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等农林院校法学专业存在着模仿和照搬法学专门院校和综合型大学的做法,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和教师队伍建设都缺乏特色。高等农林院校法学专业目标应定位为立足"三农"、服务"三农";将法学专业和农林院校特色专业相融合;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服务农村的实用型法律人才。构建以"农"为特色的课程体系,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创新教学方法和加强实践教学是彰显农林院校特色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农林院校公共基础课课程思政建设是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坚持"立德树人","育卓越农林新才"的必然选择。通过对全国29所农林院校公共基础课课程思政工作进行研究,解析课程思政的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分析课程思政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在思政教学建设中应加强顶层设计,提高教师课程思政水平,促进思政、基础课、专业课之间的融合,探索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方法等四项举措,以进一步提升公共基础课课程思政能力,提高农林院校育人水平,为农林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课程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是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的关键点,打造具备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金课”是培养知农爱农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一流本科的重要基石。本文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法,对我国40所本科农林院校线上“金课”建设情况进行分析,以农林院校线上“金课”建设成效为结果变量,从学术水平、教学质量、教师水平和建设数量四个方面,对农林院校线上“金课”建设驱动因素进行深入探究。研究结果表明:从单个变量必要性分析中发现,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是线上“金课”建设的充分条件;从变量组合分析中得出3种组态,学术水平、教学质量和建设数量的组合;学术水平、教师规模和建设数量的组合;教学质量、教师规模和建设数量的组合。在一流本科教育背景下,农林院校线上“金课”建设需要从编写教材、教学模式、教师队伍、经费投入等多个角度全方位继续加强。  相似文献   

4.
教师团队的培养,特别是"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是当代社会迫切需求的。在高等职业学校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队伍中"双师型"教师比例的提高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还能够在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上起到较大的作用。本文对高职学校的"双师型"教师团队的建设的有效途径进行了探讨。首先分析了高职院校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然后分析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途径,最后针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5.
调整与优化高等农林院校学科专业结构,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实施新世纪人才培养战略的重要工作,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所在。通过分析国内8所高等农林院校学科专业设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继而从社会发展需求、学科专业布局、专业内涵建设以及优势特色创新等四个方面提出"一体多面"式的专业结构链优化策略,以适应我国高等农林院校的发展要求,为生态文明建设培养适销对路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6.
高等农林院校法学本科教育特色办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学专业就业形势严峻,已连续9年登上最难就业"红牌"榜。高等农林院校本科法学专业无论是师资力量、科研能力、教学水平,还是基础设施配置,与老牌综合性大学、政法类院校都存在较大的差距。高等农林院校法学教育欲求发展,增强竞争力,应结合本校学科优势和资源,构建以"农林"为特色的理论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教师队伍,走特色办学之路。  相似文献   

7.
校企合作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提高教师"双能型"能力的必由之路。立足于农林专业"双能型"教师发展的现状,从测评体系、合作目标、合作主体、合作平台、效果评价与反馈的角度,探索校企合作模式下"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新模式,为促进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农林专业教师内涵发展和教学质量提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以天津农学院和其他农林高校教师队伍为研究对象,依据生师比、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以及年龄结构等数据,对天津农学院与全国其他农林高校的教师队伍现状进行系统比较。总结和分析出都市型农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内外同类院校的做法和经验,从管理队伍、制度建设、人才引进与培养等方面提出进一步加强都市型农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高等学校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以及发展科学文化的任务,这些任务的完成主要依靠教师。教师是学校的主体,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一所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科研水平的高低,教师起着主导的作用。因此,教师队伍建设是高校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建设一支年龄、学历、职称等结构合理、德才兼备、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是促进高校发展,提高教学、医疗、科研水平的关键。本文就我院教师队伍结构与其他院校进行比较分析,并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我院教师队伍结构与其他院校的比较分析 (一)年…  相似文献   

10.
我们浙江农业大学是一所省属综合性农科院校,结合我校实际,现就教师队伍建设中的几个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优化教师队伍的群体结构 搞好教师队伍建设首先要研究教师队伍合理结构,找出现有结构与合理结构之间的问题和差距,在对诸种结构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选择既定的优化目标,对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农林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振华  刘海英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1):10174-10175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农林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按照"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不断研究和解决农林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深入探索新形势下农林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规律,全面推进农林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  相似文献   

12.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特色,是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文章探讨了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加强岗前培训,推行上岗职业资格证书制;突破现有模式,引材不拘一格;建立良好的产、学、研创业机制;开放培养,做到"双师型"教师培养多元化等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2018年7月29至8月1日,全国高等农林院校教材建设战略联盟理事会议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十三五"规划教材建设培训班在内蒙古阿尔山召开。本次会议及培训班由中国林业出版社、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人才开发交流中心、国家林业和草原院校教材建设办公室主办,共有来自全国近40所农林院校及相关单位的90余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和培训班,共同致  相似文献   

14.
高等农林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实践模式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师资严重短缺与扩招后高等农林院校大量学生实习基地难找的矛盾同时并存。高等农林院校"实习支教,服务新农村建设"实践模式,恰好整合了两者的优势资源,以期对改善农村师资和解决农林院校的实习基地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是院校发展的重中之重,高职院校建设的核心应该是师资队伍的建设,是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根本性保障。建立一支结构合理可持续发展的师资队伍是学校的重点也是难点。加强对"双师型"教师内涵的深刻理解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引进,是高素质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培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以我国高校教育大众化后应用型地方高校发展为导向,解析了"双师型"教师的内涵,探讨了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中"双师型"师资现状,提出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在教师的培养、长效运行、考评机制与保障机制等方面的建设机制。  相似文献   

17.
农林院校需基于海洋教育课程实施,形成符合现代海权观的农林海权思维,创生有利于农林院校发展的涉海学科,培养涉海人才,提升"涉海发展自觉",响应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任务。这就要求农林院校应从课程内容、课程师资和课程管理等维度确立海洋教育课程建设的基本体系,努力夯实海洋教育课程建设基础。在强调农林院校创建校际课程建设协作机制并合力建设海洋教育信息化平台的同时,也应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主动引入政府和市场力量,形成海洋教育课程建设的"三角模式"。  相似文献   

18.
《安徽农业科学》2019,(13):272-274
针对当前农林类院校生源数量质量总体不足、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差、毕业生创新创业意识不佳等问题,分析了农林类院校人才培养问题的成因,提出了农林类院校U-S-B三级联动人才培养新范式:改革和优化招生制度使农林类院校获得优秀生源,选派师生在科学技术试验场站进行科学试验和技术验证,在生产性示范推广基地示范和商用产出的新成果和新技术,使得人才培养联动形成于院校(U)、场站(S)和基地(B)之间。最后,给出了新范式实施的具体建议,包括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深度融合产学研等,以期为培养师生实践动手能力、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和产学研深度融合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我国农林院校数字资源库建设和利用情况的调查研究,分析了目前我国农林院校数字资源库的特点,总结了我国农林院校数字资源库建设和利用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运用,旨在以"绩效"为导向,促进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水平不断提高。通过对调研数据的整理分析,结合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实际情况,我们构建了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由5项一级指标、15项二级指标构成,全面地反映了高职院校教师的师德师风、教学业绩、科研业绩、社会服务业绩以及综合业绩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