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根据已发表的IBDV基因组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特异扩增IBDV VP2cDNA的引物,以纯化的IBDV-D78弱毒疫苗株基因组为模板,利用RT-PCR技术扩增出约1.5kb产物。将PCR产物克隆到pUC19的Smal位点,经酶切图谱分析等方法鉴定出重组VP2cDNA质粒(pVP2)。将VP2基因正向插入FPV启动子LP23P2下游,连同痘苗病毒启动子P11启动的LacZ报告基因盒插入FPV转移载体中  相似文献   

2.
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了新城疫病毒(NDV)F48E8株核衣壳蛋白(NP)基因,并克隆到pUCNP。应用分子克隆技术,将NP基因导入鸡痘病毒(FPV)转移载体pFG1175-1中P7.5启动子的下游,得到含NDV NP基因的质粒pFGNP1175-1。利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将该质粒转染FPV疫苗株282E4感染3-4h的鸡胚成纤维细胞,采用蓝斑筛选方法纯化多次,得到稳定的重组F  相似文献   

3.
NDV北京强毒株F48E9经SPF鸡胚增殖,超速离心纯化,异硫氰酸胍法提取病毒NA后,用RT-PCR扩增,得到其融合糖白基因。将扩增产物与pGEM^R-T载体相连接转化,经过AmpIPTG-Xgal(AIX)平板筛选,HindⅢ酶切及PCR鉴定,初步获得了含F基因的阳性克隆。用渐近法对克隆片段进行全序列分析,证明得到了作长1744个核苷酸的NDV F蛋白基因。  相似文献   

4.
斑点免疫金银染色技术检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成功建立了检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抗原的斑点—免疫金银染色技术(Dot-IGSS),并确定了操作流程的最佳试验条件。应用该法对纯化IBDV抗原的最低检出量为0.1953ng/点,其敏感性为Dot-ELISA的8倍。特异性阻断试验和交叉反应试验证明Dot-IGSS具有较高的特异性。Dot-IGSS和Dot-ELISA对54份自然感染法氏囊样品检测的阳性率为96.3%和92.5%(χ2=3.1179,P>0.05),统计学分析两者无显著差异。研究表明本法具有敏感、特异性强、经济、安全等优点,可用于IBDV感染的特异诊断。本研究为免疫金技术应用于畜禽传染病的诊断和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根据已报道的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PFMV)外壳蛋白(CP)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合成引物,利用RT-PCR的方法获得CP基因后,再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中。SDS-PAGE分析表明,经IPTG诱导,CP基因在大肠杆菌BL21(DE3)pLysS中获得了高效表达。以含表达产物的凝胶为抗原,免疫家兔,制备了SPFMV外壳蛋白的特异性抗血清。Westernblotting和点免疫(Dotbo  相似文献   

6.
用幼鸡成纤维细胞繁殖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TBDV)Ts毒株,病毒颗粒经提纯后提取基因组dsRNA。根据已报道的加拿大OH株序列设计引物,用RT-PCR进行cDNA扩增,获得976bp、774bp和997bp的三个部分重叠的片段,分别克隆于pGEM-Teasy载体,利用SP6,T7 异引物及PCR引物进行序列分析,并连接为一个寒带的大片段,结果表明,所克隆片段为2665bp的IBDVVP、基因的大  相似文献   

7.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cDNA文库的建立及核酸探针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氯化铯-蔗糖超速离心法纯化了细胞培养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CJ-801株)。经蛋白酶K消化,酚抽提得到的基因组RNA在AMV反转录酶催化下合成双链cDNA,通过Sephacryl400柱层析得到400bp以上的大片段。将其重组到载体质粒pUC19的SmaI酶切位点上,转化大肠杆菌NM522株。通过α-互补鉴定重组体克隆,从而构建了IBDV的cDNA文库。从文库中筛选出三个重组子作为用于IBDV诊  相似文献   

8.
鸡马立克氏病病毒(MDV)B抗原基因在烟草中的初步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索利用转基因植物产鸡马立氏病疫苗的新途径,将马立克氏病病毒(Marek’sdiseasevirus,MDV)B抗原基因的两个片段,(I3和K3)整合连妆到相应的双元载体上,构建成带有NptⅡ和Gus基因的MDV B抗原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Art69I3K3。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将PRRSVB13株ORF5基因克隆到杆状病毒转移载体质粒pVL1393中,构建了重组转移载体质粒pVL1393-ORF5。用该重组转移载体质粒与线性化苜蓿丫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cMNPV-SVI G)基因组DNA(BaculoGold Linearized Baculovirus DNA)共转染草地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sf9)细胞,得到重组病毒AcMNPV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分离并提纯苏云金芽胞杆菌8010菌株的质粒DNA,经BamHI/PstI双酶解后与DIG标记的cryI基因EcoRI-F片段的RNA探针杂交,显示出分子量分别为6.56kb和4.4kb的阳性片段。用Blassmilk回收4.4kb的阳性片段并与双功能载体pRIT5重组,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TG1细胞,通过斑点杂交和快检获得含4.4kb片段的克隆株T2,SDS-PAGE电泳表明它表达了130kD  相似文献   

11.
果树脱毒及病毒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树病毒的扩散性很强 ,严重威胁果树的生长发育和果业生产。简述了果树病毒对生产的危害 ,总结了果树病毒脱除技术和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情况 ,论述了病毒检测与脱毒之间的关系 ,并对这些技术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2.
13.
分析了计算机常见的四种病毒,根据其固有特点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方法及建议。  相似文献   

14.
15.
鸭源新城疫病毒 ( NDV D10 )和减蛋综合征病毒 ( EDSV)可以在鸭胚中同时良好增殖 ,两种病毒的血凝价分别与单独接种时一致 ;同胚增殖病毒对鸭胚或 SPF鸡胚的感染能力和致病性分别与单独接种组无显著差异 ;利用同鸭胚增殖病毒的尿囊液制备的二联油乳剂灭活疫苗接种免疫鸡可以分别抵抗 NDV强毒和 EDSV强毒的攻击  相似文献   

16.
蒋艳  赵炳梓 《土壤》2013,45(3):522-528
环境中土著微生物存在及微生物的不同生长阶段可能影响病毒去向.本研究选择自然界广泛存在的3株细菌:恶臭假单胞菌(PP)、铜绿假单胞菌(PA)、枯草芽孢杆菌(BS)为微生物代表,以噬菌体φX174为指示病毒,通过30℃ (PP)和35℃(PA和BS)条件下病毒与细菌同步生长的培养实验和4℃条件下病毒与不同生长时段的菌株培养物的静态吸附实验,比较分析了细菌生长发育阶段对病毒消失(包括可逆/不可逆吸附和消亡)的影响.培育实验结果表明,病毒在30℃和35℃培养基中的浓度随着培育时间持续降低;但当培养基中接菌时,病毒浓度从接种至对数期6h间急剧降低,降低幅度超过对照处理,其中在BS处理中降幅最大,其次为PA和PP处理;随着细菌由对数期进入稳定期和衰亡期,病毒浓度先反弹升高,然后后持续降低,反弹最高点病毒浓度在3株菌处理中均高于各自对照处理,反弹持续时间和病毒浓度的反弹提升程度依不同菌株而异.静态实验结果表明,菌株培养物的培育时间从6h延长至18h时,病毒的消失比例逐渐降低,继续延长至24 h时又迅速升高,然后随着培育时间的进一步延长而持续降低.以上结果表明细菌对病毒消失的影响随细菌生长发育阶段和菌种而异,暗示在研究病毒在环境中去向时,必须考虑环境中本土微生物的存在及其组成.  相似文献   

17.
西尼罗河病毒(West Nile virus,WNV)通常是由鸟类携带,经蚊子传播给人类。病毒感染者主要有发烧、肌肉疼痛等类似感冒的症状,其中有小部分人会出现脑炎和脊髓炎。常见于美国的48个州以及北、南美的温带区域。大多数人在感染病毒后会出现头疼等类似感冒的症状,但老人、慢性病患者和免疫力低的人会并发脑炎甚至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18.
全世界约有2亿人被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受该病毒感染的患者若缺乏治疗,将有可能逐渐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癌等终末期肝病。据估计,中国内地的丙型肝炎患者数也接近四千万。  相似文献   

19.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SRBSDV)引起的新水稻矮缩病近年在越南北部和我国南方各省爆发,准确快速地检测病毒是病害预测的关键。本文针对该病毒的S10序列设计了一对新的引物S10F/S10R,利用一步法RT-PCR,对2010年5~8月间湖南省下属各县送来的疑似感染该病毒引起的水稻矮缩病样本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新引物能有效地区分阳性样品和非阳性样品。同时对PCR产物进行了序列测定,结果表明序列均与已发表的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序列(登录号:EU523360和EU784840)达约99%的同源性。还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系统发育树,发现SRBSDV湖南、广东和海南分离物病毒位于一个相对独立的分支。研究发现相对以往的巢式RT-PCR,本文采用的新引物及一步法RT-PCR能快速检测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简化了操作步骤,缩短了检测时间,适合在SRBSDV检测和病害预测中应用。  相似文献   

20.
病毒在土壤和地下水中迁移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波  赵允格 《土壤通报》2006,37(1):177-183
病毒能够通过多种途径进入土壤和地下水,并在其中迁移。经病毒污染的地下水被人畜直接饮用后可以造成感染,进而引发多种疾病。为了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病毒污染,必须对病毒迁移机理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在总结已有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综述了土壤和地下水中病毒迁移的过程和机理,以及影响病毒迁移的主要因素,并指出还有待深入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