技术在果园投饵后15d和150d的防效分别为87.67%、77.60%,在农舍投饵后15d和150d的防效分别为83.84%、68.64%;裸投技术在果园投饵后15d和150d的防效分别为80.83%、9.92%,在农舍投饵后15d和150d的防效分别为80.42%、13.50%;毒饵站灭鼠技术防治效果均优于裸投技术,且不易被非靶标动物误食,可在农区灭鼠中大面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田间试验、质谱分析法及依据GB 2763-2019判定标准,研究咪鲜胺和溴氰菊酯在荔枝果实上的残留降解动态、评价荔枝果实的质量安全。结果表明,咪鲜胺、溴氰菊酯在荔枝果实上原始沉积量分别为0.093 6 mg/kg和0.016 7 mg/kg;施药后1 d、2 d、3 d、5 d、10 d、 14 d咪鲜胺降解率分别为46.47%、47.65%、65.81%、72.11%、89.74%、96.47%,溴氰菊酯降解率分别为8.38%、37.72%、47.90%、62.87%、78.44%、81.44%。咪鲜胺、溴氰菊酯在荔枝果实上残留降解动态方程分别为C=0.0881·e-0.3150t和C=0.0159·e-0.1821t,T1/2分别为2.2 d和3.8 d,T0.99分别为14.6 d和25.3 d。长泰县在荔技挂果中后期,咪鲜胺按推荐剂量及常规施用方法在采摘前21 d及14 d即间隔期7 d连续喷施2次、溴氰菊酯按推荐剂量及常规施用方法在采摘前14 d施药1次,荔枝果实质量安全符合于GB 2763-2019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强星和好年冬农药对杏园节肢动物群落的扰动及对杏园桃蚜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两种药剂均对杏园节肢动物群落产生影响.施药后,害虫群落和天敌群落个体数都在降低,药剂二对天敌影响较大,在施药7d后,天敌减退率高达100%.在施药后1d、3d、7d、9d两种药剂的防治效果分别为59.58%、90.87%、87.83%、89.15%和92.26%、90.35%、94.87%、97.36.  相似文献   

4.
50%丁醚脲悬浮剂对小菜蛾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使用50%丁醚脲悬浮剂1500g/hm2与750g/hm2在施药1d、3d、5d后防效分别为41.5%、57.9%、93.4%,31.3%、48.5%、88.1%,在0.05水平上的差异显著;而50%丁醚脲悬浮剂及对照药剂25%丁醚脲乳油各处理的防效相比较,药后1d、3d、7d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应用5%螨怕它的EC三个不同剂量防汉苹果二斑叶螨,结果表明,使用2000倍液时,药后1d、3d、10d和20d的校正防效分别为85.9%、86.45%、87.66?.82%,在速效性和持久性方面均优于对照0.9%阿维菌素4000倍液(药后1d、3d、10d和20d的校正防效分别是33.21%、41.71%、81.19%和82.20%)和15%哒螨酮2000倍液(药后1d、3d、10d和20d的校正防效分别是84.71%、84.33%、86.12%和82.99%)。  相似文献   

6.
三七蓟马药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控制蓟马对三七的危害,选择8种药剂进行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施药后3d和5d都以锐劲特、甲氨阿维菌素防效最高,3d后药效分别达98.35%和99.22%,5d后药效分别达99.23%和99.17%;而啶虫脒、吡虫啉、敌杀死、乐斯本3d后防效在96.05%~96.68%之间,5d后防效在96.99%~97.87%之间。几种药剂对三七生长安全,可用于三七蓟马大面积防治。  相似文献   

7.
为保水剂在油茶生产上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大棚盆栽方法,研究6号、7号、8号和9号4种保水剂施用量及6号保水剂施用方法对油茶幼苗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 施用方法,7 d时不同施用方法油茶幼苗的存活率均为100%,7 d后不施用保水剂(CK)油茶幼苗已全部死亡,即油茶幼苗的存活率为0;14 d时油茶幼苗的存活率为11.07%~63.67%,方法C最高,为63.67%,方法A和方法D最低,均为11.07%;21 d和28 d时油茶幼苗的存活率均为11.07%~35.67%,方法C最高,均为35.67%,方法A和方法D最低,均为11.07%。2) 施用量,CK油茶幼苗存活时间为28.00 d,不同保水剂各施用量处理油茶幼苗存活的时间为21.00~72.33 d,差异明显;6号、7号、8号和9号保水剂施用1 g、5 g、10 g和20 g油茶幼苗存活时间分别为28.00 d、35.00 d、72.33 d和72.33 d,23.33 d、35.00 d、49.00 d和49.00 d,21.00 d、28.00 d、28.00 d和35.00 d,21.00 d、28.00 d、28.00 d和35.00 d。低交联型88%聚丙烯酸钠盐(6号保水剂) 施用10 g和20 g对油茶抗旱保苗的效果最佳,时间达72.33 d,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试验对4种不同浓度含5%云菊天然除虫菊素乳油在茶叶上叶面喷施,调查药后1 d、3 d、5 d、7 d、10d、15 d、20 d的虫口基数,调查统计分析结果:1 000倍5%云菊天然除虫菊素乳油的平均虫口减退率为55.47%,平均防治效果为55.91%,500倍液的平均虫口减退率53.6%,平均防治效果为53.98%,防治效果与1 000倍差异不大,在乐山市的自然生态条件下,有机茶园推荐使用浓度为500~1 000倍液。  相似文献   

9.
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8%阿维菌素·乙螨唑悬浮剂,使用药剂量300g/hm2药后1d、3d、10d、20d和30d的平均防效分别为66.38%、79.24%、90.96%、91.15%和88.65%;防效随浓度增加而提高,当使用药剂量为360g/hm2时,药后1d、3d、10d、20d和30d的平均防效分别达69.99%、82.26%、93.55%、92.42%和90.89%;其防效高、药效快、持效期长、对柑橘和天敌安全,是防治柑橘红蜘蛛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10.
淡剑夜蛾的生物学特性及化学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淡剑夜蛾[Sidemia depravata(Butler)]在苏州地区年发生4-5代,以老熟幼虫和蛹在草坪草根基部附近浅土层中越冬,世代重叠,整个世代历期为34~35 d,各虫态平均历期为:卵期3~4 d,幼虫整个历期为19 d,1-6龄分别为:4 d,3 d、3 d、2 d,2 d、5 d,预蛹期1d,蛹期6 d,成虫期5 d;成虫灯下始见于4月下旬,7月中旬开始数量突增,发蛾盛期持续到9月下旬.室内药效测定表明,1.5%世扬EC 3 000倍、4 000倍,25%喹硫磷EC1 000倍、15%阿维·毒EC1 500倍,4.5%高效氯氰菊酯EC1 500倍,10%除尽EC1 000、2 000倍,均有很高的活性,速效性好;田间药效试验表明,25%喹硫磷EC、4.5%高效氯氰菊酯EC、1.5%世扬EC、15%阿维·毒EC均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1.
引进新型杀菌剂康壮素和激活蛋白农药进行番茄叶霉病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康壮素药后7d、14d、21d的防治效果分别为49.04%、58.27%、67.03%,激活蛋白药后7d、14d、21d的防治效果分别为47.30%5、7.59%、68.35%;对照药剂10%世高的防治效果分别为54.54%6、5.66%、79.17%,多抗素的防治效果分别为50.87%、59.58%、70.71%。各处理药剂对番茄安全。  相似文献   

12.
室内试验测定结果表明,印楝种子甲醇抽提物中印楝素B在甲醇、乙醇、乙腈和DMF等溶剂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54℃下贮存14 d,印楝素B的降解率分别为-1.87%、1.13%、-2.32%和5.24%。印楝素干粉中印楝素B在甲醇、乙醇、丙酮和DMF等溶剂中的稳定性不佳,在54℃下贮存14 d,印楝素B的降解率分别为24.07%、35.65%、19.88%和10.29%。印楝种子甲醇抽提物在甲醇 水(55/3,V/V)中于0℃下贮存7 d和14 d,印楝素B的降解率分别为-2.98%和1.03%。于54℃下贮存7 d和14 d,印楝素B的降解率分别8.73%和15.09%。于甲醇 水(9/1,V/V)中在54℃下热贮14 d,印楝素B的降解率为52.47%,稳定性高于印楝素A。紫外光下照射19 d,印楝种子甲醇抽提物中印楝素B的降解率为-2.94%。  相似文献   

13.
在水稻上用5%锐劲特悬浮剂防治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的试验效果表明,药后10d的防效分别为57.35%、67.88%;药后20d的防效分别为67.83%,59.34%;药后30d的防效分别为71.82%、55.83%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银杏在水涝胁迫下的生理反应,进行了水涝胁迫对银杏膜脂过氧化作用及细胞保护酶活性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水涝胁迫后第25d、30d,银杏叶片中的MDA含量比对照增加了近1倍,第35d,达到121.04 nmol/g,比对照增加64.74 nmol/g;水涝胁迫后第15d、20d、25d、30d、35d,银杏叶细胞膜相对电导度分别达到8.71%、20.05%、35.43%、49.62%、66.45%,而对照的细胞膜相对电导度为5.70%~9.32%;水涝胁迫下银杏叶片中MDA含量与细胞膜相对电导度呈极显著正相关;水涝胁迫后15d,银杏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升高,15d后酶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15.
为探明西瓜叶片对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ZYMV)侵染的生理响应机制。以感病品种18-025为材料,采用苗期常规汁液摩擦法接种ZYMV,比较分析了接种后2、4、6、8、10 d接与未接种叶片等生理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接种ZYMV后,叶片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低于对照,其中,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在6~10 d时与对照差异达显著水平,可溶性蛋白质含量2~10 d时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叶片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及3种保护酶活性均高于对照,其中脯氨酸含量在6、8、10 d时分别比对照显著提高21.92%、36.69%、58.01%,可溶性糖含量在4 d时比对照显著提高25.02%,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在2~10 d时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过氧化物酶活性在2、4、6、8 d时分别比对照显著提高46.76%、81.59%、48.74%、31.55%,过氧化氢酶活性在4、6、8 d时分别比对照显著提高23.93%、48.91%、46.15%;叶片丙二醛含量在2~6 d时高于对照,在8、10 d时低于对照,其中在6 d时比对照显著提高12.38%。综上说明,西瓜叶片叶绿素、脯氨酸、可溶性糖和丙...  相似文献   

16.
为保证太子参的发芽率,给太子参生产栽培及遗传育种提供依据,采用穴盘播种法探究不同保存及播种方法对太子参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室温风干0.5d、3d、7d、15d、30d、60d和90d时发芽率分别为32.0%、83.75%、90.0%、85.5%、50.75%、24.75%和0,种子室温风干7d后冷冻保存的发芽率最高,室温风干90d和长期室温风干保存的发芽率均为0。  相似文献   

17.
五种除草剂防除玉米田杂草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种除草剂防治玉米田杂草,3种除草剂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2.25%康施它EC效果最好,15d、30d除草效果为93.46%、92.84%,鲜重防效为94.25%;玉米增产幅度为19.72%.35%除草胺EC2250mL/hm2,15d、30d除草效果为91.76%、89.04%,鲜重防效为91.58%,玉米增幅度为18.86%;96%金都尔EC12275mL/hm2,15d、30d除草效果为90.48%和88.56%,鲜重防效为90.68%,玉米增产幅度为18.66%,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用于替代老品种除草剂乙草胺、都尔等.  相似文献   

18.
以Ⅰ型鸭疫里氏杆菌武汉分离株为菌种制成油乳剂灭活疫苗,测得最佳免疫剂量为0.3mL/只;免疫后3d、7d、10d、14d和21d的攻毒保护率分别为80%、90%、90%、100%和100%;平均保护率可达92%,免疫后3d即能在血清中测出特异性抗体,效价逐渐升高,直至免疫后21d。试验表明,该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能有效预防鸭传染性浆膜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以徐薯18为材料,研究了四级程序生产甘薯种的物质生产性能指标.结果表明,育种家种苗、原原种苗、原种苗和良种苗在整个生育期都表现较高的干物质生产率,且在栽后90~110 d达到最大值,分别为0.25 t/hm2·d,0.24 t/hm2·d,0.17 t/hm2·d和0.14 t/hm2·d,分别比对照高97.6%、87.4%、35.4.%和7.1%.其干物质分配特点为前期光合物主要分配给茎叶,中后期光合产物下移,栽后50 d,四级种苗茎叶干重分别为73.5%、76.5%、75.8%和5.4%,栽后90 d,块根干重比例分别为65.8%、54.5%、53.4.%和58.2.%,地下部占优势.四级种苗的净同化率表现明显优势,而其叶面积比率均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20.
优质食味粳稻控混肥一次性基施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将控混肥(由2种不同释放期的控释肥组成)和常规氮肥在钵苗机插条件下掺混后一次性基施,以期筛选与优质食味迟熟中粳稻养分吸收相匹配的最优控混肥处理,为钵苗机插下优质食味迟熟中粳稻高产简化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18—2019年的水稻季(5—10月)开展试验,以优质食味多穗型迟熟中粳品种南粳9108和丰粳1606为材料,在270 kg·hm -2纯氮条件下,将控混肥和常规氮肥以5﹕5的固定比例组配,控混肥由2种释放期的控释肥以4﹕1组成,共设置6种组合方式,分别为60 d+ 40 d、60 d +80 d、80 d +60 d、80 d +100 d、100 d +80 d、100 d +120 d,并以常规分次施肥(CK)为对照,测定产量、群体质量指标及氮素吸收利用的特性。【结果】 相较CK,南粳9108 的100 d+80 d处理2年平均增产4.66%,丰粳1606的该处理平均增产4.29%,增产的原因是有效穗数和群体颖花量显著增加,而穗粒数和结实率无显著差异;除2019年的南粳9108外,100 d+120 d处理的产量均仅次于100 d+80 d处理。80 d+60 d、80 d+ 100 d处理2年产量均与CK无显著差异,而60 d+40 d、60 d+80 d处理则较之显著减产。播种至拔节阶段,控混肥处理的群体氮素积累量均较CK增加,平均增幅达14.86%,从而促进了群体茎蘖的发生,叶面积指数和净同化率的同步增加,光合生产能力提高,干物质积累增加。拔节至抽穗阶段,100 d+80 d和100 d+120 d处理的氮素积累、干物质积累与CK同处于最高水平,较最低的60 d+40 d处理分别增加47.02%—55.01%和14.52%—18.15%;和100 d+80 d、100 d+120 d处理相比,此阶段CK的净同化率虽相对提高,但抽穗期的叶面积指数却显著降低。抽穗至成熟阶段,100 d+120 d处理的氮素积累高于其他处理,其中较CK显著增加9.23%—22.03%,而干物质积累则以100 d+80 d和100 d+120 d处理同处于最高水平,较CK显著增加5.44%—8.58%,原因可能是100 d+80 d和100 d+120 d处理的养分释放能相对协调地提高光合叶面积和净同化率,致抽穗后的光合产物相对充足,而CK的净同化率虽较高,但其光合叶面积相对不足。对于氮素利用效率,100 d+80 d处理的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利用率较CK分别增加3.90%—4.92%、9.42%—11.93%,100 d+80 d、100 d+120 d处理的氮肥表观利用率较CK分别增加5.29%—7.21%、5.79%—8.51%。【结论】100 d+80 d、100 d+120 d处理的养分释放与南粳9108和丰粳1606养分吸收最为匹配,促进了高产群体的形成,因此其可以作为钵苗机插下优质食味迟熟中粳稻高产简化施肥的氮肥运筹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