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基于Fisher判别法则的小麦品质多指标分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小麦生理生化指标对研究其储藏品质具有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各指标间关系的复杂性,所表达的信息存在较大差别,这给小麦储藏品质分析带来很大的不便。针对该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小麦储藏品质多指标分析模型,选取降落数值、发芽率、过氧化物酶、脂肪酸值、电导率、还原糖值、丙二醛7个生理生化指标作为分析的关键因素,通过相似性和主成分法对各指标进行分析计算,发现脂肪酸值最具代表性;基于脂肪酸值数据分布变化趋势,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小麦分类;使用Fisher判别法对小麦数据进行训练,得到2类判别函数,其中判别函数1的贡献率达到89.7%,在该函数下,计算获得3种类别小麦的中心值为–5.699、1.316和3.945,从而为判断小麦的品质状况提供计算依据。试验计算结果表明,在18批储藏小麦中,该文判别模型对小麦的分类结果与实际参考标准分类结果的一致性达到88.9%,验证了本模型的合理性,研究结果可为小麦品质评价分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中国中药材生产标准缺乏、管理不完善、质量安全问题突出,通过构建科学、系统的中药材生产工程模式来指导中药材产业发展、确保产品质量安全意义重大。该研究涉及中药材生产环节,包括育种、种植、采收加工、储藏等环节,从传统道地中药材"三因子"(生物因子、环境因子、人为因子),提出现代道地中药材六属性假说(即生物自然属性、生态环境属性、加工储藏属性、品性商品属性、质量安全属性、种植管理属性)。在此基础上,利用系统学的理论、工具和方法,获得在构建生产标准、种植管理、质量安全3个体系的基础上耦合形成现代道地中药材生产工程模式的构建打下方法论的基础。按照科学性、简明性等原则,结合专家咨询法构建了3个层次、19个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指标权重,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段木赤灵芝生产进行实证,结果为0.71,良好,与生产实际一致。该研究不仅对中药材生产具有较高借鉴价值,也为现代农业生产工程模式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
基于参数型指数混合熵模型的农业遥感分类不确定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对像元尺度上独立于分类方法的不确定性评价的需要和对数混合熵函数在评价遥感影像分类不确定性中存在的不足,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参数型指数混合熵模型的农业遥感影像分类不确定性评价方法。研究首先对指数混合熵函数进行改进,推导出参数型指数混合熵函数并确定出适合于评价农作区遥感影像分类的参数;然后,使用该函数建立一种像元尺度上独立于分类的不确定性评价模型;最后,将该模型应用于空间分辨率退化10倍的SPOT-5影像中,并使用原始影像对评价结果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当模型中参数型指数混合熵函数的参数分别为4和1时,该函数比对数混合熵函数更好地统一了模糊性和随机性,熵值范围提高了2.11倍。该模型不确定性评价结果与原始影像3种分类的不确定像元比例相关系数分别为0.60、0.66、0.70,评价结果较为准确。因此,该模型可以在像元尺度上独立于分类方法将地物类别相对复杂的农业遥感影像分类不确定性更为精确地表达出来,为确保农作物种植面积提取、区域产量遥感估测精度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业(种植业)机械化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该文阐述了进行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地区比较研究的意义。在调查与分析我国各地区农业(主要是种植业)机械化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对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进行了地区比较研究与综合评价。由于各地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技术条件不同,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和层次性,北方农业机械化的总体水平比南方高,西南是全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低、难度最大的地区。通过综合评分法和模糊聚类模型的计算,按照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分为4类地区。提出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应按北部、中部、南部来分类指导;实行分区决策、分类实施、重点突破、逐步推进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5.
基于多模型证据融合的苹果分类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果内部品质是水果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苹果内部品质进行快速无损检测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提高近红外技术分类模型的预测精度,针对单一预测模型适用性差以及硬分割导致分类不确定性等问题,该研究以烟台红富士苹果为研究对象,利用自行研发的水果在线无损检测系统采集苹果近红外光谱以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Soluble Solids Content, SSC),分别采用偏最小二乘(Partial Least Squares, PLS)和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 ELM)法建立苹果预测分类模型,根据SSC的预测值与分类边界的距离提出三角形质量函数生成方法,通过证据理论的Dempster组合规则融合质量函数从而实现2种模型的融合,并探讨基于三角形质量函数的证据理论融合模型对预测精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PLS分类模型的准确率为92.25%,ELM分类模型的准确率为 93.80%,而提出多模型融合方法的分类准确率达到了95.35%。而且,该研究提出的三角形质量函数生成法与硬分割生成的质量函数相比方法更符合实际,通过PLS、ELM模型和DS融合模型的混淆矩阵可以看出,融合模型实现了苹果SSC处于分类边界值时的准确分类,三类苹果被错误分类的个数均有减小。该研究提出的多模型证据融合方法不仅提高了模型的预测精度,而且更好地表达了关于类标预测的不确定性,为苹果的在线无损检测分类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6.
该文以中棉50、新陆早26、新陆早33棉花品种为研究对象,基于图像处理技术提取了脱绒棉种的面积周长类、最大径类、椭圆类和区域矩类共14个形状特征参数,并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利用统计学中的集中趋势指标与离散程度指标对数据进行分析,将综合特征指标作为品种判别的参数;利用SPSS软件,用逐步判别分析法建立了3个品种的识别模型,得出3个线性分类函数,经验证,预测组成员中,中棉50、新陆早26和新陆早33的正确率分别为90%,80%,100%,判别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从介绍我国草地生产的现状出发,着重讨论了发展集约化草地生产的重要性与技术对策,对集约化草地生产的内容、工艺过程及机械化技术装备的需求方向也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从介绍我国草地生产的现状出发,着重讨论了发展集约化草地生产的重要性与技术对策,对集约化草地生产的内容、工艺过程及机械化技术装备的需求方向也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在温室环境下,研究大白菜生理特性及营养品质与气温、光合有效辐射的动态模拟关系,以期为温室大白菜生长管理与环境优化调控提供参考。2020年6−9月,以“新早熟5号”大白菜为试材开展前后三期实验,自动采集温室气温和光合有效辐射数据,每3d进行1次大白菜生理特性及营养品质测定。计算实验期间各处理大白菜光温效应LTF以及辐热积TEP、积温GDD值,利用一期实验数据建立生理特性及营养品质动态模拟模型;利用独立两期实验数据开展模型检验,比较动态模拟模型的预测效果。检验结果表明,对大白菜各项生理特性及营养品质的模拟,以LTF模型效果较佳,R2>0.956,RMSE<46.752,RE<11.99%,LTF模型拟合度和模拟精度优于GDD和TEP模型。其中,大白菜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维生素C含量呈单峰曲线变化规律,其LTF模型可用Extreme函数表达;硝酸盐含量呈“N”字形变化规律,其LTF模型可用Poly5函数表达;纤维素、根系活力、叶绿素(a、b、a+b)和类胡萝卜素呈“S”型变化规律,纤维素LTF模型可用Gompertz函数表达,其余指标LTF模型可用Logistic函数表达。LTF法能根据气温和光合有效辐射数据较精准地预测温室大白菜生理特性及营养品质,为建立更具普适性的温室大白菜生长模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准确、可靠、现势的国土空间基础数据是科学开展"双评价""三类空间"划分及其格局优化、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前提,当前中国国土空间分类存在国土调查、城乡用地、地理国情调查等多种分类体系,分类标准不一、数据来源较多,迫切需要开展国土用地分类体系优化,多源数据条件下地类转换规则、识别方法等开展研究。该研究以鹤壁市为例,采用归纳比较法对国土空间规划用地分类体系进行初步探讨,通过综合对比分析法、GIS空间叠加分析法对国土空间规划用地分类体系重构、多种分类体系转换衔接规则、国土地类识别方法进行研究。研究得出:1)国土空间规划用地分类体系分为生态保护用地、农业生产生活用地、区域设施用地和城镇发展用地4个一级类,12个二级类和45个三级类;2)基于多种分类体系下的国土分类转换策略,建立了面向国土空间规划用地分类的地类转换衔接规则和多源数据融合识别方法;3)完成了鹤壁市国土地类转换和识别,为鹤壁市进行"生态/农业/城镇三类空间"划分与格局优化、"双评价"、规划编制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1.
中药材产业环境污染低、资源消耗少、综合效益高,是典型的生态产业、绿色产业、节约型产业。发展中药材产业,不仅可以创造可观的社会经济效益,还可以带来良好的生态效益。为给武威高质量发展中药材产业提供支撑,通过调研分析武威市中药材发展现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武威市中药材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的对策是:合理优化产业布局,稳步扩大中药材种植规模;做大做强精深化加工,夯实中药材产业发展基础;健全完善品牌营销推广体系,提高中药材市场影响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中药材健康快速发展;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加快中药材产业提质增效;强化质量安全监管,全力推进产业标准化生产;借助文化旅游名市建设,大力发展中医药养生旅游。  相似文献   

12.
中国马铃薯种植面积、总产量均居世界首位,机械化收获是马铃薯机械化生产中关键环节。目前,国内马铃薯机械化收获率较低,马铃薯收获装备是农机领域的短板弱项。该文分析了当前我国马铃薯机械化收获的发展现状、特点及制约因素,重点阐述了国内外马铃薯杀秧、减阻降耗挖掘、防堵限深控制、自动对垄作业、高效分离、低损收获、多功能行走底盘、人机交互等关键技术研究进展,分析对比中国和欧美、日韩等国家在马铃薯机械化收获装备上的差异,指出国内马铃薯机械化收获技术上的不足。针对国内马铃薯种植范围广、种植模式多样、丘陵山区小块地种植面积占比大的特点,提出分段收获和联合收获是国内马铃薯机械化收获的趋势,并对低损高效分离装置、卡脖子技术突破、农机农艺深度融合及政策导向进行展望,以期为中国马铃薯机械化收获技术进一步发展与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为了更好地推动古浪县中药材产业绿色高质高效发展,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材种植。通过对古浪县中药材产业发展优势和发展现状的分析,并结合古浪县中药材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种子种苗繁育体系建设;加大中药材标准化种植技术力度;提升中药材深加工水平;完善中药材销售体系;加强产、学、研合作等中药材产业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4.
甘肃省是中药材生产大省,中药材产业是甘肃省“六大支柱产业”之一,中药材种业是中药材产业化的基础,建设特色中药材种业强省对提高甘肃省药材品质、保障药源安全、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对甘肃省中药材种业发展现状的调研,系统分析了中药材种业存在的问题,从加强种质资源的收集、整理、保存和利用研究;重视新品种选育,加速品种选育进程;加强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建设;鼓励推进制种园区建设;加大金融支持强度;建立种子种苗生产经营许可制度等方面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中国有90%以上的草地处于退化或正在退化状态,严重影响畜牧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退化草地改良十分关键。目前,草地改良技术相关科学研究、草地改良生产实践、草地改良机械研发等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限制了中国草地改良的整体推进。针对以上问题,该研究对24种目前常见的草地改良技术进行总结,归纳了改良技术特点及适用条件。对草地改良技术进行系统分析,建立草地改良技术分类框架,形成草地综合改良工艺流程。在所建立的4类草地改良原理框架下,分析了相应改良技术作业工艺及相关作业机械的特点,并指出相关作业机械和设备的研发方向。基于目前草地退化还未彻底遏制的现状,未来草地保护和退化草地的机械化改良应重点开展以下工作:1)加强草地保护,增加草地退化预防环节,坚持走用草养地相结合的道路。2)草地改良工艺方面,在现有免耕直播改良工艺基础上重组和优化改良工艺,研发和推广复式改良机械。3)在草地机械化改良技术方面,应强化基础研究,弥补现有改良机械的技术短板,充分发挥特色技术优势。4)在草地保护和改良政策方面,应加强政策支持和对基层的技术指导,提高基层对草地保护和草地改良的积极性。该研究可为退化草地改良工艺方案制定、相关作业机械选择、相关政策制定等提供参考,为草地改良机械设备的研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武威地区开展中药生态农业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效益、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为促进武威地区中药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和开展中药生态农业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对武威市现有中药材种质资源、生态栽培技术以及中药生态农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把中药生态产业作为武威市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聚焦产业开展多学科联合攻关、开启“中药景观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推进中药材种子种苗生态栽培基地建设、强化GAP规范化生产管理和中药材种植生态化等适宜武威市中药生态农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4B-1200型平贝母药材收获机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针对山区丘陵平贝母收获费时费工、机械化水平不高等现状,设计了一种与手扶拖拉机相配套的平贝母药材收获机。该机主要由刮土机构、挖掘铲、振动筛、筛下分贝土机构、装袋装置等组成。利用解析作图法对振动筛串联四杆机构进行分析,确定平贝母和土壤混合物能顺利通过筛面的驱动轴转速范围240~535 r/min;对反向螺旋叶片上的平贝母进行受力分析得出减小平贝母碰撞破损的筛下分土机构螺旋叶片转速小于4 m/s;平贝母收获试验样机田间试验表明:该机作业顺畅、性能稳定,匹配动力为13.2 k W的手扶拖拉机,平贝母损失率小于4.9%、损伤率小于4.1%,满足行业标准规定,筛后贝土输送螺旋能顺畅地将贝土分至畦面两侧。该研究为产品级平贝母药材收获机的研制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8.
棉花种植机械化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为棉花产业发展的基础环节,棉花种植机械化是制约棉花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实现棉花种植机械化是棉花产业发展方式转变、提质增效、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棉花产业全程机械化和规模化的研究重点。该文总结了中国棉花种植现状和特点,阐述了国内外典型棉花种植机械化关键技术与装备的研究现状,重点剖析了棉花育苗移栽和直播2种主要种植技术与装备发展动态。在此基础上,结合精准农业背景和棉花产业生产发展要求,归纳了现有棉花种植机械化技术与装备面临的机会和挑战,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建议,以期为棉花种植机械化技术研究与装备创新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一项适用于精细农业机械化的新技术:计算机集成作物生产技术(CCP)。该技术融合信息采集、网络通讯、数据处理、过程决策、自动执行等功能,能有效地完成作物生产的精确机械化作业。计算机集成作物生产技术的3个主要功能是先根据需要实时采集传感数据,然后根据传感信息构建合理的行动决策,最后将传递上述决策并付诸实施。为了说明CCP的工作原理和结构设计,介绍了由伊利诺依大学机械电子系统实验室设计开发的CCP技术系统的关键功能。研究结果表明,在车辆自动导航,主从机械控制,在线式变量作业等利用农业机械实施田间作物生产作业的领域,有必要在农业机械上集成CCP技术,使机械自动地完成各项最优化项目作业。最后,根据以往工作中的经验,简要讨论了目前CPP技术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