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试验于2010年3~5月春旱期间,针对贵州茶区有一定栽培面积的福鼎大白茶、黔湄419、502、601、701、809这6个国家级茶树品种,进行了由鳞片展至一芽四叶展期6个物候期的调查并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自然干旱胁迫下,除黔湄809品种外,其余5个茶树品种春季萌芽期未受任何影响,而主要表现为生长缓慢,各物候期之间间隔天数增长。  相似文献   

2.
贵州大树茶儿茶素组分及其品质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研究贵州大树茶(Camellia thea L.)儿茶素组分含量、品质及酯型儿茶素比例等问题,以安顺、六盘水、兴义、黔西南大树茶资源和‘福鼎大白茶’为试验材料,采用平均数差异性分析对各资源的6项儿茶素组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安顺、六盘水、兴义、黔西南大树茶资源及‘福鼎大白茶’的酯型儿茶素比例(EGCG、ECG、GCG)依次为81.55%、41.10%、83.13%、77.03%、82.85%,儿茶素品质指数依次为5.39、19.79、7.84、5.25、6.65。当欧式距离阀值为0.9~3.2时,兴义大树茶资源与‘福鼎大白茶’较为相似,安顺与黔西南的大树茶资源较为相似。  相似文献   

3.
为了了解不同茶树品种对干旱环境的适应性,分析了土壤水分胁迫对茶树部分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变化的影响。以茶树‘铁观音’和‘福鼎大白茶’2年生幼苗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在正常供水(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5%)、轻度水分胁迫(55%)、中度水分胁迫(35%)和重度水分胁迫(20%)条件下,茶树部分渗透调节物质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正常供水条件下,‘铁观音’叶片相对含水量、脯氨酸含量低于‘福鼎大白茶’,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高于‘福鼎大白茶’;水分胁迫下‘铁观音’、‘福鼎大白茶’叶片相对含水量随胁迫程度的加大而降低,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以及脯氨酸的含量随胁迫程度的加大而增多,但在重度胁迫下,‘福鼎大白茶’的可溶性蛋白质及脯氨酸含量下降。在相同的水分胁迫条件下,‘铁观音’叶片相对含水量的降幅都小于‘福鼎大白茶’,而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的增幅都比‘福鼎大白茶’大。表明在土壤水分胁迫下‘铁观音’的渗透调节适应能力高于‘福鼎大白茶’。  相似文献   

4.
贵州地方茶树资源的生化成分多样性及绿茶品质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通过理化检测和茶叶感官审评,对贵州地方茶树资源的生化成分和绿茶品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贵州地方茶树资源水浸出物含量40.7%~48.7%(平均45.0%),氨基酸2.9%~4.4%(平均3.3%),茶多酚21.0%~38.2%(平均32.6%),酚氨比6.4~12.3(平均10.0),咖啡碱2.5%~3.2%(平均2.8%),儿茶素总量13.54%~17.07%(平均14.77%),儿茶素品质指数2.12~3.62(平均2.80)。GT–02资源的氨基酸含量超过福鼎大白茶,GT–01和GT–02的酚氨比低于福鼎大白茶,GT–07、GT–08、GT–09和GT–10的儿茶素总量和儿茶素品质指数大于或接近福鼎大白茶,GT–12 、GT–13和GT–14资源的绿茶感官品质总分超过或接近福鼎大白茶,提示以上资源的绿茶品质优良。另外,GT–10资源群体的EGCG含量较高,达8.66%,具有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5.
为充分发掘和利用青阳、泾县等地优异茶树资源,分别在青阳、泾县开展茶树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皖茶8号’(登记号为GPD茶树[2019]340005)发芽期比福鼎大白茶早2天;产量超过福鼎大白茶,与高产型品种舒茶早相当或略高;品质优良,制绿茶品质评分超过舒茶早,与福鼎大白茶相当或略高,制红茶品质中等;抗逆性强;‘皖茶9号’(登记号为GPD茶树[2019]340006)发芽期比福鼎大白茶早3天;产量超过福鼎大白茶,与高产型品种舒茶早相当;品质优良,制绿茶品质评分超过舒茶早,比福鼎大白茶稍低,制红茶品质中等;抗逆性强,尤其耐寒性强;2个新品种适宜安徽省江南茶区种植,江北茶区可少量引种试种。  相似文献   

6.
黔湄809在广东英德五年区域试验结果表明,三至四龄茶园年鲜叶平均产量437.3kg/667m2,比对照品种福鼎大白茶增产37.2%;制绿茶汤色嫩黄明亮,香气浓纯,滋味醇正,绿茶品质与对照品种福鼎大白茶相当;制红茶汤色红艳明亮,香气浓厚,滋味浓爽,达二套样水平,红茶综合品质与对照品种黔湄419相当。黔湄809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和高产优质性状,是红绿茶兼制的无性系优良品种,适宜广乐红、绿茶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黔湄809号茶树新品种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黔湄809是经优良品种定向种植自然杂交,F1代单株优选,无性杆插敏殖育成的茶树无性系新品种,品比试验4-8年树龄茶园平均产干茶279.9kg/667m^2,比对照福鼎大白茶增产66.1%,区域试验5-7年树龄平均产干茶260kg/667m^2,比对照福鼎大白茶增产58.9%。蒸青茶含茶多酚30.52%,氨基酸1.15%,咖啡碱3.93%水浸出物42.9%,该品种属红绿茶和名优苛兼制型品种,尤以绿茶和名优茶品质最佳,1999年审定为贵州省茶树无性系品种。  相似文献   

8.
高香优质绿茶杂交新品种‘云茶春毫’选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云茶春毫’是从‘福鼎大白茶’(♀)ב长叶白毫’(♂)杂交组合F1中单株选育出来的新品种。1992—2010年品比、区试鉴定结果表明:‘云茶春毫’品比产量比对照‘云抗10号’高39.6%,比‘福鼎大白茶’高29.6%,区试产量高于‘云抗10号’2.5%(保山点)及10.1%(澜沧点)。制绿茶具花香显露、滋味鲜爽、叶底绿较亮等品质特点,绿茶品质总分为91.13分,超过对照‘福鼎大白茶’(90.75分)和‘云抗10号’(88.85分)。1芽2叶蒸青样含茶多酚28.0%,氨基酸2.7%,酚氨比值10.4,酚氨比值低于对照‘福鼎大白茶’(10.6)和‘云抗10号’(17.3)。抗旱、抗茶饼病能力超过‘云抗10号’,扦插繁殖和移栽成活率高于对照品种,适应能力强,在云南大叶茶种茶区推广种植良好。‘云茶春毫’品种于2010年10月12日通过省内有关专家鉴评为高香、优质、丰产绿茶杂交新品种,在2013年4月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委员会品种登记,登记名称为‘云茶春毫’,登记编号为滇登记茶树2012002号。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福鼎大白茶’(CK1)和‘龙井长叶’(CK2)为对照,对茶树品种‘槠叶齐’在陕西汉中的引种适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茶树品种‘槠叶齐’移栽成活率高,生长势强;春茶物候期比‘福鼎大白茶’和‘龙井长叶’晚,在试验点表现为中生,鲜叶产量高;制绿茶和红茶品质均优;抗寒性强。该品种适宜在汉中及气候相似区种植。  相似文献   

10.
研究旨在鉴定筛选优良雨花茶适制品种,为茶树良种引进和雨花茶品质提升提供技术支撑。对南京市6 个主栽茶树品种制作雨花茶的氨基酸、茶多酚、水浸出物、咖啡碱、酚氨比、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和叶底等农艺性状进行综合比较,结合品质成分分析和感官审评结果,研究不同品种雨花茶适制性及其呈味特征。感官审评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制成的雨花茶总分依次为‘龙井43’>‘苏茶早’>‘迎霜’>‘浙农117’/‘锡茶5号’>‘乌牛早’,其中‘龙井43’的香气、滋味、汤色得分均高于其他品种。品质成分分析表明,不同品种原料对雨花茶的水浸出物含量、咖啡碱含量影响较小,对茶多酚含量、GA含量、儿茶素组成、氨基酸含量及其组成有着较大影响,‘龙井43’的茶多酚总量显著高于其他5个茶树品种,没食子酸(GA)、儿茶素(C)、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酯型儿茶素含量和儿茶素总量也均排在首位。呈味特征研究认为,雨花茶的滋味特征多由具有苦涩味的儿茶素类决定;茶汤中鲜味氨基酸仅谷氨酸达到鲜味阈值,而GA浓度远高于其阈值(0.034 mg/mL),认为GA是雨花茶鲜爽滋味的关键因素之一。此外,茶多酚含量最高的‘龙井43’还表现出最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其IC50仅为26.65 μg/mL,抗氧化活性最强。综上,‘龙井43’用于制备雨花茶具备一定的优势,从而为茶树良种引进和雨花茶品质提升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树脂法绿色制备茶多酚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提高中低档茶叶资源利用率,解决目前茶多酚生产工艺使用较多氯仿、乙酸乙酯等有毒有机溶剂、易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以中低档茶叶为原料,采用食用级乙醇和水2种易得、安全的溶剂,比较BYX、HPD200A、HZ103、HZ841、NKA-9、PA、ADS17、XDA5、XDA7、NPS1、NPS2、HP20等12种树脂对茶多酚、咖啡碱、儿茶素的静态吸附和解吸附效果,筛选出较好的绿色制备树脂BYX,并应用BYX树脂对茶多酚进行动态洗脱研究。结果表明,以2 BV/h流速、80%乙醇体积分数、3 BV洗脱体积的BYX树脂洗脱工艺参数进行茶多酚分离制备,茶多酚纯度和得率分别可达到98.36%和19.56%,咖啡碱含量为0.96%,儿茶素含量为80.82%,EGCG含量为46.52%。该茶多酚绿色制备法工艺简单易行,不使用乙酸乙酯、氯仿等有毒有机溶剂,整个工艺过程不产生毒害污染物,安全卫生,产品质量高,可为高质量茶多酚产品的工业化绿色生产制备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茶多酚是茶叶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衰老、降血糖、防辐射等多种生物学活性。然而,茶多酚的不稳定性极大限制其进一步开发应用。茶多酚易受光线、温度、pH等因素影响而发生氧化、聚合和缩合,从而使其活性改变。因此,茶多酚组分的高通量快速检测在生物学及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高效液相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近红外光谱法、核磁共振等均是茶多酚组分高通量检测的主要方法,但这些方法各有优劣。对茶多酚高通量快速检测技术及其相关应用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对其优势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茶多酚组分的高通量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茶多酚与壳聚糖的复配在食品保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多酚是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的总称,因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和抑菌性而被广泛用于食品工业领域。壳聚糖是由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几丁质经脱酰作用得到的一种碱性氨基多糖,具有生物相容性好、抗菌性强、安全性高和来源广泛等特点。茶多酚和壳聚糖都是天然保鲜剂,复配使用协同增效,可用于延长食品的保鲜期,并且具有价格低廉、易于获得、无毒副作用等优点,适合全面推广。本文围绕茶多酚和壳聚糖的复配应用,综述了其在水果、蔬菜、鱼以及畜禽类食品保鲜中的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不同浓度茶多酚(10mg·L-1、20mg·L-1和40·L-1)对月季切花红丝绒品种的瓶插寿命、抗氧化代谢及营养成分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茶多酚浓度在10 mg·L-1或20 mg·L-1时,月季切花瓶插寿命分别延长2.0天和3.8天(按24h/d计算),其中20 mg·L-1效果最明显,极显著地提高花瓣CAT、POD和SOD3种抗氧化酶活性,降低MDA含量,可溶性糖被缓慢消耗,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先升高后缓慢降低;而40 mg·L-1浓度茶多酚则加剧脂质过氧化水平,可溶性糖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急剧降低,缩短了月季切花的瓶插寿命.  相似文献   

15.
旨在研究茶多酚(TP)、槲皮素(Que)及两者协同作用时的抗炎作用机理。以TNF-α 诱导的炎性3T3-L1 脂肪细胞为模型,分别添加50 μg/mL 茶多酚(TP)、50 μg/mL 槲皮素(Que)及50 μg/mL 的茶多酚和槲皮素(TP+Que)共同处理,以空白组作为对照组。研究脂肪细胞中炎性因子白介素12(IL-12)、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基因表达,并采用Western blot 研究其对Sirt1 和AMPK的磷酸化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在TNF-α 刺激条件下,茶多酚和槲皮素对炎性因子的基因表达和炎症信号通路都有着明显的抑制作用,但槲皮素的抑制作用则不如茶多酚显著。在脂肪细胞中,活性物质可通过AMPK/Sirt1 途径,调节IL-12和iNOS的基因表达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春季茶树碧香早的一芽二叶茶鲜叶为原料,将其固定及分别加工成六大茶类,比较研究了相同加工茶鲜叶及其干茶质量下的六大茶类体外抗氧化性能,以期为茶叶新产品开发及健康消费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固定样及六大茶类的还原能力和清除DPPH.、亚硝基、.OH及O2-.的能力均随茶汤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固定样、绿茶、黄茶、黑茶、乌龙茶、白茶以及红茶对DPPH.的IC50依次为0.017、0.019、0.019、0.020、0.021、0.022和0.038mg干茶浸出物/ml,绿茶、固定样、乌龙茶、黑茶、白茶、黄茶和红茶对.OH的IC50依次为1.438、1.695、2.988、4.163、4.606、4.881和6.847mg干茶浸出物/ml,固定样、乌龙茶、黄茶、绿茶、白茶、黑茶和红茶对亚硝基的IC50依次为1.285、1.401、1.514、1.525、1.847、2.146和5.163mg干茶浸出物/ml。说明由相同原料加工而成的六大茶类在浸泡相同质量干茶的条件下,因其加工工艺的不同而在体外抗氧化性能上存在差异,固定样及六大茶类的抗氧化能力大小在总体上呈现不发酵茶(绿茶)>半发酵茶(乌龙茶)>全发酵茶(红茶)的趋势,其中以清除DPPH.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以山药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从山药中提取多酚类物质,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到总多酚的最佳提取条件是:体积分数50%的丙酮溶液、料液比1∶20,提取60 min,提取温度50℃,提取2次、超声功率800 W,多酚提取率为16.97%。  相似文献   

18.
茶叶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中国是最早发现并利用茶叶的国家。茶叶采用不同加工方式可以生产出6种主要的不同类型的茶叶。介绍了茶叶的发现和茶文化在中国的发展历史,茶叶的分类与营养以及下午茶的由来。  相似文献   

19.
[Objective]To study on microwaves-assisted extraction of polyphenols from banana Peel. [Methods]Polyphenols were extracted by microwaves-assisted technique,yield of polyphenols was as the index. The optimum parameters of the technology were obtained through single-factor and orthogonal test. [Results] The optimum extraction process was as follows: ethanol concentration was 50%,liquid ratio was1∶ 35,extracted for 100 s under the microwaves power of 380 W. With the optimum extraction conditions,the extraction ratio of polyphenol reached 2. 16%. [Conclusions] The optimum extraction process was obtained,which is suitable for industrialization with short extraction time,high efficiency and has a good application prospect.  相似文献   

20.
浆果非花青素酚类物质的研究已经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非花青素酚类物质具有抗氧化、抗肿瘤,保护心血管、神经系统和抑菌等作用。综述了浆果非花青素酚类物质的组成和浆果多酚生物功能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