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南疆三地州粮棉果高效种植模式综合效益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南疆三地州粮棉果高效种植的多种模式做出综合效益评价,得出不同果树在不同树龄阶段综合效益最高的种植模式.[方法]选取12个评价指标,建立粮棉果高效种植模式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红枣、核桃和杏树三种果树的15种间作模式和小麦-玉米、棉花两种单作模式做出综合效益评价.[结果]果树在幼龄期的间作模式综合效益低于单作模式,在产果期的间作模式综合效益都高于单作模式.[结论]从长期考虑,粮棉果高效种植模式可以有效的提高农户的收入,为当地带来较高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种植模式对新丰生姜生产力与土壤环境的影响.[方法]通过常规化学分析方法及相应的选择性培养基培养法,对大棚生姜-水稻水旱轮作模式和露地生姜种植模式的土壤微生物和重金属含量进行比对,并对单位面积嫩姜的产量和效益进行测算.[结果]在大棚生姜-水稻水旱轮作模式下的整个轮作周期内,土壤中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都低于露地生姜种植模式,土壤中细菌在大棚生姜-水稻水旱轮作模式下水稻的整个生育期内都显著低于露地生姜种植模式,同时大棚生姜-水稻水旱轮作模式土壤中的Cu、Zn、As、Pb都低于露地生姜种植模式,而土壤中Ni的含量略高于露地生姜种植模式.大棚生姜-水稻水旱轮作模式提高了生姜的产量和经济效益.[结论]该研究可为大棚生姜-水稻水旱轮作模式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提高阜宁设施蔬菜的种植效益,示范集成了大棚黄瓜-豇豆-青菜+芹菜高效种植模式。该模式提高了大棚设施的利用率,早春采取多层覆盖增温保温技术,实现黄瓜提前种植,提早上市;夏季利用连栋大棚避雨栽培,用遮阳网覆盖降温种植豇豆,借助连栋大棚的钢架和空间,黄瓜、豇豆可以利用立体吊蔓栽培技术,提高种植密度,增加产量;秋冬适时抢播青菜和芹菜,实现三茬四收,提高了大棚利用率,提高了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县农业结构的调整,温室大棚蔬菜种植已成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主导产业,特别是大棚设施反季节蔬菜种植面积越来越大,在我县杜家庄乡、朱坑乡、洪善镇等乡镇形成了一定的种植规模,其中番茄、黄瓜、芹菜、豆角等作物是秋冬和春季大棚种植面积较大的几个品种。通过对我县大棚蔬菜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进行认真调查和仔细分析后,针对不同病情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设施大棚农业对土壤肥力和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方法]通过对设施蔬菜大棚的土壤和露天蔬菜种植地的土壤分别进行采样分析,测定其中的养分和重金属元素的含量,根据所测结果利用指数和法和污染指数法进行评价.[结果]设施大棚土壤中的养分元素含量,均高于露天农田,指数和法评价其肥力达到了一级或者二级水平;设施大棚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Cu、Cr、Cd、Pb、Zn的含量均比露天种植地高,污染指数法评价表明,土壤均处于清洁水平.[结论]设施大棚农业提高了土壤的肥力,但是重金属在土壤中的积累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6.
王舜 《农业科技通讯》2023,(10):123-125
城郊地区人多地少,发展多熟制设施农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本文作者介绍了温室大棚西瓜、花生、生菜、苦菊一年四熟高产高效模式,主要从4种作物的种植时间、品种选择、种植方式及田间管理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应用该技术可以提高作物产量,综合效益好。  相似文献   

7.
肖清华  李树军  崔建云  袁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862-16866
[目的]研究设施农业发展对潍坊气候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寿光站作为温室大棚种植区的代表站,利用潍坊市1961~2010年的降水、气温、相对湿度等资料,分析了全市及温室大棚种植区的气候变化情况,并对比分析设施农业种植以前和以后的气候变化趋势及不同季节的演变特征。[结果]近50年全市年降水量呈下降趋势,相对湿度呈下降趋势,年平均气温、年最高气温、年最低气温均呈上升趋势;自温室大棚大规模种植以来,温室大棚种植区年降水量下降幅度低于全市,相对湿度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全市,年平均气温升幅高于全市,年最高气温升幅高于全市,年最低气温升幅略高于全市。[结论]该研究为设施农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采用大棚番茄-青菜-芹菜种植模式,有助于实现设施大棚合理轮作换茬,减少土壤连作障碍的发生,改善土壤环境,促进设施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现从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采收等环节,对该种植模式中番茄、青菜、芹菜的相关栽培技术要点进行总结介绍,以供相关种植户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提高西北干旱区设施农业土地利用效益提供可供借鉴的案例.[方法]应用因子分析法、综合层次分析法.[结果]设施农业土地利用效益虽然受经济、社会、生态因素影响,会出现波动,但总体效益较高.[结论]西北干旱区提高设施农业土地利用综合效益的着力点,在于转变发展方式,更加注重科学规划,更加注重集约经营,更加注重技术普及推广,更加注重主动适应市场需求规律变化.  相似文献   

10.
设施农业种植的发展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农业温室大棚智能控制技术是现阶段设施农业种植与农业生产的关键部分,是我国能够有效提高农作物生产率,保证农作物品质的重要工具。本文简要分析了农业温室大棚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现状,阐述了农业温室大棚在智能控制技术应用方面的主要问题,对农业温室大棚智能控制技术应用的发展趋势展望进行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日光温室在主动采光与普通采光条件下,对其环境以及番茄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方法】在主动采光与普通采光的2种日光温室内,设计4、6、8 株/m2 3种不同的番茄种植密度处理,连续3 d(晴天的条件)测得日光温室环境与番茄叶片光合作用的相关数据。【结果】主动采光日光温室环境温湿度、光照辐射方面优于非主动采光日光温室,主动采光日光温室的光照辐射均值较普通采光日光温室在3 d内分别高出了4.39%、5.85%、5.67%;两栋日光温室番茄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呈现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减弱的现象,胞间CO2浓度则相反;就不同采光日光温室而言,主动采光日光温室番茄的光合特性较普通采光日光温室高。【结论】日光温室主动采光在环境以及番茄光合特性方面均优越于普通采光日光温室。  相似文献   

12.
沟灌方式和灌水量对温室番茄综合品质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沟灌方式和灌水量对温室番茄综合品质、产量、灌溉水利用效率(IWUE)以及综合效益的影响,优化西北地区温室番茄的沟灌方式和灌水量,为该地区温室番茄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田间试验,设置常规沟灌(CFI)和交替隔沟灌溉(AFI)两种沟灌方式,以两次灌水的间隔期Φ20 cm标准蒸发皿的累积蒸发量E为基数,设置0.6E、0.8E、1.0E、1.2E四个灌水量梯度,共8个处理,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度法对番茄品质进行综合评价,以主成分综合得分和灰色加权关联度量化番茄的品质指标,采用变异系数法对番茄的品质、产量、灌溉水利用效率(IWUE)赋权,通过TOPSIS法对各处理下温室番茄的综合效益进行评价。【结果】沟灌方式和灌水量均对番茄品质产生影响,主成分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度法对番茄品质综合评价的结果不完全一致,但两者都得出AFI-0.6E、AFI-0.8E为品质最优的两个处理;AFI-0.6E处理相较于产量最高的AFI-1.2E处理减产达22.56%,而AFI-0.8E处理相较于AFI-1.2E处理仅减产9.42%,且AFI-0.8E与AFI-0.6E的IWUE无显著差异;TOPSIS综合评价的结果表明AFI-0.8E处理为综合效益最高的处理。【结论】采用交替隔沟灌溉,灌水量设为0.8E,在提高番茄的综合品质的同时又可以使产量和IWUE处于较高水平,从而获得最大的综合效益,为温室番茄优质、高产、高效的沟灌方式和灌水量的组合。  相似文献   

13.
[目的]在日光温室内对三个黄瓜品种进行三种不同密度的栽培,旨在筛选出适合吐鲁番地区早春日光温室高产、优质栽培的黄瓜品种,并确定其最佳栽培密度.[方法]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各品种和栽培密度进行3次重复.[结果]三个品种在三种密度组合栽培中,以瑞新美乐(A2)×密度B2(30cm)为182.09kg在整个生长期总产量最高,较其它两个品种相比增产幅度均在8;以上.[结论]在加强温室管理的基础上,瑞新美乐(A2)可作为吐鲁番地区温室早春高产、优质、高效栽培的首选优良黄瓜品种,株行距为30cm×(40+80)cm为宜.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间作模式下农田小气候对棉花生理生态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大田试验和盆栽试验,分析和测定不同种植模式下棉花冠气温湿度及生理指标。【结果】间作棉花受间作枣树的影响,使植物蒸腾和土壤蒸发水分在近地表层滞留时间延长,提高了冠层湿度15.07%,延缓夜间冠气温度的散失。相对湿度的提高,促使间作棉花的株高提升26.61%,叶面积指数提高19.42%,全生育期叶片净光合速率提高10.25%。间作盆栽棉花的株高、叶面积指数和净光合速率分别提升21.37%、14.02%、12.55%,差幅微小于大田试验。【结论】间作模式改变了农田小气候中的相对湿度,提升棉花生理指标,较单作模式、间作棉花产量提高约20%左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高温闷棚对蔬菜根结线虫和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和高通量测序技术方法。【结果】高温闷棚后,灌水+覆膜处理和灌水+覆膜+药剂处理10 cm深土壤温度在60℃以上,持续时间50 min,根结线虫虫口减退率为100%,显著高于灌水未覆膜处理。高温增加了真菌和细菌物种丰度和多样性,但灌水+覆膜+阿维菌素处理的真菌物种丰度和多样性下降。生菜采收期,真菌物种丰度增加,多样性下降,细菌物种丰度和多样性均增加。高温促进了链格孢属、枝孢属真菌和uncultured_bacterium_c_S0134_terrestrial_group细菌繁殖,抑制了鞘氨醇单胞菌属繁殖。【结论】灌水+覆膜的闷棚方式可有效防治根结线虫且可影响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结构,下茬生菜生长期,土壤中微生物群落逐步恢复,该闷棚方式适宜在新疆温室蔬菜应用。  相似文献   

16.
洱海北部地区环境友好型种植模式筛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从经济和环境效益角度筛选适宜当地种植的间作模式。【方法】在洱海北部地区罗时江边上关镇兆邑村开展田间小区试验,样品经室内分析后,依据所得数据分析不同间作模式农田养分平衡、经济效益、商品品质及土壤养分残留状况。采用主观赋权和客观赋权相结合的方法,确定经济效益、商品品质和土壤氮磷残留4个因素作为间作模式中影响经济和环境效益的指标集,将指标作为基础数据,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不同间作模式进行评价。【结果】蚕豆和大蒜按1﹕3比例间作在14种间作模式中综合得分最高,是兼顾经济和环境效益的环境友好型种植模式。其次为洋葱和大蒜1﹕3比例间作模式,得分0.624,经济效益好,但环境效益略差。黑麦草和大蒜1﹕3比例间作模式的得分0.609,排第三,环境效益较优,但经济效益偏低。得分最低的为油菜和大蒜1﹕1比例间作模式,得分0.084,该模式主要由于作物搭配不适,导致经济和环境效益均偏低。【结论】蚕豆和大蒜按1﹕3比例间作是适宜当地种植的经济、环境效益双赢模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明确设施黄瓜和番茄田间烟粉虱及其优势天敌发生动态,为设施黄瓜和番茄田间烟粉虱的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系统调查,利用五点取样记录昆明市宜良县设施黄瓜和番茄田间烟粉虱成虫及其天敌种类、数量,采用四分位法划分其发生时期;利用生态位相关指数分析烟粉虱及其优势天敌在时间生态位上的关系。【结果】设施黄瓜和番茄田间烟粉虱优势天敌均为烟盲蝽(Nesidiocoris tenuis)、草间小黑蛛(Erigonidium graminicola)和丽蚜小蜂(Encarsia formosa)。不同设施作物田间烟粉虱及其优势天敌的消长规律略有差异,设施黄瓜田间烟粉虱较设施番茄田发生时间早、种群数量增长迅速;在烟粉虱主要发生时期,设施番茄田间的种群数量为1.03头/cm2,显著高于设施黄瓜田(P< 0.05,下同)。烟粉虱在设施黄瓜田间主要发生时期为黄瓜苗期~开花坐果期,设施番茄田间主要发生时期为番茄初花期~幼果期。草间小黑蛛和烟盲蝽在2种作物田间的同一发生时期,种群数量间无显著差异(P> 0.05),但2种天敌的时间生态位宽度值在不同种植环境下差异较大。丽蚜小蜂生态位宽度值较小,发生较集中,在主要发生时期和发生晚期,设施番茄田间种群数量分别为0.34和0.24头/cm2,均显著高于设施黄瓜田。设施黄瓜和番茄田间与烟粉虱生态位重叠指数最大的天敌均为烟盲蝽,分别为0.9664和0.9637。【结论】设施番茄田间烟粉虱主要发生时期在番茄初花期~幼果期,设施黄瓜田间烟粉虱主要发生时期在黄瓜苗期~开花坐果期。在烟粉虱主要发生时期应辅以化学防治等其他防治措施,以压低烟粉虱种群数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中国西北地区日光温室膜下滴灌番茄不同种植行距与灌水量对番茄各品质指标的影响,提出番茄综合品质最优时的种植行距与灌水量组合,为本地区日光温室番茄的栽培管理和灌溉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方法】试验在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绿百合果蔬专业合作社的日光温室内进行,供试番茄品种为‘HL2109’。通过日光温室试验,在大小行沟垄覆膜种植形式的基础上设置3种种植行距分别为L1(60 cm)、L2(45 cm)和L3(30 cm);以两次灌水间隔期间Φ20 cm标准蒸发皿的累积蒸发量E为基数,设置0.6E、0.8E、1.0E、1.2E四个灌水量,每当蒸发皿的累积蒸发量达到(20±3)mm时即进行灌水处理;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共12个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分别运用改进模糊灰色关联度法和CRITIC法对番茄综合品质进行评价分析,综合两种评价结果,运用多元回归分析寻求综合品质最优时的种植行距与灌水量的组合。【结果】种植行距与灌水量均对番茄品质产生影响,且在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和番茄红素上呈现极显著的交互作用,而番茄果实的外观品质指标并不存在灌水量和种植行距间的交互作用。过高的灌水量会降低番茄果实的外观品质,且过高或过低的灌水量均会降低可溶性固形物、VC和番茄红素的含量。改进模糊灰色关联度法和CRITIC法对番茄综合品质评价的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综合品质最优处理均为L2-0.8E,最差处理均为L1-1.2E;番茄综合品质随灌水量和种植行距的增大呈凸型抛物线变化趋势。番茄各单一品质指标的权重比例虽然在两茬试验中略有变化,但番茄红素、VC、糖酸比3个指标的权重始终为前3名。【结论】当操作行行距为80 cm,株距为35 cm时,种植行距取37-47 cm,灌水量0.8E-1.0E为中国西北地区温室番茄综合品质最优的种植行距和灌水量组合。  相似文献   

19.
基于数据融合的农作物生产风险评估新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克  张峭 《中国农业科学》2013,46(5):1054-1060
【目的】解决农作物生产风险传统评估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更准确客观地评估农作物生产风险。【方法】利用TRIZ创新理论“九屏幕法”对传统评估方法缺陷进行分析,提出综合利用作物单产和作物灾情信息的农作物生产风险评估新方法,并以东北三省玉米、小麦、花生、稻谷和大豆5种主要作物的生产风险评估为例,对该方法的效果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基于单产数据作物风险评估的传统方法低估了作物真实风险水平,低估程度受地理位置、作物种植生产区域布局及作物品种的影响。基于数据融合的生产风险评估方法既可以准确评估出作物生产风险水平、又可以对具体灾害引致的作物生产风险进行评估。【结论】基于数据融合的生产风险评估新方法切实可行,且较传统方法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新疆昌吉市182个番茄种植户的实地调查,分析农户不同时期番茄种植选择行为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统计分析和Multinomial logit多元选择计量模型.[结果]农户选择种植不同时期番茄面临不同的产出、价格及风险因素,农户基本特征、农户家庭基本特征和番茄种植基本特征使得农户选择种植不同时期的番茄.[结论]相比种植晚期番茄而言,户主年龄、文化程度、种植规模等因素对农户选择种植早期番茄有负向显著影响;而户主年龄、种田经验年数、番茄采用灌溉方式、是否参加番茄订单等因素对农户选择种植中期番茄有正向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