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花生壳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花生壳黄酮是花生壳中的重要活性成分,具有多种医疗功效。综述了近年来花生壳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测定方法、化学成分、生理活性,以及应用现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花生壳黄酮类化合物在医药、保健品、食品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黄芩是中国的传统中药材,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为了从黄芩中提取检测黄酮类物质,归纳总结了黄芩根部及地上部黄酮化合物的提取方法,主要有有机溶剂萃取法、水提取法等;分析了黄芩根部及地上部黄酮化合物的分离纯化方法,主要有柱层析色谱法、高速逆流层析法等;梳理了黄芩根部及地上部黄酮化合物的成分测定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法、超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并针对黄芩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建议,如将实验室研究与工业化生产紧密结合,完善实验设备和提取工艺,更好地为工业生产提供便利;充分利用黄芩资源,创造社会效益等。本文在分析黄酮化合物的基础上,综述了黄芩根部及地上部的黄酮化合物的提取、分离及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为黄芩中黄酮的大规模开发与应用提供技术储备,为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黄芩资源奠定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3.
苦荞是一种功能作物,具有药食两用的价值,苦荞中主要的功能成分是黄酮类化合物。对苦荞黄酮的提取、纯化、分离、生理活性及开发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竹叶黄酮的生理功能及其应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竹叶黄酮是一种重要的活性物质,来源广泛功效显著,具有广阔前景和利用价值。对竹叶黄酮的化学结构进行了阐述,其功能因子是黄酮糖苷,具有结构稳定深入病灶等优点。对竹叶黄酮的生理功效进行了调查发现竹叶黄酮具有抗氧化、抗菌、保护心脑血管、防辐射、保肝等药理功效,能够在人和动物的病理方面进行深度开发利用。报告了竹叶黄酮在畜牧业的研究与应用现状,能够作为一种天然的饲料添加剂提高动物免疫能力和生产性能。除此之外,竹叶黄酮在医药卫生,食品,化妆品等方面能发挥功效并值得投入生产。竹叶黄酮可作为天然植物添加剂和药品在畜牧生产、饲料加工等方面进行开发利用。本文为竹叶黄酮在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和生产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红枣多糖是红枣主要的生物活性成分,其结构复杂,具有重要的生理保健功能,包括免疫调节、抗氧化、降血糖等功效,是国内外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对红枣多糖分离、纯化的方法及红枣多糖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促进红枣多糖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聚酰胺树脂对箬叶黄酮碳苷分离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乐薇  赵淳  韦琴 《保鲜与加工》2018,18(6):100-106
为提高箬叶的药用价值,本文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分析荭草苷、异荭草苷、牡荆苷、异牡荆苷等箬叶中主要黄酮碳苷的含量,采用梯度洗脱法,考察了聚酰胺树脂分离纯化这4种黄酮碳苷的效果。结果表明:采用30~60目聚酰胺树脂,经乙醇-水初步梯度洗脱后,4种黄酮碳苷在30%和50%乙醇洗脱剂中基本洗脱完全;采用80~100目聚酰胺树脂,经乙酸乙酯-乙醇-水的进一步梯度洗脱后,总黄酮的含量为94.69%,纯化倍数为16.3;4种黄酮碳苷纯化倍数超过25倍,回收率达91%以上。研究结果可为箬叶黄酮碳苷的进一步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沙棘属胡颓子科沙棘属植物,是一种落叶灌木、小乔木或乔木。沙棘果实营养成分丰富,一些沙棘产品还有重要医疗保健价值,对多种疾病有显著疗效。目前,我国以沙棘为原料生产的食品、保健品、药品、化妆品达20余种。对沙棘多糖的提取及分离纯化工艺进行研究,可为沙棘多糖的结构分析以及沙棘多糖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1.原料设备沙棘果,蒸馏水、石油醚、三氯甲烷、正丁醇、无水乙醇、葡萄糖、丙酮、乙醚、苯酚、浓硫酸、Folin-酚试剂、氯化钠、氢氧化钠、盐酸、DEAE-52纤维素和双氧水等均为分析纯。分光光度计、电热鼓风干燥箱、旋转蒸发仪、  相似文献   

8.
针对烟草野火病原菌的鉴定和分离纯化,设计合成其特异PCR鉴定引物,应用PCR技术对分离的烟草野火病病原细菌进行了纯化分离,并通过接种鉴定方法对纯化分离的病原菌进行了致病性评价,结果表明,经PCR鉴定的阳性和阴性细菌与接种鉴定试验结果一致。从而证实了烟草野火病菌特异PCR鉴定引物及应用PCR技术进行野火病病原细菌分离纯化方法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以绿豆皮为原料,主要研究了绿豆皮黄酮的纯化工艺。首先比较了AB-8,LSA-10,HPD-100和ADS-7型4种大孔树脂对绿豆皮黄酮的吸附和解析特性,选择其中最好的树脂,对其吸附和解析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B-8型是纯化绿豆皮黄酮较好的大孔树脂,其最佳吸附条件为上样速率1.98 m L/min,上样质量浓度0.045 9 mg/m L,上样量10 m L时,最大吸附率可达88.89%;其最佳解析条件为解析液乙醇体积分数70%,解析液洗脱流速1.98 m L/min,解析液用量25 m L时,解析率可达69.51%。绿豆皮黄酮的纯度由10.57%提高至72.19%,表明该纯化工艺具有较好的纯化效果,可为绿豆皮黄酮的纯化及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山西特有品种广灵苦荞黄酮类化合物的类别。[方法]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法、柱色谱法、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法结合HPLC进行分离纯化,通过质谱分析和核磁共振分析鉴定黄酮的化学结构。[结果]从广灵苦荞中分离得到7个黄酮化合物,分别为芦丁(1),表儿茶素(2),异槲皮素(3),槲皮素-3-O-鼠李糖苷(4),槲皮素(5),山奈酚(6)和金丝桃苷(7)。结论:化合物2-5和7为首次从广灵苦荞中分离。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一种快速且准确鉴别不同种类植物油的方法,采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测定4种不同种类植物油样品的低场核磁弛豫特性,并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低场核磁弛豫特性数据.结果表明:采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的CPMG脉冲序列测定山茶油、花生油、大豆油和玉米油4种植物油横向弛豫时间T2;T2谱包含许多样品内部的信息试验结果,仅通过分析T2谱的方法不能快速直观地同时辨别4种植物油,而通过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处理低场核磁共振T2谱数据能够快速而准确地对4种植物油进行识别.该方法可为4种植物油的鉴别及市场监督体系的完善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对灵芝孢子油与菜籽油等6种植物油的脂肪酸组成相似性进行分析,同时探讨了红外光谱法鉴别灵芝孢子油的可行性。采用气相色谱法对灵芝孢子油及菜籽油等6种植物油脂肪酸进行了测定,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其信息进行采集。市售不同品牌灵芝孢子油,脂肪酸组成比较接近。脂肪酸组分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灵芝孢子油的脂肪酸组成与菜籽油最相似,其次为花生油和橄榄油。利用1397.4 cm~(-1)、967.1 cm~(-1)、913.7 cm~(-1)处吸收峰,红外光谱法可以将灵芝孢子油与菜籽油、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和橄榄油区别开来。红外光谱法可以将灵芝孢子油与菜籽油等植物油区别开来,这为灵芝孢子油鉴别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食用植物油脱胶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脱胶是脱除毛油中胶体物质的工艺过程,是油脂精炼中的一个重要工序。综述了食用植物油脱胶技术的研究进展,其中简要介绍了水化脱胶、酸法脱胶、酶法脱胶、膜法脱胶、吸附脱胶、超临界脱胶和冷冻脱胶等技术。  相似文献   

14.
The variability of seed tocopherol content in wild sunflower species, the expressivity of tph1 and tph2 mutations in different lines and the oxidative stability of sunflower oil with altered tocopherol and fatty acid composition were objectives of this research. Near-isogenic lines for three genes, i.e. Tph1, Tph2, and Ol, were developed and investigated. Tocopherol content was determined with TLC and HPLC, as well as fatty acid composition with GC of methyl esters. Rancimat tests were used to estimate the oxidative stability of the oil. The seed tocopherol composition of wild sunflower species was shown to be uniform with a prevailing content of the α-homologue (90-99%). The genetic background of different near-isogenic lines was found to influence expressivity of mutations for tocopherol composition. High content of strong antioxidants, such as β-, γ-, and δ-tocopherols increased oil oxidative stability of linoleic and oleic types of oil by 1.2–3.0 times. The breeding model of sunflower hybrids should include antioxidant and vitamin parameters balanced for oils of different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5.
根据食用植物油中的特征物质、甘三酯及脂肪酸组成的不同,研究了一些食用植物油的掺假检测,分析了这些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及影响因素,并对掺伪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橄榄油、葵花籽油、花生油、玉米油、大豆油、菜籽油、棕榈油7种食用植物油的红外光谱信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橄榄油的红外吸收光谱在吸收峰的位置及吸光度上均与其他种类的植物油有区别,以3005~3009 cm-1、1117~1121 cm-1处的吸收峰作为种类区分。模拟掺假过程,向橄榄油中掺入其他6种不同比例的低价值植物油后,发现1097、3005 cm-1处吸收峰的峰面积与掺假百分比呈线性关系。此外,对7种食用植物油180℃加热2 h后的红外光谱图进行分析,发现968、1097 cm-1处的吸收峰变化趋势有差异,橄榄油呈上升趋势而其他种类的植物油则呈现下降趋势。掺假橄榄油加热后谱图分析发现3005 cm-1处的峰面积有所降低,但与掺假百分比仍呈线性关系,掺入5%低价油,3400~3650 cm-1区域呈明显增加趋势,据此可以鉴别掺假量低至5%的橄榄油,这为橄榄油的掺假鉴别提供了一种快速高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植物油脂的氧化酸败机制及其预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植物油脂中自动氧化、光氧化、酶促氧化3种主要氧化类型的氧化机理,以及影响植物油脂氧化的主要因素,分析了植物油脂氧化酸败后所产生的危害,针对影响油脂氧化的因素,总结了预防油脂氧化酸败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本文测定了3种植物油(精制松树油、棕榈油及精制松树油和棕榈油混合油)和二甲苯分别配制的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在上海青上的残留差异。结果表明:药后1d、3d,以3种植物油配制的甲维盐乳油在上海青中的残留量均比用二甲苯配制的甲维盐乳油的残留量高,其中棕榈油作为溶剂的甲维盐的残留量最高; 药后7d,三种植物油柄制的甲维盐乳油在上海青中均未能检测到残留,而二甲苯配制的甲维盐在上海青中仍有少量的残留,说明利用植物油替代二甲苯配制甲维盐乳油能在药后7天有效降低甲维盐在蔬菜中的残留量。  相似文献   

19.
食用植物油中掺兑棕榈油检验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气相色谱分析纯正棕桐油的脂肪酸组成,得到棕桐油中含有特征脂肪酸--癸酸,根据癸酸甲酯保留时间和峰面积作为掺入棕榈油定性、定量的判断依据.  相似文献   

20.
生物柴油作为燃油替代品可以从食用油中大量获得,从而解决将来石油匮乏问题。针对菜籽油制备生物柴油酯的交换反应中,甲醇与菜籽油呈两相不互溶的主要问题,研究了添加共溶剂,使反应体系均相来提高反应速率与效率。以所选溶剂与甲醇的混合液为溶剂,菜籽油作溶质,分别在常温和60℃下做三元溶解度试验,选出乙醇、乙醚、四氢呋喃、1,2-环氧丙烷进行下一步比较;以普通菜籽油为原料,以甲醇为酰基受体,在加入不同共溶剂的条件下,进行碱催化酯交换反应,以酯化率和反应时间为考察指标,对共溶剂进行优选,发现以乙醇为共溶剂时,酯化率比空白提高了21.0%,且高于其他溶剂。研究结果表明,甲醇与乙醇的最佳摩尔比为3∶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